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过狂妄-《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刘表再下令:“立即招募三万水军!王政南竟能跨海调兵至交州,其水师之强,远超我等预料!”

  “谨遵军令。”

  蔡瑁躬身接令。

  “退下吧。”

  刘表甩袖转身,步入后堂。

  徐州之战,不过是助曹操坐大。

  可交州一旦易主,荆南四郡便岌岌可危。

  当年他奉命入主荆州,耗费无数心力安抚四方,尤对武陵蛮族以礼相待。

  若今朝被大蜻攻破,南郡、南阳必将沦为战场,生灵涂炭。

  正月末,

  彭城久攻不下。

  张辽以五千士卒死守孤城,已逾月余。

  沛国,萧县之外。

  司空府大营延绵十余里,旌旗蔽日。

  中军帅帐之内,曹操正翻阅各地战报。

  “主公。”

  史涣上前禀报,语气凝重:“孙伯符连克数城,不日即可与子孝将军合围彭城;妙才将军亦已逼近郯城。

  我中军是否该有所行动?”

  “不必着急。”

  曹操合上竹简,唇角微扬:“吕布匹夫,妄图凭坚城耗我粮草,真当我不知虚实?可笑之极!”

  “主公英明。”

  帐中诸将纷纷拱手称是。

  “文谦。”

  曹操目光扫向队列末尾,沉声道:“此番你为副将,明日率五千兵赴郯城与妙才会合。

  若能夺下郯城,便由你驻守阻敌臧霸,放妙才迂回下邳!”

  “末将领命!”

  乐进抱拳领令,气势凛然。

  “主公。”

  程昱捻着胡须,缓缓道:“彭城久攻不下,我军主力便难以进逼下邳,否则粮道极易被截断。

  不知可否派人劝降张辽?”

  “难。”

  曹操轻摇头,语气沉凝:“张文远乃雁门人,自始至终追随吕布,统兵之能不逊于妙才、子孝。

  只要吕布尚在一日,此人绝不会归降。”

  “属下明白。”

  程昱只得应声领命,神色微黯。

  曹操目光如刀,冷然道:“他不降也无妨,围便是了。

  一月不克,便围两月。

  彭城不过弹丸之地,耗也能耗死他!”

  “喏!”

  帐中诸将齐声应诺。

  忽而曹操眉峰一扬,又道:“对了,孙伯符将其兄弟姊妹,连同老母一并送往许昌,你们可知其意何在?”

  “徐州。”

  程昱与史涣异口同声,语气笃定。

  孙策欲取徐州,司空府上下早已心知肚明。

  “正是。”

  曹操朗声一笑,豪气迸发:“他清楚徐地百姓对我曹孟德恨之入骨,恨不得啖我肉、寝我皮。

  所以他想代朝廷镇守此地,既为安抚民心,亦是不甘江东之败,实有意与大蜻一争高下!”

  “太过狂妄。”

  程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大蜻——那是司空府真正的劲敌。

  即便眼下休兵罢战,暗中角力却从未停歇。

  别说孙策如今手中无兵,哪怕坐拥一州之力,也未必能在大蜻面前占得半分便宜!

  “仲德。”

  曹操拂袖而起,正色问道:“你以为,他真能治得住徐州?”

  程昱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可行。”

  “是啊。”

  曹操远眺彭城方向,语调低缓:“他将全家送入许昌为人质,此战之中更是奋勇争先。

  若不让其执掌徐州,恐失天下人心。”

  “主公!”

  话音未落,郭嘉自帐外疾步而来。

  “奉孝!”

  曹操面露喜色,“你总算从睢阳赶到了。”

  “主公。”

  郭嘉拱手行礼,气息未稳,“元让将军与董昭留守后方,我只是交接军务,耽搁了一两日罢了。”

  “快请入座。”

  曹操抬手相邀。

  郭嘉却未落座,神色肃然:“方才校事自荆州密报传来——刘表正向荆南增兵,且已遣刘磐、文聘率军南下!”

  “增兵荆南?”

  曹操与程昱皆是一震,瞳孔骤缩。

  “咕咚。”

  郭嘉咽下一口茶水,嗓音略显干涩:“依我推测,大蜻出海将士并未回师,而是沿海路直扑交州!如今怕是七郡五十六城,已大半沦陷于敌手!”

  “嘶——”

  史涣、徐晃等人齐齐倒抽冷气。

  交州之地,山险水恶,毗邻南越,境内百越杂居,蛮部林立,势力纷乱如麻。

  如此之地,刘表竟仍要调兵增援荆南,足见大蜻兵锋之盛、攻势之烈!

  交州……

  大蜻锐不可当。

  阴云悄然笼罩帅帐,众将心头俱是一沉。

  他们皆已意识到:大蜻未来必成司空府心腹大患。

  那种压迫感,甚至比远据冀州、即将一统北方的袁绍更令人窒息。

  “主公。”

  程昱强压心中惊涛,躬身进言:“眼下我们无力遏制大蜻。

  王政南以交州为战场,意在牵制荆南,避开我军主力锋芒。

  何况彼有长江天堑为凭,难以彻底剿灭。

  当务之急,仍在于徐州!”

  “所言极是。”

  郭嘉亦躬身附和。

  “嗯。”

  曹操凝视远方,眸光凛冽,杀机隐现:“文谦,即刻引兵奔赴郯城!此战能否速胜,关键就在妙才右翼兵马能否及时到位!”

  “喏!”

  乐进抱拳领令,转身大步离帐。

  曹操环视诸将,声音低沉而决绝:“徐州兵力薄弱,我们要做的,是助妙才切断张辽与魏续之间的粮道。

  一旦妙才兵发下邳,史涣立即率两万精兵围困吕县,断其退路,使其不得再逃!”

  “喏!”

  史涣洪声应命。

  彭城、吕县、下邳——三城皆倚泗水而立,互为犄角。

  若非孙策左翼连战连捷,步步紧逼,魏续等人也不会被逼退至吕县一隅。

  下邳城头,风卷残云。

  守卒面色惶惶,士气低迷。

  徐州三路战况胜负参半,然败象已露。

  这些将士多为本地人,亲历当年曹操屠城旧事,深知一旦城破,将是何等惨景。

  “高将军!”

  陈宫登上城楼,唤了一声。

  “先生。”

  高顺神色庄重,躬身行礼。

  陈宫指尖轻捻,目光掠过内城城墙,低声道:“主公今日又饮酒过度了?”

  “是。”

  高顺眉峰微锁。

  陈宫若有所思,忍不住问道:“每逢战事紧要,将军总会上言劝谏。

  可当初迎击司空府大军之时,将军却沉默不语,是何缘故?”

  “先生。”

  高顺声音冷峻,“谏言无益。”

  他眼中透出坚毅之色,语气如霜:“主公素来不喜我性情刚直,亦厌我治军严苛。

  唯独在战场上,我的话尚有几分分量。

  可那一战——已无进言之需!”

  “为何?”

  陈宫愕然追问。

  “呵。”

  高顺罕见地扯了下嘴角,竟露出一丝笑意:“先生早知此战必败,主公心中也清楚。

  况且……先生不是早已寻好了退路么?”

  “能否真正脱身,犹未可知。”

  陈宫凝视着远方的大蜻方向,眸光深沉。

  “能走。”

  “也不能走。”

  高顺目光炯炯,缓缓道:“主公是从并州狼骑中杀出来的豪雄,岂肯低头依附他人?而王政南志向高远,手段凌厉,绝不会容我们以独立藩镇存续,必然要拆散旧部、收归麾下。

  正因如此,主公才对此不屑一顾。”

  “或许吧。”

  陈宫眼神复杂,夹杂着无奈与追忆。

  吕布并非明主,堪称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的典型。

  可他对陈宫,却是真心相待。

  两人皆在失意潦倒之际相遇,携手至今,早已竭尽心力。

  毕竟,徐州终究不是大蜻。

  他与吕布,终究撑不起逐鹿天下的重担。

  武夫终归是武夫,难以蜕变为执掌江山的霸主。

  而王政南生于天岳山中,胸怀四海,谋略深远,足以压服群雄——这正是陈宫选择投靠大蜻的原因。

  吕布固然无法成为大蜻的附属诸侯,

  但王政南未必不会重用他,以及他们这些旧日部属。

  二月中旬。

  东海郡,郯城告破。

  成廉血洒城楼,战死殉城,千名铁骑尽数覆没。

  郯城曾为徐州治所,它的陷落成了压垮全局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连锁溃败。

  史涣率两万兵马围困吕县之际,魏续、侯成竟率数千将士直接投降。

  彭城通往下邳的唯一通道被截断,泗水漕运也为敌所控,下邳无法向彭城输送粮秣,局势雪上加霜。

  二月末,曹操主力东进,兵临下邳。

  彭城、下邳双双被围,战火蔓延至最后一隅。

  徐州之战看似已近尾声,然而真正的守城血战,才刚刚开始。

  消息传至大蜻,满朝文武无不震惊错愕。

  大蜻城东,一处院落宽阔幽静。

  王朗满脸惊诧:“吕布竟败得如此之快!”

  “唉。”

  诸葛瑾轻叹一声:“非战之罪也。

  若魏续、侯成能守住吕县不失,下邳粮道不断,张辽仍可作为前军抵御曹军。

  只要拖得够久,未必没有转机。”

  “不只是‘未必’。”

  贾诩此时步入厅中,手中捧着密报,沉声道:“而是必定尚有生机。”

  他将密信呈上:“主公,北地急讯——袁本初已对公孙伯圭发动总攻,易京被围。

  不出一月,幽冀青并四州将尽归其手。”

  “嘶——”

  众人齐齐吸了一口冷气。

  荀攸面色震动:“袁绍如今俨然天下最强诸侯,坐拥四州之地。

  若吕布此役不败,或可拖延时日,待冀州南下许昌,局面或将逆转。”

  “等不到了。”

  贾诩语气沉重:“若吕县尚在,或还有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