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城的深秋,天空呈现出一种清澈而高远的湛蓝。高新区管委会大楼内,却涌动着一股不同于季节的燥热。林峰推动的人事微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与各方力量的暗自角力后,终于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
林峰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组织部门反馈回来的初步意见。关于规划建设科副科长赵东工作分工调整的建议,在走完规定程序后,已基本达成共识。赵东将被调离炙手可热的项目审批岗位,转而负责相对边缘的档案管理与内部制度建设。这是一次明确的“威”的彰显,意在敲山震虎。
他没有丝毫犹豫,在最终意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在特定的小圈子里炸开。他知道,这个决定必然会激起反弹,但他必须这么做。立威,需要实实在在的动作,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警告。
规划建设科副科长办公室。
赵东接到了组织科的电话通知。听着电话那头平静的告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握着话筒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好的,我知道了,服从组织安排。”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放下电话,一股巨大的失落和愤怒涌上心头。他没想到林峰如此不留情面,动作如此之快!“就这么把我踢到一边?凭什么!”他内心嘶吼,习惯性地就想给钱有为打电话诉苦求援,但手伸到一半又僵住了。他意识到,钱有为自身恐怕也面临着压力,这次调整背后,显然有林峰乃至更高层面的意志。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攫住了他。失去了实权岗位,意味着他过去经营的人脉、那些隐形的“好处”,都将烟消云散。他仿佛看到自己正在被迅速边缘化,成为这场权力洗牌中第一个被牺牲的棋子。
刘国栋办公室。
钱有为几乎是第一时间将赵东被调整的消息报告给了刘国栋。
“市长,林峰这是动真格的了!拿赵东开刀,下一步恐怕就要轮到更多人!其心可诛啊!”钱有为语气愤慨,带着兔死狐悲的惊惶。
刘国栋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哐当作响:“放肆!他眼里还有没有组织原则?还有没有我们这些老同志?赵东同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调整就调整?他林峰想搞一言堂吗?”
他脑补着林峰拿着名单,意气风发地一个个划掉“异己”的名字,而他自己的人则纷纷占据要津,最终将他刘国栋彻底架空。
“不能让他这么顺心如意!”刘国栋喘着粗气,对钱有为下令,“你去找赵东,安抚一下,告诉他组织上是了解他的!另外,给我盯紧林峰和那个吴婷,特别是他们经手的项目、签批的文件,我就不信他们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抓到把柄,我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他决定从“找茬”和“盯防”入手,进行反击。
管委会会议室。
林峰主持召开分管部门工作会议。与会人员明显感觉到,今天的会场气氛与以往不同。赵东的位置空着,据说“因病请假”。而端坐在林峰侧后方负责记录的吴婷,虽然职位未变,但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重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林峰没有提及任何关于人事调整的事情,照常听取汇报,部署工作。但他的每一句话,此刻都带着更重的分量。当他要求某个进度滞后的项目限期拿出解决方案时,相关责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客观困难,而是立刻表态将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立威的效果,在无声中已然显现。 权力的磁场正在发生微妙而确实的偏转。
会议结束后,林峰特意留下了经济发展科的科长。
“关于之前提到的那几家重点对接的高科技企业,”林峰语气平和,“后续的深入洽谈,由你全权负责,直接向我汇报。吴主任那边,主要负责协调资源和流程把控,具体的业务谈判,以你们科室为主。”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既让吴婷介入了核心业务,体现了信任,又没有越俎代庖,尊重了业务科室的专业性,避免了内部可能产生的矛盾。他要的是团队合力,而不是简单的权力转移。
经济发展科科长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振奋:“是,林主任!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他原本担心吴婷的介入会分走他的权责,没想到林峰如此清晰地界定了分工,这让他更能放开手脚去干。
吴婷正在整理会议纪要,同时也接到了林峰关于业务分工的明确指示。她看着电脑屏幕,嘴角微微上扬。她完全理解并赞同林峰的决定。“恩威并施,不是简单的收买与打压,而是构建一个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系统。” 她内心明晰,林峰正在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她为自己能在这个系统中扮演一个积极角色而感到充实。
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进来的是之前对流程优化建议敷衍了事的赵东科室的一名老科员,他手里拿着几份需要办公室协调盖章的文件,态度比之前恭敬了许多。
“吴主任,这几份文件麻烦您看一下,看看流程上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说。
吴婷接过文件,平静地审查起来。她知道,赵东的调离,如同投石入水,涟漪正在扩散,改变着许多人的行为和心态。
傍晚,林峰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步行来到管委会附近的小公园。
秋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他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来消化和反思。赵东的调离,是他整合力量迈出的关键一步,但也意味着与刘国栋派系的矛盾更加公开化和尖锐化。接下来,对方必然会有更激烈的反应。
“权力的运用,如同用兵,需张弛有度。”他想起兵法上的话。立威之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巩固,让新的秩序慢慢沉淀下来。同时,也要准备好应对反扑。
他拿出手机,看到姜欣发来的信息,问他是否回家吃饭。简单的家常问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回复:“马上回。”
无论外面的风浪多大,家始终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
市委,陈国华翻阅着当日的要情简报。
看到高新区关于赵东分工调整的备案材料已经走完流程,他微微颔首。
“动作干净利落,时机把握得也不错。”他对秘书评论道,“立威,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而且要一击必中,不能拖泥带水。看来林峰同志,越来越有把握局面的能力了。”
他放下简报,目光投向窗外,若有所思。林峰的快速成长,既让他欣慰,也让他开始思考,下一步该给这颗日渐锋芒毕露的棋子,提供一个怎样更大的舞台。省级层面的某些动向,似乎也预示着果城的棋局,可能会迎来新的变数。
夜色中,果城灯火阑珊。赵东的调离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涟漪不断扩大。林峰初步确立了在高新区的权威,但暗流更加汹涌。刘国栋的愤怒与不甘,钱有为的恐慌,以及其他观望者的重新站队,都预示着整合力量的进程远未结束,下一轮更激烈的博弈已在暗中酝酿。
(本章完)
林峰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组织部门反馈回来的初步意见。关于规划建设科副科长赵东工作分工调整的建议,在走完规定程序后,已基本达成共识。赵东将被调离炙手可热的项目审批岗位,转而负责相对边缘的档案管理与内部制度建设。这是一次明确的“威”的彰显,意在敲山震虎。
他没有丝毫犹豫,在最终意见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在特定的小圈子里炸开。他知道,这个决定必然会激起反弹,但他必须这么做。立威,需要实实在在的动作,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警告。
规划建设科副科长办公室。
赵东接到了组织科的电话通知。听着电话那头平静的告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握着话筒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好的,我知道了,服从组织安排。”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放下电话,一股巨大的失落和愤怒涌上心头。他没想到林峰如此不留情面,动作如此之快!“就这么把我踢到一边?凭什么!”他内心嘶吼,习惯性地就想给钱有为打电话诉苦求援,但手伸到一半又僵住了。他意识到,钱有为自身恐怕也面临着压力,这次调整背后,显然有林峰乃至更高层面的意志。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攫住了他。失去了实权岗位,意味着他过去经营的人脉、那些隐形的“好处”,都将烟消云散。他仿佛看到自己正在被迅速边缘化,成为这场权力洗牌中第一个被牺牲的棋子。
刘国栋办公室。
钱有为几乎是第一时间将赵东被调整的消息报告给了刘国栋。
“市长,林峰这是动真格的了!拿赵东开刀,下一步恐怕就要轮到更多人!其心可诛啊!”钱有为语气愤慨,带着兔死狐悲的惊惶。
刘国栋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哐当作响:“放肆!他眼里还有没有组织原则?还有没有我们这些老同志?赵东同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调整就调整?他林峰想搞一言堂吗?”
他脑补着林峰拿着名单,意气风发地一个个划掉“异己”的名字,而他自己的人则纷纷占据要津,最终将他刘国栋彻底架空。
“不能让他这么顺心如意!”刘国栋喘着粗气,对钱有为下令,“你去找赵东,安抚一下,告诉他组织上是了解他的!另外,给我盯紧林峰和那个吴婷,特别是他们经手的项目、签批的文件,我就不信他们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抓到把柄,我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他决定从“找茬”和“盯防”入手,进行反击。
管委会会议室。
林峰主持召开分管部门工作会议。与会人员明显感觉到,今天的会场气氛与以往不同。赵东的位置空着,据说“因病请假”。而端坐在林峰侧后方负责记录的吴婷,虽然职位未变,但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重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林峰没有提及任何关于人事调整的事情,照常听取汇报,部署工作。但他的每一句话,此刻都带着更重的分量。当他要求某个进度滞后的项目限期拿出解决方案时,相关责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客观困难,而是立刻表态将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立威的效果,在无声中已然显现。 权力的磁场正在发生微妙而确实的偏转。
会议结束后,林峰特意留下了经济发展科的科长。
“关于之前提到的那几家重点对接的高科技企业,”林峰语气平和,“后续的深入洽谈,由你全权负责,直接向我汇报。吴主任那边,主要负责协调资源和流程把控,具体的业务谈判,以你们科室为主。”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既让吴婷介入了核心业务,体现了信任,又没有越俎代庖,尊重了业务科室的专业性,避免了内部可能产生的矛盾。他要的是团队合力,而不是简单的权力转移。
经济发展科科长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振奋:“是,林主任!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他原本担心吴婷的介入会分走他的权责,没想到林峰如此清晰地界定了分工,这让他更能放开手脚去干。
吴婷正在整理会议纪要,同时也接到了林峰关于业务分工的明确指示。她看着电脑屏幕,嘴角微微上扬。她完全理解并赞同林峰的决定。“恩威并施,不是简单的收买与打压,而是构建一个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系统。” 她内心明晰,林峰正在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她为自己能在这个系统中扮演一个积极角色而感到充实。
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进来的是之前对流程优化建议敷衍了事的赵东科室的一名老科员,他手里拿着几份需要办公室协调盖章的文件,态度比之前恭敬了许多。
“吴主任,这几份文件麻烦您看一下,看看流程上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说。
吴婷接过文件,平静地审查起来。她知道,赵东的调离,如同投石入水,涟漪正在扩散,改变着许多人的行为和心态。
傍晚,林峰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步行来到管委会附近的小公园。
秋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他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来消化和反思。赵东的调离,是他整合力量迈出的关键一步,但也意味着与刘国栋派系的矛盾更加公开化和尖锐化。接下来,对方必然会有更激烈的反应。
“权力的运用,如同用兵,需张弛有度。”他想起兵法上的话。立威之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巩固,让新的秩序慢慢沉淀下来。同时,也要准备好应对反扑。
他拿出手机,看到姜欣发来的信息,问他是否回家吃饭。简单的家常问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回复:“马上回。”
无论外面的风浪多大,家始终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
市委,陈国华翻阅着当日的要情简报。
看到高新区关于赵东分工调整的备案材料已经走完流程,他微微颔首。
“动作干净利落,时机把握得也不错。”他对秘书评论道,“立威,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而且要一击必中,不能拖泥带水。看来林峰同志,越来越有把握局面的能力了。”
他放下简报,目光投向窗外,若有所思。林峰的快速成长,既让他欣慰,也让他开始思考,下一步该给这颗日渐锋芒毕露的棋子,提供一个怎样更大的舞台。省级层面的某些动向,似乎也预示着果城的棋局,可能会迎来新的变数。
夜色中,果城灯火阑珊。赵东的调离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涟漪不断扩大。林峰初步确立了在高新区的权威,但暗流更加汹涌。刘国栋的愤怒与不甘,钱有为的恐慌,以及其他观望者的重新站队,都预示着整合力量的进程远未结束,下一轮更激烈的博弈已在暗中酝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