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而曹舒却能!

  同样是许诺,张鲁的饼又小又糙,曹舒的饼却大而诱人。

  杨昂不傻,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见曹舒已有周密计划,曹操索性将调兵之权交予他。

  曹舒可任意挑选五千精锐,由张合、黄忠、庞德统领。

  曹舒毫不客气,率五千精兵混入汉中降卒,伪装成杨昂残部,准备给阳平关守军一个“惊喜”。

  ……

  数日后,阳平关外的官道上。

  张合、黄忠、庞德已换上汉中 。

  杨昂则热情地凑近三人,满脸谄媚。

  被曹舒的大饼冲昏头脑的他,早已分不清方向。

  对他而言,此次奇袭阳平关是难得的晋升机会。

  “杨将军,待会儿可全仰仗你了。”张合笑着调侃道,“身为汉中第一将,助我们拿下阳平关,应当不在话下吧?”

  杨昂哈哈一笑:“张将军说笑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汉中第一将的名号,不过是虚名罢了。”

  “若非舒公子点醒,我至今仍被张鲁那奸贼蒙在鼓里。”

  杨昂愤恨地握紧拳头。

  张合、黄忠、庞德三位将领见状,不禁暗自称奇。

  黄忠尤其感慨。

  当初生擒杨昂时,

  这厮还妄想反抗。

  黄忠岂会容他放肆?

  刀柄重重砸下,在杨昂头顶留下个消不去的肿包。

  时至今日,那包依旧醒目。

  但黄忠不知,

  杨昂心中反倒庆幸被黄忠所擒。

  否则曹军攻汉中之日,

  南郑城里那群酒囊饭袋,如何抵挡?

  阳平关作为军事要冲,

  自然设有哨探与烽燧。

  距关七十余里处,

  杨昂一行便被巡哨发现。

  哨兵机敏,

  一队快马回关报信,

  另一队悄然逼近查探。

  杨昂与张合等人身着沾血染尘的汉中 ,

  “杨”字大旗猎猎飘扬。

  待哨兵靠近,

  杨昂立即遣亲卫告知“败军返关”的消息。

  见果真是杨昂,

  哨兵顿时松懈。

  “真是杨将军!”

  哨兵认得这位汉中名将。

  何况这年月又无易容之术,

  确认身份后更无怀疑。

  余下哨兵又分半数回关,

  通报杨昂率部归来的军情。

  ……

  “将军,您这是……?”

  哨兵迟疑地望向杨昂。

  他自然看出这是败军之相,

  可这也太狼狈了!

  单是头顶那个骇人的肿包,

  就够触目惊心。

  见哨兵盯着伤处,

  杨昂怒喝道:

  “阎芝平日就这样教导你?”

  “简直不成体统!”

  阳平关守将阎芝,乃是汉中阎氏子弟。阎家与杨家并称汉中两大豪族,族中另有阎圃在张鲁帐下担任谋士。比起徒有虚名的杨松,阎圃确有真才实学,却因性情耿直不得重用。

  哨兵被杨昂厉声呵斥,顿时噤若寒蝉。区区哨卒面对汉中大将,哪敢有半分辩驳?

  张合暗自赞许杨昂的演技。若态度过于谦和,反倒惹人生疑。此刻这般盛气凌人的姿态,恰是将军对待士卒应有的威仪。

  不多时,先行通报的哨兵传回消息:阎芝准许败军入关休整。张合面不改色,掌心却已渗出细汗。

  暮色中,巍峨的阳平关轮廓渐显。杨昂凝视这座汉中门户,胸腔剧烈起伏。此关若破,张鲁便如拔牙猛虎,再难逞威。

  城头火把忽明忽暗,阎芝正眯眼打量关下军队。见杨昂甲胄染血、风尘仆仆,确似败退之状。又想起张鲁先前传令,命各关接应杨昂部众,遂不再迟疑。

  “吱呀”声中,厚重城门缓缓洞开。阎芝快步下城相迎,拱手笑道:“酒食俱已备齐,请将军速速入关。”

  阎芝奉命行事,将杨昂迎入阳平关休整。

  “多谢阎将军相助。”

  杨昂面带歉意,又道:“不过……杨某还有一事相求。”

  阎芝眉头微皱,心中隐约不安。

  但他不便推辞,只得笑道:“杨将军请讲,在下定当尽力。”

  杨昂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刹那间——

  寒光骤现!

  张合的长枪猛然刺出,直取阎芝咽喉!

  “你……!”

  阎芝惊怒交加,想要拔剑,却已浑身无力。

  “噗嗤!”

  又是一枪,阎芝当场毙命。

  与此同时,黄忠与庞德挥刀杀向阎芝的亲兵。

  阳平关守军尚未回神,少数人察觉异样,却已来不及反应。

  张合挑起阎芝首级,厉声喝道:“大戟士听令!随我杀敌!”

  这支“溃兵”之中,暗藏精锐——大戟士、虎卫军、暗卫,甚至还有黄忠率领的三百强弩兵。

  数支曹军精锐同时发难,阳平关守军溃不成军。

  阎芝一死,守军群龙无首,转眼败退。

  张合踏足城楼,心中畅快。

  这座雄关,终因杨昂之叛,落入曹军之手。

  张俊义已经许久未曾体验过这般痛快淋漓的战斗了!

  自从被曹操驱使,沦为四处奔波的劳碌将领后,张合始终在啃最硬的骨头、打最惨烈的仗。

  这使得他的胜率直线下滑,眼看就要跌至曹营众将的末位。

  什么?

  你说为何还没垫底?

  因为下面还有个夏侯惇顶着!

  史料记载,夏侯惇统兵胜率不足一成五,独自领军更是未尝一胜。

  但这位爷本就不靠军功立足。

  只要他平安活着,对曹操而言就是莫大的欣慰。

  毕竟这位活节钺永远稳坐曹营首席大将的虚位。

  ......

  攻占阳平关后,张合三人火速派斥候向长安报捷。

  曹军主力即将向雄关进发。

  若张鲁识相,就该立即遣使请降。

  若执意顽抗,失去天险后不过是苟延残喘。

  五日后,南郑。

  张鲁收到张合故意散布的噩耗——阳平关陷落,阎芝战死。

  暴怒的他欲拿杨昂家眷泄愤,却发现暗卫早已将人转移。

  连片衣角都没捞着的张鲁,只得强压怒火召见杨松、阎圃。

  阎圃双眼通红,显然刚痛哭过。

  亲弟阎芝殒命阳平关,他怎能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