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冷宫探踪-《如晦传》

  沈如晦抱着木盒在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冰冷的空气像刀子般割着她的喉咙。身后的厮杀声渐渐远去,但她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安全。

  沿着墙根的雪沟一路向南,她终于在一处断崖下找到了接应的影卫。两名黑衣影卫如同雪地里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面前。

  王妃,请随我们来。

  他们带着她穿过一条隐秘的小径,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洞内已经生起了火堆,萧珣正站在火边,神色凝重。

  得手了?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她怀中的木盒上。

  沈如晦点点头,将木盒放在石桌上。她刚要开口,却突然想起静观师太还在庵中。

  师太她...

  已经派人去接应了。

  萧珣打断她,

  先看看你拿到了什么。

  沈如晦打开木盒,将里面的物品一一取出。密信、账簿、令牌残片,还有那半枚染血的蟠螭玉佩。当她拿起玉佩时,突然感觉指尖一阵刺痛。

  这是...

  萧珣接过玉佩,在火光下仔细端详。只见玉佩的断裂处隐隐泛着暗红色的光泽,像是干涸的血迹,却又透着诡异的光芒。

  血咒。

  萧珣沉声道,

  这是一种古老的咒术,用至亲之血施咒,可以封印重要的记忆。

  沈如晦想起母亲临终前咬破手指的画面,心头一紧:

  那要如何解开?

  需要施咒者直系血脉的血。

  萧珣看向她,

  也就是你的血。

  沈如晦毫不犹豫地取出银针刺破指尖,将血滴在玉佩上。鲜红的血珠与玉佩上的暗红痕迹交融,突然迸发出一道刺目的红光。

  红光中,玉佩表面浮现出细密的文字,像是有生命般流动着。这些文字记录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皇后与北狄往来密账,藏于冷宫地砖之下。另有证物...】

  文字到这里突然中断,似乎还有后续内容被隐藏。

  看来,我们需要去一趟冷宫。

  萧珣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影卫背着昏迷的静观师太冲了进来。

  王爷,师太受伤了!

  沈如晦急忙上前,只见静观师太面色青紫,嘴唇发黑,明显是中毒的迹象。

  怎么回事?

  我们赶到时,师太已经中毒。应该是皇后的人做的。

  影卫沉声汇报。

  沈如晦立即取出随身携带的解毒丸,喂静观师太服下。过了片刻,静观师太缓缓睁开眼睛。

  小姐...

  她的声音虚弱不堪,

  小心...小心皇后...

  师太,到底发生了什么?

  沈如晦握住她冰冷的手。

  静观师太的呼吸急促起来:

  当年...是皇后诬陷你娘通敌...证据藏在...藏在冷宫的地砖下...

  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黑色的血液从嘴角溢出。

  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

  沈如晦急切地问。

  静观师太的手紧紧抓住她的衣袖,用尽最后力气说道:

  小心...身边人...

  话未说完,她的手突然松开,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师太!

  沈如晦惊呼,但已经无济于事。

  萧珣上前探了探静观师太的脉搏,摇了摇头:

  七日断肠散,无药可解。

  沈如晦跌坐在地,泪水模糊了视线。又一个关心她的人离她而去,而且还是以这样惨烈的方式。

  我们必须立即行动。

  萧珣沉声道,

  皇后既然对师太下手,说明她已经知道我们找到了线索。

  他展开一张皇宫地图,指向冷宫的位置:

  今夜子时,我会派人引开守卫,你趁机潜入冷宫。

  我自己去?

  沈如晦有些意外。

  本王与你同去。

  萧珣的眼中闪过锐利的光,

  冷宫地形复杂,而且可能有机关。

  他指向地图上的几个标记:

  这些是可能的藏匿地点。根据玉佩上的提示,证据应该藏在主殿的地砖下。

  沈如晦仔细观察着地图,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冷宫的主殿...这个布局似乎有些特别。

  你看出来了。

  萧珣赞赏地点头,

  冷宫的前身是前朝太子的东宫,后来改建而成。据说地下有密道,但具体位置已经失传。

  就在这时,一名影卫匆匆进来,递给萧珣一封信:

  王爷,宫里的密信。

  萧珣拆开信件,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出什么事了?

  沈如晦问道。

  皇后突然下令,三日后要彻底翻修冷宫。

  萧珣将信纸递给她,

  看来,她也知道证据藏在冷宫,想要趁机销毁。

  沈如晦的心沉了下去:

  那我们必须在三日内行动。

  萧珣的眼神变得锐利,

  我们今夜就行动。

  他快速下达指令,影卫们立即开始准备。沈如晦则仔细研究着冷宫的地图,试图找出最安全的潜入路线。

  从这里进去。

  她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偏殿,

  这里守卫最松懈,而且距离主殿最近。

  萧珣看了看她指的位置,微微皱眉:

  这里确实守卫较少,但是有一条必经之路很难避开巡逻。

  我有办法。

  沈如晦从药囊中取出几个小瓶,

  这些迷药可以让守卫暂时失去知觉,而且不会留下痕迹。

  萧珣有些意外地看着她:

  你准备得很充分。

  为了这一天,我已经准备了太久。

  沈如晦的声音带着决绝。

  子时将至,两人换上夜行衣,在影卫的掩护下悄悄来到皇宫外墙。寒风呼啸,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记住,

  萧珣在她耳边低语,

  如果遇到危险,立即发射信号弹,不要犹豫。

  沈如晦点点头,心里却暗自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拿到证据。

  他们利用飞索翻过宫墙,悄无声息地落在冷宫的院落中。多年无人打理的冷宫显得格外阴森,残破的宫灯在风中摇晃,投下扭曲的影子。

  按照计划,他们来到偏殿入口。沈如晦洒出迷药,两个守卫很快昏睡过去。

  萧珣拉着她快速穿过长廊。

  就在他们即将到达主殿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萧珣立即将她拉进一个废弃的厢房,两人屏息躲在门后。

  透过门缝,他们看到一队巡逻的侍卫走过,为首的竟然是皇后的心腹太监。

  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刺耳,

  皇后娘娘有令,找到任何可疑物品立即上报。

  沈如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来皇后已经有所防备,今晚的行动比想象中更加危险。

  待侍卫走远,两人才悄悄出来。

  情况有变。

  萧珣低声道,

  皇后加派了人手,我们得改变计划。

  沈如晦坚定地说,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尽快拿到证据。否则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萧珣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

  好,依你。

  他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主殿。殿内积满了灰尘,蛛网遍布,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地砖...

  沈如晦仔细观察着地面,

  玉佩上说的地砖在哪里?

  萧珣取出火折子,借着微弱的光线查看地砖的排列。突然,他停在了一块颜色稍浅的地砖前。

  这里。

  沈如晦上前,发现这块地砖的边缘确实有些松动。她用匕首小心地撬开地砖,下面果然藏着一个铁盒。

  就在她取出铁盒的瞬间,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什么人!

  火光顿时大亮,数十名侍卫将主殿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刚才那个太监,他冷笑着看着他们:

  靖王,沈王妃,真是好雅兴,深夜来冷宫寻宝?

  萧珣将沈如晦护在身后,沉声道:

  李公公,本王奉旨查案,你这是何意?

  奉旨?

  李公公尖声笑道,

  杂家怎么不知道有这个旨意?不如请二位随杂家去见皇后娘娘,当面对质?

  沈如晦紧紧抱着铁盒,知道一旦落入皇后手中,不仅证据不保,连性命都难保。

  王爷,

  她低声说,

  我拖住他们,你带着铁盒先走。

  不行。

  萧珣断然拒绝,

  要走一起走。

  就在双方对峙之时,突然从殿外射来数支弩箭,精准地命中了几名侍卫。

  有埋伏!

  侍卫们顿时大乱。

  趁着混乱,萧珣拉着沈如晦快速从后窗跃出。几名影卫正在外面接应。

  王爷,快走!

  他们在一片混乱中冲出冷宫,但身后的追兵紧追不舍。

  分开走!

  萧珣当机立断,

  你带着铁盒回府,我引开他们。

  可是...

  没有时间争论了!

  萧珣将她推给影卫,保护好王妃!

  沈如晦还想说什么,但影卫已经拉着她快速离开。她回头望去,只见萧珣独自一人迎向追兵,身影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孤勇。

  回到王府时,天已微明。沈如晦顾不上休息,立即打开铁盒。

  铁盒中除了一些往来书信,还有一本厚厚的账簿,详细记录了皇后与北狄的每一次交易。更让她震惊的是,里面还有一份名单,列出了朝中所有与皇后勾结的官员。

  然而,当她翻到最后一页时,却发现那里被人撕去了一角。缺失的部分,似乎记录着最重要的信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满身是血的影卫跌跌撞撞地冲进来:

  王妃...王爷现在不知所踪!

  沈如晦手中的账簿地掉在地上。

  窗外,曙光初现,但她的心中却笼罩着更深的黑暗。

  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而她最重要的盟友不知所踪。

  不,也许从来就不是盟友。

  静观师太临终前的警告在她耳边回响:

  小心...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