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国法如铁,家规似山。-《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这皇位,他本就不稀罕,甚至觉得是个烫手山芋。

  权力有时令人疯狂,有时又让人避之不及。

  此刻的刘禅,多希望能有个可以依靠的人。

  无论是相父诸葛亮,父亲刘备,还是叔父关羽、张飞……

  哪怕有一个人能替他分担些压力也好啊!

  “陛下,曹军快到了,您的时间不多了,早做决断吧。”

  李严面无表情地走进大殿,冷冷说道。

  刘禅忽然笑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要笑。

  看着李严那张脸,他只觉可笑至极。

  当初刘备入主益州时,李严曾率众归顺,表现得何等积极。如今局势危急,这位旧臣却在刘禅面前上演了一出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戏码。

  刘禅倒未必要责怪李严,只是两相对照之下,愈发觉得此人言行可笑。不知李严投靠曹魏后,将以何种面目侍奉新主?这些都已与刘禅无关。无论魏明帝曹舒是否接受投降,他都已决心放弃帝位。先父的遗志与丞相的夙愿,终究是难以实现了。

  成都城门处,刘禅袒露上身立于囚车之中。李严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一旁,这般情景令邓艾与姜维面露困惑。两位年轻将领实在难以理解,李严出卖旧主后为何还能如此坦然自若?此刻他俨然以 自居。

  李严身后簇拥着益州世家子弟,众人脸上难掩喜色。当年刘璋治下,本土士族备受压制;刘备入蜀后,他们又眼睁睁看着东州派独占权柄。如今东州派重臣李严倒戈,另一位领袖吴懿随诸葛亮驻守雒城,成都城已完全落入益州世家掌控。

  士载,受降事宜就交由你处置吧。姜维低声对邓艾说道。见同僚面露难色,邓艾最终应允,让姜维负责向曹舒呈报军情,自己则出面接洽这批降臣。

  邓艾行至囚车前,向年轻的刘禅发问:可还有未尽之言?这位未及弱冠的君主,在经历臣子背叛与都城动荡后,神色间已看不出波澜。

  刘禅远远望见邓艾的身影,心中竟涌起一丝释然。

  他展颜笑道:邓将军,我别无他求,唯有一事相托。

  邓艾略一扬眉:何事?

  囚车中的刘禅郑重拱手:望将军入城后,莫伤百姓分毫。如此,我便心安了。言毕又深深一揖。

  虽衣衫不整的模样颇为狼狈,邓艾却未露讥色。他暗自思忖:刘禅本性纯良,若逢太平盛世,或能成为仁厚之君。

  邓艾挥手命人打开囚车——这本是刘禅主动要求的投降礼数,此刻解除囚禁,意味着他不再背负战俘之名。

  李严领着益州众世家围拢过来。他们心知肚明,这位年轻将领在曹舒跟前颇有分量。邓艾眼底闪过一丝嫌恶,又迅速换上笑脸。他虽不齿这些背主之徒,却不得不承认,正是他们的归降让成都免于战火。

  与此同时,雒城久攻不下。诸葛亮坐镇城头,蜀军士气如虹。即便马谡在石锤山铸下大错,仍被诸葛亮力挽狂澜。连孟获等人都心悦诚服,全力协防。可惜消息隔绝,诸葛亮尚不知成都已降。

  诸葛亮仍在心中谋划,若能击退曹军,便顺势攻取汉中,将其从曹魏手中夺回。

  暮色渐沉。

  孟获、孟优与廖化一同前来求见诸葛亮。

  孟获抱拳高声道:

  “丞相,我南中勇士夜视极佳!”

  “何不趁夜色突袭曹营?”

  “纵使曹舒小儿有所防备,也挡不住我蛮族虎狼之师!”

  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诸葛亮扶持下,孟获勉强统合了南中各部。

  如今的他虽比原本历史上更年轻,却威望不足,急需一场胜仗证明自己的统率之力!

  孟优亦随兄长请战。

  廖化则代表蜀中主战将领,肃然进言:

  “丞相,我军需一场胜仗挫敌锐气。”

  “今夜突袭,即便曹军有备,亦可全身而退!”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虽此言尚未流传,但人才凋零的蜀汉,已让这位老将扛起重任。

  昔年追随关羽镇守荆州时,廖化便以机变善战着称。

  此刻他的提议,终令诸葛亮动摇了决心。

  深知持久战耗资巨大的诸葛亮明白,若能速胜挫敌,必收奇效。

  思虑至此,他不再迟疑。

  调拨五千精兵予廖化,再配以孟获麾下蛮族精锐,合计万余兵马,密令夜袭曹营。

  为防情报泄露,诸葛亮更严密 。

  ……

  夜色如墨。

  月光下,廖化、孟获与孟优率军潜出雒城,直扑曹军大营!

  “杀——!”

  在孟获重赏激励下,蛮兵士气如虹,喊杀震天。

  廖化率领的突击部队,皆是精锐中的精锐。

  两支军队虽仅万余人,却是雒城最精锐的力量。

  廖化提刀策马,冲锋在前,誓要斩下曹将首级,扬名立万。

  蜀军与蛮兵点燃火把,纷纷掷向曹营。

  火光冲天,众人眼中闪过喜色——若能趁势攻入大营,此战必将大获全胜,甚至有望斩杀曹舒,立下不世之功!

  “杀——!”

  廖化率众呐喊冲锋,直扑大营外围。

  然而,眼前一幕令他们骇然——营中竟空无一人!

  “怎会如此?!”

  孟获、廖化惊呼未落,四周山坡骤然涌现无数曹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葛亮夜袭之计,早已被曹军暗哨洞悉。

  “就凭你也想偷袭我曹营?”

  铃铛声骤响,甘宁率锦帆军拦于东南,霸江刀直指廖化。论偷袭,他才是行家!

  张合、徐晃、黄忠、庞德、夏侯霸、王双、许仪等将领相继现身,合围而来。

  孟获、廖化面如死灰。

  最后,曹舒与夏侯渊缓缓现身。

  夏侯渊叹道:“舒儿,他们竟未察觉我军攻城未尽全力?”

  曹舒轻笑:“叔公,诸葛孔明虽多谋,用兵却过于谨慎了。”

  “今晚的突袭,想必是蜀将自行主张,得到诸葛孔明首肯而已。”

  夏侯渊微微颔首。

  诸葛亮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但如今的蜀军与曹军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然悬殊。

  “全军出击!!!”

  曹军的战鼓震天响起。

  四面八方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廖化与孟获的阵营。

  “轰隆!”

  “轰隆!”

  蜀军溃败之势如山崩。

  廖化挥舞兵刃在乱军中冲杀,却被黄忠轻易擒下。

  孟获与孟优试图率蛮兵突围,却不知曹舒早已派兵截断退路。

  最终,兄弟二人分别落入张合与徐晃之手。

  此战过后,残余蜀军士气尽丧。

  万余士卒或战死,或归降。

  而曹舒麾下,折损微乎其微。

  ……

  破晓时分

  曹军大帐内

  曹舒指尖轻叩案几,审视着阶下的廖化与孟获等人。

  “廖化,你素有勇名,可愿归顺我军,共襄大业?”

  廖化昂然答道:

  “忠臣不侍二主!”

  曹舒轻笑:

  “若未记错,你最初效忠的应是刘表刘景升?”

  “若真恪守忠义,当初便该随他同赴黄泉。”

  “又何必再为刘备父子卖命?”

  廖化一时语塞。

  曹舒继续道:

  “归降后,可任你为先锋征讨江东孙权——如何?”

  听闻此言,廖化眼中精光骤现。

  蜀汉上下对江东背刺之举深恶痛绝。

  更何况,他最敬重的关羽正是死于东吴之手。

  思虑再三,廖化终是低头归顺。

  唯一条件,便是要亲手为关羽复仇。

  见廖化降了,孟获与孟优面面相觑。

  他们投效蜀军,原本只为诸葛亮一人而已。

  除了个人魅力,曹舒的“钞能力”同样不容忽视。

  处理完廖化的事,曹舒将目光转向孟获兄弟。

  略作沉吟,他开口道:

  “孟获,本公子派你去贵霜那边教训教训他们,如何?”

  孟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南中与贵霜相距不远,他对那边的情况略知一二。

  然而曹舒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瞬间愣住——

  “孟获,听说南中有个叫祝融的女子?”

  “本公子想结识她。”

  ……

  孟获一时愕然。

  这位当朝司空,竟如此直白?

  转念一想,传闻曹操对美色颇有偏爱,曹舒作为其孙,有此喜好倒也合理。

  祝融是南中某部落族长之女,其部落实力不俗,位列南中第三。

  孟获此前在诸葛亮扶持下统一南中,对此部落未敢轻动,甚至有意通过联姻巩固关系。

  但战事骤起,他尚未行动便被征调前线。

  此刻听曹舒提及祝融,孟获心思急转——何不借此机会攀附曹舒?

  他向来精明,投靠诸葛亮是为利益与技术支持,更借蜀汉之势震慑南中。

  可如今沦为阶下囚,蜀汉亦江河日下,是时候另寻靠山了。

  “公子明鉴,祝融正是在下义妹。”孟获躬身道,“若公子有意,在下愿促成这段姻缘。”

  曹舒轻笑,目光意味深长地扫过孟获。

  此人机敏有余,但他更厌算计过甚之徒。

  南中迟早归入版图,让孟获去折腾贵霜倒无妨。

  南中若长期由孟获掌控自治,曹舒断然不会应允。

  国法如铁,家规似山。

  既然他曹舒亲临此地,各方势力就该安分守己,休想特立独行。

  目光在孟获与孟优之间游移,曹舒已然拿定主意。

  他含笑对孟优说道:

  令兄孟获乃建功立业之才,岂能困守南中?这太守之位便由你来接任。至于孟获,朕自有安排。

  孟获闻言如遭雷击,孟优却喜形于色。

  二人虽为同母异父兄弟,却因南中旧俗而生嫌隙——当年孟获之父亡故,其母改嫁族亲诞下孟优。孟优虽屈居副手,心底未尝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此刻朝廷敕封,正是天赐良机。

  末将......孟获喉头发紧。身为阶下囚,他岂敢抗旨?转头望向喜不自胜的弟弟,终于尝到作茧自缚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