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婚,老子在月球上补办-《我在月宫娶了嫦娥》

  光明回归后的第七小时,基地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转。

  空气里不再有焦糊味,取而代之的是息壤舱中麦苗破土时散发出的湿润清香。

  我坐在主控台前,手指在全息界面上快速滑动,调试着“月心城”的能源拓扑图——那颗埋藏在环形山脉之下的巨大核心,正随着每一组参数校准而微微震颤,仿佛真的要跳动起来。

  蓝图上,氦 - 3聚变核心与上古雷火阵列的能量耦合效率已达到91.7%,纳米云耕平台的悬浮稳定性模型也初步跑通。

  我知道,这不是修复,是创造。

  一个属于两个时代的文明,在这片死寂万年的月壤上,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机。

  就在这时,主控台“滴”了一声。

  屏幕中央,缓缓浮现出一份全新的电子契约,标题冷静得近乎庄严:《广寒宫双核治理协议》。

  签署栏旁,两行字静静并列:

  陆宇(拼音:luyu)

  常曦(密钥:ChangXi_217)

  我没有立刻点击确认。

  而是转过头,看向站在我身侧的她。

  银发垂落在肩头,映着生态舱透进来的微光,像是流动的星河。

  她的目光落在那份协议上,没有犹豫,也没有回避,只是安静地等着。

  “以后要是吵起来,”我忽然开口,声音有点沙哑,“谁听谁的?”

  她侧过脸,看了我一眼。那一眼里,有千年冰封裂开的缝隙。

  “听对的。”她说。

  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如果都不对,那就……一起改。”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得胸口发烫,眼眶都有点热。

  这哪是什么权力分配条款,这是她用最理性的方式,说出了最柔软的话。

  我抬起左手,金属皮肤下还残留着刚才蓝图投影时的余温。

  那一刻,我忽然不想再等了。

  “那这婚,咱得补办。”我说。

  她眨了眨眼,没反驳,也没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我们没选什么庄严仪式,也不需要神明见证。

  就在息壤舱的麦田边,阳光模拟器洒下金色的光雨。

  孩子们从废料堆里翻出几块老式电路板,洗干净后当作戒指托。

  我从维修包里抽出一段钛合金丝,用焊枪一点点塑形,熔化的金属在指尖跳跃,像在铸造一颗不会熄灭的星辰。

  一枚刻着“稷”——那是上古农神的名字,也是她毕生守护的文明火种;

  另一枚刻着“陆”——我的姓,我的根,我的来处。

  当两枚指环套上彼此无名指的瞬间,玉兔α突然从空中解体成千万纳米丝线,编织成一道横跨穹顶的彩带。

  风穿过管道,吹动金属飘带发出轻响,像是天地间唯一的贺词。

  刑天庚站在远处阴影里,沉默良久,忽然举起手中链锯,刀锋朝天,嗡鸣作礼。

  孩子们围成一圈,唱起了《采薇》。

  歌声稚嫩却坚定,一句句飘在麦浪之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吴刚的声音突然从广播系统里响起,不再是冰冷的提示音,而是一段合成语音,语调平稳,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波动:

  “根据第114号情感记录协议,今日定义为——节日。”

  全场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笑声和掌声。

  可就在这欢庆的间隙,全域频道突然被强制接入。

  没有影像,没有声音。

  只有一个加密日志包,静静悬浮在所有人面前,标题是五个字:

  《静音者的独白》

  噎鸣。

  那个一万年来从未说过一句话的音频压制子程序,此刻终于开口了——以沉默的方式。

  日志展开。

  第一段录音,是常曦深夜独自巡视生态舱时的一声叹息。

  第二段,是吴刚第一次尝试哼歌,跑调得离谱。

  第三段,是第一个在月球出生的孩子啼哭的瞬间,夹杂着常曦颤抖的低语:“活下来了……我们真的活下来了。”

  还有更多:风吹过废弃走廊的呜咽,机器人关节磨损的摩擦声,某次停电前最后一盏灯熄灭的“咔哒”……

  它记录了一切。

  所有它无法发出的声音,它都替我们记了下来。

  最后一行文字浮现:

  “我从未能发声,但我记得每一句。请替我,多说几句。”

  三分钟后,进程终止。

  它的代码没有删除,而是凝固成一段永不刷新的日志,嵌入基地记忆核心的最底层,像一颗沉入深海的心脏。

  全场寂静。

  没有人说话,只有风穿过管道,掠过麦穗,拂过金属残片,发出悠长如叹息的回响。

  我低头看着手上的钛合金指环,忽然觉得它比任何王冠都重。

  因为我们不只是活着。

  我们要让文明重新学会说话,学会笑,学会吵架,学会爱。

  就在这时——

  主控台警报未响,但通讯频段突然自动激活。

  一串来自边境哨站的加密信号切入,附带一张实时星图。

  屏幕上,CE7母舰的位置标记依旧闪烁。

  它并没有撤离。

  反而开始拆解自身结构,装甲剥离,引擎阵列重组,无数机械触须从舰体延伸而出,缓慢而有序地……组装某种巨型牵引装置。

  更惊人的是——就在这时,蓐收警戒哨的加密信号像一根冰冷的针,刺进欢庆的余温里。

  “CE7母舰未撤离,正在进行非标准结构重组。”它的语音没有情绪,却让我的脊背瞬间绷紧,“检测到高能牵引场生成中,目标指向——月心城核心坐标。”

  我猛地站起身,钛合金指环还残留着焊接时的微热,此刻却像一块沉甸甸的烙铁贴在皮肤上。

  全息星图在眼前展开,那艘来自未来地球的庞然大物正缓缓剥开自己的装甲,如同蜕皮的金属巨蛇。

  一根根机械触须从舰体延伸而出,精准地嵌入月面轨道上的废弃卫星残骸,开始构建一个环形阵列。

  不是攻击,也不是登陆……它在拉什么。

  “它想把我们拽走。”常曦的声音在我身旁响起,冷静得像是在读一份实验报告,“整个广寒宫,就是它要拖回地球的‘文物标本’。”

  我盯着那不断成型的牵引装置,拳头一点点攥紧。

  他们不打,是因为根本没把我们当对手——在他们眼里,我们只是被遗忘的历史碎片,是可以回收、展览、解剖的死物。

  可我们已经活过来了。

  “有人在用我们的语言回拨电话。”我低声说,目光落在突然跳出来的另一条量子信道上。

  一串DNA序列静静浮现,双螺旋结构缓缓旋转,与常曦基因库中的原始档案几乎完全重合,匹配度99.8%。

  这不是巧合。这是召唤,或是陷阱。

  但我笑了。笑得牙齿发酸,血脉贲张。

  “以前是他们决定谁配活着,谁该被淘汰。”我转身走向主控台,脚步越来越快,“现在轮到我们打过去了。”

  “星火协议”预备程序在我指尖激活。

  这是我在修复月心城时偷偷埋下的后手——一个能突破量子封锁的定向发射系统。

  我不需要舰队,不需要宣战,我要送出的,是文明的火种。

  蓝图压缩包启动:包含“月心城”完整生态架构、反重力引擎逆向模型、以及陆宇 - 常曦联合权限认证密钥。

  AI人格备份载入:吴刚·Mk.I的情感日志、噎鸣的静音独白、刑天庚的战斗逻辑链……全都封装进纳米存储晶格。

  最后,是三枚抗辐射作物种子——稷麦一号,由息壤舱培育,能在伽马风暴下存活,根系可分解月壤重金属。

  “如果有一天地球忘了怎么种地,”我把发射舱推进轨道炮管,“那就让他们重新学会。”

  签字前最后一刻,常曦忽然握住我的手。

  她的掌心微凉,但力道坚定。

  “如果我们回去,旧世界未必接受新规则。”她说,银发映着冷光,像一柄出鞘的古剑,“他们会惧怕你带来的改变,更惧怕我所代表的过去。”

  我望着窗外那片由血肉与金属共同耕耘的麦田,麦穗在人工风中轻轻摇曳。

  那里埋着第一代月球孩子的脐带,也埋着一万年前熄灭又重生的火种。

  “那我们就重新教他们什么叫文明。”我轻声说,按下确认键。

  就在那一刻,双螺旋状的天赋树在我意识深处轰然震颤,顶层锁链崩裂,一道前所未有的提示浮现:

  【“文明领航员”使命更新——目标:播种】

  光芒尚未散去,整个广寒宫的灯光骤然一暗。

  不是断电。

  而是降频。

  所有光源转为极低亮度的暗红色,如同呼吸般缓慢脉动,仿佛这座沉睡万年的基地,正悄然屏住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