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归建与震动-《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

  朔风卷过黑瞎子沟的谷地,带来林河县城方向尚未散尽的硝烟味。宁安支队主力的临时营地里,气氛压抑中透着一丝焦灼。李满仓像一头困兽,在指挥部的帐篷外来回踱步,脚下的积雪被踩得咯吱作响,目光不时投向那条通往林河县的山路。

  “他娘的!怎么还没动静?爆炸声都停了好一阵了!” 李满仓忍不住骂了一句,拳头攥得发白。王向阳站在他身旁,脸色同样凝重,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担忧。

  忽然,谷口负责警戒的哨兵发出了信号!

  “回来了!是林连长他们!”

  李满仓和王向阳精神一振,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首先出现在谷口的,是负责运输缴获物资的先头队伍。队员们虽然疲惫,但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他们或扛或抬,或几人合力用临时扎起的担架拖着沉重的木箱。歪把子轻机枪、成箱的三八式步枪子弹、香瓜手雷、甚至还有两门拆卸开来的掷弹筒……这些装备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支队长!指导员!我们回来了!” 带队的排长激动地报告,“缴获太多了!光是子弹就够咱们支队敞开打上几个月!”

  李满仓看着这些宝贵的物资,脸上刚露出一丝喜色,但这喜色很快就被更深的忧虑覆盖。他急切地问道:“林锋呢?‘雪狼’主力呢?”

  排长的兴奋劲头稍减,语气低沉下来:“林连长亲自带人断后……我们撤出来的时候,库区那边打得很凶,后来……后来就爆炸了……”

  话音未落,谷口再次出现了一队身影。

  这支队伍的人数少得多,步履蹒跚,互相搀扶。他们几乎人人带伤,军装破烂,沾满了血污、泥土和烟熏的痕迹。为首一人,身形依旧挺拔,但脸上被硝烟和汗水糊得几乎看不清本来面目,只有那双眼睛,锐利如昔,正是林锋。他身边,水生被一名队员搀扶着,右肩简单包扎着,血迹斑斑,脸色惨白。“夜莺”跟在一旁,手臂上也缠着绷带。周大海、李根壮等人也都个个挂彩,队伍后面,还跟着几名用树枝临时充当拐杖的伤员。

  整个队伍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和劫后余生的疲惫。

  李满仓和王向阳快步冲上前。

  “林锋!怎么样?” 李满仓一把扶住林锋的胳膊,目光迅速扫过他全身,确认没有明显重伤,才稍微松了口气。

  “支队长,指导员,‘雪狼’……完成任务。” 林锋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带着深深的疲惫,“缴获部分物资已运回。军火库……已按预案摧毁,未能带走的,未留给敌人。”

  他的语气平静,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平静之下压抑的巨大代价。

  王向阳看着这支伤痕累累、明显减员的队伍,眼圈瞬间就红了,他重重拍了拍林锋另一侧的肩膀,声音哽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同志们,辛苦了!”

  李满仓看着那些被抬下来的重伤员,看着水生几乎废掉的右臂,看着每一张年轻却写满疲惫与伤痛的脸,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猛地转身,对身后的警卫员吼道:“还愣着干什么!叫卫生员!把所有最好的药都给老子用上!快!”

  营地顿时忙碌起来。卫生员们穿梭着为伤员紧急处理伤势,其他队员则默默接过战友手中的武器,搀扶着他们走向温暖的窝棚。

  清点结果很快出来。缴获的武器弹药确实极大地补充了支队的实力,尤其是那两门掷弹筒和充足的弹药,堪称雪中送炭。但“雪狼”支队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参与断后的人员,包括林锋带回来的这些,生还者不足一半,且几乎人人带伤,水生这样的骨干更是可能留下终身残疾。那些没能回来的面孔,永远留在了林河县那片燃烧的废墟旁。

  就在宁安支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牺牲的悲痛交织的复杂情绪中时,几十里外,林河县城南的国民党军临时指挥部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新一军先头营的营长,一位姓谭的中校,脸色铁青地看着桌上那份刚刚汇总上来的战损报告,以及侦察兵带回的、关于军火库已化为一片焦土瓦砾的消息。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谭营长猛地将报告摔在桌上,胸膛剧烈起伏,“一个齐装满员的加强连,对付不了一支土八路的小股部队?还让人家把军火库在眼皮子底下给端了、炸了?我们损失了整整一个排的弟兄!得到的是一座废墟!”

  下面的军官们噤若寒蝉。

  半晌,一名参谋才小心翼翼地开口:“营座,这股共军……不太一样。他们的打法很刁钻,狙击精准,配合默契,尤其是撤退时的阻击和诡雷,非常……专业。不像是普通的游击队。”

  谭营长烦躁地挥挥手,他何尝不知道。这次交手,完全颠覆了他对“土八路”的认知。这支代号似乎与“狼”有关的部队,就像真正的狼群,咬一口就走,临走还狠狠撕下你一块肉,让你痛彻心扉。

  “查!给我彻底地查!” 谭营长咬牙切齿,“这支‘狼’部队,到底是什么来头?指挥官是谁?我要知道关于他们的一切!”

  一股无形的震动,以林河县为中心,开始向敌我双方的高层扩散。

  在宁安支队,林锋和“雪狼”用鲜血和缴获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王牌地位,也带来了难以言说的伤痛。

  在国民党军方面,一支名为“雪狼”、战术诡异、战斗力强悍的共军小部队,第一次正式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引起了从上到下的高度警惕和震惊。

  归建之路,用鲜血铺就;其名号,亦用敌人的震惊与恐惧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