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纸签名的分量-《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

  整个三号车间,死一般的寂静。

  空气里,铁锈味、机油味和刚刚沥青试块散发出的奇特焦香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属于工业时代的,紧张而又亢奋的气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牢牢地钉在市建委主任何振国的脸上。

  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次喉结的滚动,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跳。

  这一纸签名,对蓝图公司而言,不是纸,是命。

  刘长胜的嘴唇在轻微地哆嗦,那张常年保持着优雅与从容的脸,此刻血色尽褪。

  他想张口说点什么,想再说几句关于“工业体系”、“标准化流程”的宏大词汇,可话到嘴边,却发现每一个字都空洞得可笑。

  林旬的逻辑,简单,粗暴,却形成了一个无法被撼动的完美闭环。

  技术先进性?有纺织专家魏建功教授的金口玉言做背书,甚至提出了“思路世界级”的评价。

  现实可行性?那块被八磅大锤砸出白印的黑色石头就静静躺在那里,比任何报告都有说服力。

  时间紧迫性?更是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滨海大道项目最致命的软肋——等不起!

  金锐站在刘长胜身后半步,脸色铁青,垂在身侧的手不知何时已经攥成了拳头。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那个总是运筹帷幄,视滨海市所有对手为棋子的老板,这一次,似乎……真的失算了。

  他们布下的局,是资金链的绞索,是生产能力的死穴。他们预想了林旬会在泥潭里挣扎、呼救,甚至跪地求饶。

  可谁能想到,这个人根本没在泥潭里扑腾。

  他直接爬了上来,站在了岸边。

  何振国沉默了足足一分钟。

  在这一分钟里,时间仿佛被拉成了粘稠的糖浆。

  苏晚晴死死地盯着何振国,她甚至能听到自己因为过度紧张而加速的心跳声,砰,砰,砰,每一声都像在为蓝图公司敲响倒计时的丧钟。

  陈浩的目光则落在那份鉴定报告上,他仿佛看到了父亲陈启明的影子,那个同样固执、同样为技术痴狂的背影。

  这一刻,他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前辈们的荣光,能由自己亲手夺回来。

  王大锤和孙志,这两个“规矩”与“野路子”的代表,此刻肩并肩站着,紧张得连呼吸都忘了。

  他们看着那堆烧毁的“八卦炉”,那是他们的心血,是他们争吵、妥协、最后合力创造出的“怪物”,现在,就看这个“怪物”换来的“神丹”,能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

  终于,何振国动了。

  他缓缓走到林旬面前,却没有看他,而是拿起那块黑色的SmA试块,放在手心,仔细地掂了掂。那沉甸甸的分量,仿佛就是整个滨海大道的未来。

  “林旬”他开口了,声音很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膛里挤出来的。

  “我个人,相信你的技术,也佩服你的魄力。”

  他话锋一转,那双看透了太多人和事的眼睛,变得锐利起来,直刺林旬的内心。

  “但是,我代表的是市政府,我不能拿全市人民最关心的项目来冒险,我需要一个保证。”

  “什么保证?”林旬的声音很平静。

  “我要你保证,一旦采用了你的技术,你必须能够确保材料的稳定供应,我不管你用‘废铁’还是‘金疙瘩’,我要看到合格的材料,源源不断地送到工地上。”何振国死死地盯着他,一字一顿地问:

  “你能做到吗?”

  林旬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的退缩。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那目光的尽头,已经看到了滨海大道车水马龙的未来。

  “何主任,您给我一份信任,我还您一条崭新的滨海大道。”

  他没有说任何空泛的豪言壮语,只是伸出手,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动作。

  “只要您在这份技术鉴定报告上签字,认可我们的‘蓝图SmA’技术。我就能向您保证,一个月内,一条全新的、现代化的SmA生产线,会在这里拔地而起。”

  “用什么保证?”何振国追问,这个问题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用中标单位预付给我们的技术转让费。”林旬坦然道,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把我的技术,当做了启动资金。”

  “嘶——”

  周围的专家们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是真正的空手套白狼啊!不,比空手套白狼更狠,他是凭空画出了一张能套住狼的图纸,然后让别人出钱,帮他把捕兽夹造出来!

  何振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了,这是一种商业和魄力的惊天豪赌。

  他赌的,是自己的技术绝对过硬;

  他赌的,是滨海二建的李总别无选择;

  他赌的,是自己这个建委主任敢不敢陪他一起疯!

  他赌赢了,滨海市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一条全国领先的道路,这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亮眼的一笔政绩。

  他赌输了……何振国不敢想那个后果。

  良久,他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他对身后的秘书沉声说:“拿笔来。”

  秘书连忙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支英雄牌钢笔,递了过去。

  何振国接过笔,拔开笔帽,笔尖在空中顿了顿。

  他没有立刻签名,而是看着林旬,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林旬,我把我的前途,也押给了你。”

  说完,他不再犹豫,在那份由专家们现场出具、对“蓝图SmA”技术给予高度评价的鉴定报告下方,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何振国。

  三个字,龙飞凤舞,力透纸背。

  当最后一笔落下,何振国把报告递给林旬,沉声道:“别让我失望。”

  那一刻,刘长胜和金锐,几乎是同时转身,头也不回地向车间外走去。他们的背影,写满了狼狈与仓皇。

  他们知道,这场仗,他们在技术层面,已经输得一败涂地。

  短暂的寂静之后,车间里猛地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的欢呼!

  “嗷——!”

  “赢了!我们赢了!”

  孙志一把抱住身旁的王大锤,激动得又蹦又跳。王大锤这个不苟言笑的八级钳工,脸上也绽放出菊花般的笑容,使劲拍着孙志的后背,拍得砰砰作响。

  工人们将手中的安全帽抛向空中,欢呼声几乎要掀翻这个破旧车间的屋顶。

  如果说之前的成功是技术的胜利,那么这一次,是生存的胜利!

  苏晚晴拿着那份签了字的报告,纸张的边缘被她捏得有些发皱,眼泪毫无征兆地就涌了出来。

  她想说些什么,可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最终只化作一句带着哭腔的呢喃。

  “我们……活下来了!”

  她转身,几乎是踉跄着跑到角落的办公室,拿起那台老旧的转盘电话,用颤抖的手指,拨通了滨海二建李总的号码。

  “李总,好消息。市建委已经正式通过了我们SmA技术的鉴定,何主任亲自签的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杀猪般的嚎叫。

  “什么?!通过了?太好了!太好了!苏总!林总!你们……你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李总的声音激动得破了音,背景里传来他办公室里东西被碰倒的叮当乱响。

  “李总,客气了。那我们之前谈好的……”苏晚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

  “没问题!三百万!一分钱都不少!我下午就让财务打到你们账上!不!我现在就去银行!我亲自盯着他们办!必须今天到账!”李总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他只恨不得立刻把林旬和苏晚晴供起来当财神爷。

  挂掉电话,苏晚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力气瞬间被抽空。

  她靠在斑驳的墙壁上,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对不知何时走到身后的林旬说:“我们有钱了,这下,总算能喘口气了。”

  而林旬摇了摇头,他的脸上没有太多喜悦,只有一种洞穿未来的深沉与平静。

  “路还长着呢!”

  他的话音刚落。

  车间门口,一阵轻微的引擎声传来。

  一辆崭新的、在阳光下闪着乌光的大众桑塔纳2000,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停在了欢呼的人群旁。

  在这个自行车还是主流的年代,这样一辆车甫一出现,就自带一股强大的气场。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笔挺银行制服、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中年男人,满脸堆笑地走了下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被众人簇拥的苏晚晴,立刻加快脚步,穿过人群,径直走到她面前,热情地伸出双手。

  “苏总,您好,您好!我是市工商银行信贷部的王经理。”

  苏晚晴的瞳孔微微一缩。

  她认得他。

  或者说,她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个声音。

  就是这个人,前几天在电话里,用最冰冷、最不容置喙的语气,通知她公司所有授信额度被冻结,并要求立刻归还贷款。

  王经理仿佛完全没看到苏晚晴眼中的冷淡,热情地握住她的手,上下晃动着,仿佛他们是多年未见的老友。

  “苏总啊,哎呀,我听说……贵公司最近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暂时的资金周转问题。”

  他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甚至带着几分谄媚。

  “不过呢,我也听说,贵公司掌握了一项……足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革命性新技术!哎呀,我就说嘛,林总工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被一点小问题难倒?”

  “我觉得,我们银行之前对贵公司的风险评估,可能……可能存在一些小小的、无伤大雅的偏差。”

  王经理有些局促的搓着双手看向苏晚晴。

  “苏总,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关于一笔新的、额度更高、利息更优惠的贷款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