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龙脉反噬 公孙剑舞-《国术起手,执掌混沌》

  长安一夜,血流成河。

  黎明时分,硝烟未散,皇城内外尸横遍野。荀日照手持紫薇剑立于残破的城楼上,剑身符文流转,与城中残余的八阵图气息隐隐呼应。千寻正在为他包扎虎口裂开的伤口,眼中满是忧色。

  “陈先生他……”日照望向皇城深处,“自从昨夜强行引动龙脉后,就再未现身。”

  雪痕踉跄走来,肩头伤口已被简单处理,脸色苍白:“我去看过,先生正在兴庆宫偏殿调息。但他周身的真气极不稳定,似有反噬之象。”

  话音未落,整个长安城突然微微震动!

  地底传来龙吟般的嗡鸣,城中未倒的房屋簌簌落灰,战马惊嘶。荀日照手中的紫薇剑突然发出刺目光华,剑尖直指兴庆宫方向。

  “是龙脉反噬!”雪痕变色,“陈先生他……”

  三人疾奔而去。

  ——

  兴庆宫偏殿内,陈昂盘膝而坐,周身气机紊乱。道道青光从他七窍中逸出,又在空中扭曲成狰狞龙形,发出无声咆哮。

  若是寻常武者,昨夜强引长安龙脉之时便已爆体而亡。但陈昂以绝世修为强行镇压,此刻却终究遭到天地之力的反噬。

  “先生!”荀日照就要上前,却被一股无形气墙弹开。

  陈昂双目未睁,声音却清晰地传入三人耳中:“无妨。龙脉反噬在我预料之中,正好借此锤炼金刚不坏之身。”

  只见他周身金光流转,竟将那些狂暴的龙脉之气一点点逼回体内。过程中肌肤寸寸开裂,鲜血淋漓,却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千寻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在用龙脉之气炼体?”

  雪痕凝重颔首:“非常人可行非常事。但若稍有差池……”

  突然,殿外传来一声长笑:

  “好一个金刚不坏!可惜龙脉反噬岂是凡胎能承受?”

  一道黑影掠过殿顶,数十枚淬毒暗器如雨落下,直取陈昂周身大穴!

  荀日照紫薇剑出,剑光如屏,将暗器尽数击落。千寻双刀出鞘,护在陈昂身前。

  “藏头露尾之辈,出来!”

  殿顶破裂,三个黑衣人跃下,身手矫捷异常,竟都是顶尖高手。为首者冷笑道:“安大人有令,取陈昂首级者,赏万金,封侯爵!”

  雪痕剑已出鞘:“就凭你们?”

  话音未落,三人突然结成一个诡异阵型,气息相连,竟隐隐有抗衡八阵图之势!

  “这是……”荀日照瞳孔一缩,“司马家的三才逆阵!”

  为首黑衣人冷笑:“有点眼力。季军师料定陈昂必遭反噬,特令我三人来送他一程!”

  三人攻势如潮,奇招迭出,竟将荀日照三人逼得节节后退。更可怕的是,他们的阵法似乎专门克制八阵图的变化,紫薇剑的光华都黯淡了几分。

  偏殿内,陈昂周身金光忽明忽暗,显然到了炼体的关键时刻。

  ——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清越的诗号: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一道红影如惊鸿般掠入殿中,剑光如练,瞬间刺破三才逆阵的阵眼!

  那是个身着红衣的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年纪,眉目如画,手中一柄软剑如灵蛇吐信,剑法精妙绝伦。

  三个黑衣人阵势被破,顿时露出破绽。

  “公孙剑舞!”为首者骇然,“你是公孙大娘的传人?”

  红衣女子轻笑:“算你有点见识。”手中软剑一抖,化作漫天剑雨,将三人逼得手忙脚乱。

  荀日照三人趁机反攻,很快将三个黑衣人制住。

  然而就在要生擒之际,三人突然口吐黑血,倒地气绝——竟是口中早已藏毒。

  红衣女子收剑入袖,蹙眉道:“死士。”

  她转身看向正在调息的陈昂,眼中闪过复杂神色:“龙脉反噬都敢硬抗,不愧是……故人之后。”

  荀日照警觉地挡在陈昂身前:“阁下是?”

  女子轻笑:“公孙凝。家师公孙大娘,曾受教于裴旻将军。”她目光扫过荀日照手中的紫薇剑,“看来你就是这一代的紫薇剑主了。”

  雪痕突然道:“可是‘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她不是已经……”

  “家师仙逝多年。”公孙凝神色一黯,“但她临终前嘱托我,若见八阵图重现,紫薇耀世,便来助一臂之力。”

  她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符,玉符上刻有北斗七星图案,与紫薇剑上的符文隐隐呼应。

  荀日照感应到玉符中纯净的剑气,终于稍稍放松警惕。

  ——

  此时,陈昂周身的金光突然内敛,龙吟声渐渐平息。他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流转,竟比之前更加深邃。

  “公孙一脉果然还未断绝。”他缓缓起身,向公孙凝微微颔首,“代我向令师致意。”

  公孙凝却怔怔地看着他,忽然道:“你……你真像他。”

  陈昂目光微动:“像谁?”

  公孙凝却摇摇头,转移了话题:“季东明逃往潼关方向,安禄山的主力也在向那里集结。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陈昂若有所思:“可是在找一把刀?”

  公孙凝惊讶:“你怎么知道?确实有传言说,安禄山在找一柄上古魔刀,据说与蚩尤有关。”

  荀日照突然道:“莫非是……虎翼刀?”

  八阵图对应八门,也对应八种神兵。紫薇剑主“智”,虎翼刀则主“勇”,是八神兵中杀气最重的一柄。

  陈昂颔首:“安禄山麾下多是胡将,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若得虎翼刀,如虎添翼,届时恐怕更难抵挡。”

  他走向殿外,望向潼关方向:“季东明好算计。明知我要镇压龙脉反噬,无暇他顾,便趁机去取虎翼刀。”

  公孙凝急道:“那该如何是好?虎翼刀万万不可落入奸人之手!”

  陈昂却淡淡一笑:“虎翼刀乃忠烈之兵,非大勇者不能驾驭。安禄山纵有勇力,却无忠勇之心,必遭反噬。”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们确实需要走一趟潼关。”

  荀日照立即道:“我与先生同往!”

  陈昂却摇头:“你要留在长安。龙脉尚未完全平稳,需要紫薇剑镇守。而且……”他目光深远,“还有人需要你见一面。”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通报:“太子殿下到!”

  只见李亨身着戎装,大步走进殿来,身后跟着一批将领。令人惊讶的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竟也在其中。

  李亨向陈昂郑重一礼:“多谢先生救长安于危难。如今父皇已往蜀中避难,孤受命监国,望先生助我平定叛乱。”

  陈昂还礼:“分内之事。不过当务之急,是稳住长安局势,防止安禄山卷土重来。”

  他看向荀日照:“太子殿下需要八阵图相助。”

  荀日照顿时明白过来,郑重躬身:“日照必当竭尽全力。”

  陈昂又对公孙凝道:“公孙姑娘可愿与我同往潼关?”

  公孙凝剑眉一挑:“正有此意。”

  ——

  夜幕降临,陈昂与公孙凝悄然离开长安,向东而行。

  马背上,公孙凝终于忍不住问道:“陈先生,你究竟是何人?为何知道那么多秘辛?甚至……甚至那么像画中的那个人?”

  陈昂勒住马缰,望向天边明月:“画中之人?”

  公孙凝从怀中取出一幅绢画,展开在月光下。画中是个青衫男子,负手立于山巅,神情淡然,竟与陈昂有七分相似。

  画角题有一行小字:“开元十三年,遇奇人于华山,裴旻谨绘。”

  陈昂凝视画中之人,良久,轻轻一叹:

  “裴旻……原来是他。”

  他看向一脸困惑的公孙凝,微微一笑:

  “若我说,画中之人确实是我,你信么?”

  公孙凝愕然当场。

  潼关月冷,虎翼将现。百年秘辛,终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