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栾廷玉-《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晨光初起,扈家庄外,扈三娘端坐在马鞍之上,重心微微压低,红色披风在急速的奔走中被风儿吹得烈烈作响,扈三娘束起的青丝与鬓角几缕发丝一同飞扬。

  赵龙青衫磊落,拍马追赶,看见扈三娘如此风姿飒爽,赵龙都有些不想超过扈三娘了,毕竟这小香风吹的,太爽了!

  不过很快,赵龙就发觉自己想多了,扈三娘骑术精湛,自己就是想超过她,也未必能够!

  赵龙好胜心起,用力一拍马屁股,朝着扈三娘追赶而上。

  两人仿佛一红一黑两道闪电,在扈家庄外飞驰,转眼就不见了。

  风在耳畔呼啸,卷起他们的衣袂,两骑如影随形,蹄声激荡如密集的鼓点,敲碎了清晨原野的寂静,踏碎了路旁沾着露珠的青草,草屑飞溅。

  前方豁然开朗,大片翠绿竹林横亘眼前。

  扈三娘毫不迟疑,纤腰一拧,轻盈避开了迎面而来的老竹,她矫健的身姿在竹影里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红弧。

  赵龙见状,眉峰一挑,亦不减速,足尖轻点马镫,竟如龙蛇游走,在密集的翠竹缝隙间灵巧穿梭,青衫拂过竹叶,发出沙沙轻响,紧咬着那道火焰般的红影不放。

  扈三娘余光瞥见赵龙如此身法,心中暗暗赞叹。

  【扈三娘好感 5】

  蓦然,一条清亮溪流横在去路。

  扈三娘坐下的马儿长嘶一声,奋然腾跃,马身凌空舒展,矫健异常,水花在银蹄下如碎玉琼珠般迸溅开来。

  赵龙心头一热,喝声“起!”,身下的黑马四蹄发力,悍然拔地而起,如一片浓重的乌云掠过水面,马蹄踏碎水中波光粼粼,水点如雨。

  两人再次并辔,湿漉漉的鬓角下,目光不经意间又一次交缠,扈三娘面上那抹飞红,不知是疾驰所致,还是别的缘由。

  过了这条溪流,前面是一段陡峭山坡。

  扈三娘用力一抽马儿,那马儿奋力向上冲击,四蹄踏得碎石飞溅。

  赵龙目光沉凝,轻喝一声,双腿用力夹了一下马肚子,那马儿骤然提速,粗壮脖颈肌肉虬结,如一道黑色激流,强劲地自侧方迎上,很快便与那抹火焰般的红影再次齐头并进,难分伯仲。

  两骑几乎同时冲上山巅,视野豁然开朗,祝家庄的轮廓已在遥遥在望。

  终点在即,两人不约而同猛勒缰绳!

  骏马长嘶,俯冲而下!

  急促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两人几乎同时勒马在了祝家庄的箭楼门前。

  扈三娘侧过脸来,看向赵龙,说道:“罗兄好骑术!”

  【扈三娘好感 20】

  “还是差了你一步。”赵龙道。

  扈三娘摇头道:“你不熟悉地形,而且你那马儿也比我这马差点,加上是我先跑,所以你只比我晚了一步,其实你骑术比我好上不少,你就别自谦了。”

  赵龙看出来了,出发前,扈三娘对自己还有些冰冷和质疑,觉得自己暗示她祝家庄有问题,扈三娘是不信的。

  但是这一路骑马而来,扈三娘对自己似乎已经放下了戒备,还更热情了不少。

  赵龙笑了笑,算是承认了扈三娘的说法,然后朝着祝家庄看去。

  “这……就是祝家庄了?”

  “对!”

  这祝家庄说是村庄,其实跟一般的小城池也没什么区别了。

  只见庄外就是箭楼,都是顽石垒砌,约高三丈。

  外面有数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树,一条两丈多宽的护城河,门外一座吊桥,接着庄门。

  赵龙看着祝家庄这副样子,不由地说道:“这祝家庄,果然气派。”

  扈三娘无奈道:“都是被梁山逼的。”

  诚然,若不是有梁山这么一个强敌在侧,祝家庄也不会慢慢发展成现在这样的规模。

  两人边说边往祝家庄走,那箭楼上的人见是扈三娘,放下了吊桥。

  扈三娘和赵龙两人并肩进入了祝家庄。

  进了这箭楼,赵龙才发现,这箭楼内部更有乾坤。

  城墙有三层,墙里四边,都盖着窝铺。四下里遍插着枪刀军器,门楼上排着战鼓铜锣,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军事化的管理了。

  扈三娘轻车熟路,带着赵龙又骑了五六里地,终于来到了祝家庄庄主祝朝奉家了。

  还没进门,扈三娘和赵龙就看到了祝朝奉家门外,整齐地排列着好几百号人,全都在操练着。

  而在操练场上端,搭着一人高的舞台。

  舞台之上,站着一人。

  只见那人身高八尺余,肩宽背厚,臂如猿猱,五绺长须垂胸,两鬓如戟,发髻高束戴铁冠,面如重枣虎目蚕眉,手上拿着一把混铁棒。

  那混铁棒通体幽黑无光,棒头裹鲨鱼皮防滑,棒尾铸狻猊吞口,那人在舞台上踱步巡视,那铁棒也跟着一步一步,敲击着舞台的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赵龙见那人如此模样,顿时就留意了起来。

  在舞台之上,又拿着一把混铁棒,那定是这祝家庄的铁棒栾廷玉了!

  用系统查看一番。

  姓名:栾廷玉。

  关系:无。

  武力:92(一流武将)。

  统帅:80。

  智力:88

  意志:90。

  赵龙看了,不由地想,栾廷玉果然是个五虎级别的高手!

  而且,他的智力相对也很高了,原着里,就写栾廷玉还是懂些兵法,知道一些计谋的。

  水浒原着当中,作者认定的“有万夫不敌之勇”的人,一共23人。

  梁山好汉7个,朝廷里4人,辽国将领9人。

  剩下的,只有3人被作者这么直接认证过。

  一个是方腊手下第一猛将,方杰。

  一个是曾头市的教头,史文恭。

  最后一个,就是栾廷玉了!

  由此可见,这栾廷玉还真是个厉害角色,要不是有他坐镇,估计梁山攻打祝家庄也不会打三次才打下来,还是靠反间计才打下来的。

  赵龙本来对栾廷玉挺有兴趣,但是想到他是祝彪的师父,祝彪去杀扈家庄的人,估计还是他的计策,这么一想,赵龙便觉得祝家庄这师徒几人,心思歹毒,不能带去二龙山。

  哪怕是一流武将,手下几个徒弟都是高手,但是赵龙也不希望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粥,何况这祝家庄要是去了二龙山,可就不是一颗老鼠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