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他料到沙瑞金会对这个人选有意见,而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若选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反而显得他祁同伟想独揽油气集团大权,他可不愿担这样的名声。

  田封义的合适,正在于他的年龄:干一届就退休,退休前还能享受几年权力,为他儿子铺路。

  这样的人,不怕他不尽力。

  在整个汉东,能挑出几个这样的?如果派侯亮平去,先不说他能否担此重任,光是那层关系,祁同伟就不便开口。

  祁同伟正色道:“选田封义,我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

  首先是他有工作能力——如今作协旗下的几家报业,已有压过本地媒体的势头,而这几家报业正是田封义主持操盘的。

  为此他没少和宣传部争执,这事汉东上下都知道。

  其次,是他的年龄。

  一届之后退休,正好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余热,守好最后一班岗。”

  这是所有闲职干部的共同愿望,田封义也不例外。

  他始终不肯安分,正说明这人内心不甘平淡。

  即便身在作协,也要拼出一番成绩。

  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

  他的儿子就在吕州环保局任职。

  前阵子赵瑞龙强行把责任压在他儿子头上,田封义四处奔走求人,只为救儿子脱罪。

  如今给他机会去扳倒赵瑞龙,他求之不得,也必将全力以赴。

  这就是我认为他最合适的原因。

  吕州美食城的事我有所耳闻,但没想到背后还有这样一层关系。

  照这么说,田封义确实像是为这个位置而生的人。

  沙瑞金毕竟刚到汉东不久,对这些内情不如祁同伟清楚。

  听完祁同伟的分析,他心里认同了这个安排,但仍隐隐感到有些东西藏在背后,是他尚未看透的。

  这恰恰是他最担忧之处。

  可眼下他也别无选择——时间是他最缺的资源。

  眼前的平静,是他付出不少代价换来的,他不愿此时再起波澜。

  沙瑞金沉吟片刻,开口道:“同伟,你的考虑很周全,我没选错人。

  看到你这么安排,我很欣慰。

  当初在会上和你老师力争时,我还担心你掌控不了局面,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你老师也低估了你。”

  “你的计划没问题,就按这个方向推进吧,我支持你。

  但要注意把握尺度,不可矫枉过正。

  油气集团牵扯广泛,不止赵瑞龙一个人,这你应当明白。”

  这番话,沙瑞金本来并不想说,却又不能不说。

  如今他和祁同伟角色不同——祁同伟是冲锋在前的那个。

  即便某些事真是祁同伟所为,最终的责任一定程度上也要由他承担。

  油气集团每年利润上千亿,背后关系错综复杂,绝不只赵瑞龙一人。

  一般的小角色还好应付,可要是真牵出一条大鱼,掀翻汉东这艘船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政治,表面风光,内里却布满弯绕,处处皆是玄机。

  这一点,祁同伟自然心知肚明。

  甚至其中一些相关人物,在公安厅的档案里也留有记录。

  只是这些信息不便公开,这也是他不建议启用侯亮平的原因。

  此人性格过于刚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一旦被他揪住把柄,出来后必然肆无忌惮地追查到底。

  因此祁同伟选择启用田封义这个老资历。

  他的处世圆滑、通晓人情,与侯亮平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祁同伟闻言点头,含笑回应:

  “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

  按最初设想,本是想派亮平去的。

  无论级别还是履历,他都最为合适。

  加上您对他的信任......但我实在担心他的性格。

  万一查到了不该查的层面——

  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老田年纪长,见识多。

  什么该查、什么该放,他分得清轻重。

  懂得掌握分寸,所以我才会推荐他。”

  听到这里,沙瑞金神情明显松弛下来。

  这恰恰是他最顾虑的一点——整个油气集团,

  关系错综复杂,牵涉太广。

  这也是他迟迟不敢轻易启动调查的原因。

  他何尝不知道,这条路看似最容易查清,

  却始终无人敢碰。

  其中必然有深层的考量。

  这种垄断型国企,

  能够历经数十年屹立不倒,自有其道理。

  一方面,它倚仗资源垄断牟取利润,

  如同古代的盐铁专营,旱涝保收。

  而另一方面,其产生的巨额收益,

  也被某些人层层蚕食,你分一杯羹,我切一块肉。

  即便账面亏损,企业依然不会垮台。

  真正倒下的,永远只是那几个顶罪的管事人。

  隐藏在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从不会受到波及。

  平心而论,刘新建其实做得不错——

  他妥善平衡了各方利益,维持着表面稳定。

  只可惜他运气不好。

  赵家的大船将沉,他这个负责加油的,

  自然难逃覆没的命运。

  此时沙瑞金注视着祁同伟,越看越是满意。

  他思虑周全、行事缜密,从不疏忽任何细节。

  在人选安排上,既不越权,也不失职,

  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想到这样的人才,竟是被自己当面从高育良那里争取而来,

  沙瑞金便忍不住欣喜。

  他正欲拉开抽屉取烟递给祁同伟——

  他瞥见抽屉里的杂志,不由得愣了一下。

  犹豫片刻,他随手抽出几本扔到祁同伟面前。

  “看看,给我点意见。”

  祁同伟翻开一看,心里暗暗吃惊。

  里面全是关于沙瑞金的专访,标题一个比一个耸动。

  《沙瑞金窃取改革开放成果!》

  《汉东官场暗流涌动!》

  《沙瑞金与下属秘闻》

  祁同伟忍不住翻开那本“秘闻”,粗略扫了几眼,差点笑出声。

  这些香港小报的内容编得天花乱坠,倒也有趣。

  他立即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紧收起笑容,正色道:“这些都是胡编乱造,港台小报就爱无中生有。

  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祁同伟心里明镜似的,甚至猜得到幕后主使。

  赵瑞龙以前没少跟他提这种事——赵立春当年就惯用这招,在海外找人造势,再借机整治对手,都快形成产业链了。

  不过这些内情,现在还不便明说。

  沙瑞金颔首认同。

  他也察觉到有人在做手脚,但此刻更关心如何反击。

  虽然上面对此事并不太在意,只是给了他一个警告,可身为省委书记,他的威信和地位不容挑衅。

  若不采取行动,只怕要成为汉东省乃至全国的笑柄。

  这是他头回遭遇这种事,而祁同伟执掌的公安厅负责舆情监督,算是半个专家。

  沙瑞金很想听听他的看法。

  “同伟,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处理?”

  祁同伟毫不犹豫地回答:“沙书记,您根本不必在意这些。

  这种言论越多,反而说明您的工作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就像野狗乱吠,直接把狗抓了就行。

  这些野鸡报刊要多少有多少,如果您心里不痛快,不如去找田封义。

  他手下都是笔杆子,管的又都是官方媒体。”

  您要有需要,他必定尽心尽力效力。

  祁同伟这句带着玩笑意味的话,引得沙瑞金一阵爽朗大笑。

  他伸手指着祁同伟,笑着责备道:“你呀你,难怪你老师总说你,真该说说你!”

  没过多久,祁同伟手持一份任命文件,走出了省委大楼。

  …

  “老田,还在吗?没事就过来找我,你可还欠我人情呢!快点来!”

  【各位读者,求打赏、全订、月票、鲜花,拜托了】

  105 不遭人妒是庸才!

  “祁书记,您找我有什么事吩咐?”田封义这次过来,全然不见上回的狼狈模样,脸上洋溢着喜悦。

  他儿子这次反倒因祸得福,被调到了市委工作,这让田封义高兴得不得了。

  如今他一门心思为儿子铺路,整天就待在吕州。

  儿子的事,就是他的事。

  老田一点没闲着,几乎快以市委为家了。

  吕州市委也乐得轻松,有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帮忙,不用白不用。

  一时间,田封义仿佛找回了当年的干劲,整天待在吕州,连作协那边也不去了,有点乐不思蜀。

  这次是祁同伟叫他,他才特意赶回来,要不然连人影都见不着。

  那份为子女尽心竭力之情,溢于言表。

  祁同伟看着意气风发的田封义,心情也跟着明朗了不少。

  人的情绪是容易被感染的,此刻的祁同伟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他伸手指了指田封义,笑侃道:“好你个老田,一天到晚为你儿子忙前忙后,都成了吕州的常驻顾问了。

  要不是别人提起,我还不知道。

  早知道就该把你儿子调来省厅,还能白得个帮手,这下倒让吕州捡了便宜,没让我捞着。”

  听了祁同伟的话,田封义得意地摆了摆手,说道:“祁书记,您这回可是反应慢了些。

  您整天忙着布局谋划,哪还顾得上我这么个闲人?如今的祁书记,可不是当初的祁厅长了。

  这才几天不见,简直是飞跃式晋升。

  不仅上了副省级,现在整个汉东政法系统,您一跺脚,都得抖三抖啊。

  要是我儿子真能攀上您这棵高枝,别说让您使唤我,就算……”

  我就在省厅看大门,每天都乐呵呵的。”

  田封义并不是随口乱说,他是真的有点看不透祁同伟。

  这升迁速度,简直是飞一般的快。

  以前总听人说祁同伟爬得快,田封义还没什么感觉,这次亲眼一看,才觉得真不是虚传。

  祁同伟前脚当副省长,后脚接任政法书记,一点都没客气,简直把汉东当成自己家了。

  上次还让他分析两个职位,这下倒好,两个位置全占了,一个都没落下。

  什么叫效率?这就是效率!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