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脚步越来越近,靠山屯的年味也愈发浓得化不开。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炊烟都带着一股子油香肉味,孩子们兜里揣着舍不得一次吃完的水果糖,穿着崭新的棉衣棉裤,像一群色彩鲜艳的麻雀,在屯子的雪地里追逐嬉闹,摔倒了也不哭,咯咯笑着爬起来,继续疯跑。
孟家老屋更是热闹得如同开了锅的饺子。王秀娥和韩晶晶领着本家几个手脚麻利的媳妇、姑娘,从早忙到晚。大铁锅里炖着野猪肉酸菜粉条,旁边的小锅里咕嘟着奶白色的细鳞鱼汤,案板上堆着捏好的元宝饺子,盖帘上晾着刚出锅的金黄色粘豆包,灶坑里埋着烤得喷香的土豆和地瓜。空气中各种香味交织碰撞,勾得人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孟礼欢这个往日里的顶梁柱,此刻却成了最“清闲”的人。重活累活被母亲和媳妇抢着干了,精细活他又插不上手。他抱着海娃在炕上玩了一会儿“举高高”,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口水都蹭了他一脸。丫蛋拿着新得的红头绳,非要给爸爸扎小辫,孟礼欢哭笑不得,只好顶着个歪歪扭扭、颇具“创意”的发型,在屋里走来走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这种被家庭温暖和琐碎幸福包围的感觉,让孟礼欢身心都无比放松。他甚至暂时忘记了北京上海的生意,忘记了秦海龙和那些需要打交道的各色人物,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份质朴的团圆喜悦里。
下午,趁着女人们还在忙活年夜饭,孟礼欢揣了盒从北京带回来的“大前门”香烟,信步走出院子,打算在屯子里转转,跟老少爷们唠唠嗑,感受一下这久违的乡土年味。
屯子里的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露出底下夯实的土路。家家户户门上都贴好了崭新的春联,挂着红灯笼。几个半大小子正在空地上放“二踢脚”,胆大的用手拿着,点燃引信后猛地向天空一扔,“咚——啪!”两声巨响在屯子上空回荡,引来一片叫好声和女人们的笑骂。
孟礼欢走到屯子中央的老槐树下,这里通常是男人们聚集闲扯的地方。果然,已经有不少人蹲在树下,或靠着墙根,晒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抽着烟,聊着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以及各家准备的年货。
“欢子来了!”
“欢子,快来,就等你了!”
见到孟礼欢,大家纷纷热情地打招呼,给他让出个位置。
孟礼欢笑着走过去,掏出“大前门”挨个散烟。这带过滤嘴的香烟在屯里可是稀罕物,大伙儿接过去,都小心翼翼地点上,美美地吸上一口,脸上露出享受的神情。
“还是欢子够意思!这烟,得劲!”
“那是,咱欢子现在是京城里的大老板,抽的烟能差了吗?”
孟礼欢摆摆手,自己也点上一支,顺势蹲了下来:“啥大老板,就是混口饭吃。还是咱屯里待着舒坦,心里踏实。”
这话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气氛顿时更加热络。话题从年货聊到打猎,又从打猎聊到出海。
“欢子,听说你前阵子一个人进山,干翻了两头野猪?真的假的?”猎户出身的孙老疙瘩好奇地问,眼里满是佩服。
孟礼嗨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运气好,碰上了。主要是那炮卵子(公野猪)自己撞石头上了,省了我不少事。”他巧妙地避开了当时的惊险,不想显得炫耀。
“那你弄那野蜂蜜才叫绝呢!”另一个汉子接口道,“那悬崖砬子,看着都眼晕!也就你敢上去!咋样,蜂子没少蜇你吧?”
孟礼欢摸了摸脖子上还没完全消退的红印,呲牙一笑:“还行,给咱挠挠痒痒。”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这时,负责看守屯里唯一一部手摇电话机的老会计赵老蔫儿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欢子,有件事,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孟礼欢看他神色有些严肃,便道:“赵叔,有啥事您就说。”
赵老蔫儿看了看四周,声音更低了:“就前两天,不是下大雪那天嘛,我看到一辆小轿车,蓝色的,没挂牌照,在咱屯口停了好一阵子。车里坐着俩人,看着面生,不像咱附近的。我当时正好去公社打电话回来,瞅了他们一眼,那俩人眼神凶得很,其中一个脸上还有道大疤瘌,从眼角一直到下巴,吓人巴拉的呢!”
蓝色桑塔纳?没牌照?脸上有疤?孟礼欢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了前天傍晚在屯口看到的那辆匆匆离去的轿车。当时他只当是路过的,没太在意。现在听赵老蔫儿这么一说,疑窦顿生。
“赵叔,您看清他们在干啥了吗?”孟礼欢不动声色地问。
“就停在屯口那棵老榆树下面,也没下车,就在车里朝屯里张望,指指点点的。我路过的时候,他们还把车窗摇上去了。”赵老蔫儿回忆着,“我寻思着,这大过年的,又不是走亲戚的样,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
旁边一个叫孟老四的汉子插话道:“哎,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就昨天,我好像也瞅见那车了,在屯子西头晃悠了一圈,开得慢悠悠的。当时我还纳闷呢,谁家的车这么闲?”
屯子西头?孟礼欢的心微微下沉。三梆子就住在屯子西头。老支书之前的提醒,三梆子等人近日的怨愤,加上这来历不明、行踪诡异的无牌轿车……几条线索在他脑海里迅速串联起来。
他面上依旧带着笑,跟众人继续闲扯,但心里的那根弦已经悄然绷紧。他不再是那个完全沉浸在乡土温情中、放松警惕的归乡游子了。重生者的谨慎和多年商场历练出的敏锐直觉,让他意识到,可能真有麻烦找上门了。
他又旁敲侧击地问了问三梆子他们最近的情况。果然,有知情的说,三梆子、豁牙子他们最近好像手头阔绰了点,经常往县里跑,还抽上了带过滤嘴的烟,虽然比不上他的“大前门”,但在屯里这帮闲汉里,也算“高消费”了。
钱从哪来的?他们哪来的门路认识开小轿车的人?
孟礼欢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他借口家里还有事,站起身,跟众人打了个招呼,便朝着屯子西头走去。他没有直接去三梆子家,而是在距离那破败土坯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假装系鞋带,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周围。
三梆子家的院门紧闭,院子里静悄悄的,烟囱也没有冒烟,不像在准备过年的样子。他又仔细看了看门口的积雪,发现有几道比较新的、凌乱的脚印,还有……车辙印!虽然被后来的落雪覆盖了些,但依稀能辨认出是轮胎的痕迹,与屯里常见的马车、牛车车辙截然不同!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冰冷。看来,赵老蔫儿和孟老四看到的不是偶然。这辆神秘的蓝色桑塔纳,确实跟三梆子他们有联系,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来过靠山屯!
他们想干什么?仅仅是混混之间的勾结?还是……冲着他孟礼欢来的?
联想到三梆子等人对他暴富的嫉妒,以及对方可能具备的“专业”背景(有车,有人,行事诡秘),一个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绑票?勒索?这种在八九十年代交界时期并不罕见的恶性犯罪,瞬间跃入他的脑海。
他的家人,尤其是怀着身孕的韩晶晶,成了他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软肋!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比这腊月里的寒风还要冷冽。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问题。他现在需要的是信息和准备。
他没有打草惊蛇,不动声色地转身往回走。回到老槐树下,他又跟众人聊了几句,确认再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后,才借口要回去帮厨,离开了人群。
走在回家的路上,孟礼欢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警惕。他一边走,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屯子还是那个熟悉的屯子,乡亲们的笑脸依旧淳朴,但在他的眼中,这片被白雪覆盖的宁静土地下,似乎潜藏着涌动的暗流。
他注意到,屯子里有几个半大的孩子,是三梆子的远房侄子或者跟他玩得近的,看到他时,眼神有些闪烁,下意识地躲开了他的目光。
他还注意到,屯口通往县城的那条土路上,似乎有不止一辆车的轮胎痕迹,虽然被来往的行人和牲畜脚印破坏了不少,但仔细看,还是能分辨出来。
这些细微的迹象,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
推开自家院门,温暖的灯光和食物的香气再次包裹了他。丫蛋举着一个刚炸好的萝卜丝丸子跑过来塞进他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爸爸,好吃!”韩晶晶正端着盆出来倒水,看到他,温柔一笑:“回来了?外面冷吧?快进屋暖和暖和。”
看着妻子温柔的笑脸和微微隆起的小腹,看着院子里忙碌而祥和的景象,孟礼欢心中那股保护欲前所未有的强烈起来。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来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安宁!
他脸上重新挂起轻松的笑容,接过丫蛋,逗弄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在他心里,一场无声的战斗已经打响。他需要立刻行动起来,摸清对方的底细和计划,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个年,注定不会平静了。但他孟礼欢,早已不是前世那个任人欺凌、无力反抗的街溜子。如今的他,有财富,有人脉,更有守护家人的决心和力量。
无论是山里的猛兽,还是海上的风浪,亦或是这来自暗处的鬼蜮伎俩,他都无所畏惧!
孟家老屋更是热闹得如同开了锅的饺子。王秀娥和韩晶晶领着本家几个手脚麻利的媳妇、姑娘,从早忙到晚。大铁锅里炖着野猪肉酸菜粉条,旁边的小锅里咕嘟着奶白色的细鳞鱼汤,案板上堆着捏好的元宝饺子,盖帘上晾着刚出锅的金黄色粘豆包,灶坑里埋着烤得喷香的土豆和地瓜。空气中各种香味交织碰撞,勾得人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孟礼欢这个往日里的顶梁柱,此刻却成了最“清闲”的人。重活累活被母亲和媳妇抢着干了,精细活他又插不上手。他抱着海娃在炕上玩了一会儿“举高高”,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口水都蹭了他一脸。丫蛋拿着新得的红头绳,非要给爸爸扎小辫,孟礼欢哭笑不得,只好顶着个歪歪扭扭、颇具“创意”的发型,在屋里走来走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这种被家庭温暖和琐碎幸福包围的感觉,让孟礼欢身心都无比放松。他甚至暂时忘记了北京上海的生意,忘记了秦海龙和那些需要打交道的各色人物,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份质朴的团圆喜悦里。
下午,趁着女人们还在忙活年夜饭,孟礼欢揣了盒从北京带回来的“大前门”香烟,信步走出院子,打算在屯子里转转,跟老少爷们唠唠嗑,感受一下这久违的乡土年味。
屯子里的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露出底下夯实的土路。家家户户门上都贴好了崭新的春联,挂着红灯笼。几个半大小子正在空地上放“二踢脚”,胆大的用手拿着,点燃引信后猛地向天空一扔,“咚——啪!”两声巨响在屯子上空回荡,引来一片叫好声和女人们的笑骂。
孟礼欢走到屯子中央的老槐树下,这里通常是男人们聚集闲扯的地方。果然,已经有不少人蹲在树下,或靠着墙根,晒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抽着烟,聊着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以及各家准备的年货。
“欢子来了!”
“欢子,快来,就等你了!”
见到孟礼欢,大家纷纷热情地打招呼,给他让出个位置。
孟礼欢笑着走过去,掏出“大前门”挨个散烟。这带过滤嘴的香烟在屯里可是稀罕物,大伙儿接过去,都小心翼翼地点上,美美地吸上一口,脸上露出享受的神情。
“还是欢子够意思!这烟,得劲!”
“那是,咱欢子现在是京城里的大老板,抽的烟能差了吗?”
孟礼欢摆摆手,自己也点上一支,顺势蹲了下来:“啥大老板,就是混口饭吃。还是咱屯里待着舒坦,心里踏实。”
这话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气氛顿时更加热络。话题从年货聊到打猎,又从打猎聊到出海。
“欢子,听说你前阵子一个人进山,干翻了两头野猪?真的假的?”猎户出身的孙老疙瘩好奇地问,眼里满是佩服。
孟礼嗨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运气好,碰上了。主要是那炮卵子(公野猪)自己撞石头上了,省了我不少事。”他巧妙地避开了当时的惊险,不想显得炫耀。
“那你弄那野蜂蜜才叫绝呢!”另一个汉子接口道,“那悬崖砬子,看着都眼晕!也就你敢上去!咋样,蜂子没少蜇你吧?”
孟礼欢摸了摸脖子上还没完全消退的红印,呲牙一笑:“还行,给咱挠挠痒痒。”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这时,负责看守屯里唯一一部手摇电话机的老会计赵老蔫儿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欢子,有件事,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孟礼欢看他神色有些严肃,便道:“赵叔,有啥事您就说。”
赵老蔫儿看了看四周,声音更低了:“就前两天,不是下大雪那天嘛,我看到一辆小轿车,蓝色的,没挂牌照,在咱屯口停了好一阵子。车里坐着俩人,看着面生,不像咱附近的。我当时正好去公社打电话回来,瞅了他们一眼,那俩人眼神凶得很,其中一个脸上还有道大疤瘌,从眼角一直到下巴,吓人巴拉的呢!”
蓝色桑塔纳?没牌照?脸上有疤?孟礼欢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了前天傍晚在屯口看到的那辆匆匆离去的轿车。当时他只当是路过的,没太在意。现在听赵老蔫儿这么一说,疑窦顿生。
“赵叔,您看清他们在干啥了吗?”孟礼欢不动声色地问。
“就停在屯口那棵老榆树下面,也没下车,就在车里朝屯里张望,指指点点的。我路过的时候,他们还把车窗摇上去了。”赵老蔫儿回忆着,“我寻思着,这大过年的,又不是走亲戚的样,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
旁边一个叫孟老四的汉子插话道:“哎,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就昨天,我好像也瞅见那车了,在屯子西头晃悠了一圈,开得慢悠悠的。当时我还纳闷呢,谁家的车这么闲?”
屯子西头?孟礼欢的心微微下沉。三梆子就住在屯子西头。老支书之前的提醒,三梆子等人近日的怨愤,加上这来历不明、行踪诡异的无牌轿车……几条线索在他脑海里迅速串联起来。
他面上依旧带着笑,跟众人继续闲扯,但心里的那根弦已经悄然绷紧。他不再是那个完全沉浸在乡土温情中、放松警惕的归乡游子了。重生者的谨慎和多年商场历练出的敏锐直觉,让他意识到,可能真有麻烦找上门了。
他又旁敲侧击地问了问三梆子他们最近的情况。果然,有知情的说,三梆子、豁牙子他们最近好像手头阔绰了点,经常往县里跑,还抽上了带过滤嘴的烟,虽然比不上他的“大前门”,但在屯里这帮闲汉里,也算“高消费”了。
钱从哪来的?他们哪来的门路认识开小轿车的人?
孟礼欢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他借口家里还有事,站起身,跟众人打了个招呼,便朝着屯子西头走去。他没有直接去三梆子家,而是在距离那破败土坯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假装系鞋带,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周围。
三梆子家的院门紧闭,院子里静悄悄的,烟囱也没有冒烟,不像在准备过年的样子。他又仔细看了看门口的积雪,发现有几道比较新的、凌乱的脚印,还有……车辙印!虽然被后来的落雪覆盖了些,但依稀能辨认出是轮胎的痕迹,与屯里常见的马车、牛车车辙截然不同!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冰冷。看来,赵老蔫儿和孟老四看到的不是偶然。这辆神秘的蓝色桑塔纳,确实跟三梆子他们有联系,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来过靠山屯!
他们想干什么?仅仅是混混之间的勾结?还是……冲着他孟礼欢来的?
联想到三梆子等人对他暴富的嫉妒,以及对方可能具备的“专业”背景(有车,有人,行事诡秘),一个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绑票?勒索?这种在八九十年代交界时期并不罕见的恶性犯罪,瞬间跃入他的脑海。
他的家人,尤其是怀着身孕的韩晶晶,成了他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软肋!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比这腊月里的寒风还要冷冽。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问题。他现在需要的是信息和准备。
他没有打草惊蛇,不动声色地转身往回走。回到老槐树下,他又跟众人聊了几句,确认再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后,才借口要回去帮厨,离开了人群。
走在回家的路上,孟礼欢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警惕。他一边走,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屯子还是那个熟悉的屯子,乡亲们的笑脸依旧淳朴,但在他的眼中,这片被白雪覆盖的宁静土地下,似乎潜藏着涌动的暗流。
他注意到,屯子里有几个半大的孩子,是三梆子的远房侄子或者跟他玩得近的,看到他时,眼神有些闪烁,下意识地躲开了他的目光。
他还注意到,屯口通往县城的那条土路上,似乎有不止一辆车的轮胎痕迹,虽然被来往的行人和牲畜脚印破坏了不少,但仔细看,还是能分辨出来。
这些细微的迹象,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
推开自家院门,温暖的灯光和食物的香气再次包裹了他。丫蛋举着一个刚炸好的萝卜丝丸子跑过来塞进他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爸爸,好吃!”韩晶晶正端着盆出来倒水,看到他,温柔一笑:“回来了?外面冷吧?快进屋暖和暖和。”
看着妻子温柔的笑脸和微微隆起的小腹,看着院子里忙碌而祥和的景象,孟礼欢心中那股保护欲前所未有的强烈起来。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来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安宁!
他脸上重新挂起轻松的笑容,接过丫蛋,逗弄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在他心里,一场无声的战斗已经打响。他需要立刻行动起来,摸清对方的底细和计划,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个年,注定不会平静了。但他孟礼欢,早已不是前世那个任人欺凌、无力反抗的街溜子。如今的他,有财富,有人脉,更有守护家人的决心和力量。
无论是山里的猛兽,还是海上的风浪,亦或是这来自暗处的鬼蜮伎俩,他都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