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于曹舒不过九牛一毛。-《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其实曹舒本就没打算杀陆逊。若陆逊识时务,他愿将其收入麾下重用。答应孙尚香,不过是顺水推舟。

  至于孙尚香的承诺——弓腰姬的滋味,确实非同寻常。

  ……

  战场上,陆逊身边的江东士卒越来越少。

  生死关头,谁还顾得上坐在雨中闭目等死的陆逊?

  忽然,雨停了。

  一柄油纸伞撑在陆逊头顶。

  元逊?陆逊睁眼,为何降曹?

  诸葛恪淡淡道:良禽择木而栖。

  沉默良久,陆逊苦笑:把伞拿开吧……战死沙场,对我而言才是最好的结局。

  诸葛恪冷笑,又一个被家族束缚的可怜人?主公说了,陆家的事,他替你解决。

  “作为交换,你必须全心全意辅佐他。”

  陆逊清楚诸葛恪所说的主公并非孙权,而是曹舒。

  说实话,在亲眼见识曹舒的手段前,陆逊对诸葛恪的承诺始终心存疑虑。

  可当亲身经历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算计后——

  陆逊心底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或许曹舒真能化解陆家在他归降后的困境!

  想到这里,陆逊决定赌一次。

  毕竟,诸葛恪绝不会置诸葛瑾于不顾。

  连诸葛瑾都可能安然无恙,陆家想必也能保全。

  ……

  见陆逊与诸葛恪一同走来,曹舒并未立即召见,而是让孙尚香先与他交谈。

  短短片刻后,陆逊神色骤然一滞!

  他万万没想到,曹舒竟打算用这种方式让他脱胎换骨!

  可如此一来,世间将再无陆逊此人!

  陆逊的挣扎清晰可见。

  最终,在孙尚香的注视下,他沉重地点了头。

  蝼蚁之力,岂能撼动参天巨树?

  要保住陆家,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

  史载,陆逊兵败江夏,羞愤自刎。

  临终前,他休弃了发妻孙茹。

  此后,曹舒身边多了一位法号陆羿的黑衣谋士,传闻此人常年以僧侣形象示人。

  后来曹军横扫江东时,陆家成为四大世族中唯一未遭清算的家族。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此刻,陆逊接受了曹舒的安排。

  让“陆逊”这个身份既保全忠烈之名,又护住家族根基。

  只是妻子孙茹,此生再难相见。

  这是陆逊自己的抉择。

  既然要让“陆逊”彻底消失,就必须做得滴水不漏。

  从今往后——

  世间只余僧人陆羿,再无大将陆逊。

  ……

  另一边。

  冲出重围的刘备正疾驰赶往湘江北岸。

  他尚未认输!

  虽然 被擒,马良、冯习、张南等人阵亡,

  但刘备手中还握着一张王牌——

  驻守北岸的傅彤及其万余兵马,成了他眼中最后的生机。

  只要接管这支军队,他就能从容退守白帝城。

  “不对劲?”

  “傅彤他们去了哪里?”

  刘备站在湘江北岸,迟迟不见傅彤和一万人马的踪影,心中愈发焦灼。

  就在他束手无策之际。

  远处的地平线上,傅彤率领大军终于出现!

  看到傅彤的身影,刘备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然而——

  世事往往如此,期待越高,失落越深。

  傅彤的军队竟举起兵刃,直指刘备身边的残兵!

  “傅彤?”

  “你意欲何为?”

  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刘备,此刻也震惊不已。

  这支驻守北岸的军队,本是他最后的指望。

  可如今——

  他们竟倒戈相向!

  刘备百思不得其解,魏延同样困惑万分。

  傅彤追随刘备已有七八载。

  这些年来,他勤勤恳恳,战功累累。

  虽不及张飞魏延等人,却也是刘备麾下数一数二的将领。

  此次让傅彤驻守北岸,既因他主动请缨,更因刘备对其深信不疑。

  魏延迟疑道:“主公,莫非傅彤误将我部认作江东军?”

  刘备闻言苦笑。

  为让傅彤辨认,败军始终高举着旗帜。

  即便士卒眼拙,身为主将的傅彤岂会不识?

  似乎只有一个——

  傅彤叛变了!

  刘备实在想不通。

  他自问待傅彤不薄。

  若是益州将领倒戈,尚在情理之中。

  可傅彤——

  在刘备心中,荆州将领仅次于关羽张飞等元老。

  而傅彤更是除魏延外,最受重用的荆州将领。

  但刘备毕竟是刘备。

  他深知,此刻唯有突围,方有一线生机。

  刘备毫不迟疑。

  他出手狠辣。

  与傅彤军交锋的刹那,双股剑寒光闪过,两名敌兵应声倒地。

  魏延的大刀染满鲜血,宛如地狱修罗。

  傅彤面色骤变。

  刘备身边的残兵虽少,却个个悍不畏死,凶悍异常。

  想到刘琦之仇,傅彤怒目圆睁,挥刀直冲!

  他反叛不为富贵,只为讨回刘琦的血债!

  厮杀声震天。

  傅彤人多,刘备兵勇,双方死伤惨重。

  然而。

  傅彤终究难敌魏延与刘备的拼死突围。

  眼看二人冲出包围,傅彤懊恼不已。

  终究……功亏一篑?

  ……

  摆脱傅彤后。

  刘备环顾四周,残兵不足百人。

  此刻他只想逃往白帝城。

  不料——

  两侧山道忽现三千伏兵!

  邓艾与毋丘俭领军而立!

  “傅彤的援军?”

  “不!”

  “是曹军!”

  魏延失声喊道。

  刘备眉头一皱,随即释然。

  百余人面对伏兵,插翅难逃。

  但死于曹军之手,总比死在江东军手里痛快!

  至少,能留几分尊严。

  然而刘备从不坐以待毙。

  残兵再度随他冲锋。

  邓艾与毋丘俭早有防备。

  伏兵抛下黑色巨网,困住大批士卒。

  刘备猛然止步。

  这黑网,可比滚木礌石棘手得多。

  深陷黑色罗网,纵能挣脱亦难逃被擒命运。

  敌众我寡,刘备已至穷途末路!

  他绝不愿,也绝不可能沦为阶下囚。

  恍惚间,

  半空中似有二弟云长的身影,正朝他含笑而望。

  想到关羽被曹操厚葬,刘备心中掠过一丝感激。

  若非他姓刘,若非心怀兴复汉室之志,或许他与曹操,本可成为莫逆之交!

  曹操懂刘备,刘备又何尝不懂曹操?

  这一生,刘备从未真正向曹操低头认输。

  可此刻,

  他不得不承认——

  曹操有个好大孙,曹舒。

  这一点,他无论如何也比不上。

  若他们这一代人相继逝去,下一代乃至下下代,又有谁能与曹舒抗衡?

  的江山,终将无人能阻曹舒一统天下。

  至少在刘备看来,结局已然注定。

  他败了。

  终究……还是输给了曹操。

  蓦地,

  刘备转身对魏延道:

  “文长,稍后莫再抵抗,速降曹军!”

  “你,不该葬身于此。”

  魏延闻言,目眦欲裂!

  “主公何出此言?!”

  “末将愿随您杀出血路!”

  “若冲不出去,末将便陪您共赴黄泉!”

  世人皆道魏延脑后生反骨,

  却不知,

  他实为刘备麾下仅次于关张赵的心腹!

  若非如此,刘备怎会力排众议,擢升他为汉中都督?

  蜀汉之中,汉中都督之位,堪比大 统帅,与曹魏的曹仁、夏侯渊地位相当。

  足见刘备对魏延的倚重!

  史载刘备病逝时,魏延悲痛欲绝,十余日泪流不止。

  此刻听闻刘备命他投降曹舒,魏延登时急怒交加!

  刘备轻拍其肩,沉声道:

  “文长!此乃军令,容不得违抗!”

  魏延沉默。

  他恨自己非霍去病般的奇才,无法护主突围。

  刘备含笑望向魏延,

  随即——

  趁其转身之际,双股剑猛然划过脖颈!

  魏延闻声急转,却已来不及阻拦……

  魏延望着气息渐弱的刘备,眼中泪光闪动。

  山崖上的邓艾与毋丘俭,也被眼前的变故惊得怔住。

  他们蓦然记起临行前曹舒的叮嘱:

  “刘备乃当世枭雄,绝不会甘为阶下囚。”

  “你二人……可予他最后的尊严。”

  当时二人尚存疑虑。

  此刻——

  目睹刘备毅然自绝,他们沉默垂首。

  魏延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

  他俯身抱起刘备的 ,步履沉重地向前走去。

  忽地抬头望向山道上的邓艾与毋丘俭,嘶声道:

  “魏延愿降。”

  “只求……二位将军保全吾主身后遗躯。”

  他唯恐曹军辱及刘备 。

  既不能护主周全——

  这便是最后的执念。

  邓艾与毋丘俭当即抱拳:

  “魏将军宽心。”

  “主公有令:降者不戮。”

  “刘玄德一代豪杰,吾主亦深敬之。”

  “其遗躯必当妥为安置。”

  魏延紧绷的肩膀终于松懈。

  他领着残余的十余名士卒弃械跪伏。

  邓艾与毋丘俭对视一眼——

  这等大将的去留,自当由曹舒定夺。

  ……

  江夏城内

  战事方歇。

  曹舒处置完陆逊之事,又斩了数名江东顽抗将领以立威。

  降将李异当即俯首称臣。

  孙桓宁死不屈,被许仪押赴刑场枭首示众。

  刘备麾下的木鹿大王、带来洞主等人受赐重金。

  金银之物——

  于曹舒不过九牛一毛。

  三人即刻宣誓效忠。

  此举绝非徒耗钱粮——

  南蛮与交州荒僻未化,正需这等熟知边陲的引路之人。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汉人难以适应南蛮与交州的水土气候。

  正因如此,开发南疆必须倚重当地部族的力量。曹舒以重金招揽木鹿大王等人,正是要树立榜样。

  何况南蛮女子别具风情。此时祝融夫人尚未许配孟获,那充满异域魅力的身段令曹舒心驰神往。即便已为人妇也无妨——继承自曹操的魏武遗风,他可是深得真传。

  安抚完木鹿大王一行,曹舒见到神色黯然的傅彤。将领单膝跪地请罪:末将无能,未能阻截刘备、魏延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