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王朝的光宅初年,表面上是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圣神皇帝武则天以雷霆手段稳固朝局,大力提拔寒门,改革吏治,神都洛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在权力顶峰的炫目光环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尤其是皇帝晚年对长生不老的执念,如同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诱饵,吸引着各路心怀叵测之辈。
在这其中,一对名为章五郎、章六郎的兄弟,如同悄然蔓生的毒株,开始在最肥沃也最危险的权力土壤中扎根。
兄长章五郎,年约三十,面如冠玉,举止温文尔雅,谈吐不凡。他自称出身江南没落书香门第,精通经史,尤擅黄老丹鼎之术。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谦逊到极致的态度,无论面对宰相高官,还是宫中低阶宦官侍女,他永远是一副恭谨有礼、不卑不亢的模样,言语周到,礼数周全,让人如沐春风。他最初是通过献上一卷精心伪造的、据说载有前朝养生秘法的古籍,引起了负责为皇帝搜罗奇方异术的官员的注意。
弟弟章六郎,则与兄长的温雅截然不同。他身材魁梧,面容带着几分野性的俊朗,性格直接甚至有些莽撞,但一身武艺却极为高强,尤其擅长一种诡异莫测的贴身短打功夫。他更像是章五郎的影子与利刃,沉默寡言,却总能精准地完成兄长交代的每一项任务。
章五郎被引荐入宫后,并未急于求取高官厚禄。他先是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辩才,在北门学士院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以探讨典籍、参详古今为名,逐渐接近权力核心。他常在与武皇讨论道家典籍时,“不经意”地提及海外仙山、长生久视的传说,并总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极大地迎合了武则天晚年惧死求长生的心理。
一次,武皇因国事操劳,偶感风寒,久治不愈。御医们束手无策之际,章五郎献上了一枚自己“依古法秘制”的“凝神丹”。武皇服用后,竟觉神清气爽,病体迅速好转。此事之后,武皇对章五郎的信任大增,常召其入宫讲法论道,甚至允许他查阅宫中收藏的一些珍稀道家典籍和前朝秘档。
章五郎利用这种信任,开始不动声色地排除异己。他从不亲自出面构陷,而是通过精妙的言语暗示和“无意”中泄露的“证据”,让武皇对某些可能阻碍其“求仙”之路的旧臣产生疑心。同时,他安排章六郎以侍卫或低级军官的身份,悄然渗入禁军系统,凭借高强武艺和章五郎在背后的打点,章六郎很快拉拢了一批不得志或有野心的中下层军官。
兄弟二人,一明一暗,一文一武,配合得天衣无缝。章五郎在台前扮演着淡泊名利、一心为君分忧的忠臣,章六郎则在幕后编织着掌控武力的网络。他们的目标清晰而明确——并非寻常的权势富贵,而是传说中能让人长生不死的“不死药”,以及那随之而来的、永恒的权力。
章五郎通过研读宫中秘档和旁敲侧击,越来越确信,太宗皇帝晚年确曾命人秘密炼制过不死药,虽未完全成功,但必有残方或相关线索留存,而最大的可能,就掌握在当今武皇手中,或是藏于宫闱某处密室。他判断,唯有完全控制住武则天,才能逼问出不死药的秘密。
时机逐渐成熟。光宅二年的一个秋夜,章五郎认为布置已然周全。他先是进献了一炉据说能“通神感应”的“九转金丹”,暗示武皇斋戒沐浴后于密室服用,可感应仙缘。武则天求药心切,不疑有他,依言屏退左右,独处深宫。
就在此时,章六郎率领其掌控的禁军心腹,骤然发难,以“护驾”为名,迅速控制了宫禁要道,实则将武皇软禁于寝宫之内。章五郎则从容现身,脸上那惯有的谦逊恭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漠然,以及眼底深处压抑已久的贪婪与疯狂。
“陛下,”章五郎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长生之路,孤寂难行。臣愿为陛下分担,只需陛下将那不死药的秘密,如实相告。”
直到此刻,武则天才恍然惊觉,身边这朵看似无害的解语花,竟是包藏如此祸心的豺狼!她怒斥其悖逆,然而宫墙内外皆已被章氏兄弟掌控,她的命令根本无法传出。章五郎并不急于用刑,他有的是耐心和手段。他断绝了武则天与外界的大部分联系,只留下少数被控制的宫女伺候,每日依旧以臣子礼相见,言语逼迫,精神施压,企图瓦解她的意志。
而章六郎,则在掌控朝局后,迅速露出了凶残的本性。他以清查“逆党”为名,大肆铲除异己,凡是稍有不从或可能威胁其兄弟统治的官员,轻则罢黜流放,重则抄家灭门。神都洛阳,一时间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章五郎虽觉弟弟手段过于酷烈,但为了大局,也只得默许,甚至有时需要为其善后,维持表面上的“朝局稳定”。
章氏兄弟的倒行逆施,并非没有引起警觉。一些忠直之士暗中串联,试图营救武皇,清除奸佞。然而,章六郎掌控的禁军和罗织的酷吏网络太过严密,几次小规模的反抗都被迅速镇压,参与者皆遭惨烈下场。
章五郎距离他的目标,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服下不死药,成就永恒生命,然后废掉眼前这个失去价值的女人,甚至……找到那个据说可能还未死去的袁天罡,彻底了解旧怨,最终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帝位,建立属于他章家的万世基业。
然而,他并不知道,遥远的雪山深处,一个本已心灰意冷的老人,因这滔天的妖邪之气与国运的剧烈震荡,再次睁开了锐利的双眼。而神都之中,那座沉寂已久的永乐坊,也仿佛一头被惊醒的雄狮,开始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
双生毒株,已蔓延至帝国心脏。一场拯救帝国、终结野心的风暴,正在无人可见的维度,悄然凝聚。
在这其中,一对名为章五郎、章六郎的兄弟,如同悄然蔓生的毒株,开始在最肥沃也最危险的权力土壤中扎根。
兄长章五郎,年约三十,面如冠玉,举止温文尔雅,谈吐不凡。他自称出身江南没落书香门第,精通经史,尤擅黄老丹鼎之术。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谦逊到极致的态度,无论面对宰相高官,还是宫中低阶宦官侍女,他永远是一副恭谨有礼、不卑不亢的模样,言语周到,礼数周全,让人如沐春风。他最初是通过献上一卷精心伪造的、据说载有前朝养生秘法的古籍,引起了负责为皇帝搜罗奇方异术的官员的注意。
弟弟章六郎,则与兄长的温雅截然不同。他身材魁梧,面容带着几分野性的俊朗,性格直接甚至有些莽撞,但一身武艺却极为高强,尤其擅长一种诡异莫测的贴身短打功夫。他更像是章五郎的影子与利刃,沉默寡言,却总能精准地完成兄长交代的每一项任务。
章五郎被引荐入宫后,并未急于求取高官厚禄。他先是凭借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辩才,在北门学士院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以探讨典籍、参详古今为名,逐渐接近权力核心。他常在与武皇讨论道家典籍时,“不经意”地提及海外仙山、长生久视的传说,并总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极大地迎合了武则天晚年惧死求长生的心理。
一次,武皇因国事操劳,偶感风寒,久治不愈。御医们束手无策之际,章五郎献上了一枚自己“依古法秘制”的“凝神丹”。武皇服用后,竟觉神清气爽,病体迅速好转。此事之后,武皇对章五郎的信任大增,常召其入宫讲法论道,甚至允许他查阅宫中收藏的一些珍稀道家典籍和前朝秘档。
章五郎利用这种信任,开始不动声色地排除异己。他从不亲自出面构陷,而是通过精妙的言语暗示和“无意”中泄露的“证据”,让武皇对某些可能阻碍其“求仙”之路的旧臣产生疑心。同时,他安排章六郎以侍卫或低级军官的身份,悄然渗入禁军系统,凭借高强武艺和章五郎在背后的打点,章六郎很快拉拢了一批不得志或有野心的中下层军官。
兄弟二人,一明一暗,一文一武,配合得天衣无缝。章五郎在台前扮演着淡泊名利、一心为君分忧的忠臣,章六郎则在幕后编织着掌控武力的网络。他们的目标清晰而明确——并非寻常的权势富贵,而是传说中能让人长生不死的“不死药”,以及那随之而来的、永恒的权力。
章五郎通过研读宫中秘档和旁敲侧击,越来越确信,太宗皇帝晚年确曾命人秘密炼制过不死药,虽未完全成功,但必有残方或相关线索留存,而最大的可能,就掌握在当今武皇手中,或是藏于宫闱某处密室。他判断,唯有完全控制住武则天,才能逼问出不死药的秘密。
时机逐渐成熟。光宅二年的一个秋夜,章五郎认为布置已然周全。他先是进献了一炉据说能“通神感应”的“九转金丹”,暗示武皇斋戒沐浴后于密室服用,可感应仙缘。武则天求药心切,不疑有他,依言屏退左右,独处深宫。
就在此时,章六郎率领其掌控的禁军心腹,骤然发难,以“护驾”为名,迅速控制了宫禁要道,实则将武皇软禁于寝宫之内。章五郎则从容现身,脸上那惯有的谦逊恭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漠然,以及眼底深处压抑已久的贪婪与疯狂。
“陛下,”章五郎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长生之路,孤寂难行。臣愿为陛下分担,只需陛下将那不死药的秘密,如实相告。”
直到此刻,武则天才恍然惊觉,身边这朵看似无害的解语花,竟是包藏如此祸心的豺狼!她怒斥其悖逆,然而宫墙内外皆已被章氏兄弟掌控,她的命令根本无法传出。章五郎并不急于用刑,他有的是耐心和手段。他断绝了武则天与外界的大部分联系,只留下少数被控制的宫女伺候,每日依旧以臣子礼相见,言语逼迫,精神施压,企图瓦解她的意志。
而章六郎,则在掌控朝局后,迅速露出了凶残的本性。他以清查“逆党”为名,大肆铲除异己,凡是稍有不从或可能威胁其兄弟统治的官员,轻则罢黜流放,重则抄家灭门。神都洛阳,一时间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章五郎虽觉弟弟手段过于酷烈,但为了大局,也只得默许,甚至有时需要为其善后,维持表面上的“朝局稳定”。
章氏兄弟的倒行逆施,并非没有引起警觉。一些忠直之士暗中串联,试图营救武皇,清除奸佞。然而,章六郎掌控的禁军和罗织的酷吏网络太过严密,几次小规模的反抗都被迅速镇压,参与者皆遭惨烈下场。
章五郎距离他的目标,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服下不死药,成就永恒生命,然后废掉眼前这个失去价值的女人,甚至……找到那个据说可能还未死去的袁天罡,彻底了解旧怨,最终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帝位,建立属于他章家的万世基业。
然而,他并不知道,遥远的雪山深处,一个本已心灰意冷的老人,因这滔天的妖邪之气与国运的剧烈震荡,再次睁开了锐利的双眼。而神都之中,那座沉寂已久的永乐坊,也仿佛一头被惊醒的雄狮,开始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
双生毒株,已蔓延至帝国心脏。一场拯救帝国、终结野心的风暴,正在无人可见的维度,悄然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