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萧清河拜师-《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

  从太傅家离开后,萧清河去了太傅堂弟家。

  太傅堂弟家并不在皇城中心地带,而是建在城郊的一座山坡上。

  大门也与朝中权贵家的大门不一样,只有窄窄的一道乌漆墨黑的门。

  不过门前有拴马的柱子。

  萧清河将闪电拴好,走到大门前叩响了门。

  没多久,出来一个人:“你找谁?”

  萧清河将太傅的名帖和信交给门房:“在下萧清河,字信善,特来拜会方先生。”

  见到太傅的名帖,门房没敢怠慢,接过名帖和信就去禀报了。

  等了好一会,出来一个六十左右、身穿下人服饰的人,他上下打量了萧清河一番,才道:

  “我家老爷有请。”

  萧清河不知道来人的身份,不过还是客气道:“劳烦。”

  萧清河跟在来人身后进了门。

  进门后才发现,里面是一级又一级的青砖阶梯往上,这些青砖阶梯不陡、但宽,给人古朴的感觉。

  青砖阶梯的左边是山壁,山壁上长着爬山虎等藤蔓,青翠、古朴,也生机勃勃。

  青砖阶梯的右边是一座又一座的建筑,同样古朴。

  这里不像是住宅,反倒有些像寺庙后堂的感觉。

  萧清河跟有来人身后,一路上并没有多问。

  来人也没有同他闲话。

  走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没有了阶梯,而是一片平地。

  平地上建了一座大宅子,这座宅子与皇城权贵家的宅子倒没太大差别。

  在这里,可以见到来往的下人了,只是也不多。

  站在平地上,风清气爽,整个人都清明不少,下面的风景也一览无余。

  这才是将宅子建在山坡上的原因吧!

  这座宅子的主人不同凡响!

  虽然内心这样想着,但萧清河仍然没有说出来。

  来人将萧清河带到一座偏僻的屋子内:“我家老爷现在有事,你先在这等一会。”

  萧清河应了。

  来人随后走了。

  萧清河坐下后,没有人上来奉茶。

  萧清河知道这不是待客之道,但他有求于人,并不生气。

  静静等了一个时辰,都过了晚膳时间,还没有人来招呼他。

  萧清河见天色不早,正准备起身告辞,那个之前带他进来的人走了进来。

  萧清河对来人道:

  “烦请告诉方先生,今日天色不早,我先告辞,来日再过来拜会。”

  来人在主位上坐下。

  萧清河一愣,试着问道:“你是方先生?”

  “没错,你要拜会的人就是我。”

  方先生喊了声:“来人,奉茶。”

  有仆人出现,端了茶过来。

  收到方太傅的举荐信后,方先生不好直接推拒,但他也不想随便收个学生,因此想考察萧清河一番。

  自引萧清河进府,方先生就一直在观察萧清河。

  萧清河面对仆人打扮的他,态度客气,但这不能就此证明萧清河品性好。

  也有可能是萧清河在做表面功夫。

  一路之上,萧清河并没有随意打听,而是安静地跟在他身后,表现出了沉稳。

  这点合方先生的意。

  方先生自己是个不愿被拘束的性子,随性惯了,但他不想他的学生像他。

  但仅凭着这一点,也不能真的说明萧清河性格沉稳,或许萧清河不屑于和下人说话呢?

  萧清河在偏厅等的一个时辰,方先生也一直在观察他。

  没有奉茶,也没人招待,但萧清河整个过程没有表示出不耐或不悦,一直安静地坐着。

  如果不是萧清河城府太深、就是萧清河本人就是沉稳的性子。

  为了后者,方先生这才决定见见萧清河。

  方先生看着萧清河:“你倒是沉得住气。”

  “我从小就不爱说话,习惯了。”

  听萧清河这样说,方先生有些满意。

  “太傅的信中说你想拜我为师?”

  “我其实是想找位先生教导我读书,并不敢奢望拜先生为师。”

  “你知道我是谁吗?”

  萧清河摇头:

  “我是武将,在皇城的时间也短,并不知道先生是谁?

  是皇太女殿下说如果想找先生就得找位学识渊博的,然后拜托太傅替我介绍先生。

  太傅推荐了你,我就过来了。”

  “你的意思是你来之前都没打听我是谁?”

  听方先生这话的意思,萧清河大约明白方先生是位很有名的文人大家,但他并没有改变初衷。

  “是。

  我只是想让人教导我读懂书,又不是去考状元,没必要找一位名师。

  不过既然皇太女殿下找上太傅,我就相信太傅推荐的人。”

  方先生没想到事情的真相是这样!

  他看了方太傅的信,还以为方太傅是却不过皇太女的面子才将萧清河推荐给他。

  没想到萧清河根本没有拜师的意思!

  方太傅为什么让自己收萧清河为徒?

  方先生细细打量起萧清河来。

  这一打量之下,方先生大约明白方太傅让自己收萧清河为徒的原因了。

  萧清河是有大气运在身之人!

  这样的人,正常情况下是能封侯拜相的!

  一个平民出身的人能封侯拜相,更加说明这人不简单!

  尽管如此,方先生也不想随便收弟子。

  “你可知拜了我为师,有不少好处?”

  “知道。

  方氏一族是除了叶氏一族外、万华国历史最悠久的世家,目前在朝廷为官的方氏弟子有几十人。

  如果我拜了你为师,方氏一族就是我的人脉,我在朝堂上会顺坦许多。”

  萧清河诚实的回答又让方先生对他多一些满意。

  “既然知道,为何不求我?”

  “太傅写了推荐信,如果先生还是不愿,要么是先生看不上我、要么是先生有难处,我都不好强人所难。”

  萧清河如此坦荡,让方先生说不出拒绝的话。

  “你说你想读书,想怎么个读法?”

  “皇太女殿下同我说读史不仅是了解历史、吸取古人经验和教训的途径,还能让人明是非、辨忠奸、识好?、知良莠,因此我想读史书。

  但我看了《资治通鉴》,字都认得,但是不懂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才想找先生教导我读书。”

  “除了史书,你还想读什么书?”

  “我平时只看过兵书,不知道还应该读哪些书?”

  萧清河坦诚的话让方先生对他印象更好了些。

  方先生想了想:

  “这样,你以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过来问我,至于收徒的事情,先不急。”

  “多谢先生。

  如果方便,我现在就想向先生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