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金丹溯源,暗影新动-《龙门秘录》

  地宫之内,林卫东心神沉凝,归元薪火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化作探寻自身根源的“灯盏”。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温润而蕴含生机的琉璃火光,不再追求其焚邪破煞的威能,而是将其化为最细腻的触须,缓缓浸润着黄庭内那枚缓缓旋转的金丹。

  他的意识附着在火光之上,如同潜入深海,向着金丹深处那自然显化、与“门”之意象相似的玄奥纹路探去。这一次,他并非摹写,而是感知,试图读懂这些纹路本身所承载的信息,聆听它们无声的诉说。

  起初,只有一片混沌与金丹本身磅礴的能量波动。但林卫东极富耐心,他以自身坚定的守护意志为引,以龙门法脉薪火相传的“向死而生”意境为桥,持续不断地与那纹路进行着深层次的沟通。

  不知过了多久,在那纹路的最深处, beyond the level of forand energy, he seed to touch upon a faint, lingering will—a will that was ancient, weathered, filled with a sense of sole duty and… a trace of sorrow?

  并非清晰的画面或声音,而是一种纯粹意念的残留。他仿佛看到,在无比久远的过去,无数身影立于大地关键之处,他们身绕星火,目光坚定,共同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隔绝内外的宏伟“界限”。他们镇守于此,岁月流转,沧海桑田,身影一个个在时光中黯淡、消散,但那守护的意志,却如同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直至融入血脉,化入传承……

  这便是“守门人”吗?这便是龙门法脉最初的使命?

  那股意志中蕴含的沉重责任与一丝未能尽全功的悲怆,让林卫东心神震颤,几乎难以自持。他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跨越万古的孤独与坚守。

  也正是在与这股古老意志产生共鸣的刹那,他金丹表面的纹路骤然亮起微光!并非之前显化时的异动,而是一种温和的、认同般的回应。一股更加精纯、更贴近本源的力量,自金丹深处涓涓流出,与他自身的归元薪火、与外界龙脉之精的感应,都变得更加水乳交融,圆融无碍。

  他的修为并未瞬间暴涨,但他对力量的本质,对自身传承的认知,却有了质的飞跃。若说之前是借用龙脉之力,那么此刻,他仿佛真正开始“成为”龙脉守护体系的一部分,与这片山川大地形成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共生。

  他明白,这才是龙门法脉,或者说“守门人”传承真正的修行道路——不仅仅是力量的积累,更是对职责的认同,对守护之“道”的践行。

  然而,就在林卫东沉浸于这溯源之旅带来的感悟时,他通过地脉灵网一直维持的对外界监控,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并非来自烈阳宗据点,那依旧如同沉默的火山,只有阳鼎天那煌煌如日的纯阳气息稳定地盘踞。也非来自幽墟裂隙,“秽影”似乎因之前的疯狂和消耗,陷入了更深沉的沉寂。

  这动静,来自东南方向,陈深组织之前活跃的区域,但更加隐蔽,更加……分散。

  数股极其微弱、性质各异、但都带着那种冰冷科技与异种能量混合感的波动,正如同渗入沙地的水银,从不同方向,以极其缓慢而迂回的方式,向着野狐岭外围渗透。它们并非直接探测地脉或能量,更像是在……布设某种东西?

  林卫东立刻警觉起来。陈深组织在信标被拔除、经历了上次的警告和烈阳宗的威慑后,显然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进行集中的、高强度的窥探,而是化整为零,采用了一种更耐心、更难以察觉的渗透方式。

  他们想做什么?布设新的、更隐蔽的监控网络?还是……在准备某种需要长时间布局的大型装置或阵法?

  林卫东尝试调动地脉灵网的力量,去干扰或探查这些分散的波动。但这些波动太过微弱分散,且似乎具备某种自适应屏蔽机制,一旦感受到地脉之力的细微变化,便会立刻沉寂或改变路径,如同拥有生命的阴影。

  “真是阴魂不散……”林卫东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陈深组织就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被打痛了会暂时退缩,却绝不会放弃,总会寻找新的角度和方式再次袭来。

  他暂时无法精确清除这些分散的“阴影”,但也不能任由他们施为。心念一动,那七个已被强化的地脉节点微微亮起,在林卫东的精妙操控下,节点周围的地气开始产生一种低频的、无害却持续存在的“灵压背景噪音”。

  这种噪音不会直接攻击或暴露那些渗透的波动,却会像一层无形的薄雾,干扰其信息的精确传递与定位,大大增加其布设难度和不确定性。这相当于在自家外围布下了一层声学干扰层,让潜入者如同置身嘈杂市场,难以听清彼此的耳语。

  做完这一切,林卫东缓缓睁开眼,眸中琉璃光泽内蕴,深邃如星夜。

  内有金丹溯源,明悟传承根本;外有群狼环伺,暗影蠢蠢欲动。

  前路依旧艰险,但他心志愈坚。

  守门人之责,他已初步担起。

  接下来,便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倒要看看,这各方势力,在这龙门棋局上,究竟能走出怎样的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