第145章 别人家的孩子-《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看到了宋江眼中难掩的落寞,赵龙知道,宋江的反诗估计已经有了底稿了!

  要继续刺激一下,帮助一下宋江创作才好。

  赵龙对穆弘穆春说道:“戴院长说的是这位及时雨宋公明哥哥。”

  赵龙伸手对着宋江,算是给两人引荐了一番。

  穆弘穆春两人这才看向了宋江,两人纷纷抱拳来见。

  “原来是江湖鼎鼎大名的及时雨宋公明哥哥,果然不是凡人!

  “是啊,及时雨宋公明,江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宋江听他们两人这么说,多少有些舒服了,脸色也缓和了起来。

  不过也只有一瞬间而已。

  马上穆弘穆春的一番话,让宋江顿时脸色就不好了。

  “宋哥哥大名实在是响亮,我就不明白了,我们赵哥哥的名号,怎么就没什么人知晓?”

  “是啊,赵哥哥为人这么好,本事也高,江湖人的眼神果然有点问题!”

  很多人来拜见宋江,正是因为他在江湖上鼎鼎大名。

  这穆春说江湖人的眼神真差劲,是在给赵龙鸣不平,但是宋江听起来,显然和直接打自己的脸没什么不同。

  赵龙看得出来,宋江的阴郁更多了几分。

  很好,继续保持!

  宋江见穆家两兄弟,全都在围着赵龙身边,苦笑着离开了,他又去缠着杨志了。

  “杨志兄弟,明日你有事吗?我请你去浔阳楼吃酒去,如何?”

  杨志看了看赵龙,说道:“好,我叫上赵哥哥一起!”

  宋江的脸上又多了一层阴霾,说道:“你赵哥哥怕是有事要忙的。”

  “赵哥哥有事的话,杨志也去同宋公明哥哥吃酒,不让哥哥一人。”

  宋江听了,高兴了起来。

  “那可就如此说定了,明日我早些去浔阳楼,让他们做好酒菜。”

  “好!明日,我们不醉不归!”

  听到杨志应承了下来,宋江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心想,果然是杨家后人,就是比其他人识货!

  穆弘穆春两兄弟,本就是来邀请赵龙回穆家庄的,但是听赵龙说自己的事情没有忙完,他们两人也没办法强行拉着赵龙回去。

  赵龙答应了他们,忙完一定前去,他们这才回了。

  赵龙看着宋江今晚连受打击,心情郁结,赵龙便已经觉得,宋江要题反诗不远了。

  待送走了穆弘穆春兄弟,赵龙找到了杨志,询问起宋江刚才同他说了什么。

  杨志答道:“宋哥哥这般人物,被流放至此,心中定是不快,所以他喊洒家明日去浔阳楼吃酒。”

  听到宋江要去浔阳楼,赵龙更是觉得宋江要题反诗了。

  今晚宋江受到了刺激,若是杨志陪他去了酒楼,倒是不好了。

  原着里,宋江就是因为找不到戴宗和李逵陪他喝酒,他一个人吃醉了,才会题了反诗。

  明日,杨志不可帮去陪他!

  “哥哥,我想去同宋公明哥哥说一说,让他不如也去了我们二龙山!岂不美哉!?”

  听到杨志此话,赵龙还挺高兴。

  杨志还是心向着二龙山的。

  他觉得宋江好,就想着替二龙山招揽此人。

  只是赵龙可不想招揽宋江,而且希望杨志也远离宋江。

  “宋公明哥哥自然是位好汉,只可惜时运不济,为了梁山那几个兄弟,杀了阎婆惜,才被流放至此!”

  杨志听了,顿时一愣,说:“公明……哥哥他和梁山那群贼人有关?”

  “不是有关,简直就是兄弟,宋公明为了兄弟两肋插刀!”

  说着,赵龙将宋江的事情大致地说给了杨志听。

  杨志听后,眼神中的光冷淡了不少。

  杨志押运的生辰纲被晁盖等人盗取,这是他的一块心病,他对晁盖吴用等人也都十分痛恨。

  没想到,宋江是背后给他们走漏风声,通风报信之人。

  杨志本来对宋江有的好感,此时全都没有了。

  因为杨志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

  “原来如此……”

  杨志听后,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继续提及要拉拢宋江去二龙山的事情了。

  赵龙见杨志这模样,也就明白了,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当晚,两人各自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宋江和往常一样,先是去了监狱中走了过场,戴宗有事去忙了,宋江则去了浔阳楼上,叫好了韭菜,等着杨志来赏脸。

  结果,菜全都上来了,杨志还没有露面。

  宋江等了又等,不见杨志来,心中悲愤萧索起来。

  叫了两斤烈酒,宋江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宋江委屈啊!

  自己这么一个大好的男儿,名声在外,为人也豪爽,对这些人也可以算是掏心掏肺,怎么好像大家对自己,就是不那么上心呢?

  难道就是因为长得没有赵龙帅气吗?

  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怎么现在,他怎么感觉,赵龙才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宋江原本的想象中,那些好汉们,都会围绕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虽然是江州的犯人,但是可以混到江州最权威的江湖大佬,这才是符合他及时雨宋公明浩大名声的样子啊!

  现如今,宋江无人搭理,就是之前很热情的戴宗,现如今也没那么热情了。

  宋江只能一个人坐在这儿,一口一口不停的喝着闷酒。

  没多久,宋江觉得自己心中的委屈和不忿越来越强烈,根本压抑不住。

  他心底那隐隐的思绪开始在胸口激荡开来。

  看着墙壁上的题诗,宋江心中一荡,大声道:“小二!拿笔墨上来!”

  那店小二这些日子,也知道了宋江是戴宗院长的座上宾,一个犯人,现如今可以自由出入牢营,绝非一般人,所以丝毫不敢怠慢,拿来了笔墨,连忙研墨上了。

  拿上来了纸笔,宋江趁着酒劲,提笔沾满了墨水,然后对着那白墙奋笔疾书,抒发着心中的不快!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一首《西江月》写罢,宋江敞怀大笑,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