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比起尚未成熟的曹丕、曹植,

  曹真、曹休早几年便任虎豹骑副统领,

  统兵之能,自非寻常。

  然而——

  父亲竟要将虎豹骑交予舒儿统领?

  二人心中顿时涌起困惑、不甘、嫉妒……

  以及深深的艳羡!

  ……

  “怎么?”

  “你们对此有异议?”

  曹操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违逆的威严。

  曹舒同样暗自诧异。

  虽渴望兵权,

  但虎豹骑非比寻常。

  这支精锐之师,战力冠绝诸军!

  虎豹骑统领至今仅三人:

  首任乃创立者曹纯。

  赤壁战后,为震慑孙刘联军……

  老曹只得调派曹纯带领部分虎豹骑驻守南郡,协助曹仁防守。

  可惜的是,曹纯追随老曹征战多年,身上伤痕累累。去年旧疾复发,又逢瘟疫肆虐,最终不幸离世。

  曹纯一死,周瑜和刘备对南郡的攻势愈发猛烈。

  若曹纯尚在,以曹仁的守城之能,加上曹纯的突袭之力,孙刘联军想攻下南郡,恐怕要付出惨重代价。

  曹纯死后,虎豹骑统领之位空缺,老曹亲自接管。副统领则由曹休和曹真担任。

  无一例外,正副统领三人,皆是老曹的心腹。

  然而此刻,老曹未与曹舒商议,便突然将这支精锐之师的指挥权交到他手中,令曹舒颇感意外。

  不过,曹舒向来沉稳,并未多言,只是静观曹丕和曹植在老曹的目光下败退。

  随后,老曹将曹丕、曹植二人逐出厅外,丞相府正堂内,仅剩老曹、曹舒及许褚三人。

  “舒儿,可知阿翁为何将虎豹骑交予你?”老曹问道。

  曹舒略一思索,答道:“或许阿翁是想借孙儿之手,办些不便亲自出面之事?”

  老曹闻言,面露赞许,微笑道:“虎豹骑乃阿翁麾下最精锐之师,你务必替阿翁管好。你虽年少,但以你的才智,定能胜任。至于具体要你做什么,时机成熟时,阿翁自会告知。”

  曹舒点头应下,并未追问。

  能执掌虎豹骑,已是意外之喜。老曹的用意,他心中已有猜测,但聪明人从不说破。

  只要彼此心照不宣,便足够了。

  望着曹舒远去的背影,曹操轻叹一声。

  与两个儿子相比,这个孙儿实在太过出众。

  然而曹舒的才华,目前仅有曹操与荀攸等少数亲信知晓。

  在继承人之争中,大多数人不会也不愿支持曹舒。

  这是千年宗法制度使然。

  即便如后世朱元璋那般雄主,也要大动干戈才能为孙子铺路。

  更何况尚未统一天下的曹操?

  为此,曹操决定为曹舒开辟特殊通道,让他年少建功。

  军功历来是最坚实的资本。

  若曹舒能立下战功,至少能在军中赢得大批支持者。

  让曹舒掌管虎豹骑,既为积累军功,也为清理内部。

  年幼本是劣势,亦可转为优势。

  孩童犯错,总容易被宽容以待。

  虽非顽劣,但曹舒的年纪就是天然屏障。

  曹操不便出手之事,正可由曹舒代劳。

  一箭双雕,这才是真正的用意。

  至于年幼不宜统兵的异议——

  曹操自会为孙儿扫清障碍。

  ......

  邺城司马府

  丞相竟让舒公子执掌虎豹骑?

  这记惊雷般的消息,让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孚霍然起身。

  尽管这些时日,司马家因族灭之祸而意志消沉。

  但如此惊人的消息,终究传入了他们耳中。

  “父亲,丞相大人此举有何深意?”

  “莫非有意让舒公子继任大位?”

  司马孚向司马防探询道。

  司马家父子几人难免心生揣测。

  虎豹骑乃曹操麾下精锐之师。

  如今竟交由八岁稚子曹舒暂管,其中必有深意。

  况且,

  原先两位副统领曹真与曹休,已被曹操调派至曹丕、曹植麾下。

  换言之,

  虎豹骑如今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正是曹舒本人。

  这岂非意味着,虎豹骑已成曹舒囊中之物?

  司马防眉头紧锁,未答司马孚之问。

  一旁的司马懿沉声道:

  “丞相向来谋定后动。”

  “舒公子年幼。”

  “纵使丞相再如何宠爱,也不该将虎豹骑交予他。”

  “可丞相偏偏这般做了,且不容他人置喙。”

  “此举分明是要排除万难,坐实此事。”

  “能让丞相如此决绝,”

  “足见势在必行。”

  “我司马家,绝不可违逆丞相之意!”

  司马懿素有“老龟”之称。

  除却隐忍,趋吉避凶亦是其长。

  直觉告诉他,曹操或欲借此铲除异己。

  司马家会否受此波及?

  此刻的司马家,正处风雨飘摇之际。

  灭族之祸,带来的不止是家族凋零。

  在世家圈中,司马家已近除名。

  表面看来,各家皆对司马家慰勉有加,俨然同僚情深。

  实则,

  他们心底,谁不盼司马家满门绝灭?

  一席空缺,自有后来者居上。

  为挽家族颓势,

  司马懿长兄司马朗,上月已赴兖州任刺史一职。

  须知,

  此兖州刺史并无兵权,仅掌政事。

  然,

  即便如此,亦算一方要职。

  这或许是曹操给予司马家的暗中补偿。

  然而这也在情理之中。

  司马朗投效曹操的时间较早,大约在迎奉天子前后。十余年来勤勉尽责,确实到了该晋升的时机。

  但对司马家来说,眼下的局面却有些棘手。

  司马朗外任兖州,司马防早已辞官归乡,不可能再度出仕。旁支子弟又尽数凋零,家族中唯有司马懿一人仍在邺城官场周旋。

  世家之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独苗先折。

  这并非虚言。在官场互相袒护的世道,若家族仅有一人任职,注定举步维艰。遇上需背黑锅之事,同僚必然优先推他顶罪。

  不公平?

  世上何来绝对的公平?

  所谓独狼无敌,不过是市井传奇中的桥段。现实中,再强悍的孤狼遇挫,终究需要盟友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