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日的昼伏夜出、迂回穿插,林锋小队在地下交通员们舍生忘死的接力护送下,终于抵达了此次北上之旅最为关键,也最为危险的一道天堑——长江南岸。
夜,漆黑如墨,江风凛冽,带着浓重的水汽和深秋的寒意。远处,江水奔流的声音如同闷雷,连绵不绝,掩盖了世间许多细微的声响,却也衬托出一种令人心头发紧的磅礴与未知。
他们此刻所在的,是一处极其隐蔽的小河汊入口,芦苇丛生,地形复杂,远离主要码头和渡口。一条看起来比之前乘坐的还要破旧的小木船,此刻正静静地漂在水面上,随着波浪轻轻起伏。船身被刻意涂抹了泥浆,几乎与黑暗的江水融为一体。
“就是这里了。”带领他们抵达此处的最后一位陆路交通员,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伯,指着小船低声道,“船公是我们的老同志,在这江上跑了大半辈子,水性、江情,没得说。今夜水流急,雾也不算小,是好时机,也是险时机。”
老伯顿了顿,看向林锋,神色无比严肃:“林队长,江对面有我们的人接应,信号是三短一长的灯光。但江心主航道有敌人的巡逻艇,晚上也不停,探照灯厉害得很。还有,对岸国民党驻军的探照灯也会扫过来。能不能过去,多久能过去,看运气,更看老天爷帮不帮忙。”
林锋重重握了握老伯的手:“明白。感谢同志们!辛苦了!”
没有多余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队员们依次无声地登上这条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船。超载让吃水线很深,江水几乎要漫过船舷,每一次晃动都让人心惊肉跳。大家尽量压低身体,保持绝对安静,将武器紧紧抱在怀里,避免任何反光或碰撞。
老船公看起来六十多岁,满脸皱纹,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他对着林锋微微点头,然后用长篙熟练地一点,小船便像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滑出河汊,汇入了浩瀚奔腾的长江。
一入主江流,立刻感受到与内河截然不同的力量。江水汹涌,暗流搅动,小船开始剧烈地起伏颠簸,冰冷的江水不时溅到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船公全力把着舵,凭借惊人的经验对抗着水流,努力让船保持着一个斜向江北的航向。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除了江水声和风声,只剩下自己咚咚的心跳。眼睛努力适应着黑暗,死死盯着上下游的方向,耳朵竖起来,试图从江风的呼啸和水流的轰鸣中分辨出那致命的马达声。
林锋蹲在船头,眯着眼,如同蛰伏的猎豹。他的现代军事知识让他更能体会到此刻的危险。在这种开阔江面上,一旦被发现,他们就是活靶子,没有任何掩体,没有任何迂回空间。
时间在极度紧张中缓慢流逝。小船在浪涛中艰难前行,如同在巨兽嘴边跳舞。
突然,下游远处,一道惨白的光柱刺破黑暗,扫过江面!
“巡逻艇!趴下!”林锋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如同惊雷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所有人瞬间将身体死死贴在湿冷的船板上,连呼吸都几乎停止。
那光柱像一条毒蛇的信子,在江面上来回扫动,越来越近。引擎的轰鸣声也逐渐清晰可闻。
船公脸色凝重,但没有慌乱。他猛地一扳舵,小船借着一个浪头的推力,险之又险地切入一片因江水回流形成的相对平静的浅水区,紧紧贴在一大片阴影之下(可能是沉船或礁石群形成的回水区)。
光柱几乎是擦着小船的边缘扫了过去!甚至能感觉到探照灯那灼热的气息。巡逻艇庞大的黑影在不远处轰鸣着驶过,并未发现这艘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幽灵之船。
直到巡逻艇的声音远去,光柱消失,所有人才敢缓缓吐出那口憋了许久的气,冷汗早已浸透内衫。
“好险…”水生心有余悸。
“继续前进。”林锋的声音依旧沉稳,给了众人莫大的信心。
船公再次调整方向,向着对岸奋力划去。
又经历了两次有惊无险的规避(一次是避让一艘顺流而下的货轮,一次是躲开对岸扫过来的探照灯),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筋疲力尽,几乎要被冰冷的江水和紧张感冻僵时。
船公突然低声说:“快到了!”
众人精神一振,努力向前望去。
只见漆黑的北岸轮廓线上,一点微弱的火光,极其有规律地闪烁起来。
——三短,一长。
正是接应的信号!
“是我们的同志!”船公的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和放松,努力将船向信号发出的方向靠去。
小船终于艰难地靠上了一处荒芜的滩涂。几个黑影迅速从岸边芦苇丛中钻出,默契地帮忙稳住船身,伸手将船上的人一个个拉上岸。
脚踏上北岸坚实土地的瞬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安全感涌上心头。长江天险,他们终于闯过来了!
“是‘磐石’同志吗?”一个压低的声音问道。
“是我!”林锋握住对方伸来的手。
“快!跟我来!这里还不安全,敌人的巡逻队也会上岸检查!”
没有片刻寒暄,接应的同志立刻带领他们离开江边,迅速消失在北岸更为茂密的芦苇荡和丘陵地带。
回望南岸,依旧是一片黑暗与未知的险境。而前方,虽然依旧危险重重,但毕竟已是光明所指引的方向。渡过长江,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彻底告别过去、奔赴新生的象征。
林锋最后看了一眼滚滚东流的长江,转身,坚定地跟上接应同志的脚步,带领着他的小队,迈向了苏北解放区的土地。
夜,漆黑如墨,江风凛冽,带着浓重的水汽和深秋的寒意。远处,江水奔流的声音如同闷雷,连绵不绝,掩盖了世间许多细微的声响,却也衬托出一种令人心头发紧的磅礴与未知。
他们此刻所在的,是一处极其隐蔽的小河汊入口,芦苇丛生,地形复杂,远离主要码头和渡口。一条看起来比之前乘坐的还要破旧的小木船,此刻正静静地漂在水面上,随着波浪轻轻起伏。船身被刻意涂抹了泥浆,几乎与黑暗的江水融为一体。
“就是这里了。”带领他们抵达此处的最后一位陆路交通员,一位沉默寡言的老伯,指着小船低声道,“船公是我们的老同志,在这江上跑了大半辈子,水性、江情,没得说。今夜水流急,雾也不算小,是好时机,也是险时机。”
老伯顿了顿,看向林锋,神色无比严肃:“林队长,江对面有我们的人接应,信号是三短一长的灯光。但江心主航道有敌人的巡逻艇,晚上也不停,探照灯厉害得很。还有,对岸国民党驻军的探照灯也会扫过来。能不能过去,多久能过去,看运气,更看老天爷帮不帮忙。”
林锋重重握了握老伯的手:“明白。感谢同志们!辛苦了!”
没有多余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队员们依次无声地登上这条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船。超载让吃水线很深,江水几乎要漫过船舷,每一次晃动都让人心惊肉跳。大家尽量压低身体,保持绝对安静,将武器紧紧抱在怀里,避免任何反光或碰撞。
老船公看起来六十多岁,满脸皱纹,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他对着林锋微微点头,然后用长篙熟练地一点,小船便像一片落叶般,悄无声息地滑出河汊,汇入了浩瀚奔腾的长江。
一入主江流,立刻感受到与内河截然不同的力量。江水汹涌,暗流搅动,小船开始剧烈地起伏颠簸,冰冷的江水不时溅到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船公全力把着舵,凭借惊人的经验对抗着水流,努力让船保持着一个斜向江北的航向。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除了江水声和风声,只剩下自己咚咚的心跳。眼睛努力适应着黑暗,死死盯着上下游的方向,耳朵竖起来,试图从江风的呼啸和水流的轰鸣中分辨出那致命的马达声。
林锋蹲在船头,眯着眼,如同蛰伏的猎豹。他的现代军事知识让他更能体会到此刻的危险。在这种开阔江面上,一旦被发现,他们就是活靶子,没有任何掩体,没有任何迂回空间。
时间在极度紧张中缓慢流逝。小船在浪涛中艰难前行,如同在巨兽嘴边跳舞。
突然,下游远处,一道惨白的光柱刺破黑暗,扫过江面!
“巡逻艇!趴下!”林锋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如同惊雷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所有人瞬间将身体死死贴在湿冷的船板上,连呼吸都几乎停止。
那光柱像一条毒蛇的信子,在江面上来回扫动,越来越近。引擎的轰鸣声也逐渐清晰可闻。
船公脸色凝重,但没有慌乱。他猛地一扳舵,小船借着一个浪头的推力,险之又险地切入一片因江水回流形成的相对平静的浅水区,紧紧贴在一大片阴影之下(可能是沉船或礁石群形成的回水区)。
光柱几乎是擦着小船的边缘扫了过去!甚至能感觉到探照灯那灼热的气息。巡逻艇庞大的黑影在不远处轰鸣着驶过,并未发现这艘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幽灵之船。
直到巡逻艇的声音远去,光柱消失,所有人才敢缓缓吐出那口憋了许久的气,冷汗早已浸透内衫。
“好险…”水生心有余悸。
“继续前进。”林锋的声音依旧沉稳,给了众人莫大的信心。
船公再次调整方向,向着对岸奋力划去。
又经历了两次有惊无险的规避(一次是避让一艘顺流而下的货轮,一次是躲开对岸扫过来的探照灯),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筋疲力尽,几乎要被冰冷的江水和紧张感冻僵时。
船公突然低声说:“快到了!”
众人精神一振,努力向前望去。
只见漆黑的北岸轮廓线上,一点微弱的火光,极其有规律地闪烁起来。
——三短,一长。
正是接应的信号!
“是我们的同志!”船公的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和放松,努力将船向信号发出的方向靠去。
小船终于艰难地靠上了一处荒芜的滩涂。几个黑影迅速从岸边芦苇丛中钻出,默契地帮忙稳住船身,伸手将船上的人一个个拉上岸。
脚踏上北岸坚实土地的瞬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安全感涌上心头。长江天险,他们终于闯过来了!
“是‘磐石’同志吗?”一个压低的声音问道。
“是我!”林锋握住对方伸来的手。
“快!跟我来!这里还不安全,敌人的巡逻队也会上岸检查!”
没有片刻寒暄,接应的同志立刻带领他们离开江边,迅速消失在北岸更为茂密的芦苇荡和丘陵地带。
回望南岸,依旧是一片黑暗与未知的险境。而前方,虽然依旧危险重重,但毕竟已是光明所指引的方向。渡过长江,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彻底告别过去、奔赴新生的象征。
林锋最后看了一眼滚滚东流的长江,转身,坚定地跟上接应同志的脚步,带领着他的小队,迈向了苏北解放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