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裹着年味,一天天往镇子的各个角落里钻。陈小九的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上挂着的红灯笼晃啊晃,是前几日萧丰送来的,说是“年下就得红火火”。刘伯正蹲在灶台前翻检着腌菜坛子,黑陶坛口的水封冻了层薄冰,揭开时“滋啦”一声,酸香混着辣气扑出来,惊得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远。
“小九,泡姜泡萝卜都成了!”刘伯举着块泡姜,姜芽泛着嫩黄,咬一口脆得能嚼出响,“酸中带辣,正好配鱼!”
陈小九正在练功劈柴,闻言直起身,木柴上的冰碴子簌簌往下掉:“那就好,前儿跟萧掌柜说定了,年三十,给他添道酸菜鱼。”他往灶房走,靴底碾过冻硬的泥地,发出“咯吱”响,“还得再做点新吃食,让张老爷他们也尝尝鲜。”
自打腊八那锅粥传开,陈小九的院子就没断过人。王瘸子送来了新烧的陶碗,说“过年得用新家伙”;姜屠户拎来块上好的五花肉,笑称“给九师傅练手”;连里正都拄着拐杖来转了两圈,念叨着“年下该添道硬菜”。陈小九心里暖烘烘的,琢磨着得把过年的吃食做得热闹些,才算不辜负这份心意。
离年三十还有两日,悦来客栈的后院就支起了大铁锅。萧掌柜老早订了十条大草鱼,养在水缸里,尾鳍一甩能溅起半尺高的水花。萧丰围着水缸转:“小九师傅,这鱼得片成薄片?我总怕片碎了。”
“别怕,顺着纹理下刀。”陈小九挽起袖子,捞起条草鱼,鱼鳃还在微微动。他手起刀落,“啪”地一声拍晕鱼身,刀刃贴着鱼骨游走,片出的鱼肉薄得能透光,红白相间像朵花,“你看,刀要斜着,别跟鱼骨较劲,就像咱炒菜翻锅,得借巧劲。”
萧丰看得眼睛发直:“我试试。”
小心翼翼的片了一阵,终于把鱼给收拾好了。
“不急,”陈小九笑着往灶膛里添柴,大铁锅里的油“滋滋”冒起烟,“先炒料。泡姜泡萝卜切丝,酸菜切小段,茱萸果和花椒得用温油炝出香味,不然辣气太冲。”他边说边往锅里扔了把花椒,麻香瞬间漫开来,裹着雪粒子飘出后院,引得路人都往客栈门口凑。
刘伯在旁帮忙,把泡好的酸菜挤干水,绿莹莹的菜帮上还挂着水珠:“这酸菜味道酸得正。”他往陶盆里倒鱼肉,撒上葱姜盐和料酒抓匀腌制。
锅里的料炒得正香,陈小九舀起一大瓢清水倒进去,“咕嘟”一声,汤水翻起白浪。盖上锅盖,熬煮酸菜。待酸菜熬煮出味道,把鱼骨鱼头放进去熬煮了一阵,他手腕一抖,鱼片“哗啦”下锅,等了几息用长勺轻轻推散,再扔进去一把葱段,盖上锅盖时蒸汽“腾”地窜起来。
掀开锅盖的瞬间,酸香混着鱼鲜漫过了后厨,飘到了大堂。萧掌柜闻着味儿过来,抽着鼻子直咂嘴:“这味闻着真流口水!”他往碗里盛了一勺,鱼肉滑进嘴里,刺都不用吐,酸得人直眯眼,辣得人舌尖发麻,咽下去却暖得从喉咙熨帖到胃里,“绝了!年三十就靠这道菜撑场面了!”
正说着,张府的丫鬟提着食盒来了,盒里是老太太亲手做的酥糖:“九师傅,老爷让问问,您说的那几道新吃食,啥时候能送去?蓉娘天天念叨呢。”
“你等等,”陈小九笑着塞给丫鬟块刚炸好的麻团,金黄的糯米球滚着芝麻,咬一口甜得流心,“麻团你等会儿带去。”
回到院子时,刘伯正往面盆里倒糯米粉,白花花的粉子腾起轻烟,呛得他直咳嗽:“咱做些麻团、糖糕,再炸点藕盒,甜的咸的都有,才像过年。”
陈小九点头,往盆里加温水,手指搅着粉子转圈,直到揉成光滑的面团,揪起一块能拉长半尺不断:“还得做点肉脯。”
这两天,陈小九的院子像个小作坊。蒸笼里的糖糕鼓得像小山,裂开的缝里淌出红糖汁,甜香能飘到街尾;油锅里的藕盒翻着跟头,金黄酥脆,咬一口能掉渣;挂在屋檐下的肉脯,用花椒、八角腌透了,再用松柴熏得油亮,风一吹都是肉香。
刘伯负责烧火,灶膛里的火始终旺旺的,映得他脸上红光满面:“小时候盼过年,现在咱自己做吃食,管够!”他往糖糕上撒芝麻,手一抖撒多了,像落了层雪,“多撒点,芝麻香!”
二十九这天天晴。傍晚陈小九提着两大食盒往张府去,里面装着麻团、糖糕,还有给蓉娘特意做的蜜饯藕片,粉白的藕片裹着糖霜,像串小月亮。
张府的门廊下挂着红灯笼,大门挂着桃符。老太太正坐在堂屋蓉娘凑在旁边,见陈小九来,丢下擀面杖就跑过来:“小师傅!你做的糖糕呢?我闻着香味了!”
“在这儿呢。”陈小九打开食盒,糖糕上的热气熏得蓉娘直眨眼。
小九和刘伯放下食盒,去了后院厨房去做酸菜鱼和其他菜肴。
半个时辰,塌桌上就摆满了菜肴。
丫鬟盛了碗酸菜鱼,老太太夹起一片鱼肉,眯着眼睛品了品:“酸得解腻,辣得暖心,比那油腻的炖肉强多了!小九啊,你这手艺,真是能把寻常菜做出花来。”
张老爷正和账房先生对账,闻着香味也凑过来,喝了口汤直点头:“这汤泡米饭,能多吃三碗!今天这家宴,这道鱼就当得了压轴菜了。”他忽然想起什么,往陈小九手里塞了个红布包,“拿着,明天过除夕,包个红包,别嫌弃啊。”
陈小九:“多谢伯父”。
张老爷一听小九叫自己伯父,这下更高兴了,手不停的在自己胡须上捋。小九伸手也从怀里拿出了给张老太太做的紫檀珠串和给蓉娘串的玛瑙珠串。老太太拿在手里,直夸小九有心。蓉娘举过头顶对着门外的光看了看,高兴的戴在手上。
蓉娘捧着玛瑙珠串,珠子泛着红光,映得她小脸像个红苹果。她忽然凑到陈小九身边,小声问:“小九哥,这珠子是不是西域来的?我在长安见过波斯商人卖过,可贵了。”
“是前阵子商队朋友送的玛瑙料,我自己串的。”陈小九摸了摸她的头,“
“小九,泡姜泡萝卜都成了!”刘伯举着块泡姜,姜芽泛着嫩黄,咬一口脆得能嚼出响,“酸中带辣,正好配鱼!”
陈小九正在练功劈柴,闻言直起身,木柴上的冰碴子簌簌往下掉:“那就好,前儿跟萧掌柜说定了,年三十,给他添道酸菜鱼。”他往灶房走,靴底碾过冻硬的泥地,发出“咯吱”响,“还得再做点新吃食,让张老爷他们也尝尝鲜。”
自打腊八那锅粥传开,陈小九的院子就没断过人。王瘸子送来了新烧的陶碗,说“过年得用新家伙”;姜屠户拎来块上好的五花肉,笑称“给九师傅练手”;连里正都拄着拐杖来转了两圈,念叨着“年下该添道硬菜”。陈小九心里暖烘烘的,琢磨着得把过年的吃食做得热闹些,才算不辜负这份心意。
离年三十还有两日,悦来客栈的后院就支起了大铁锅。萧掌柜老早订了十条大草鱼,养在水缸里,尾鳍一甩能溅起半尺高的水花。萧丰围着水缸转:“小九师傅,这鱼得片成薄片?我总怕片碎了。”
“别怕,顺着纹理下刀。”陈小九挽起袖子,捞起条草鱼,鱼鳃还在微微动。他手起刀落,“啪”地一声拍晕鱼身,刀刃贴着鱼骨游走,片出的鱼肉薄得能透光,红白相间像朵花,“你看,刀要斜着,别跟鱼骨较劲,就像咱炒菜翻锅,得借巧劲。”
萧丰看得眼睛发直:“我试试。”
小心翼翼的片了一阵,终于把鱼给收拾好了。
“不急,”陈小九笑着往灶膛里添柴,大铁锅里的油“滋滋”冒起烟,“先炒料。泡姜泡萝卜切丝,酸菜切小段,茱萸果和花椒得用温油炝出香味,不然辣气太冲。”他边说边往锅里扔了把花椒,麻香瞬间漫开来,裹着雪粒子飘出后院,引得路人都往客栈门口凑。
刘伯在旁帮忙,把泡好的酸菜挤干水,绿莹莹的菜帮上还挂着水珠:“这酸菜味道酸得正。”他往陶盆里倒鱼肉,撒上葱姜盐和料酒抓匀腌制。
锅里的料炒得正香,陈小九舀起一大瓢清水倒进去,“咕嘟”一声,汤水翻起白浪。盖上锅盖,熬煮酸菜。待酸菜熬煮出味道,把鱼骨鱼头放进去熬煮了一阵,他手腕一抖,鱼片“哗啦”下锅,等了几息用长勺轻轻推散,再扔进去一把葱段,盖上锅盖时蒸汽“腾”地窜起来。
掀开锅盖的瞬间,酸香混着鱼鲜漫过了后厨,飘到了大堂。萧掌柜闻着味儿过来,抽着鼻子直咂嘴:“这味闻着真流口水!”他往碗里盛了一勺,鱼肉滑进嘴里,刺都不用吐,酸得人直眯眼,辣得人舌尖发麻,咽下去却暖得从喉咙熨帖到胃里,“绝了!年三十就靠这道菜撑场面了!”
正说着,张府的丫鬟提着食盒来了,盒里是老太太亲手做的酥糖:“九师傅,老爷让问问,您说的那几道新吃食,啥时候能送去?蓉娘天天念叨呢。”
“你等等,”陈小九笑着塞给丫鬟块刚炸好的麻团,金黄的糯米球滚着芝麻,咬一口甜得流心,“麻团你等会儿带去。”
回到院子时,刘伯正往面盆里倒糯米粉,白花花的粉子腾起轻烟,呛得他直咳嗽:“咱做些麻团、糖糕,再炸点藕盒,甜的咸的都有,才像过年。”
陈小九点头,往盆里加温水,手指搅着粉子转圈,直到揉成光滑的面团,揪起一块能拉长半尺不断:“还得做点肉脯。”
这两天,陈小九的院子像个小作坊。蒸笼里的糖糕鼓得像小山,裂开的缝里淌出红糖汁,甜香能飘到街尾;油锅里的藕盒翻着跟头,金黄酥脆,咬一口能掉渣;挂在屋檐下的肉脯,用花椒、八角腌透了,再用松柴熏得油亮,风一吹都是肉香。
刘伯负责烧火,灶膛里的火始终旺旺的,映得他脸上红光满面:“小时候盼过年,现在咱自己做吃食,管够!”他往糖糕上撒芝麻,手一抖撒多了,像落了层雪,“多撒点,芝麻香!”
二十九这天天晴。傍晚陈小九提着两大食盒往张府去,里面装着麻团、糖糕,还有给蓉娘特意做的蜜饯藕片,粉白的藕片裹着糖霜,像串小月亮。
张府的门廊下挂着红灯笼,大门挂着桃符。老太太正坐在堂屋蓉娘凑在旁边,见陈小九来,丢下擀面杖就跑过来:“小师傅!你做的糖糕呢?我闻着香味了!”
“在这儿呢。”陈小九打开食盒,糖糕上的热气熏得蓉娘直眨眼。
小九和刘伯放下食盒,去了后院厨房去做酸菜鱼和其他菜肴。
半个时辰,塌桌上就摆满了菜肴。
丫鬟盛了碗酸菜鱼,老太太夹起一片鱼肉,眯着眼睛品了品:“酸得解腻,辣得暖心,比那油腻的炖肉强多了!小九啊,你这手艺,真是能把寻常菜做出花来。”
张老爷正和账房先生对账,闻着香味也凑过来,喝了口汤直点头:“这汤泡米饭,能多吃三碗!今天这家宴,这道鱼就当得了压轴菜了。”他忽然想起什么,往陈小九手里塞了个红布包,“拿着,明天过除夕,包个红包,别嫌弃啊。”
陈小九:“多谢伯父”。
张老爷一听小九叫自己伯父,这下更高兴了,手不停的在自己胡须上捋。小九伸手也从怀里拿出了给张老太太做的紫檀珠串和给蓉娘串的玛瑙珠串。老太太拿在手里,直夸小九有心。蓉娘举过头顶对着门外的光看了看,高兴的戴在手上。
蓉娘捧着玛瑙珠串,珠子泛着红光,映得她小脸像个红苹果。她忽然凑到陈小九身边,小声问:“小九哥,这珠子是不是西域来的?我在长安见过波斯商人卖过,可贵了。”
“是前阵子商队朋友送的玛瑙料,我自己串的。”陈小九摸了摸她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