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尚未散尽的张各庄,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断壁残垣间,“雪狼”团的战士们正在紧张地打扫战场,收敛战友和敌人的遗体,收集尚能使用的武器弹药。持续的高强度作战和严寒,让每个人都面带疲惫,不少战士的棉衣上还带着凝固的血痂和破口。
林锋站在村口一处被炸塌半边的碾盘旁,看着眼前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眉头微锁。部队的伤亡、物资的消耗,尤其是胡老疙瘩等伤员的状况,都让他心头沉重。
就在这时,庄子里那些原本紧闭的、或在战火中破损的院门,开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道缝。几张饱经风霜、带着惊恐与试探的脸庞露了出来。他们是张各庄幸存下来的百姓,在经历了国民党军队的盘剥和战火的洗礼后,对任何拿着枪的人都充满了恐惧。
几个胆大的半大孩子,躲在残墙后,偷偷打量着这些穿着杂乱但纪律严明的士兵。
林锋对身边的警卫员低声吩咐了几句。很快,几名背着药箱、略懂包扎的战士,在周大海的带领下,主动走向那些仍有伤者呻吟的院落。
“老乡,别怕,我们是解放军,是咱穷苦人的队伍。” 周大海尽量让自己的大嗓门显得柔和些,他指着一名战士背着的药箱,“我们这里有药,给你们看看伤。”
起初,村民们依旧瑟缩,不敢靠近。但当他们看到这些士兵真的只是小心地为受伤的村民清理伤口、涂抹药膏(缴获的磺胺粉等),甚至还把随身携带的、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干粮分给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时,眼中的警惕和恐惧,开始一点点融化。
一个挂着树枝当拐杖、腿上裹着渗血破布的老汉,颤巍巍地走到林锋面前,浑浊的老眼打量着他:“你们……真是当年抗联那样的队伍?”
林锋看着老汉腿上那明显是炮弹皮划开的伤口,心中一酸,郑重地点了点头:“大爷,我们就是人民的队伍,打国民党反动派,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转身命令道:“把咱们缴获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乡亲们!优先给老人和孩子!”
当战士们将一袋袋粮食、甚至还有从敌军那里缴获的罐头,搬到村中空地,开始有序分发给村民时,整个张各庄的气氛彻底变了。哭声、感激声、以及孩子们拿到食物后难得的笑容,交织在一起。
那位老汉老泪纵横,突然扔掉拐杖,就要给林锋跪下:“青天啊!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国民党那帮遭瘟的,把粮食都抢光了……”
林锋赶紧一把扶住他:“大爷,使不得!这是我们该做的!”
很快,更多的村民涌了出来。他们不再害怕,而是主动帮助战士们搬运伤员,烧热水,甚至拿出自家藏着的、为数不多的咸菜和鸡蛋,非要塞给战士们。
一个穿着补丁摞补丁棉袄的大娘,看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小战士冻得通红的耳朵,心疼地把自己头上裹着的破旧头巾解下来,非要给他戴上。
“使不得,大娘,俺不冷……” 小战士红着脸推辞。
“拿着!你看你这耳朵都要冻掉了!大娘老了,不怕冻!” 大娘不由分说,硬是把头巾裹在了小战士的头上。
这一幕,被很多“雪狼”的战士看在眼里。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汉子,此刻却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他们从这些质朴的百姓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如同家人般的温暖。
胡老疙瘩吊着胳膊,靠在一堵矮墙上,看着眼前的情景,对身边的周大海哑着嗓子说:“老周,看见没?这才是咱们打仗的意义。为了这些老百姓能活下去,能过上好日子。”
周大海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个粗豪的汉子,此刻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更让林锋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本地的青年,在确认了这支队伍真的是为穷人打仗的军队后,竟然主动找到他,要求参军!
“长官,收下我们吧!我们熟悉这里的地形,能带路!我们也要打国民党,给爹娘报仇!” 为首的一个黑瘦青年,眼神坚定。
林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意愿,在确认他们是真心实意后,才郑重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欢迎你们加入!不过,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是!” 几个青年兴奋地挺起了胸膛。
与此同时,“夜莺”的侦察营也从村民口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情报:关于附近山区残留的土匪窝点、关于小股国民党溃兵的藏匿处、甚至还有一条连军用地图上都未曾标注的、可以绕过敌军正面防线的小路……
群众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聚。他们提供的情报、物资(尽管微薄)和精神支持,为疲惫的“雪狼”注入了新的活力。
林锋深刻地认识到,无论他的战术多么超前,个人的能力多么突出,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如同无根之萍。只有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与这些朴实的人民血脉相连,他们这支队伍才能真正拥有无穷的力量,才能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看着眼前逐渐焕发生机的村庄,和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百姓,心中那份穿越以来的迷茫与孤独感,似乎被冲淡了许多。
他战斗的意义,从未如此清晰。
林锋站在村口一处被炸塌半边的碾盘旁,看着眼前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眉头微锁。部队的伤亡、物资的消耗,尤其是胡老疙瘩等伤员的状况,都让他心头沉重。
就在这时,庄子里那些原本紧闭的、或在战火中破损的院门,开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道缝。几张饱经风霜、带着惊恐与试探的脸庞露了出来。他们是张各庄幸存下来的百姓,在经历了国民党军队的盘剥和战火的洗礼后,对任何拿着枪的人都充满了恐惧。
几个胆大的半大孩子,躲在残墙后,偷偷打量着这些穿着杂乱但纪律严明的士兵。
林锋对身边的警卫员低声吩咐了几句。很快,几名背着药箱、略懂包扎的战士,在周大海的带领下,主动走向那些仍有伤者呻吟的院落。
“老乡,别怕,我们是解放军,是咱穷苦人的队伍。” 周大海尽量让自己的大嗓门显得柔和些,他指着一名战士背着的药箱,“我们这里有药,给你们看看伤。”
起初,村民们依旧瑟缩,不敢靠近。但当他们看到这些士兵真的只是小心地为受伤的村民清理伤口、涂抹药膏(缴获的磺胺粉等),甚至还把随身携带的、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干粮分给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时,眼中的警惕和恐惧,开始一点点融化。
一个挂着树枝当拐杖、腿上裹着渗血破布的老汉,颤巍巍地走到林锋面前,浑浊的老眼打量着他:“你们……真是当年抗联那样的队伍?”
林锋看着老汉腿上那明显是炮弹皮划开的伤口,心中一酸,郑重地点了点头:“大爷,我们就是人民的队伍,打国民党反动派,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转身命令道:“把咱们缴获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乡亲们!优先给老人和孩子!”
当战士们将一袋袋粮食、甚至还有从敌军那里缴获的罐头,搬到村中空地,开始有序分发给村民时,整个张各庄的气氛彻底变了。哭声、感激声、以及孩子们拿到食物后难得的笑容,交织在一起。
那位老汉老泪纵横,突然扔掉拐杖,就要给林锋跪下:“青天啊!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国民党那帮遭瘟的,把粮食都抢光了……”
林锋赶紧一把扶住他:“大爷,使不得!这是我们该做的!”
很快,更多的村民涌了出来。他们不再害怕,而是主动帮助战士们搬运伤员,烧热水,甚至拿出自家藏着的、为数不多的咸菜和鸡蛋,非要塞给战士们。
一个穿着补丁摞补丁棉袄的大娘,看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小战士冻得通红的耳朵,心疼地把自己头上裹着的破旧头巾解下来,非要给他戴上。
“使不得,大娘,俺不冷……” 小战士红着脸推辞。
“拿着!你看你这耳朵都要冻掉了!大娘老了,不怕冻!” 大娘不由分说,硬是把头巾裹在了小战士的头上。
这一幕,被很多“雪狼”的战士看在眼里。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汉子,此刻却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他们从这些质朴的百姓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如同家人般的温暖。
胡老疙瘩吊着胳膊,靠在一堵矮墙上,看着眼前的情景,对身边的周大海哑着嗓子说:“老周,看见没?这才是咱们打仗的意义。为了这些老百姓能活下去,能过上好日子。”
周大海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个粗豪的汉子,此刻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更让林锋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本地的青年,在确认了这支队伍真的是为穷人打仗的军队后,竟然主动找到他,要求参军!
“长官,收下我们吧!我们熟悉这里的地形,能带路!我们也要打国民党,给爹娘报仇!” 为首的一个黑瘦青年,眼神坚定。
林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意愿,在确认他们是真心实意后,才郑重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欢迎你们加入!不过,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是!” 几个青年兴奋地挺起了胸膛。
与此同时,“夜莺”的侦察营也从村民口中,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情报:关于附近山区残留的土匪窝点、关于小股国民党溃兵的藏匿处、甚至还有一条连军用地图上都未曾标注的、可以绕过敌军正面防线的小路……
群众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聚。他们提供的情报、物资(尽管微薄)和精神支持,为疲惫的“雪狼”注入了新的活力。
林锋深刻地认识到,无论他的战术多么超前,个人的能力多么突出,脱离了人民群众,就如同无根之萍。只有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与这些朴实的人民血脉相连,他们这支队伍才能真正拥有无穷的力量,才能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看着眼前逐渐焕发生机的村庄,和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百姓,心中那份穿越以来的迷茫与孤独感,似乎被冲淡了许多。
他战斗的意义,从未如此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