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物办那间堆满古籍和拓片的办公室内,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墨锭混合的特殊气味。刘主任见到风尘仆仆赶来的林卫东,并未多言寒暄,只是神色凝重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将一张小心摊在铺着软绒的桌面上的大幅拓片指给他看。
“卫东,你来看这个。”刘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是上周邻省一处新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刻在一块残损的祭祀石板背面,险些被当成无意义的磨痕忽略掉。”
林卫东凝神望去。拓片上的图案比之前刘主任提供的任何关于“星火图腾”的线描都要清晰、完整。中心依旧是一团抽象却极具生命力的火焰纹,周围环绕着七颗以特定规律排布的星辰。但与以往图案不同的是,这火焰的下方,清晰地刻着一道横线,横线之下,是无数扭曲、挣扎、仿佛欲要冲破界限的触手状阴影!而在火焰与横线之间,有一个极其繁复、类似于锁孔或者某种枢纽的符号!
“这道线……就是‘门’?或者说,‘界限’?”林卫东瞳孔微缩,指尖虚点着那道横线,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这图案直观地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守门人”守护的,正是一道分隔秩序与混乱的“界限”!
刘主任重重地点了点头,又拿出几张放大的细节照片:“你看这里,火焰纹与这个‘枢纽’符号的连接处,其笔画走势,与你之前描述过的、你金丹上那道‘守序之纹’的部分结构,是否有相似之处?”
林卫东仔细比对,心中豁然开朗!确实有五六分神似!虽然石板上刻痕古拙,不如金丹道纹那般精细玄奥,但那股维系平衡、镇守秩序的“意”,却是相通的!这几乎可以肯定,“守序之纹”就是“星火图腾”力量体系在修行个体身上的具现化,是“守门人”身份的象征!
“还有这个,”刘主任又翻出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上面是一块残破龟甲的黑白拓印,旁边的注释是商代晚期,“这上面有几个疑似‘先天鬼箓’的变体字,与幽冥文同源但更古老,经过初步破译,可能与‘回归’、‘门扉’、‘钥匙’有关。”
“钥匙……”林卫东的目光再次落回那石板拓片上火焰与横线之间的“枢纽”符号。难道这就是“钥匙”的图示?而自己的金丹,或者说“守序之纹”,就是启动这“钥匙”的关键?
“卫东,情况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刘主任压低了声音,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这块石板的出土,以及近期一些其他渠道传来的零星信息,都指向一个可能性——上古‘守门人’时代终结,并非自然消亡,而可能是一场……惨烈的‘关门’之战。他们封印了‘门’对面的东西,也就是你所说的‘秽影’之源,但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如今封印历经万古有所松动,而对面的东西,从未放弃过‘回归’。”
“所以,‘秽影’冲击封印,不仅仅是为了脱困,更是为了打开那扇‘门’,完成它们未竟的‘回归’?”林卫东感觉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如果“秽影”只是被封印在此界的残骸,那“门”的对面,该是何等恐怖的景象?陈深组织,以及烈阳宗,他们争夺龙脉之精,是否也隐约知晓“门”的存在?他们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这只是基于现有碎片的推测,但可能性很高。”刘主任叹了口气,“我所知的也仅限于此,更多核心秘密,恐怕还埋藏在地宫深处,或者……掌握在像那位老道士一样的神秘传承者手中。”
离开文物办,林卫东心情沉重。刘主任提供的线索如同拼上了关键的一块,让他看到了更庞大的图景,却也带来了更深的危机感。他不仅是在守护龙脉,更是在守护一道关乎此界存亡的“界限”!
走在返回龙门村的土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当他途经一片偏僻的林地时,脚步蓦地停住。
前方的老槐树下,不知何时,竟站着一个人影。
那人身着洗得发白的旧道袍,身形清瘦,背对着他,正仰头看着树冠间漏下的夕阳余晖,仿佛融入了这片暮色之中,气息缥缈难测。
林卫东瞳孔骤缩,浑身肌肉瞬间绷紧,归元薪火自行运转起来。
这个背影……他绝不会认错!
正是那个在鬼市点醒他,传授《地脉导引初解》后便消失无踪的——神秘老道士!
他果然出现了!而且,是特意在此等他?
老道士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淡然笑容,目光却清澈深邃,仿佛能直透人心。他上下打量了林卫东一番,尤其是在他丹田气海的位置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
“金丹初成,纹显守序……不错,比贫道预想的,还要快上几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在这寂静的林中清晰回荡。
“前辈!”林卫东压下心中的波澜,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当日鬼市指点之恩,晚辈不敢忘。不知前辈此次现身……”
老道士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投向龙门村的方向,眼神变得有些悠远:“时机将至,乱象已显。那地宫深处的‘旧影’,躁动得愈发厉害了。”
他顿了顿,重新看向林卫东,语气带着一丝凝重:“小子,你可知,你凝聚的这枚金丹,这‘守序之纹’,既是守护之基,亦可能成为……开启灾劫之钥?”
“卫东,你来看这个。”刘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是上周邻省一处新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刻在一块残损的祭祀石板背面,险些被当成无意义的磨痕忽略掉。”
林卫东凝神望去。拓片上的图案比之前刘主任提供的任何关于“星火图腾”的线描都要清晰、完整。中心依旧是一团抽象却极具生命力的火焰纹,周围环绕着七颗以特定规律排布的星辰。但与以往图案不同的是,这火焰的下方,清晰地刻着一道横线,横线之下,是无数扭曲、挣扎、仿佛欲要冲破界限的触手状阴影!而在火焰与横线之间,有一个极其繁复、类似于锁孔或者某种枢纽的符号!
“这道线……就是‘门’?或者说,‘界限’?”林卫东瞳孔微缩,指尖虚点着那道横线,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这图案直观地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守门人”守护的,正是一道分隔秩序与混乱的“界限”!
刘主任重重地点了点头,又拿出几张放大的细节照片:“你看这里,火焰纹与这个‘枢纽’符号的连接处,其笔画走势,与你之前描述过的、你金丹上那道‘守序之纹’的部分结构,是否有相似之处?”
林卫东仔细比对,心中豁然开朗!确实有五六分神似!虽然石板上刻痕古拙,不如金丹道纹那般精细玄奥,但那股维系平衡、镇守秩序的“意”,却是相通的!这几乎可以肯定,“守序之纹”就是“星火图腾”力量体系在修行个体身上的具现化,是“守门人”身份的象征!
“还有这个,”刘主任又翻出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上面是一块残破龟甲的黑白拓印,旁边的注释是商代晚期,“这上面有几个疑似‘先天鬼箓’的变体字,与幽冥文同源但更古老,经过初步破译,可能与‘回归’、‘门扉’、‘钥匙’有关。”
“钥匙……”林卫东的目光再次落回那石板拓片上火焰与横线之间的“枢纽”符号。难道这就是“钥匙”的图示?而自己的金丹,或者说“守序之纹”,就是启动这“钥匙”的关键?
“卫东,情况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刘主任压低了声音,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这块石板的出土,以及近期一些其他渠道传来的零星信息,都指向一个可能性——上古‘守门人’时代终结,并非自然消亡,而可能是一场……惨烈的‘关门’之战。他们封印了‘门’对面的东西,也就是你所说的‘秽影’之源,但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如今封印历经万古有所松动,而对面的东西,从未放弃过‘回归’。”
“所以,‘秽影’冲击封印,不仅仅是为了脱困,更是为了打开那扇‘门’,完成它们未竟的‘回归’?”林卫东感觉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如果“秽影”只是被封印在此界的残骸,那“门”的对面,该是何等恐怖的景象?陈深组织,以及烈阳宗,他们争夺龙脉之精,是否也隐约知晓“门”的存在?他们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这只是基于现有碎片的推测,但可能性很高。”刘主任叹了口气,“我所知的也仅限于此,更多核心秘密,恐怕还埋藏在地宫深处,或者……掌握在像那位老道士一样的神秘传承者手中。”
离开文物办,林卫东心情沉重。刘主任提供的线索如同拼上了关键的一块,让他看到了更庞大的图景,却也带来了更深的危机感。他不仅是在守护龙脉,更是在守护一道关乎此界存亡的“界限”!
走在返回龙门村的土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当他途经一片偏僻的林地时,脚步蓦地停住。
前方的老槐树下,不知何时,竟站着一个人影。
那人身着洗得发白的旧道袍,身形清瘦,背对着他,正仰头看着树冠间漏下的夕阳余晖,仿佛融入了这片暮色之中,气息缥缈难测。
林卫东瞳孔骤缩,浑身肌肉瞬间绷紧,归元薪火自行运转起来。
这个背影……他绝不会认错!
正是那个在鬼市点醒他,传授《地脉导引初解》后便消失无踪的——神秘老道士!
他果然出现了!而且,是特意在此等他?
老道士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淡然笑容,目光却清澈深邃,仿佛能直透人心。他上下打量了林卫东一番,尤其是在他丹田气海的位置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
“金丹初成,纹显守序……不错,比贫道预想的,还要快上几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在这寂静的林中清晰回荡。
“前辈!”林卫东压下心中的波澜,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当日鬼市指点之恩,晚辈不敢忘。不知前辈此次现身……”
老道士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投向龙门村的方向,眼神变得有些悠远:“时机将至,乱象已显。那地宫深处的‘旧影’,躁动得愈发厉害了。”
他顿了顿,重新看向林卫东,语气带着一丝凝重:“小子,你可知,你凝聚的这枚金丹,这‘守序之纹’,既是守护之基,亦可能成为……开启灾劫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