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贡献点制度-《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

  苏婉医生成功救治摔伤队员的消息,如同带着温度的春风,迅速传遍了前哨站。这不仅意味着大家今后受了伤、生了病有了可靠的保障,更在无形中验证了陈默首领“吸纳人才”策略的正确性。一种微妙的、积极的变化在空气中酝酿,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似乎又坚实了几分。

  然而,陈默看到的,远比这更深一层。

  傍晚,堡垒核心生活区的会议室里,柔和的应急灯光照亮了长桌。陈默、陈建国、陈锋、陈雪、陈浩,以及刚刚被邀请列席的老周和苏婉,围坐在一起。桌面上摊开着陈雪整理的人口清单、物资库存表,以及老周记录的前哨站日常事务日志。

  “前哨站现在有五十七人,算上我们堡垒核心,总人口六十三。”陈雪指着清单,声音清晰,“每天消耗的食物、燃料、药品都在稳定增加。虽然我们储备雄厚,但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陈建国接口道,眉头微蹙:“现在大家干活,全凭自觉和……情分。老周协调起来很辛苦,有人出力多,有人出力少,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怨气。而且,新来的苏医生救了人,我们除了提供食宿,似乎也没有更正式的回报。”他看向苏婉,目光温和带着歉意。

  苏婉连忙摆手:“陈叔叔言重了,你们救了我和母亲的命,我做这些是应该的。”

  “不,苏医生,父亲说得对。”陈默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救命之恩是一回事,持续的劳动和贡献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永远依靠‘应该’和‘情分’来维系一个群体的运转。尤其是在末世,公平,有时候比仁慈更重要。”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陈雪准备的一块白色书写板上。

  “所以,我提议,正式建立‘贡献点制度’。”

  这个词让除了陈雪外的其他人都微微一愣,连陈锋都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贡献点?”老周沉吟着,“类似于……内部的货币?”

  “可以这么理解,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基于劳动和贡献的价值计量单位。”陈默拿起笔,在书写板上划下一条线,“末世,黄金、纸币都成了废品。最硬的通货,是能让我们活下去的东西——食物、药品、武器、燃料、安全的住所。”

  他在线的上方写下“贡献”,下方写下“生存物资”。

  “贡献点,就是连接这两端的桥梁。”陈默在中间画了一个等号,“每个人,通过完成任务、提供物资、贡献专业技能,获得贡献点。然后,可以用贡献点,兑换他需要的生存物资,或者换取特定的服务(如优先医疗、更好的居住条件等)。”

  陈浩眼睛一亮:“这样就能量化每个人的付出和所得!比如,巡逻一天值多少点,种出一筐土豆值多少点,苏医生做一台手术值多少点……”

  “没错。”陈默点头,“这样一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去赚取更多的贡献点。公平,清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陈锋从军事角度考虑:“执行危险任务,比如外出搜寻、与敌对势力交战,贡献点必须足够高,否则没人愿意去冒险。”

  “这是自然。”陈默看向老周,“周队长,你熟悉前哨站的具体事务,由你牵头,和陈雪一起,尽快制定出各类任务、物资、技能对应的贡献点基准值。原则是:风险越高、技术含量越高、对集体生存发展越重要的,贡献点越高。”

  “明白!”老周挺直腰板,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也更有干劲。这制度一旦推行,他的管理将更有依据,不再需要完全依赖个人威望和苦口婆心的劝说。

  “那……贡献点以什么形式存在?”陈建国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发‘票子’吗?印刷和防伪是个问题。”

  陈雪接过话:“初期不建议发行实体货币,容易伪造和损坏。我建议采用‘账户记录’制。我会建立一套简单的电子档案系统,记录每个人的贡献点收入和支出。前哨站和堡垒联网,数据可以同步。每个人可以通过找我或者指定的记录员查询自己的点数。”

  苏婉听着这超乎想象的规划,忍不住问道:“那……像我这样,刚加入没有什么‘积蓄’的人,如果急需一点东西,该怎么办?”

  “可以考虑设立‘基础保障线’。”陈雪显然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每个正式成员,每天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如环境卫生、基础警戒),可以获得维持基本生存所需的贡献点,确保不会饿死。但想过得更好,就需要额外的努力。另外,也可以允许小额、短期的‘借贷’,但需要支付‘利息’,避免不劳而获的思想蔓延。”

  陈默补充道:“贡献点制度的核心是激励,不是剥削。目的是让所有人都明白,他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会直接转化为自身和家人生存质量的提升。我们守护的不是一个免费的食堂,而是一个按劳分配、充满希望的家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向苏婉:“苏医生,你的医疗技能是稀缺资源。救治伤员、防治疾病、研发药物,都将获得高额贡献点。你完全可以用你的专业,让你和你的母亲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苏婉的心彻底安定下来,甚至涌起一股久违的斗志。这制度让她看到了清晰的路径,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尊严和安全,而不是单纯依靠施舍。

  “我支持这个制度。”陈锋率先表态,“军队里也需要军功和奖赏,才能保持士气。”

  “我也同意。”陈建国点头,“有了规矩,大家心里都踏实。”

  陈浩摩拳擦掌:“我和姐会把系统弄好的!还可以做个贡献点排行榜,激励大家!”

  老周沉声道:“我会尽快拿出详细的点数方案。”

  “好。”陈默一锤定音,“贡献点制度,从明天开始宣布并试行。首先在前哨站推行,堡垒内部同步执行。初期可能会有不适应,会有问题,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

  他的目光变得深远:“这不仅仅是一个分配制度,更是我们‘守望者’未来的基石。它定义了我们的价值观——劳动、贡献、公平、希望。”

  会议结束后,苏婉回到分配给自己的小木屋,母亲已经醒了,正靠在床头,小口喝着温水,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

  “妈,感觉怎么样?”苏婉坐到床边,握住母亲的手。

  “好多了……这里,很安静。”老妇人环顾着整洁的房间,眼中有着劫后余生的恍惚,也有一丝安心,“小婉,那些救我们的人……”

  “妈,他们不是一般人。”苏婉语气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振奋,“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有规矩的地方。”她将刚刚会议上决定的贡献点制度,简单地向母亲解释了一遍。

  老妇人安静地听着,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彩:“按劳分配……好,好啊……这世道,还能有这样的地方……小婉,你的手艺,能派上用场了……”

  “嗯!”苏婉用力点头,“妈,你放心,我能养活我们,我们能在这里好好活下去。”

  与此同时,陈雪在指挥中心连夜开始搭建数据库;老周则点着油灯,对着前哨站的人员名单和事务清单,开始绞尽脑汁地给每一项工作“定价”;陈浩则在构思如何让查询系统更简便直观……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即将在这个名为“守望者”的幸存者势力中展开。贡献点,这个陌生的词汇,即将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驱动着他们在绝望的废墟上,开垦出充满生机的新秩序。

  第二天清晨,当前哨站的居民们如同往常一样聚集,准备听老周分配一天的任务时,他们发现空地的木公告栏上,贴出了一张醒目的、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大幅告示。

  标题是四个大字:贡献点制度(试行)。

  人群渐渐围拢过来,识字的人低声念着,不识字的人焦急地询问着旁边的人。随着告示内容被一点点解读,人群开始骚动起来,议论声越来越大,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惊讶、好奇、以及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

  一种全新的活力,开始在前哨站涌动。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即将赋予劳动以价值、点燃每个人心中希望之火的——贡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