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要知道,这个位置是多少人觊觎的宝座。

  一省的封疆大吏,虽只是省部级,却是能够一步登天的关键。

  谁能不重视?沙瑞金也不例外。

  他心怀壮志,而当前上级最重视的便是反腐,这正是他的机会。

  一个跃过龙门的机会,因此他如此全力以赴。

  即便受挫,他首先想的仍是破局。

  他想要解决赵立春的问题,可惜如今的祁同伟并不好应付。

  沙瑞金察觉异样后,才试图向高育良施压,催促尽快结案。

  然而事与愿违。

  这对师徒之间默契十足,配合得天衣无缝。

  即便当着他的面通话,沙瑞金也找不出任何破绽。

  无可奈何,他只能亲自出马。

  白秘书通报后,沙瑞金挺直身子,静候祁同伟的到来。

  片刻,祁同伟轻轻推门,走了进来。

  “沙书记,您找我?”

  祁同伟站在门口,满脸胡茬。

  曾经俊朗的面容已寻不见半分痕迹,警服松垮地挂在身上,浑身透着透支的疲惫。

  沙瑞金微微一怔,几乎认不出眼前这人。

  “同伟,怎么回事?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出什么事了?”沙瑞金语气沉了下来,心头一紧。

  在他印象中,祁同伟向来精神抖擞,仪表整洁,从未如此颓唐。

  眼下正值关键时期,祁同伟若出差错,整个局面都将失控——沙瑞金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祁同伟似乎有些茫然,咧了咧嘴角:“沙书记,没什么事啊?赵瑞龙不是已经抓回来了吗?”他望向沙瑞金的眼神里带着困惑,仿佛真不知对方为何这样问。

  这副模样反而让沙瑞金更加不安。

  谁都看得出祁同伟状态异常——满脸胡须、精神萎靡,这种状态出现在基层民警身上尚可理解,但出现在一位厅长身上,就极不寻常。

  祁同伟负责统筹全局,按理说不该如此疲惫。

  沙瑞金心中七上八下,他并非担心祁同伟本人,即便祁同伟真垮了也无所谓,关键在于赵瑞龙必须顺利招供赵立春的问题——这才是整盘棋的胜负手。

  几番犹豫,沙瑞金摸了摸下巴,缓缓开口:“同伟,你连胡子都不刮,是最近太忙?还是有别的难处?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在我这儿不用顾虑。

  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千万别把自己累垮了。”

  祁同伟闻言也摸了摸自己的胡茬,露出些许窘迫:“沙书记,实在抱歉。

  最近忙着处理赵瑞龙的案子,整天和审讯组开会,把这些细节给疏忽了。

  您突然找我,我还以为出了什么状况。”

  祁同伟匆忙赶到,没顾得上打理外表,显得有些凌乱。

  他略带歉意地低下头,解释道自己确实没注意到这些细节。

  这当然不是真话,而是他精心设计的小把戏。

  自从上次接到高育良的电话后,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今天刻意没有刮胡子,就是为了这次会面做准备。

  有时候,外表的衬托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祁同伟深知,光靠一张嘴是不够的,必须注重细节。

  现在他不能把事情办得太顺利,总要有个合理的说法。

  如果满脸春风地说事情没办成,反而会显得不够真诚。

  此时的他,一脸胡茬,带着疲惫的神情说事情没办妥,反而更能让人接受。

  行为举止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沙瑞金听说是因为赵瑞龙的事,心中不由一紧。

  他示意祁同伟坐下,关切地问道:“怎么?进展不顺利?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沙瑞金心里明白,自己实际上帮不上什么忙。

  但即便是客套话,也不得不说。

  谁让他现在有求于祁同伟呢?虽然他是书记,但说话也要讲究技巧。

  若是换作赵立春坐在这里,早就破口大骂了。

  但沙瑞金不行。

  即便知道祁同伟在演戏,他也只能配合。

  一方面是因为无人可用,如果侯亮平可靠,他也不会如此被动。

  说不定早就把祁同伟的位置腾出来给侯亮平了。

  现实就是如此,现在的情况确实离不开祁同伟。

  这才是关键所在。

  没办法,只能好言相待。

  尽管祁同伟表现得像是熬了好几个通宵,精神不振,但沙瑞金心知肚明,这小子就是在演戏。

  可他不能拆穿,也没法拆穿。

  这让沙瑞金感到些许不自在,却也只能默默承受。

  祁同伟并不在意对方是否自在,一听到沙瑞金的话,便径直开口:

  “沙书记,老实说,给赵瑞龙定罪不难,他犯下的罪行数都数不清。

  但要把赵立春也扯进来,事情就复杂了。

  对下面的人,这事儿不能明说,也不能表露态度,只能暗示。

  可谁都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毕竟牵涉到上级领导。

  再加上最近京城那边电话一个接一个,各方势力都来探风声,不少还直接跑来了汉东。

  他们不敢找您和育良省长,就把我围得团团转。

  这几天我连躲都没处躲。

  您知道的,我这人一向老实,哪经历过这种阵仗?实在不行,咱们就把赵瑞龙往京城送算了,把这锅甩出去。”

  祁同伟语气里带着埋怨,一半真,一半假。

  眼下确实有不少人来到汉东打探消息,不过表面上都还讲究形式:不是合作讲座,就是研讨开会。

  说到底,目标就一个——赵瑞龙。

  他们想知道赵瑞龙到底什么情况,更想知道赵立春的结局会如何。

  毕竟赵立春不是一般人,牵涉太广。

  想扳倒他的势力自然不必说,还有无数人想趁这个机会分一杯羹,这才一窝蜂地涌来。

  再加上那些和赵瑞龙有关联的人,态度更是急切。

  祁同伟确实心烦,但要说应付不了,倒也不至于——这类事情他早就见惯了。

  他不过是借机抱怨,顺便要点好处。

  至于把案子转交京城,那只是他的一种施压方式。

  沙瑞金听完,心头也不由得一震。

  他没想到祁同伟会 到这个地步。

  虽然知道祁同伟多少有些夸张,但就算再夸张,能夸张到哪去?就连他自己,也不敢轻易给赵立春定罪,只能把难题推给祁同伟。

  而祁同伟的下属,又有谁敢接手?

  当初沙瑞金用祁同伟,就是看中这一点——想让他当这个“冤大头”。

  但这层意思只能心照不宣,绝不能摆上台面。

  否则一旦事情闹大,祁同伟把沙瑞金牵扯出来,沙瑞金也是有口难辩。

  至于转交案件?想都别想。

  沙瑞金正指望这件事铺路,还转交。

  这块肉就算烂也得烂在汉东的锅里。

  这就是现实,谁都无法逃避的现实。

  沙瑞金连声劝阻道:“同伟啊,这样的大事,人一辈子能遇到几回?有些人想遇都遇不到。

  你是政法口的,心里清楚——建国以来这样的大人物有几个落马的?处理这种大老虎本就不容易,现在遇到困境很正常。”

  “你要保持平常心,就当是普通工作,别太操劳。

  万一累垮了身体,得不偿失。

  现在大方向没问题,处理得也差不多了,就差最后一步。

  这时候你别绷太紧,关键就是熬住这口气。”

  沙瑞金是真的怕祁同伟撂挑子。

  要是祁同伟走了,他就真没办法了。

  除了祁同伟,他无人可用。

  越往上的人越惜身,这案子要是交给田国富,第一天交过去,第二天他就请病假——老油条们谁都不想沾这因果,只想捞好处。

  像祁同伟这样的核动力驴,错过了可就找不到了。

  沙瑞金怎能不急?别说怎么向上面交代,光是这一摊烂账就没人接手。

  事情是他起的头,必须由他收尾。

  如果让高育良来收拾残局,他就会被彻底压住——这结果他无法接受。

  沙瑞金越着急,祁同伟越满意。

  祁同伟的目的很明确:先拿好处。

  眼下不能落自己头上,他就拖着,往死里拖。

  反正他不急。

  听了沙瑞金的话,祁同伟感激地回应:“谢谢沙书记关心。

  您知道的,这事影响太大,我实在放心不下。

  您叮嘱过,主要目标是赵立春。”

  当前的方向是正确的,赵瑞龙确实借助了赵立春的势力谋取私利。

  但直接定赵立春的罪仍不现实,毕竟他身份特殊。

  类似油气集团这样的情况,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被处理了。

  可赵立春影响力太大,贸然行动恐怕会引起强烈反弹,甚至会遭到几位上级的反对。

  因此我不能擅自行动,只能继续等待合适的时机。

  沙书记,您经验比我丰富,

  不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能否指点我一下?我去尝试看看?”

  祁同伟语气诚恳,仿佛真心请教。

  沙瑞金心里却忍不住暗骂:请教我?

  我能教你什么,教你再回头来对付我吗?

  简直荒唐,祁同伟根本就是在说废话。

  但他很快察觉到不对劲——祁同伟提到了“上级不同意”,只能拖延。

  沙瑞金不由得佩服祁同伟的胆量,

  没想到他敢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

  不过,想到自己之前确实承诺过一些事,

  沙瑞金顿时明白了祁同伟的用意。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传递一个信息:

  “您把权力交给我,我来推进,

  否则,我就一直拖下去,看谁先撑不住。”

  沙瑞金看向祁同伟的目光变得复杂,

  这个人不仅胆大,而且聪明,

  正好卡住了他的软肋,逼他让步。

  他又联想到高育良最近对祁同伟的态度变化,

  以及会上的一些动向,心里渐渐有了盘算。

  于是不再绕弯,直接回应:

  “会上有人反对是正常的,

  毕竟不少人曾受过赵家的关照。

  人情世故嘛,可以理解。

  现在关键是把案子办好,

  至于会议安排,我打算先让你参与进来。

  当然,为体现民主,

  最终会在会上进行投票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