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要知道,这个单位握有实权,能调动全国警力与武警部队。

  以当前体量而言,这股力量足以扫平一国。

  武警不仅涵盖陆军,还有海上力量。

  除五常之外,其他国家仅凭武警便足以应对。

  此刻,上级将武警指挥权交予他,用意昭然——祁同伟成了一柄对外出击的利刃。

  对此,他倒没有理由拒绝。

  哪个男人不曾梦想指挥千军、挥斥方遒?

  忽然,祁同伟想起昨晚赵瑞霞要他离开、当作无事发生的那番话。

  难道,赵立春早已预知这一切?还是在高层有特殊渠道?

  想到这,祁同伟不由一阵寒意。

  他望向那位武警少将,含笑问道:

  “这位将军,请问怎么称呼?”

  对方一个立正,朗声回答:

  “报告司令,我叫丁晓。”

  见丁晓如此正式,祁同伟笑着将他按回座椅:

  “丁将军,我只是上面任命的执行人,实际行动还得靠你们。

  在我这儿不必这么拘谨,就当是自己人。

  说起来,我也是汉东武警总队的政委,还指望你帮我解解惑呢。

  放轻松点。”

  面对这些武警官兵,祁同伟早已有了应对的办法。

  毕竟多年相处,他早已习惯这种场面。

  果然,听了祁同伟的话,丁晓整个人放松了下来,不再紧绷。

  他笑了笑,对祁同伟说:“司令,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您也当过政委,知道有些当上级的……算了算了,不提了。

  司令,要是没什么事,咱们就出发去前线?弟兄们都等不及了,就等着开拔呢。”

  听到这番话,祁同伟不禁一脸无奈。

  果然,当兵的都一样,从不怕事大。

  这些在别的国家可能让人垂头丧气的事,在我们这儿却是个例外。

  边境线上那些土匪不断挑衅,就像当年和三哥那场冲突一样,直接开打,打得那群吃咖喱的满地找牙。

  这些事,都是这群小伙子干的。

  我国军人就是这样,骨子里总憋着一股劲,正是这股劲让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

  但此刻,祁同伟不能就这么出发。

  他得先弄清楚具体情况。

  虽然接到了任命,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

  祁同伟不慌不忙地从桌上拿起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丁将军,为他点上火,然后问道:“老丁,我是地方上来的,本来是来查案的,突然接到这个任命,说实话心里没底。

  老丁,你给我交个底,这次行动有多少人参与?有没有特殊指令?你可别让我犯错误啊,我这个司令可不是真司令,你别太当真。”

  祁同伟这番话句句发自肺腑。

  在这种情况下,任谁都会有些发懵,丁晓很能理解。

  他得意地吸了口烟,这才说道:“既然任命你是司令,你就是司令。

  没有真假之分。

  虽然我们武警不在军队序列,但标准是一样的。

  中政法任命你,你就是司令,这没问题。

  这次来的是机动总队的人,我是机动总队副队长,这次由我带队。”

  两个作战支队,三千八百余人。

  放心,在昨晚。

  前线司令部已经完成了战斗部署,一切就绪。

  只待你下令,我们便长驱直入。

  就这么简单,收拾这群垃圾。

  还用不着大动干戈。

  丁晓的话没错,事情确实如此。

  不过其中,还有一点端倪。

  剿灭缅北,是为了什么?

  这是关键。

  否则,

  单纯剿灭,毫无意义。

  缅北没了,还有缅东缅南。

  本质问题,还在于人。

  但丁将军没有提及这一点,

  令祁同伟略感意外。

  毕竟这个层面,

  不是简单的行动就能概括。

  祁同伟继续问道:

  “丁将军,你接到的命令,

  就只是剿灭?没有别的?”

  听到祁同伟的问题,丁晓有些不解。

  这叫什么话?不是来找你了吗?

  他直截了当地说道:

  “除了剿灭,就是请你担任司令。

  就这两项命令,怎么了?”

  听到丁晓的回答,祁同伟明白了,

  这又是个坑。

  有些话无法明说,但事必须做。

  恰好自己在边境,任务就落到了自己头上。

  丁晓看不透其中蹊跷,但祁同伟心知肚明。

  什么剿灭?根本目的是抓人。

  如此而已,其余一切,

  都是为此铺路。

  此刻的祁同伟,

  才真正明白找他的原因所在。

  看着一脸轻松的丁晓,祁同伟说道:

  “丁将军,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剿灭,当地武警就能执行。

  何必调你来?又为何让我这个汉东人当司令?

  这事不简单。

  为稳妥起见,我们最好多做准备。”

  听了这话,丁晓有些茫然地看向祁同伟。

  看着他认真的表情,丁晓忽然想起,

  在向上级请示时,总队长那欲言又止的神情。

  当时他以为是嫉妒,现在想来……

  似乎是我想得太多,这一切并非如我所料。

  他虽身为军人,但能跻身此等位置,政治智慧自然不容轻视。

  只不过这一次,他将关注放在了其他方向上。

  之前并未留意,直到祁同伟此刻提起,他才恍然意识到其中另有深意。

  原来背后暗藏玄机,只是他一直未能看清。

  此时再看向祁同伟,他眼中早没了当初的轻慢。

  毕竟眼下之事非同小可。

  若是此次任务只是草草完成,那么他未来的前途,

  只怕就要断送于此,这是不争的事实。

  丁晓望向祁同伟,眼神也一时复杂起来。

  “祁司令,您尽管指示。

  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请您放心,只要是您的意思,我都会坚决执行。

  到了这个关头,我不认别的命令,只听您的指挥。

  您才是这次作战的总司令,我们都会服从您的安排。”

  听到这番话,祁同伟的脸色微微发苦。

  这丁晓,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一句话就把责任全推到了他的肩上。

  说白了,事情的关键在于作战成果。

  丁晓作为副总队长,上面还有祁同伟这个司令。

  他把问题往上一递,谁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此时,祁同伟才是第一责任人。

  面对这样的丁晓,祁同伟只得开口说道:

  “老丁,丁将军,你这样可不够意思啊。

  我们本是一条船上的人,

  现在把责任都压在我这,

  你自己倒轻松脱身,未免太不仗义。”

  丁晓闻言,哈哈大笑,神情颇为自得。

  在他看来,这再正常不过。

  这种时候,保全自己总是人之常情,

  即便在军中也不例外。

  国内的环境一向如此,大家早已习惯。

  不过丁晓随即又说道:

  “司令,请您放心。

  我们在政治视野上确实不如您,这是实话。

  要不是有您在,换我单独接这任务,

  恐怕早就一头冲上去了。

  现在不说别的,我真心感激您。

  只要您定好大方向,具体执行就交给我,

  这样对我们双方都好。”

  您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听了这番话,祁同伟才稍稍安心。

  丁晓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心中有数,并非那种可以随意差遣的人,这一点很好。

  祁同伟对此很满意。

  毕竟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内部不出问题,不遭遇背叛,难关总能渡过去。

  眼前这个坎,只要内部稳定,要迈过去并不难。

  祁同伟坐直身子,正色道:“我这次来,是为了一起命案。

  有九名泰国军方嫌疑人逃到了缅北,我的任务是活捉他们,带回国内受审。

  不过,我们可以借这次机会,将缅北的四大家族一网打尽。

  这才是关键——只要抓住他们,无论上级有什么考量,都绕不开这些人。

  他们才是缅北问题的根源,谁都逃脱不了。

  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战果,没有比这更稳妥的办法了。”

  丁晓闻言,眼前顿时一亮。

  这个思路他之前并未想到,但一经点破,他立刻领会其中深意。

  能有这样的机会自然再好不过,他当初接下这个任务,本就是为了更进一步。

  如今在行动中抓住机遇,他绝不会错过。

  想到这里,丁晓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但祁同伟此刻想得更深。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次行动没有任何其他单位配合,只有他们这一支军队参与,这本身就值得深思。

  如果事后无人承认此次行动,那他们二人就会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在这种国际博弈中,牺牲一两个官员根本不需要太多理由。

  绝不能留下这样的隐患。

  祁同伟脸色沉了下来,看着仍沉浸在兴奋中的丁晓,继续说道:“老丁,你说如果我们的部队行动之后,国防部不认账,会是什么结果?”

  丁晓闻言,轻蔑地扬了扬嘴角。

  “说什么胡话,怎么可能不配合?”

  “不配合就是叛乱。”

  “擅自行动,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这可不是儿戏,开不得玩笑。”

  “祁司令,您可别乱讲。”

  可话刚说完,他却突然愣住了。

  政法系统确实有权调动武警,但像这样大规模的行动,

  若没有军委的命令,简直是胡闹。

  一旦追究,必定逃不过军事法庭。

  丁晓一时也有些慌了,下意识地低声说道:

  “应该……不会吧?”

  祁同伟心里当然清楚这不可能。

  但赵瑞霞昨日的警告言犹在耳。

  若不提前布局,将来必定留下隐患。

  这一点毋庸置疑。

  别人他不敢说,但赵立春背后,一定另有打算。

  此时的祁同伟显得异常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