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曹操率军南下。许都城外的官道上,黑压压的大军如一条长龙,正缓缓向南推进。铁甲铿锵之声与马蹄踏地的轰鸣交织在一起,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南飞的雁群都被惊得四散避让。
曹操身着明光铠,立马于高坡之上,身后是郭嘉、荀彧等谋士,身旁则立着个惹眼的身影——六耳猕猴斜挎着随心铁杆兵,嘴里叼着根枯草,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时不时用棒尖拨弄着地上的石子,那石子竟能飞出数丈远,精准地打中远处的树丫。
“仙长,前方便是南阳地界,过了南阳,便是荆州腹地。”曹操指着前方连绵的山峦,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想当年,我与景升兄同朝为官,共议国事,如今却要兵戎相见,实属无奈。”
六耳猕猴吐掉嘴里的枯草,撇撇嘴:“老曹,你就是心思多。他要是识相,直接归降便是;要是不识相,俺一棒子把他的荆州城砸个窟窿,看他降不降。”
荀彧在旁轻声道:“仙长神通固然能震慑宵小,但荆州乃天下枢纽,沃野千里,人口百万,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方为上策。”
郭嘉也笑道:“文若所言极是。刘表年事已高,次子刘琮懦弱,麾下虽有蒯越、蔡瑁等臣,却各怀心思。主公只需兵临城下,再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说降,大事可成。”
曹操点头:“奉孝所言有理。我已派程昱前往襄阳,探探刘表的底细。若他识时务,我必保他一家富贵;若他执迷不悟……”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便怪不得我曹孟德不念旧情。”
大军行进神速,不过三日便抵达南阳。南阳太守张咨本想据城抵抗,听闻曹操身边有能碎山的仙长,又看到城外连绵的营帐与飘扬的“曹”字大旗,吓得连夜开城归降,连像样的抵抗都没组织。
消息传到襄阳,刘表的府邸顿时乱作一团。
刘表卧病在床,脸色蜡黄,咳嗽不止。榻前围着蒯越、蔡瑁、刘琮等人,个个面带忧色。
“主公,曹操大军已至南阳,张咨不战而降!”蔡瑁急声道,“那曹操身边有异人相助,能移山填海,我襄阳城防虽坚,恐难抵挡啊!”
刘琮吓得脸色发白,拉着刘表的衣袖:“父亲,我们还是降了吧!听说那异人一棒子就能打碎山头,要是打到襄阳城……”
“住口!”刘表猛地咳嗽几声,指着刘琮,“我刘氏子孙,岂能如此懦弱!”他转向蒯越,“异度,你素有智谋,此事该如何应对?”
蒯越拱手道:“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且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更有妖猴相助,实力远非我荆州所能抗衡。若强行抵抗,恐城破之后,玉石俱焚。”
“你也劝我降?”刘表眼中满是失望。
“非是劝降,而是审时度势。”蒯越沉声道,“曹操已派程昱前来,言明只要主公归降,便可保留爵位,安享晚年,荆州百姓也可免受战火之苦。主公素有仁心,当以百姓为重啊。”
蔡瑁也附和道:“异度所言极是!主公,我们降了吧!”
刘表看着眼前这些臣子,又看看吓得瑟瑟发抖的儿子,心中一阵悲凉。他戎马一生,据守荆州数十年,本想保一方平安,却没想到临了竟要落得个归降的下场。可他也清楚,蒯越说得对,那能碎山的神通绝非人力可挡,抵抗只会让更多人丧命。
“罢了……”刘表长叹一声,眼中的光芒渐渐熄灭,“传我命令,打开城门,我……愿降。”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程昱的声音:“刘公深明大义,程昱佩服不已!”
程昱大步走入,身后跟着曹操派来的使者。他对着刘表拱手道:“曹司空有令,只要刘公归降,可仍居荆州牧之位,食邑万户,子孙世袭。”
刘表惨然一笑:“不必了。我老了,只想安稳度过余生。荆州之事,便交与刘琮吧。”
就这样,曹操大军尚未抵达襄阳,刘表便已率众归降。消息传出,荆州各郡县纷纷望风而降,整个荆襄之地,竟兵不血刃便落入曹操手中。
当曹操率领大军进入襄阳城时,百姓们夹道欢迎,虽有几分畏惧,却无多少敌意。六耳猕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看着街道两旁的人群,好奇地东张西望,时不时从怀里摸出几颗野果,扔给路边的孩童,惹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老曹,你看,还是俺的法子管用吧?”六耳猕猴得意地说道,“他们知道俺能碎山,就不敢反抗了。”
曹操大笑:“仙长神通,功不可没。只是这治理荆州,还需仰仗异度、德珪(蔡瑁字)等人。”他看向身旁的蒯越、蔡瑁,“今后,还望二位与我同心协力,安抚百姓,治理好这荆襄之地。”
蒯越、蔡瑁连忙躬身:“谨遵司空令!”
大军在襄阳休整三日,曹操一面安抚百姓,一面清点荆州兵马粮草,忙得不可开交。六耳猕猴则闲得发慌,整日在襄阳城里闲逛,尝遍了当地的美食,尤其对那清蒸武昌鱼赞不绝口。
“老曹,这鱼比庐江的还鲜!”六耳猕猴捧着一个巨大的鱼盘,吃得满嘴流油,“啥时候去江东?俺听说江东的鱼更多更鲜!”
曹操放下手中的卷宗,笑道:“仙长稍安。荆州刚定,需稳住阵脚。待我派人去江东劝降孙策,若他识相归降,自然省去许多麻烦;若他不从,再挥师东进不迟。”
“劝降?那小霸王能听吗?”六耳猕猴撇撇嘴,“依俺看,直接打过去得了,省得浪费时间。”
“仙长稍安。”曹操放下手中的狼毫,案上的荆州舆图已被朱笔圈出数个要害,“孙策虽勇,却也知审时度势。刘表归降的消息传到江东,他麾下必有劝降之声。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
六耳猕猴啃着鱼骨头,含糊不清道:“屈啥屈?俺看那小霸王就是欠揍。”
曹操身着明光铠,立马于高坡之上,身后是郭嘉、荀彧等谋士,身旁则立着个惹眼的身影——六耳猕猴斜挎着随心铁杆兵,嘴里叼着根枯草,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时不时用棒尖拨弄着地上的石子,那石子竟能飞出数丈远,精准地打中远处的树丫。
“仙长,前方便是南阳地界,过了南阳,便是荆州腹地。”曹操指着前方连绵的山峦,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想当年,我与景升兄同朝为官,共议国事,如今却要兵戎相见,实属无奈。”
六耳猕猴吐掉嘴里的枯草,撇撇嘴:“老曹,你就是心思多。他要是识相,直接归降便是;要是不识相,俺一棒子把他的荆州城砸个窟窿,看他降不降。”
荀彧在旁轻声道:“仙长神通固然能震慑宵小,但荆州乃天下枢纽,沃野千里,人口百万,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方为上策。”
郭嘉也笑道:“文若所言极是。刘表年事已高,次子刘琮懦弱,麾下虽有蒯越、蔡瑁等臣,却各怀心思。主公只需兵临城下,再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说降,大事可成。”
曹操点头:“奉孝所言有理。我已派程昱前往襄阳,探探刘表的底细。若他识时务,我必保他一家富贵;若他执迷不悟……”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便怪不得我曹孟德不念旧情。”
大军行进神速,不过三日便抵达南阳。南阳太守张咨本想据城抵抗,听闻曹操身边有能碎山的仙长,又看到城外连绵的营帐与飘扬的“曹”字大旗,吓得连夜开城归降,连像样的抵抗都没组织。
消息传到襄阳,刘表的府邸顿时乱作一团。
刘表卧病在床,脸色蜡黄,咳嗽不止。榻前围着蒯越、蔡瑁、刘琮等人,个个面带忧色。
“主公,曹操大军已至南阳,张咨不战而降!”蔡瑁急声道,“那曹操身边有异人相助,能移山填海,我襄阳城防虽坚,恐难抵挡啊!”
刘琮吓得脸色发白,拉着刘表的衣袖:“父亲,我们还是降了吧!听说那异人一棒子就能打碎山头,要是打到襄阳城……”
“住口!”刘表猛地咳嗽几声,指着刘琮,“我刘氏子孙,岂能如此懦弱!”他转向蒯越,“异度,你素有智谋,此事该如何应对?”
蒯越拱手道:“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师出有名。且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更有妖猴相助,实力远非我荆州所能抗衡。若强行抵抗,恐城破之后,玉石俱焚。”
“你也劝我降?”刘表眼中满是失望。
“非是劝降,而是审时度势。”蒯越沉声道,“曹操已派程昱前来,言明只要主公归降,便可保留爵位,安享晚年,荆州百姓也可免受战火之苦。主公素有仁心,当以百姓为重啊。”
蔡瑁也附和道:“异度所言极是!主公,我们降了吧!”
刘表看着眼前这些臣子,又看看吓得瑟瑟发抖的儿子,心中一阵悲凉。他戎马一生,据守荆州数十年,本想保一方平安,却没想到临了竟要落得个归降的下场。可他也清楚,蒯越说得对,那能碎山的神通绝非人力可挡,抵抗只会让更多人丧命。
“罢了……”刘表长叹一声,眼中的光芒渐渐熄灭,“传我命令,打开城门,我……愿降。”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程昱的声音:“刘公深明大义,程昱佩服不已!”
程昱大步走入,身后跟着曹操派来的使者。他对着刘表拱手道:“曹司空有令,只要刘公归降,可仍居荆州牧之位,食邑万户,子孙世袭。”
刘表惨然一笑:“不必了。我老了,只想安稳度过余生。荆州之事,便交与刘琮吧。”
就这样,曹操大军尚未抵达襄阳,刘表便已率众归降。消息传出,荆州各郡县纷纷望风而降,整个荆襄之地,竟兵不血刃便落入曹操手中。
当曹操率领大军进入襄阳城时,百姓们夹道欢迎,虽有几分畏惧,却无多少敌意。六耳猕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看着街道两旁的人群,好奇地东张西望,时不时从怀里摸出几颗野果,扔给路边的孩童,惹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老曹,你看,还是俺的法子管用吧?”六耳猕猴得意地说道,“他们知道俺能碎山,就不敢反抗了。”
曹操大笑:“仙长神通,功不可没。只是这治理荆州,还需仰仗异度、德珪(蔡瑁字)等人。”他看向身旁的蒯越、蔡瑁,“今后,还望二位与我同心协力,安抚百姓,治理好这荆襄之地。”
蒯越、蔡瑁连忙躬身:“谨遵司空令!”
大军在襄阳休整三日,曹操一面安抚百姓,一面清点荆州兵马粮草,忙得不可开交。六耳猕猴则闲得发慌,整日在襄阳城里闲逛,尝遍了当地的美食,尤其对那清蒸武昌鱼赞不绝口。
“老曹,这鱼比庐江的还鲜!”六耳猕猴捧着一个巨大的鱼盘,吃得满嘴流油,“啥时候去江东?俺听说江东的鱼更多更鲜!”
曹操放下手中的卷宗,笑道:“仙长稍安。荆州刚定,需稳住阵脚。待我派人去江东劝降孙策,若他识相归降,自然省去许多麻烦;若他不从,再挥师东进不迟。”
“劝降?那小霸王能听吗?”六耳猕猴撇撇嘴,“依俺看,直接打过去得了,省得浪费时间。”
“仙长稍安。”曹操放下手中的狼毫,案上的荆州舆图已被朱笔圈出数个要害,“孙策虽勇,却也知审时度势。刘表归降的消息传到江东,他麾下必有劝降之声。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
六耳猕猴啃着鱼骨头,含糊不清道:“屈啥屈?俺看那小霸王就是欠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