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父亲,此举是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当年举荐司马家的恩情,曹操早已偿还。

  如今对司马家只剩满腔怒火。

  曹家之事,岂容司马家插手?

  更可恨的是,司马家如今已是戴罪之身,竟敢欺辱我曹舒!

  盛怒之下,曹操恨不能将司马懿与曹丕一并处死。

  他当即向曹舒保证:“舒儿放心,司马防那几个儿子,祖父定让他们去见祖宗!”

  话刚出口,曹操却陷入沉思。

  处置司马家容易,但曹丕该如何发落?

  虽说平日对曹丕严苛,但终究是亲生骨肉。

  若真要处死曹丕,莫说卞夫人伤心,他自己也于心不忍。

  思忖良久,曹操有了主意。

  他慈爱地对曹舒说:“舒儿,往后让祖父做你父亲可好?”

  曹舒心中了然,仍故作惊讶:“啊?”

  曹操解释道:“有些人不配为人父。你仍唤我祖父便是。”

  曹舒郑重地点头。

  他并非被二十四孝荼毒的愚忠之人。

  某些人确实不配为人父,比如曹丕。

  哪有这般往死里折腾儿子的?

  无论是原本历史上的曹丕,还是如今的曹丕,对待曹舒都恶劣至极。

  ……

  两日过去,许昌城内谣言四起。

  百姓们对此深信不疑。

  曹舒非曹丕亲子的传言,似乎已成定论。

  更有好事者编出逸闻,称当年曹丕“喜当爹”,从袁熙手中接盘,受尽委屈。

  然而,朝堂上的 与世家大族态度却颇为暧昧。

  尽管曹丕的态度似乎印证了曹舒血脉存疑,但老曹并非愚钝之人。

  若曹舒真有问题,老曹岂会不知?

  万众瞩目之下,荀彧压力倍增。

  他无比怀念夏侯惇,甚至懊悔放走了他。

  若夏侯惇仍在许昌,作用必然比他荀文若更大。

  说到底,他终究是外人,不便插手曹家家事。

  就在荀彧焦头烂额之际,一则消息突然传来——

  “文若先生,丞相回来了!”

  校事府探子匆匆禀报。

  荀彧“唰”地起身,心中暗叹:老曹总算回来了!

  再晚些,他真要 疯了!

  还有那好侄儿荀攸,游山玩水这么久,也该回来分担压力了吧?

  是的,荀彧又动了让荀攸暂代尚书令的念头。

  自刘协死后,他便迫不及待想卸任。

  虽早已对刘协失望,却不愿亲眼见证汉室覆灭。

  抛开杂念,荀彧亲自前往城门迎接老曹。

  望着骑在绝影后代上的老曹,荀彧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主公,您终于回来了。”

  这句话,瞬间唤醒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二十多年前,每当曹操凯旋时,荀彧总会说同样的话。

  可这次不同。

  看着挚友鬓边的银丝,曹操不禁叹息:

  文若,这些年苦了你了......

  荀彧与曹操不同。

  曹操常年征战,体魄尚算强健。

  除了偶发头风之症,至今并无大恙。

  因曹舒之故,原本的历史轨迹早已改变。

  以曹操如今的身子骨,再活十年也不成问题。

  但荀彧却不然。

  他素来体弱,不及曹操健壮。

  刘协之死与诸多烦忧,恐怕已耗尽了他的寿数。

  思及此处,

  曹操心头涌起阵阵悲凉。

  故交零落,如秋叶飘零。

  想起郭嘉、典韦等人,更是黯然神伤。

  他握着荀彧的手缓步入城,

  同时暗下决心:权力交接必须提速!

  爱孙曹舒培养的心腹,是时候委以重任了。

  至于夏侯惇、荀彧、程昱这些老臣,

  该颐养天年的就让他们安享晚年。

  ......

  途中,

  荀彧始终按捺着,未提城中流言之事。

  从曹操神色中,他看出主公已有对策。

  果然,

  回到相府刚落座,

  曹操第一道令便是宣布明日大朝会。

  届时将公布要事。

  荀彧虽不知具体内容,

  但料想必与近日流言有关。

  随后,

  曹操正式下达了对曹彰等人的惩处:

  谋逆的曹彰流放边陲——这还是卞夫人求情的结果。

  说是流放,

  实则与死无异。

  至于同谋者,

  王凌、崔林、卢纾等尽数伏诛。

  其背后世家亦遭校事府查抄。

  河北世族虽会推新贵上位,

  但短期内必被河南世家压制。

  当然,

  曹操的制衡之术向来高明。

  河北世家这个群体不能倒下,否则曹营的河南世家就会独占鳌头。

  必须扶持几个标杆家族作为表率。

  辛家就是这次被选中的幸运儿。在辛毗的明智抉择下,他们站队荀彧阵营,成功避免了灭顶之灾。

  为彰显对辛家的重视,曹操特意擢升辛毗为大司农,这可是举足轻重的要职。

  不过比起朝廷封赏,辛毗此刻更在意的是如何将爱女辛宪英送进曹舒的府邸。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大力提携青徐世家。

  朝堂格局需要平衡——仅靠河南河北两大派系终究不够稳固。引入青徐势力,正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更何况这次青徐世家表现亮眼。琅琊王氏、诸葛氏,广陵陈氏,彭城徐氏等大族,竟能主动拦截臧霸调动的泰山兵马。

  虽说背后有王元姬的穿针引线,但青徐世家的站队确实精准。王朗因此官拜司徒,王肃出任青州刺史,诸葛诞更被破格授予实权在握的兖州别驾。

  陈氏、徐氏也都获得丰厚赏赐,家族地位水涨船高。

  不过这些封赏只是前奏。

  真正的大戏,还在曹操即将召开的大朝会上。

  ......

  曹丕府邸此刻乱作一团。

  曹操秘密返京的消息如同惊雷,完全打乱了曹丕与司马父子的部署。

  面对突然归来的曹操,司马懿在密室中献计:主公,丞相此时回朝于我等大为不利。当务之急,必须证明曹舒非您亲生骨肉!

  这位鹰视狼顾的谋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唯有滴血验亲,让两血不容,方有胜算!

  曹丕的回归,让许昌城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然而,这样的局面是司马懿父子所期望的吗?

  当然不是!

  他们迫切希望曹丕能够尽快继承大业。

  只有曹丕成为曹氏继承人,司马家族才有重振的希望。

  否则,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曹丕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司马懿的话,他心知肚明。

  如果再不揭穿曹舒的身世,他在嗣位之争中必将落败!

  想到这里,曹丕沉声问道:

  “仲达、司马公,你们可有良策?”

  司马懿与司马防对视一眼。

  随后,司马防上前拱手道:

  “公子,此时应当大闹一场,声势越大越好!”

  “如今许昌城内早已流言四起,都说曹舒并非您的骨肉。”

  “您以父亲的身份要求验明血脉,即便是丞相,也无法拒绝。”

  “毕竟,丞相也要顾及曹氏的名声!”

  曹丕深以为然。

  此事如同后世的舆论风暴,一旦掀起,就必须给出交代。

  无论结果如何,总得有个说法。

  想到此处,曹丕彻底豁了出去,决定在许昌城掀起一场滴血认亲的 。

  ……

  傍晚时分,曹丕披散头发,率领亲卫闯入东西二市。

  这里是许昌最繁华的街市,傍晚时分人流如织。

  “苍天无眼啊!”

  “养育十余年的儿子,竟非亲生骨肉!”

  曹丕一踏入集市,便放声哀嚎。

  若在二十一世纪,他的演技足以斩获影帝桂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曹丕的凄厉哭喊,很快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换作旁人,或许无人认得。

  但曹丕的相貌,许昌百姓大多熟悉。

  再加上近日的流言,众人立刻认出——这位痛哭之人,正是曹丕!

  “丕公子,您这是怎么了?”

  几名心软的百姓上前询问。

  曹丕的亲卫作势驱赶,却被曹丕抬手制止。

  曹丕何等身份,岂是寻常百姓能够轻易近身的?

  然而还未等侍卫上前阻拦,曹丕便一个眼神将他们斥退。

  此刻他必须维持亲民宽厚的形象。

  百姓愿意接近他,正是民心所向,岂能拒之千里?

  更何况——

  曹操已别无选择。

  只要曹舒倒下,曹营的继承人便非他曹丕莫属。

  如此想来,眼下的忍耐,不过是为了日后的胜利铺路罢了。

  见曹丕毫无架子,那几个原本犹豫的百姓眼中更添几分怜惜。

  多好的丕公子啊!

  竟被人欺瞒多年,替他人养子而不自知!

  甚至有人忍不住上前宽慰曹丕,尽管他心中厌烦,却仍耐着性子倾听,维持着“平易近人”的假象。

  或许正是这番伪装起了作用,越来越多的百姓向他聚拢。

  转眼间,曹丕身旁已围了十余人,七嘴八舌的嘈杂声令他头疼不已。

  然而下一刻,他的笑容骤然凝固——

  一名魁梧大汉腰佩利刃,以雷霆之势直扑曹丕!

  因人群阻隔,侍卫根本来不及反应!

  “砰!”

  生死关头,曹丕本能侧身,勉强避过致命一击。

  可未及喘息,第二刀已至!

  “嗤!”

  刀刃贯入胸膛,鲜血喷涌而出。

  正如后世某岛国男枪两枪索命,这刺客亦是两刀绝杀!

  曹丕虽未当场毙命,剧痛却已夺走他半条性命。

  待侍卫冲上前时,刺客早已束手就擒,而曹丕已陷入昏迷。

  ……

  丞相府内。

  “主公,丕公子在东西市口当众哭诉,称舒公子非其亲生。”

  许褚沉声向曹操禀报。

  老曹勃然大怒,猛地拍案:

  这逆子!

  许昌城里的流言,果然出自他手。

  竟能 至此!

  老曹怒不可遏。

  以他的老谋深算,怎会看 曹丕的算计?

  无非是想谋取世子之位。

  为此连曹舒非亲生这等鬼话都编得出来。

  但老曹终究念及骨肉亲情。

  从未想过真要曹丕性命。

  可这次——

  曹丕的所作所为,彻底激起了杀心。

  堂堂丞相之子,竟在闹市撒泼?

  老曹最重颜面。

  这逆子简直是在找死。

  这时许褚沉声禀报:

  主公,丕公子在东西市口嚎哭,引来百姓围观。

  有人上前劝慰。

  不料人群中藏着刺客,当胸给了丕公子一刀!

  老曹霍然站起。

  这逆子——

  都能闹出刺客?

  莫非是舒儿所为?

  这念头一闪而过。

  随即被老曹否定。

  曹舒没必要行此下策。

  沉吟片刻。

  老曹当即带着许褚和虎卫军赶往曹丕府邸。

  ......

  曹丕府中。

  书房密室内。

  司马懿双手微颤:

  父亲,此举是否......

  司马防眯眼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