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溪畔藏村,地宫觅踪-《玉骨:民国盗墓秘闻》

  《玉骨:民国盗墓秘闻》新篇?黑土积石冢 第七章 溪畔藏村,地宫觅踪

  玉水溪的水流在夜色中格外湍急,小木船顺着溪流颠簸前行,林晚秋紧紧抱着装有 “玉骨甲骨” 的保护盒,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两岸 —— 虽然 “太阳会” 的怒吼声已被溪水声淹没,但谁也不敢确定,这群亡命之徒会不会顺着溪流追来。

  和小雨坐在船尾,用手机微弱的信号尝试联系外界:“刚才在山顶时信号还断断续续,现在到了溪边,信号反而强了些!我已经给文物局和警方发了定位,他们说会派警力在下游接应我们,同时在望玉峰周边设卡,拦截‘太阳会’的人。”

  沈青崖握着船桨,借着月光观察溪流走势:“《红山祖地志》里提到,玉水溪下游有个‘玉溪村’,是红山先民后裔聚居的地方,沈敬之当年就是在这个村子得到村民帮助,才躲过日军追捕。按照现在的流速,我们再走半小时应该就能到。”

  果然,半小时后,前方出现一片微弱的灯光。靠近后才发现,那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几十间土坯房错落分布在溪边,村口的老槐树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 “玉溪村” 三个字 —— 与《红山祖地志》的记载完全吻合。

  小船刚靠岸,就有一位背着猎枪的老人从村口走出,警惕地盯着他们:“你们是谁?这么晚了怎么会从玉水溪上来?”

  林晚秋急忙掏出文物局的工作证:“老人家您好,我们是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正在保护一件重要的红山文物,遭到文物走私团伙追捕,想在村里暂时休整,等警方来接应。”

  老人接过工作证,目光落在 “红山文物” 四个字上,眼神突然变得柔和:“你们说的是‘玉骨’吧?我爷爷当年跟我提过,民国时期有位姓沈的先生,带着一件能发光的宝贝来过村里,说要护着咱们红山人的根。” 他侧身让开道路,“快进来吧,‘太阳会’的人昨天来过村里,问有没有人见过带甲骨的人,我们没敢说,你们藏在我家最安全。”

  老人名叫王大爷,是玉溪村的老支书,祖上确实是红山先民后裔。他将众人领进自家的土坯房,从炕席下掏出一张泛黄的羊皮地图:“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说是姓沈的先生留下的,上面画着望玉峰下的地道,能通到一座地下宫殿。你们要找的东西,说不定就在那宫殿里。”

  羊皮地图与《红山祖地志》最后一页的地下宫殿图完美重合,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一条从玉溪村后山通往地宫的地道,地道入口旁画着一个 “玉骨符号”,旁边写着 “辰时启,酉时闭”—— 显然是地道机关的开启时间。

  “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酉时是下午五点到七点,现在是凌晨三点,我们还有时间准备。” 林晚秋将羊皮地图与《红山祖地志》放在一起,“‘太阳会’找不到我们,肯定会去望玉峰地下宫殿碰运气,我们得赶在他们前面找到地宫,做好保护措施,同时等警方赶来支援。”

  周教授则继续研究 “玉骨甲骨”,他发现甲骨边缘的玉片在接触到王大爷家的老陶碗时,会发出微弱的红光:“这陶碗是红山时期的文物,甲骨玉片与红山文物接触会发光,说明甲骨能感应到同源文物的能量,这或许是开启地宫最后一道机关的关键。”

  清晨六点,王大爷带着众人来到村后山的地道入口 —— 入口隐藏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岩石上刻着 “玉骨符号”,与地图标注一致。沈青崖看了眼手表,刚到辰时,他将青铜罗盘贴在岩石上,罗盘底座的 “玉骨符号” 与岩石纹路对齐,岩石突然缓缓向一侧移动,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地道入口。

  地道内漆黑潮湿,墙壁上每隔几米就刻着 “玉骨符号”,像是指引方向的路标。众人举着手电筒前行,走了约十分钟,前方出现一道石门,石门中央有个凹槽,大小与 “玉骨甲骨” 完全一致。

  “这就是地宫的第一道门!” 林晚秋将甲骨放入凹槽,甲骨瞬间发出强烈的绿光,石门 “轰隆” 一声打开,门后是一座宽敞的地宫前厅,前厅两侧摆放着十几件红山玉器,有玉猪龙、玉箍形器、玉璧等,均保存完好。

  “这些玉器应该是红山先民祭祀用的,” 周教授拿起一件玉猪龙,“器身上的纹路与‘玉骨甲骨’的玉片纹路相通,说明它们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就在众人观察前厅时,地道入口突然传来脚步声,和小雨急忙喊道:“是‘太阳会’的人!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王大爷脸色一变:“肯定是村里的二柱子告密!他昨天跟‘太阳会’的人眉来眼去,我就觉得不对劲!”

  “太阳会” 首领带着五六个手下冲进前厅,手中的枪对准众人:“别白费力气了,你们的手机信号早就被我们屏蔽了,警方根本找不到这里。识相的就把甲骨和玉器交出来,不然今天谁也别想走!”

  沈青崖悄悄将周教授和王大爷护在身后,林晚秋则握紧了手中的 “玉骨甲骨”:“红山文物是国家的财产,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根脉,你们想把它们走私到国外,绝不可能!”

  “敬酒不吃吃罚酒!”“太阳会” 首领气急败坏,正准备开枪,地宫前厅的灯光突然熄灭 —— 原来是和小雨趁乱关掉了手电筒,同时按下了随身携带的警报器(出发前文物局配备的应急设备),警报声在封闭的地宫中格外刺耳。

  “警方的应急频道!” 林晚秋心中一喜,“警报器发出的信号警方能接收到,他们很快就会来!”

  “太阳会” 成员顿时慌了神,首领却不死心,扑向林晚秋手中的甲骨。沈青崖见状,立刻将青铜罗盘朝首领扔去,罗盘正好砸在首领的手腕上,枪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众人趁机与 “太阳会” 成员扭打起来,地道内顿时一片混乱。

  就在这时,地宫前厅的第二道石门突然打开,一道绿光从门后射出 —— 是 “玉骨甲骨” 感应到了地宫深处的能量!林晚秋趁机带着甲骨冲进第二道门,沈青崖、和小雨、周教授和王大爷紧随其后,将 “太阳会” 成员挡在门外。

  第二道门内是地宫的主墓室,主墓室中央有一座石制祭台,祭台上方悬浮着一道绿光,与 “玉骨甲骨” 的光芒相呼应。祭台旁的石壁上,刻着红山先民的迁徙壁画:从望玉峰出发,沿着粟麦古道,最终抵达牛河梁,建立祭祀遗址。

  “这就是红山先民的最终归宿!” 周教授激动地说,“壁画记录了红山文化的完整迁徙路线,‘玉骨甲骨’就是他们迁徙的指引信物!”

  林晚秋将甲骨放在祭台中央,甲骨与祭台接触的瞬间,绿光突然扩散,照亮了整个主墓室。墓室墙壁上的 “玉骨符号” 全部亮起,形成一幅完整的星象图 —— 与牛河梁遗址的 “三星伴月” 格局完全一致。

  “太阳会” 首领此刻也冲破了第二道门,看到星象图后,疯狂地扑向祭台:“这是能指引宝藏的星象图!都是我的!”

  就在他即将碰到甲骨的瞬间,地宫突然开始震动,祭台周围的地面缓缓升起一道能量屏障,将首领弹开。同时,地道入口传来警笛声 —— 警方终于赶到了!

  “太阳会” 成员见状,纷纷放弃抵抗,被警方逐一制服。首领瘫坐在地上,看着被能量屏障保护的甲骨,绝望地喊道:“为什么?为什么我得不到?”

  林晚秋走到他面前,目光坚定地说:“红山文物不是宝藏,不是用来满足个人贪欲的工具,而是承载着千年文明的传承载体。你只看到了它的价值,却看不到它背后的责任与使命,这就是你永远得不到它的原因。”

  警方对地下宫殿进行了初步保护,文物局的专家团队也随后赶到。王大爷站在祭台旁,看着 “玉骨甲骨”,感慨地说:“姓沈的先生当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红山人的根,保住了。”

  林晚秋望着主墓室的壁画,心中充满了敬意:“沈敬之等先辈用生命守护的,不仅是一件甲骨、一座地宫,更是红山文明的尊严与传承。我们会继续保护好这里,让红山文化的智慧,永远流传下去。”

  夕阳透过地宫的通风口照进来,与 “玉骨甲骨” 的绿光交相辉映。属于《玉骨:民国盗墓秘闻》的故事,在红山祖地的地下宫殿中,迎来了守护文明的阶段性胜利,而关于红山文化的探索与传承,才刚刚开始新的篇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