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他并未像原本历史上的曹丕那样推行九品中正制。

  相反,他坚持唯才是举。

  可惜。

  这套制度,换作曹丕曹植等人根本玩不转。

  他们没有老曹的威望。

  没有威望怎么办?

  除了给自己贴金,最好的办法就是。

  所谓让利,就是将部分利益分给各方,比如河南世家、河北世家。

  看着曹舒沉思的神情。

  老曹并未打扰他。

  他再次取出几份公文,内容与治水无关,却都有共通之处。

  比如世家内部的派系之争。

  老曹采取既用且防的策略,同时让多个世家派系相互竞争。

  名额有限,世家子弟为镀金机会争相表现,自然卖力办事。

  接着,老曹亲自教导曹舒处理公文的要领。

  直到日暮时分,堆积如山的奏章才全部批阅完毕。

  曹舒的悟性令老曹欣慰。

  示范几次后,曹舒便能娴熟批注,从容不迫。

  不知情者见了,定会以为这是位少年 。

  舒儿今日辛苦了。

  稍作歇息后,便可去荀府见那位荀姑娘。

  下月你祖母寿辰,顺道邀她赴宴。

  老曹慈祥地笑道。

  卞夫人的社交圈包含曹营重臣家眷,邀请荀采合情合理。

  曹舒暗自佩服祖父的老谋深算。

  正当他欲离去时,醉醺醺的曹植披发闯入。

  父亲,孩儿新作短赋,请过目。

  (扑通!

  曹植突然发现曹舒与老曹同在厅中。

  曹舒身旁堆着刚批完的公文,手中墨笔未搁。

  这......

  曹植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置身冰窖。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眼前这一幕令他难以置信——

  父亲正在手把手教导曹舒批阅奏章!

  这种殊荣,他从未获得过。

  批阅奏章意味着什么?

  这是储君才配享有的特权!

  莫非父亲要越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这个孙辈?

  曹植胸口翻涌着说不出的滋味。

  案头墨迹未干的诗赋,此刻看来分外刺眼。

  曹操显然注意到了曹植的动静。

  看着这个披头散发、满身酒气的儿子,

  再对比整日协助理政的曹舒,

  曹操心头怒火腾地燃起。

  往日里,

  他常夸赞曹植的文采 。

  可如今......

  这不成器的儿子,活脱脱就是个纨绔废物!

  滚出去!

  曹操的怒吼震得梁木簌簌。

  曹植踉跄着逃出大殿。

  但比起父亲的呵斥,

  方才所见带来的冲击更令他魂不守舍。

  望着四叔仓皇的背影,

  曹舒暗自叹息。

  这般心性,难怪史书上斗不过曹丕。

  那位便宜父亲是什么人物?

  那可是在祖父日复一日的雷霆震怒中,

  淬炼出来的狠角色!

  论隐忍功夫,

  比起司马懿那头老狐狸,

  曹丕甚至更胜一筹。

  得知曹舒协理政务的消息后,

  曹丕硬是沉默了一整天。

  直到次日黄昏,

  才提着果篮登门拜访尚在养伤的司马懿。

  ......

  司马府邸

  曹丕叩响门环,熟门熟路地穿过回廊。

  作为这里的常客,

  司马家仆役早已见怪不怪。

  未能远迎,请主公恕罪。

  缠着满脸绷带的司马懿从内院迎出。

  凉州之战中,司马懿遭遇马超率领西凉铁骑的猛烈冲锋,几乎丧命。

  虽以顽强之姿逃脱,半边脸却已面目全非。

  曹丕并未在意司马懿的狼狈模样,放下带来的水果,直入正题:

  “仲达,据我安插在子建府中的眼线禀报,昨 回府后痛哭一场。”

  “起因是他携新作短赋前往丞相府,却见舒儿正协助父亲批阅奏章。”

  闻言,司马懿那张缠满绷带的脸微微抽动。

  “主公,此事对您同样不利!”

  “舒公子如今权势过盛——虎豹骑归其调遣,张合投其麾下,贾诩与他关系暧昧。”

  “此外,他与荀攸有师徒之谊,丞相更欲让他与荀氏联姻。”

  “主公,舒公子已具备继承大统的资格,唯一不足便是年龄与辈分。”

  “但以丞相的身体,再撑十年并非难事。届时舒公子成年,年龄便不成问题。”

  “至于辈分……若丞相执意扶他上位,这还算阻碍吗?”

  曹丕沉默。

  他不得不承认,曹舒手中的筹码既多且重,尤其是曹操的支持——这是曹丕从未获得的优势。

  当年,得曹操青睐的曹冲已让曹丕倍感压力;如今的曹舒,比曹冲更胜一筹。

  讽刺的是,曹舒竟是曹丕之子。

  尽管曹舒从未视曹丕为父。

  见曹丕沉思,司马懿亦心生紧迫。

  此前,司马家派司马孚效力曹舒麾下,担任其属官,但司马孚早已难以支撑。

  凉州之战后,司马孚如同行尸走肉,往日风采荡然无存。

  司马懿曾天真地以为,能在曹舒身上押注成功。这样双管齐下,无论曹丕还是曹舒最终继位,司马家都能稳赚不赔。

  可如今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从曹舒那里捞到好处,司马孚还变得疯疯癫癫。即便是傻子也看得出来,曹舒对司马家充满敌意。

  司马懿甚至怀疑,河内司马氏 案的幕后 就是曹舒。但他又能如何?既没有确凿证据,就算有证据,难道曹操会为了司马家处死最疼爱的孙子?

  司马懿心知肚明,曹操对灭门案并非毫无察觉,却选择视而不见。这等于给事件画上句号,禁止任何人继续追查。

  眼下司马懿别无选择,只能将全部赌注压在曹丕身上。唯有曹丕胜出,司马家才有立足之地。

  仲达,曹丕突然紧张地问道,若舒儿得势,会如何处置我这个父亲?

  司马懿强作镇定:主公多虑了,舒公子不至于加害于您。但您扪心自问,父子之情可还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