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抓错人放了便好,可若该抓的没抓到,那才是真正的隐患。

  此时贺云的一番话却让祁同伟觉得有理,他随即开口问道:

  “你说的是哪些人?带我亲自去看!”

  贺云闻言心中一喜。

  她明白,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她赶紧领着祁同伟往外走,一边解释道:

  “祁厅长,外围被控制的一共有七十人。

  大多是路过、无意间进入封锁区域的群众。

  但因为‘只进不出’的命令,他们都被滞留在这里。”

  祁同伟朝人群中扫了一眼,不禁笑了。

  他一眼就看到了黄毛孙兴——这正是他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此刻,孙兴竟然混在即将被释放的人群中,实在耐人寻味。

  这是打算弃车保帅?

  孙兴察觉到祁同伟的目光,立刻低下头去。

  他知道,自己这回彻底完了。

  祁同伟朝负责看守的警员招了招手。

  一名年轻警察立刻跑步上前,立正敬礼。

  “你是哪个单位的?”

  “报告厅长,我是绿藤市迎宾路派出所所长胡孝伟!”

  祁同伟点了点头,目光又在人群中搜寻。

  很快,他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京海调来的警察安欣。

  “安欣,过来一下。”

  祁同伟话音一落,现场的目光纷纷投向那位头发花白的警员。

  安欣镇定自若,快步走到祁同伟面前。

  “安欣,你带人把现场这些人全部控制起来,

  包括在场的所有警员。

  重点是这个派出所所长,还有人群中那个黄毛。

  明白吗?”

  祁同伟声音洪亮,毫不避讳。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胡孝伟也满脸错愕。

  谁都不明白这位公安厅长究竟意欲何为。

  贺云忍不住上前一步,语气带着质疑:

  “祁厅长,这没必要吧?

  连派出所的同志都要控制,影响会不会不太好……”

  她心里其实已猜到几分,

  但为了孙兴,她必须再争一次。

  否则,就再没有机会了。

  而此时的祁同伟,对贺云已毫无耐心。

  “贺局长,不只是这些警员——”

  你同样要接受审查,那个孙兴。

  是谁你不会不清楚吧?这些警察。

  你依然说不认识?这么重要的涉案人员,

  就这么轻易地放了出去,这件事,

  可不是小事,贺局长。”

  听完这话,贺云脸色瞬间惨白。

  他明白,孙兴已经完了。

  他的儿子彻底没救了,是的。

  眼前这位局长,就是孙兴的母亲。

  孙兴之所以能够逃脱,也是靠这位局长母亲。

  费尽心思协调,才最终办成。

  与绿藤警察此时的惶恐相比,骆山河却格外振奋。

  他没想到,自己抵达的第一天,

  就能有这样大的收获,这个案子,

  在全国也几乎找不到几个类似的。

  这次一旦成功端掉,别的不提,

  光是案件中延伸出的线索,

  就足够督导组消化一阵,他们的任务,

  在第一天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这让他怎能不高兴?骆山河从进到现场开始,

  笑容就一直挂在脸上,他轻松地走到祁同伟身边,

  “祁厅长,这还要感谢您啊,

  要不是您,我们找这个地方不知要多久。”

  骆山河也是明白人,没说“你早知道为何不早捣毁”之类的话。

  有时候,地方上自有地方的考量。

  他利用祁同伟,祁同伟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

  这些事,彼此心照不宣,

  大家互相借力,这就是政治的复杂所在。

  祁同伟摇了摇头,语气感慨,

  “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幸好我们行动及时,

  否则,还不知有多少人要受害。”

  骆山河点了点头,但对他而言,

  这些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他真正关心的,是能揪出多少人。

  这是他们此行的核心目标。

  骆山河压低声音问道,

  “这次,要查到什么程度?”

  这话一出,意思就很明白。

  骆山河是把祁同伟当成自己人,

  否则这种话不会轻易出口。

  督导组也有人情与权衡,

  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把握分寸。

  现场这个窝点,光是现金就超过两亿,

  很显然,背后的官员即便不是手眼通天,也绝不简单。

  所以此时,骆山河必须思量祁同伟的想法。

  到底查到哪里为止,还是继续深挖,

  这其中,处处是人情世故。

  祁同伟略带诧异地看了骆山河一眼,随即开口:

  “我没那么多讲究,你能查出多少,

  凭你的本事,我只负责为你开门。

  最后你批条子,我动手抓人。

  事情就这么简单。

  如果查到了京城,

  我就不再过问,由你协调京城方面。

  只要是汉东的人,你挖出谁来,我就抓谁。”

  听到这话,骆山河心里有了底。

  这也正是他所期望的,两人相视一笑。

  而一旁的钟小艾,虽一直沉默,

  目光却始终停留在祁同伟身上。

  不知为何,即便他已身居高位、手握大权,

  却依然活得如此精彩,令她十分羡慕。

  当年校园中意气风发的学生会长,

  仿佛仍笼罩在如今的祁同伟身上,

  让钟小艾更加着迷。

  这一刻,“祁同伟”三个字,已深深镌刻在她心底。

  ……

  在汉东省省政府,从祁同伟下车到走进省长办公室的路上,

  不断有人向他问好。

  曾经对他爱理不理的人,

  如今都格外热情。

  这个世界便是如此,

  既残酷,又现实。

  高育良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一头花白的头发染得乌黑。

  他戴着老花镜,认真阅读政府报告,

  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方向。

  这时,门被敲响了。

  “进!”他声音铿锵有力。

  祁同伟走进办公室,恭敬地说道:

  “高省长,您找我?”

  听到祁同伟的声音,高育良由衷地笑了起来。

  他这个学生,确实能力不凡。

  督导组点名要他带队,他领着队伍在绿藤一举击破,

  高明远一伙人全部落网。

  这个团伙,高育良早有所闻,

  但之前未造成实质危害,便未加重视。

  这一次,祁同伟借督导组之力,彻底将其铲除。

  再次在全国面前亮相,这也是他出任省长后的首个政绩。

  虽然规模不大,但确实引人注目。

  刚刚上任就破获了这样一桩大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次漂亮的开门红。

  上级虽然未曾明言,但他能感觉得到。

  上级对此非常满意,因此他现在看这位学生时,愈发觉得满意。

  “同伟啊,你也开始取笑你的老师了。

  别人称呼省长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这样。

  万一我这个省长心眼儿小,你的副省位置可就悬了。”

  高育良并不把祁同伟当外人,语气中充满了宠爱。

  言谈之间,还开起了玩笑。

  在祁同伟的记忆里,这位老师不止一次提醒过他:工作场合要称职务。

  这既是提醒,也是一种姿态。

  如今高育良展现出这样的态度,足见他此时的心情极佳。

  祁同伟望着眼前笑容满面的高育良,乌黑的头发配上粗框眼镜,俨然是大学时的模样。

  他径直拉过椅子坐下,感慨地说道:

  “刚才那一瞬间,我几乎觉得您还在大学的办公室里。

  这么多年过去,您真是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年轻。”

  听到这话,高育良也顺势向后一靠。

  只有在祁同伟面前,他才能如此放松。

  此刻的他,又何尝不是如此感受?

  若不是祁同伟身上的这身警服,仿佛时光依旧如从前。

  他们二人曾多次这般对坐畅谈——从大学,到吕州,再到如今的政府大院。

  一路相互扶持。

  若是以前,他或许不会这么想,

  但自上任省长以来,他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这四个字:相互扶持。

  没有祁同伟,他坐不上这个位置。

  “同伟啊,你说我还有机会吗?”

  祁同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如今高育良已是省长,

  但他心心念念的,仍是那个书记的位置。

  毕竟在他心中,书记一职是他无数次午夜梦回都渴望的岗位,是真正的一把手。

  这次被沙瑞金夺去,他原以为希望已经落空,

  没想到如今机会再次浮现。

  这让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念头。

  或许,还能再争取一次?

  根据规定,只要这一届任期结束。

  成绩出色的话,还真能再进一步,坐上真正的一把手位置。

  这样的 ,可不是谁都能抵挡的。

  祁同伟听了这话,分析道:

  “现在看来,机会确实不小。

  但很明显,未来不会在汉东。

  您大半辈子都在这里,整个汉东都是您的学生。

  这时候若还想在汉东再进一步,上面是不会同意的。”

  高育良闻言感慨:

  “是啊,不会留在汉东了。”

  一时间,他有些意兴阑珊。

  在汉东往上走,是他日思夜想的事;可若是换一个地方,他反倒没什么念头了。

  虽然他一直追求权力,但这个愿望,在沙瑞金到来之后,几乎变成了一种执念。

  如今看来,这执念是无法实现了。

  若真要在花甲之年离开汉东,对高育良来说,遗憾远大于兴奋。

  这也让许多人明明有机会,却最终选择放弃。

  “故土难离”四个字,道尽了其中辛酸。

  高育良看向自己这位得意门生。

  他一直推动祁同伟晋升副省,甚至当初自己的政法书记位置,也曾有意让给他,却被他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