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里安静得可怕。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开口了。
他的声音毫无温度。
“退朝。”
两个字说得很轻。
满朝文武却如蒙大赦。
他们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大殿,一刻也不想多待。
刚才他们见到了皇帝的失态。
李世民脸上虽然没有表情,但他散发出的气场比发怒更吓人。
很快,偌大的太极殿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他从龙椅上站起,一步步走下台阶。
他没去处理政务的甘露殿,而是走向了更深处的两仪殿。
那里是他和心腹密谈的地方。
从太极殿到两仪殿只有几百步,李世民却感觉走了很久。
他的脑子很乱。
两种想法在他脑子里打架。
一边是狂喜和震撼。
一千人大破三万突厥精锐!
这是何等辉煌的战绩!
自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捷!
这意味着他大唐的军队拥有了碾压草原铁骑的力量!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另一边却是愤怒、屈辱和恐惧。
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创造奇迹的不是李靖,也不是李绩。
而是他最厌恶的逆子,李佑!
那个他巴不得立刻去死的儿子!
他是李世民。
是天可汗,是大唐的皇帝。
现在他被自己最恨的儿子救了。
用的还是他完全不懂的方式。
马邑之围若是不解,他将不得不从雁门关抽调主力回防。
整个北伐大计都会毁于一旦!
李佑的胜利等于帮他稳住了大局。
但这份功劳让他很不爽。
像一根烧红的铁刺扎进心脏。
更让他心头发冷的是百骑司带来的第二个消息。
坑杀两万降兵!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戮。
是连最野蛮的部落都不会做的魔鬼行径。
他李世民一生征战,自诩仁义之师。
可他儿子却用最残暴的方式,玷污了他的仁义之名。
一个救世主般的战绩。
一个魔鬼般的罪行。
这两个极端矛盾的东西,同时出现在了一个人身上。
他的儿子,李佑。
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恐惧。
屈辱在于他必须承认这个逆子的功劳。
恐惧在于他不懂也无法掌控李佑的力量。
那支刀枪不入的黑色军队到底是什么?
真的是他胡诌的“仙人遗迹”吗?
李世民不信鬼神。
但眼前的现实超出了他所有的认知。
吱呀。
两仪殿的门被推开。
李世民走了进去,独自坐在黑暗中。
他手中的奏折已经被捏得变了形。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走了进来。
他们是李世民的心腹,是大唐真正的权力核心。
此刻三人的脸上都很凝重。
他们默默行礼,然后站在那里,谁也不敢先开口。
大殿内安静得能听到心跳。
最终还是长孙无忌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有些话只有他能说。
“陛下……”
长孙无忌的声音有些干涩。
“马邑之事虽然骇人听闻,但终究是一场大捷。”
“臣以为,当赏。”
当赏!
这两个字一出口,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眼皮都跳了一下。
他们知道说出这两个字需要勇气。
也知道陛下不想听。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长孙无忌顶着压力继续说:
“陛下,战报和情报很快会传遍天下。一千人大破三万突厥是不世之功。如果不赏,将士会寒心,百姓会疑惑。”
“至于坑杀降兵一事。”
长孙无忌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此事可以不公布。对外就宣称‘全歼敌军’。死的都是突厥人,对大唐是好事。”
“功是功,过是过。功劳要赏,用来安定军心。过错可以日后再算。”
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躬身附和。
“赵国公所言极是。”
“陛下,眼下稳定军心、震慑突厥为重。赏赐齐王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之举。”
他们说的都是最正确的道理。
是作为政治家最理性的选择。
功劳摆在眼前,不奖赏就是昏君。
这个结果李世民比谁都清楚。
他只是不甘心!
凭什么?
他要去奖赏那个恨不得千刀万剐的逆子?
那个逆子犯下滔天罪行,他不仅不能罚,还要替他遮掩?
李世民的胸口剧烈起伏。
他闭上眼,掩盖了杀意。
许久。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知道他没得选。
在帝国利益面前,他的愤怒和屈辱不值一提。
“来人。”
他淡淡地开口。
一名内侍躬着身子跑了进来,手中捧着笔墨纸砚。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响起。
每个字都带着寒意。
“拟旨。”
“齐王李佑,于国有功,德才兼备,朕心甚慰……”
听到“德才兼备”四个字,房玄龄三人的嘴角都抽搐了一下。
坑杀两万人的魔王德才兼备?
这话也就骗骗鬼了。
“……其临危不乱,率千人之师,大破突厥三万,解马邑之围,扬我大唐国威!此乃天佑我大唐,亦是齐王忠勇之体现!”
“特晋封齐王李佑为上柱国!”
“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良田千亩!”
“其麾下有功之士,着齐王自行封赏!兵部备案即可!”
一份封赏之最的圣旨从李世民口中平静地念了出来。
上柱国是大唐最高的勋官。
黄金万两、良田千亩更是皇子中从未有过的赏赐。
甚至还给了李佑自行封赏部下的权力!
这等于承认了他那支神秘军队的合法性!
每个字都像一个耳光抽在他脸上。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
李世民挥了挥手。
“发往齐州,昭告天下。”
“是。”
内侍捧着圣旨,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
两仪殿内再次恢复安静。
长孙无忌三人低着头,不敢看李世民的表情。
他们知道皇帝的忍耐到了极限。
果然。
下一刻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一次,他的声音很轻,也很冷。
“无忌。”
“臣在。”长孙无忌心头一凛。
“百骑司在你手上。”
李世民转过头,用那双毫无感情的眸子盯着他。
“朕的这个儿子已经不是疯了。”
“他是魔。”
“一个不受控制的魔王。他拥有了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
“这样的魔王留在世上,对大唐,对李氏江山,是福是祸?”
长孙无忌浑身一颤,立刻跪了下去。
“是滔天大祸!其心叵测,其行残暴,若任其坐大,必为心腹大患!”
“很好。”
李世民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亲自将他扶起。
他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声音轻得仿佛耳语。
“明面上,赏赐要风风光光地送过去。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朕对他有多么满意。”
“暗地里……”
李世民眼中透出残忍和决绝。
“动用你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
“朕,要他死。”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开口了。
他的声音毫无温度。
“退朝。”
两个字说得很轻。
满朝文武却如蒙大赦。
他们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大殿,一刻也不想多待。
刚才他们见到了皇帝的失态。
李世民脸上虽然没有表情,但他散发出的气场比发怒更吓人。
很快,偌大的太极殿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他从龙椅上站起,一步步走下台阶。
他没去处理政务的甘露殿,而是走向了更深处的两仪殿。
那里是他和心腹密谈的地方。
从太极殿到两仪殿只有几百步,李世民却感觉走了很久。
他的脑子很乱。
两种想法在他脑子里打架。
一边是狂喜和震撼。
一千人大破三万突厥精锐!
这是何等辉煌的战绩!
自大唐立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捷!
这意味着他大唐的军队拥有了碾压草原铁骑的力量!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另一边却是愤怒、屈辱和恐惧。
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创造奇迹的不是李靖,也不是李绩。
而是他最厌恶的逆子,李佑!
那个他巴不得立刻去死的儿子!
他是李世民。
是天可汗,是大唐的皇帝。
现在他被自己最恨的儿子救了。
用的还是他完全不懂的方式。
马邑之围若是不解,他将不得不从雁门关抽调主力回防。
整个北伐大计都会毁于一旦!
李佑的胜利等于帮他稳住了大局。
但这份功劳让他很不爽。
像一根烧红的铁刺扎进心脏。
更让他心头发冷的是百骑司带来的第二个消息。
坑杀两万降兵!
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戮。
是连最野蛮的部落都不会做的魔鬼行径。
他李世民一生征战,自诩仁义之师。
可他儿子却用最残暴的方式,玷污了他的仁义之名。
一个救世主般的战绩。
一个魔鬼般的罪行。
这两个极端矛盾的东西,同时出现在了一个人身上。
他的儿子,李佑。
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恐惧。
屈辱在于他必须承认这个逆子的功劳。
恐惧在于他不懂也无法掌控李佑的力量。
那支刀枪不入的黑色军队到底是什么?
真的是他胡诌的“仙人遗迹”吗?
李世民不信鬼神。
但眼前的现实超出了他所有的认知。
吱呀。
两仪殿的门被推开。
李世民走了进去,独自坐在黑暗中。
他手中的奏折已经被捏得变了形。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响起轻轻的脚步声。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走了进来。
他们是李世民的心腹,是大唐真正的权力核心。
此刻三人的脸上都很凝重。
他们默默行礼,然后站在那里,谁也不敢先开口。
大殿内安静得能听到心跳。
最终还是长孙无忌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有些话只有他能说。
“陛下……”
长孙无忌的声音有些干涩。
“马邑之事虽然骇人听闻,但终究是一场大捷。”
“臣以为,当赏。”
当赏!
这两个字一出口,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眼皮都跳了一下。
他们知道说出这两个字需要勇气。
也知道陛下不想听。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长孙无忌顶着压力继续说:
“陛下,战报和情报很快会传遍天下。一千人大破三万突厥是不世之功。如果不赏,将士会寒心,百姓会疑惑。”
“至于坑杀降兵一事。”
长孙无忌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此事可以不公布。对外就宣称‘全歼敌军’。死的都是突厥人,对大唐是好事。”
“功是功,过是过。功劳要赏,用来安定军心。过错可以日后再算。”
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躬身附和。
“赵国公所言极是。”
“陛下,眼下稳定军心、震慑突厥为重。赏赐齐王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之举。”
他们说的都是最正确的道理。
是作为政治家最理性的选择。
功劳摆在眼前,不奖赏就是昏君。
这个结果李世民比谁都清楚。
他只是不甘心!
凭什么?
他要去奖赏那个恨不得千刀万剐的逆子?
那个逆子犯下滔天罪行,他不仅不能罚,还要替他遮掩?
李世民的胸口剧烈起伏。
他闭上眼,掩盖了杀意。
许久。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知道他没得选。
在帝国利益面前,他的愤怒和屈辱不值一提。
“来人。”
他淡淡地开口。
一名内侍躬着身子跑了进来,手中捧着笔墨纸砚。
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响起。
每个字都带着寒意。
“拟旨。”
“齐王李佑,于国有功,德才兼备,朕心甚慰……”
听到“德才兼备”四个字,房玄龄三人的嘴角都抽搐了一下。
坑杀两万人的魔王德才兼备?
这话也就骗骗鬼了。
“……其临危不乱,率千人之师,大破突厥三万,解马邑之围,扬我大唐国威!此乃天佑我大唐,亦是齐王忠勇之体现!”
“特晋封齐王李佑为上柱国!”
“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良田千亩!”
“其麾下有功之士,着齐王自行封赏!兵部备案即可!”
一份封赏之最的圣旨从李世民口中平静地念了出来。
上柱国是大唐最高的勋官。
黄金万两、良田千亩更是皇子中从未有过的赏赐。
甚至还给了李佑自行封赏部下的权力!
这等于承认了他那支神秘军队的合法性!
每个字都像一个耳光抽在他脸上。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
李世民挥了挥手。
“发往齐州,昭告天下。”
“是。”
内侍捧着圣旨,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
两仪殿内再次恢复安静。
长孙无忌三人低着头,不敢看李世民的表情。
他们知道皇帝的忍耐到了极限。
果然。
下一刻李世民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一次,他的声音很轻,也很冷。
“无忌。”
“臣在。”长孙无忌心头一凛。
“百骑司在你手上。”
李世民转过头,用那双毫无感情的眸子盯着他。
“朕的这个儿子已经不是疯了。”
“他是魔。”
“一个不受控制的魔王。他拥有了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
“这样的魔王留在世上,对大唐,对李氏江山,是福是祸?”
长孙无忌浑身一颤,立刻跪了下去。
“是滔天大祸!其心叵测,其行残暴,若任其坐大,必为心腹大患!”
“很好。”
李世民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亲自将他扶起。
他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声音轻得仿佛耳语。
“明面上,赏赐要风风光光地送过去。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朕对他有多么满意。”
“暗地里……”
李世民眼中透出残忍和决绝。
“动用你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
“朕,要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