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可如今手中的文件却表明,这小子早已看透一切,甚至把公安部当成了棋子。

  陈部长感到棘手,而这还仅仅是一个祁同伟。

  要知道,全国类似祁同伟这样的人,有二十多位。

  他们性格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聪明。

  或者说,狡猾且不择手段。

  他们都是警察出身,从十几二十万的队伍中如养蛊般杀出,没有一个平庸之辈,皆是人中龙凤。

  每次陈部长有什么想法,都得格外谨慎,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被摆一道,还无法开口反驳。

  如今陈部长能在公安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与这些地方头目周旋是关键。

  每一次交手,他都获益良多。

  就像这次汉东的局势,祁同伟再次火中取栗,占尽先机。

  政法书记——全国公安厅长中只有两人兼任此职,祁同伟就是其中之一。

  要知道,他的副部级才刚刚晋升。

  政法书记,是实权要职之一。

  虽然暂时未配齐相应级别,但相关文件已送达京城,一两天内就能正式落实。

  这小子的能力可见一斑。

  陈部长脸色阴沉,抬头看向送报告的陆亦可,随口问道:“陆处长,你们厅长让你送文件时,有没有交代什么?只是让你送文件吗?”

  陆亦可一愣,忽然想起祁同伟的嘱咐,望着陈部长一字一句道:“厅长说,现在已经有动作了,希望您能留意。

  就这一句,陈部长。”

  陈部长心中一动,立即拿起电话问道:“京城今天有没有关于赵立春的消息?”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后传来一句:“纪委第三副书记带队找赵立春谈话。”

  陈部长顿时恍然,朝陆亦可挥了挥手,咬着牙低声自语:“祁同伟,真有你的。”

  赵立春坐在办公室里,目光落在手中的文件上。

  他轻轻一笑,随手将文件扔进了垃圾桶。

  “这个赵瑞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本希望赵瑞龙能借机与那些二代、三代子弟交好,从油气集团入手,谋一个光明前程。

  事情原本很简单,却没想到最终演变成这个局面。

  不只是赵瑞龙被牵连,连他自己也卷入其中。

  赵立春心知肚明,自己这些年树敌不少。

  今天这件事,不过是个开始。

  但他并不在意。

  这对他而言,只是小事一桩。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这么多年走过来,不出一点差错反倒显得奇怪。

  若真有人想借这件事把他拉下马,倒也正好。

  提前退休,安然落地,未尝不是一种结局。

  可惜,现在还只是谈话阶段,并未盖棺定论。

  既然还有余地,他就要反击。

  赵立春,从来不是孤身一人。

  他很快拨出一个电话。

  电话挂断之后,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调查组立即动身,奔赴汉东。

  汉东省公安厅内,自从反贪局撤销,大部分职权移交纪委,相关案件也进行了分流。

  其中,由大风场事件牵扯出的系列案件,已全部交由公安厅负责,重要涉案人赵瑞龙、刘行建、欧阳靖等人均在其中。

  除刘行建因伤仍在特护病房外,其余人员均被严密关押在武警驻地。

  案件敏感,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祁同伟像往常一样处理日常工作。

  不过,公安厅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已交由值班厅长处理。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

  无论在什么地方担任主官,他都坚持一般事务分流,重要事务亲自签字、督办。

  不放过关键决策,是他一贯的原则。

  其他事务则交由值班厅长处理。

  大家也逐渐适应了他的这种风格。

  处理完政法系统的紧急文件,祁同伟抬头看了看时间,发现自己已连续坐了四个小时。

  他轻叹一声,向后一仰,拉了下椅子。

  祁同伟刚合上眼想小憩片刻,还没五分钟,桌上的电话就骤然响起。

  他一个激灵惊醒,迅速接起电话:“我是祁同伟,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几名警察听见他的声音,顿时松了口气。

  汇报的警员看了看周围的人群,压低声音说道:“厅长,有一批自称京城国资委的人要带走刘行建,您看怎么处理?”

  祁同伟闻言一怔。

  国资委?他们既没有执法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当即指示:“把电话交给他们领头的,你们守好现场,等我过来。”

  年轻警员应声后,转向众人问道:“我们厅长要同你们负责人通话,请问哪位是带队同志?”

  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男子缓步上前:“我来接电话吧,我是带队负责人胡建新。”他接过电话,语气温和地说道:“祁书记您好,我是国资委副主任胡建新。”

  听到对方带着笑意的嗓音,祁同伟心头掠过一丝疑虑,但一时也说不出哪里不对。

  他当即表示:“胡主任您好,请稍等片刻,我马上赶到,具体情况我们当面详谈。”

  胡主任脸上的笑意未减,从容回应:“不急,祁书记路上注意安全,我在医院恭候。”

  简短寒暄后,祁同伟挂断电话,立即驱车赶往医院。

  他深知国资委这个正部级单位的分量——虽然看似级别不高,却掌管着众多央企巨头。

  其掌管的国有资产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其代表的资本力量,丝毫不逊于赵立春这样的封疆大吏。

  虽然没有正式的名头,但当初赵立春若是平调至国资委,其实也算一种晋升。

  如今虽然职位更进一步,但与这个要害部门相比,似乎还差了些分量。

  他们现在介入刘行建的事,便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一点,祁同伟没能看透。

  隐约间他感到,这或许是赵立春留下的一步棋,但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国资委会选择此时出手。

  祁同伟做事毫不拖沓,不到一刻钟便赶至医院。

  他将车径直停在正门口,钥匙抛给守在那的专案组人员,随即步履匆匆地上了楼。

  楼梯口处,一位气度从容的中年人看见他,含笑迎了上来,伸手说道:

  “我是国资委副主任胡建新。

  祁书记果然如传闻一般雷厉风行,效率令人佩服。

  难怪汉东能有这样的成绩,名不虚传。”

  祁同伟注视着他,想从那张微笑着的脸上捕捉到一丝线索,却只看到一片温和。

  他与胡建新握了握手,随即开门见山:

  “您今天来,是为了带走刘行建的事吗?他在汉东的案子尚未了结,目前恐怕不太方便。”

  祁同伟直截提问,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言语简洁却不过分尖锐,这种试探方式他早已熟练。

  在政法系统,争功是常态,他已将这套应对融入日常言行。

  而这位胡主任显得格外从容,看向祁同伟的目光带着欣赏,不见丝毫异样。

  他将祁同伟引至楼梯口一旁,解释道:

  “祁书记,事情是这样的。

  早在五年前,汉东油气集团就计划升格为国资委直接管辖,不再归属汉东地方管理。

  此事前任书记赵立春曾到国资委处理过,但最终没有下文。

  你也清楚,油气这类资源属于国家垄断经营,目前多数地方油气集团已并入‘三桶油’统一管理,这是大势所趋。

  不过,个别地区因历史原因仍保留少数公司,但汉东的情况与此不同——我们介入,是因为刘行建的问题。

  关于他,我们实际上已调查了三年。”

  最近刚有结果,就是你们抓捕刘行建的时候。

  我们也知情,本来打算等你们汉东处理完再办。

  但现在看来,汉东的事不是一两天能了结的。

  没办法,我们只能提前行动。

  这事情,还请祁书记给个方便。

  毕竟我们国资委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整体战略。

  祁同伟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赵立春预留的后手,油气集团他早就准备舍弃。

  相关安排在他任上就已经启动。

  国资委和赵立春,绝对是一边的。

  这显然是赵立春的反击——这边刚上报赵立春涉及油气集团的违规问题,

  国资委就过来说这是多年前的事,

  当时就要移交国资,和赵立春没关系。

  这一手,不愧是赵立春。

  祁同伟不敢轻率。

  刘行建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他表情一正,继续说道:

  “胡主任,您说的情况我明白。

  但您直接来要人,我也不好交代。

  您知道的,我只是公安厅长,上面还有省长、书记。

  如果仅凭您一句话,我连汇报都不好做,您说对吧?”

  祁同伟的意思很清楚。

  空口无凭,得拿出东西来。

  不然,任谁都不行。

  这是规矩。

  要是就这么让他把人带走,

  自己以后也不用混了。

  胡建新对祁同伟的反应早有预料。

  他亲自来汉东,自然准备周全。

  如今的国资委,已不同以往,

  职权不断扩大,未来必将统管所有企业,

  级别提升是必然趋势。

  现在的国有企业越来越重要,

  留下的都是行业精英,

  不少已在全球领先。

  可以说,国资委一道指令,

  就足以推动一个地区迈上新台阶。

  要知道,企业对地方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李达康之所以积极推进光明峰项目,正是因为这个项目能够提升Gdp、增加就业机会。

  而国资委下属的众多部级企业,随便一个总部迁到京州,仅仅搬迁总部这一项,带来的带动效应就超过光明峰项目。

  由此可见,国资委的权力之大。

  此时,胡主任微笑着走出楼梯口,朝那边招了招手,随后取出一份文件交给祁同伟,脸上仍是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改变。

  “祁书记,这是国务院的公文,上面有我们国资委的签字,以及分管领导的签字。

  这份文件,应该足以让你重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