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孤以后以国事为重-《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

  李晏没有将刺客送去刑部、而是送到大理寺,是奔着一个人来的。

  大理寺寺正叶无涯。

  叶无涯从小被喻为神童,十五岁高中状元。

  随后,叶无涯主动要求去大理寺。他说他的志向是“平尽天下不平事”。

  事实证明:

  叶无涯不仅铁面无私,断案更是好手,他任职大理寺期间,纠正多起冤假错案。

  前世,庄卿正抵不过李晏,只判了沈集父亲一个小过错。事情完结后,叶无涯当着李晏的面甩了脸子:

  “有你这样的皇太女,万华国迟早会亡在你手中。”

  前世李晏自知理亏,没有找叶无涯的麻烦,但与叶无涯的关系也差到了极点。

  这一世,李晏想重用叶无涯。

  除了叶无涯本身值得重用外,也因为叶无涯的家世。

  还因为前世叶无涯与萧清河是挚友……

  不过这个时候,叶无涯与萧清河应该还只是相识。

  ……

  见到来人是李晏,庄卿正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行礼:

  “殿下,你怎么来了?”

  李晏也不和庄卿正客套,直入主题:

  “孤今日微服出宫视察,在知味轩遇到刺杀,孤听说叶寺正判案如神,特将刺客带来让他审理。”

  庄卿正这才看向李晏身后,看到萧清河时愣了一下。

  这两人怎么在一起?

  萧清河与庄卿正见礼:“庄卿正。”

  庄卿正回礼:“宣威将军。”

  李晏心道:原来萧清河这个时候的官职是宣威将军!

  宣威将军是?从四品上,萧清河出身贫寒,年纪轻轻就位居从四品,想来在军中多次立功。

  还曾立过大功。

  “孤今日幸得宣威将军相救才免于受伤,因孤今日未带人出宫,所以才麻烦宣威将军将刺客带了来。”

  听说是萧清河救了李晏,庄卿正对萧清河的态度马上客气了许多:

  “一直听镇军大将军夸宣威将军作战勇猛、足智多谋,没想到与殿下也有缘。”

  听到镇军大将军,李晏想起来了。

  前世,萧清河有两名挚友,一个是叶无涯,另一个是薛绍薛秉义(字秉义)。

  薛绍跟随萧清河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萧清河被封为异姓王后,薛绍也被封了从三品的开国县侯。

  薛绍正是镇军大将军的儿子。

  而薛绍也是庄卿正的女婿。

  前世,薛绍的妻子正是庄卿正的女儿庄如意,两人成亲后很是恩爱。

  李晏死的时候薛绍也只有庄如意一妻,没有纳妾、也没有通房。

  不过两人的婚事并不是一开始就议定的。

  薛绍原有未婚妻,只是镇军大将军战败死了后,女方就退了婚。

  庄如意是主动要求嫁给薛绍的,当时庄卿正和夫人都不同意,庄如意求到了李晏面前。

  李晏对庄如意印象不错,就找庄卿正夫人聊了聊。

  最后证明:

  让庄如意嫁给薛绍,是前世的李晏做过的为数不多的正确之事。

  这一世,要是有机会倒可以撮合一下两人,只是现在不是说这件事的时候。

  等回去让人查一下两人现在的情况再说。

  但前世镇军大将军的死是在不久后,这件事倒是可以提前谋划一下。

  想到这里,李晏问萧清河:“宣威将军是镇军大将军麾下?”

  “是。”

  一个月前,镇军大将军奉琼皇令调入皇城,萧清河莫非也是跟着镇军大将军调入皇城的?

  就在这时,叶无涯到了。

  李晏观察了一下萧清河与叶无涯,两人这个时候果然不熟。

  前世他们是什么时候成为挚友的?

  李晏正了正神色,将今天遇刺之事说了:

  “叶寺正,孤怀疑今日被刺一事与沈集有关,他想在孤面前以救命恩人自居。

  但孤觉得他应该不会蠢到自己雇刺客刺杀我,因此你好好盘问一下刺客,看他是不是受了蒙蔽或蛊惑才来刺杀孤。”

  前世与沈集认识前,李晏虽然不怎么聪明、但也没做过太坏的事。

  是认识沈集后,在沈集与时燕纤的挑唆下,李晏做的错事才越来越多。

  所以今日这个刺客应该不是出于真正的仇恨才刺杀她,而是被人欺骗或利用。

  李晏说完后,叶无涯应了。

  不过叶无涯还不忘记对李晏说一句:

  “殿下,臣今日再一次相信:人云亦云不一定是真相。”

  李晏有些窘。

  她明白叶无涯为什么会这样说?

  她的名声一直不好,大家都说她愚笨无知、嚣张跋扈,前世的她差不多也是这样。

  如果不是前世死前经历了那么惨烈的事情,她一定还不会觉醒。

  前世,她一直不太在意自己的名声,事实证明她错了。

  为君者,名声最重要!

  这一世,她要从现在起就经营好自己的名声。

  “仁爱”、“贤明”要做到很难,但将“聪明睿知”、“刚毅有执”的形象树立起来,却不是很难。

  “叶寺正,你也说‘人云亦云’不可信。

  孤以前年纪小,脾气不太好是真,偶尔也有无故责罚宫人的事情发生。

  但从现在起,孤长大了,决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以后,孤会以国事为重,以万华国的百姓为重,还请诸位监督我。”

  庄卿正忙说“不敢”,萧清河没表态,叶无涯却说:“臣拭目以待。”

  这时,东宫侍卫到了,是李晏让庄卿正派人去通知的。

  李晏向大家告辞,又特意对萧清河道:

  “宣威将军,经过今日一事,孤决定要好好练武。

  你武艺高强,孤会求母皇宣你进宫传授孤武艺。”

  说完也不等萧清河答复,带着东宫侍卫走了。

  ……

  **

  皇宫

  时燕纤回到东宫后,李晏还没有回。

  时燕纤有些忐忑:

  她总觉得李晏有哪里不一样了。

  明明出宫前,李晏还是那个任她哄骗的蠢蛋,为什么在知味轩遇刺后就变了?

  李晏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

  李晏离开知味轩的时候没有带上她,更没有和她说一句话,是不是察觉出什么?

  如果李晏要赶她出宫怎么办?

  她要是真的被赶出皇宫,回家后哪还有好日子过?

  不行,她得想个办法!

  李晏那,八成是靠不住了。

  与其被李晏赶出宫,倒不如先主动出宫去避避风头。

  如果李晏想让自己回来,自然会派人去寻她。

  如果没有,那她对外也可以说是因为家中有事才出的皇宫。

  想到这里,时燕纤匆匆收拾了几件贵重衣服、首饰,又将从李晏那里哄过来的银票【见注】带上,对宫女道:

  “我家中有事,回家住一段日子,殿下回来后告诉她。”

  宫女并不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情况,应了。

  (本文为架空朝代,官阶制度参考初唐但不完全相同。)

  下面是初唐官职参考(一):

  初唐官职表?包括多种官职,涵盖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位。以下是主要官职及其品级和职能:

  1、?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2、?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3、?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4、?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5、?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