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我代表汉东百姓感谢您。”

  赵立春看到一向严肃的高育良如此表现,笑得合不拢嘴,

  连连摆手,只笑着说道:

  “没什么,只是和你交个底罢了。

  也不怕你笑话,现在老刘这性格,

  和我也有关系——我太专权了,

  做事霸道,这让老刘和我搭班子时不太自在。

  没办法,我性格如此。

  这一点,

  达康,你要引以为戒!”

  李达康听到赵立春喊他,顿时精神一振,

  立刻站起来,也恭敬地行了个礼:

  “老书记,您说,我听着。

  说实话,这么多年了,

  这还是您第一次这样教导我,我受宠若惊。”

  赵立春笑了笑,坦然接受李达康的恭敬,

  拉他坐下,接着说道:

  “达康,你的办事能力没得说,

  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

  谁提到你李达康,不是竖起大拇指?

  这么多年,你‘闯将’的名声响遍全国,

  汉东改革能有这么大的成绩,你是头功!

  当初‘沙李配’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那是对你能力的认可。

  可最后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你觉得这是为什么?你清楚吗?”

  李达康脸上同样写满了不解。

  他是真的不知情,虽然也曾听过类似的说法。

  但如今情况如何,他完全摸不着头脑。

  当初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怎么现在却戛然而止?

  赵立春注视着李达康茫然的神情,继续说道:

  “你太像我,太专断。

  你扪心自问,当初和易学习搭班子的时候,

  和育良共事的时候,如今在京州,

  无论是当书记还是政府主官,你都是一言堂。

  你做的决定,没人能反对。

  这些事,你自己难道不清楚?

  如果你再往上走,难道要让沙瑞金听你的?

  你这是耗子找猫当三陪——嫌命太长。

  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你的家庭问题,你老婆受贿,

  孩子在国外读书。

  虽然你自认清白,

  但你身为官员的事实,是逃不掉的。

  这一点,你心里有数吗?”

  李达康心头一震。

  说实话,他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直,

  就不必在乎闲言碎语,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

  但现实摆在眼前:欧阳菁在他的车上被带走,

  而他这个书记,却无能为力。

  这就是现实。

  此时,他也不禁有些后怕——

  稍有不慎,便是身败名裂。

  赵立春继续说着:

  “你很幸运,也很明智。

  光明峰项目是汉东最大的一步棋,

  一旦成功,整个汉东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丁义珍出事后,你能力挽狂澜,

  没让项目垮掉,沙瑞金都看在眼里。

  所以他没有追究你的问题,这说明他还清醒,

  知道你对光明峰的重要性。

  但肉眼可见,瓜熟蒂落之时,

  你要做好准备,别太过自信。

  你是有能力全身而退的。

  我不多说了,达康。

  听我一句劝,心里要能容得下人。

  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工具。

  你若把人当工具,总有一天,你也会被如此对待。”

  李达康听罢,深深躬身,久久没有直起身来。

  这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建议,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地告诉你。

  此刻的祁同伟,脸上写满了期待。

  他很想知道,赵立春会给他怎样的指点。

  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愿,就在祁同伟满心欢喜之际。

  赵立春目光扫过三人,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笑容说道:

  “那么接下来,就是另一桩心事了。

  对于赵瑞龙,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听到这话,祁同伟等三人都显得有些忐忑。

  如今汉东的局势便是如此。

  本质上,这一切都是由赵瑞龙引起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从最初的山水庄园,到后来刺杀刘新建的行动。

  说到底,都是赵瑞龙的责任。

  汉东的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因赵瑞龙而起。

  一方面,沙瑞金有意从这点入手引导;另一方面,也是赵瑞龙行事过于张扬,早早就埋下了今日的祸根。

  虽然在赵立春看来,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场的其他人毕竟不是他这样的大人物,各有各的顾虑与担忧。

  见几人此时的神情,赵立春心中也大致有了数。

  他看向高育良,说道:

  “前些日子,育良给我打过电话,提到了瑞龙的事,是吕州美食城的问题。

  那时候我们都不太明白,一个环保问题,如今竟成了这么大的麻烦。

  育良给我打电话时,我很欣慰,也理解他的顾虑。

  所以我交代了同伟,让他全权处理这件事。

  这件事本来已经过去了,我没想到,瑞龙会走极端,去刺杀刘新建。

  这是我最大的疏忽,也是我这些年来过于纵容他的结果。

  油气集团的问题,我是知道的,只是之前没有在意。

  现在田封义去了油气集团,是去查账的,对吗,同伟?”

  赵立春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李达康能感受到话语背后所蕴含的威严。

  他也没想到,祁同伟会釜底抽薪,直接从油气集团入手来对付赵瑞龙。

  人们都说他李达康胆大,敢违背赵立春的意思,但和祁同伟比起来,他还是逊色不少。

  这位,才是真正的重量级,直接动手查起来了。

  要知道,在这个层次的斗争中,一旦开始调查,就意味着你选择了立场。

  李达康这次真的没有料到,祁同伟竟会如此果断,直接出手。

  在他心里,以祁同伟的聪明,至少会寻求某种平衡,不会这么直接。

  但祁同伟这次直接派田封义去,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田封义不同其他人,他快退休了,不怕得罪人。

  在作协待了那么久,当初被赵立春打发走,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

  祁同伟别的不提,用人确实有一套。

  祁同伟眨眨眼,事情是他做的,可当众被点破,还是有些不自在。

  他讪讪一笑,说道:“老书记,这事儿也是没办法。

  差事落到我头上,我不能不想办法。

  老田这么多年郁郁不得志,我也是想借这个机会破个局。

  没想太多,毕竟油气集团的情况太复杂了。”

  赵立春听了,反而莞尔一笑,仿佛被调查的不是他儿子,而是别人。

  他语气中没有一丝怒气,反而带着几分释然:“老田这个选择,你选得没错。

  这种差事,就得他来办。

  他老成持重,当初我冷落他也是受时代所限。

  他是个官迷,但办事有分寸,守成 可以,开拓进取就不太行了。

  调查油气集团的问题,用他很合适——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懂取舍。”

  “只是调查瑞龙的事,如果牵扯出其他人,那才是无妄之灾。

  那些人可不是我,一旦查出来,受处理的是你们。

  只有涉及瑞龙的事,才会公之于众。

  这种平衡,一般人把握不住,但田封义可以,他在这方面是天才。”

  赵立春对这位曾被自己弃用的人才评价很高。

  他说得没错,在政治平衡方面,田封义确实有种超乎常人的嗅觉。

  油气集团的问题不止赵瑞龙一个,还牵扯到更多二代、三代。

  当初汉东政坛由赵立春牢牢掌控,但在国资这一块,却不得不做出适当让步。

  不然的话,他眼下也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这件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正如赵立春所说,查赵瑞龙是众望所归。

  可若牵扯到别的事,那就是某些人不讲规矩了。

  那要处理的,自然就是去调查的这群人。

  那些二代三代的手段,岂是地方上草根能比的。

  关系纵横交错,才叫人明白——

  什么叫“我的口水都比你血更红”,这就是现实。

  赵立春此时,也不由得心生感慨。

  某种程度上,他也是二代。

  只不过不那么“红”罢了。

  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更多靠的是自己的本事。

  别的不提,单论汉东的开放,

  赵立春就足以留名史册。

  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总要有所舍弃。

  当初改革时,他不肯让出一部分利益,

  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虽然从某种角度看,

  赵瑞龙有今天,是他纵容的结果。

  可这何尝不是一种奖励——

  让赵瑞龙在有限的生命里,

  享受到他一辈子也享受不尽的财富与奢靡。

  站在赵立春身边的高育良,犹豫了许久,

  才缓缓开口:

  “老书记,同伟也是形势所逼。”

  “要不然,他绝不会这么做。”

  “他跟瑞龙关系一向很好,只是这次……”

  “他有职责在身,沙瑞金一直盯着,”

  “同伟没办法,只能无奈为之。”

  赵立春闻言,一脸诧异地看向高育良。

  高育良是他提拔的,他自然清楚:

  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竟会为祁同伟说这些话,

  是他没想到的。

  他只是定定看了高育良一眼,

  随后转过身,对祁同伟说道:

  “小子,你这个老师,”

  “是真的待你不薄,这话我还是头一回听他说!”

  高育良听了,不由得微微脸红。

  话是好话,就是听着不太顺耳,

  仿佛在说他平时端着似的。

  赵立春拍了拍高育良,以示安慰。

  “育良,我若真对同伟有意见,”

  “也不会叫他过来。

  有些事,错就是错,”

  “对就是对,这是改变不了的。”

  瑞龙的问题必须得到惩罚,这是他应得的。

  他曾经打着我的旗号肆意妄为,这就是代价。

  许多官员和商人即便受到调查,也查不出问题,为什么?都是因为贪婪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