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这版剧本和前世原版相比毫不逊色,打破了以往谍战剧的严肃风格,加入了不少幽默元素,还通过主角余则成巧妙处理军统内部复杂关系,简直是一部生动的“职场生存指南”。
剧情紧凑、悬念重重,既有家国情怀,也有明争暗斗,温情与铁血并存。
孙祺非常满意,这部剧将来想不火都难。
孙祺递了一支烟给姜为,顺手帮他点上。
“姜导,直说吧,预算多少?”
姜为吐了口烟,语气感慨:
“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小祺——孙总,这部戏是我十年来最满意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在华夏影视史上留下名字。
所以服化道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孙祺弹了弹烟灰,点头认同:
“明白,您说个数。”
“计划拍30集,每集按30万算,最少900万。”
“行。”
孙祺稍作考虑就答应了。
这个数字比他原本预估的还少一百万,以剧本的质量来看,完全值得。
“演员方面呢,姜导有什么想法吗?”
听到这话,姜为显得有些为难。
之前孙祺明显想演余则成,他在改剧本时也尝试把男主年龄调低,但反复推敲后,觉得三十岁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孙祺来出演,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效果可能会略逊一筹。
再加上孙祺外貌太过突出,与地下工作者的形象不太契合。
姜为皱起眉头,深深吸了一口烟,对孙祺说:
“余则成最终设定是三十岁。
小祺,你的演技我了解,完全可以胜任。
但是否合适,还得等试镜上妆之后才能决定。”
姜为说得非**婉,孙祺明白,自己虽然符合基本条件,但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像之前为《无名之辈》挑选女主角时,万倩合格,但周迅显然更胜一筹。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导演都希望为作品找到最合适的演员。
这是孙祺执导《无名之辈》后的真实体会,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想演余则成的想法确实有些任性。
但就这样放弃,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
“您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吗?”
“嗯,目前还没有。
说实话,这几个月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剧本改编上,根本没时间考虑演员的事。”
这部剧原本姜为最初选定的男女主角并不是孙宏雷和姚大嘴,而是辛佰青和朱圆圆夫妇。
但当时他们因怀孕生子无法协调时间,只能推掉。
最后无奈之下,才选择了孙宏雷和姚大嘴。
很多影视剧都有类似的情况:导演原本看中的人因各种原因没能参演,只能另找他人,结果播出后大火,原定演员后悔不已。
只能说,命运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这样吧,姜导。
让我工作室根据剧本帮您筛选演员,统一安排试镜,供您选择,人选最终由您决定。”
姜为听了,喜出望外,把烟头用力按灭在烟灰缸里。
“好!那我马上开始筹备剧组,争取一个月后开机。”
“没问题。”
送走姜为后,孙祺坐在办公室里开始规划《潜伏》的演员阵容。
男主角那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孙宏雷的名字。
没办法,前世的余则成给他印象太深了,“华强哥”的表演堪称完美。
直到现在,一提起余则成,他脑海里浮现的依然是孙宏雷眯着眼、笑得人畜无害的样子。
不过稍作犹豫后,他还是在孙宏雷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个角色实在太经典,他终究放不下。
至于女主角,则简单得多,他直接填上了陈述的名字。
这位现在已经是他这边的人了。
在黔南拍摄《无名之辈》期间,郭一直按照孙祺之前的指示不断游说陈述,最终不久前成功将她的经纪合约签到了孙祺的工作室。
这个机会,自然要留给自家人。
尽管陈述后来以御姐形象闻名,但她早年在《铁梨花》和《和平饭店》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角色气质与《潜伏》的女主角颇为相似。
孙祺认为,凭借她的演技,完全能够胜任“翠萍”这个角色。
再者,姜为导演经验老到,自然明白其中分寸。
在条件相仿的情况下,孙祺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至于其他演员,孙祺毫不犹豫地保留了原班人马,包括冯恩贺、吴钢、祖封、曹丙琨等实力派演员。
唯有“穆婉秋”一角,孙祺反复权衡后,最终仍选择由杨密出演。
这个角色层次分明,从养尊处优的单纯才女,到被迫依附瘾君子的落魄女子,再到遇见余则成后心绪波动,最后在感化中蜕变成长。
孙祺觉得杨密与角色非常契合,堪称本色出演。
确定演员名单后,他便将名单交给郭明处理,不再过问。
正准备去查看《无名之辈》的剪辑进度,助理小婷却告诉他有人来访。
孙祺感到意外,今天竟然接连有人登门。
下楼后,他发现来客是俞非鸿。
她戴着大墨镜,穿着V领黑长裙,举止优雅,风韵犹存。
裙摆随风轻摆,偶尔露出白皙的脚踝,令人浮想联翩,尽显女神气质。
他将俞师姐请进会客室,两人相对而坐。
俞非鸿放下手包,自然地交叠双腿,裙摆顺着腿型滑落,不经意间展露修长的双腿,吸引了孙祺的目光。
她摘下墨镜,随意整理了一下头发,对孙祺微微一笑:“没想到我会来吧,小师弟。”
孙祺笑着摇头:“确实有点意外,师姐难得来一趟。”
“该不会不欢迎吧?”
“怎么会?谁不欢迎都可以,唯独不敢不欢迎师姐。”
“你这张嘴还是这么会说。”
“那是当然。”
“好了,不绕弯子了,我今天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孙祺神情认真了些,问道:“师姐请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
“我之前读了一本小说,非常
这版剧本和前世原版相比毫不逊色,打破了以往谍战剧的严肃风格,加入了不少幽默元素,还通过主角余则成巧妙处理军统内部复杂关系,简直是一部生动的“职场生存指南”。
剧情紧凑、悬念重重,既有家国情怀,也有明争暗斗,温情与铁血并存。
孙祺非常满意,这部剧将来想不火都难。
孙祺递了一支烟给姜为,顺手帮他点上。
“姜导,直说吧,预算多少?”
姜为吐了口烟,语气感慨:
“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小祺——孙总,这部戏是我十年来最满意的作品,我希望它能在华夏影视史上留下名字。
所以服化道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
孙祺弹了弹烟灰,点头认同:
“明白,您说个数。”
“计划拍30集,每集按30万算,最少900万。”
“行。”
孙祺稍作考虑就答应了。
这个数字比他原本预估的还少一百万,以剧本的质量来看,完全值得。
“演员方面呢,姜导有什么想法吗?”
听到这话,姜为显得有些为难。
之前孙祺明显想演余则成,他在改剧本时也尝试把男主年龄调低,但反复推敲后,觉得三十岁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今年刚满二十岁的孙祺来出演,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效果可能会略逊一筹。
再加上孙祺外貌太过突出,与地下工作者的形象不太契合。
姜为皱起眉头,深深吸了一口烟,对孙祺说:
“余则成最终设定是三十岁。
小祺,你的演技我了解,完全可以胜任。
但是否合适,还得等试镜上妆之后才能决定。”
姜为说得非**婉,孙祺明白,自己虽然符合基本条件,但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像之前为《无名之辈》挑选女主角时,万倩合格,但周迅显然更胜一筹。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导演都希望为作品找到最合适的演员。
这是孙祺执导《无名之辈》后的真实体会,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想演余则成的想法确实有些任性。
但就这样放弃,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
“您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吗?”
“嗯,目前还没有。
说实话,这几个月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剧本改编上,根本没时间考虑演员的事。”
这部剧原本姜为最初选定的男女主角并不是孙宏雷和姚大嘴,而是辛佰青和朱圆圆夫妇。
但当时他们因怀孕生子无法协调时间,只能推掉。
最后无奈之下,才选择了孙宏雷和姚大嘴。
很多影视剧都有类似的情况:导演原本看中的人因各种原因没能参演,只能另找他人,结果播出后大火,原定演员后悔不已。
只能说,命运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这样吧,姜导。
让我工作室根据剧本帮您筛选演员,统一安排试镜,供您选择,人选最终由您决定。”
姜为听了,喜出望外,把烟头用力按灭在烟灰缸里。
“好!那我马上开始筹备剧组,争取一个月后开机。”
“没问题。”
送走姜为后,孙祺坐在办公室里开始规划《潜伏》的演员阵容。
男主角那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孙宏雷的名字。
没办法,前世的余则成给他印象太深了,“华强哥”的表演堪称完美。
直到现在,一提起余则成,他脑海里浮现的依然是孙宏雷眯着眼、笑得人畜无害的样子。
不过稍作犹豫后,他还是在孙宏雷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个角色实在太经典,他终究放不下。
至于女主角,则简单得多,他直接填上了陈述的名字。
这位现在已经是他这边的人了。
在黔南拍摄《无名之辈》期间,郭一直按照孙祺之前的指示不断游说陈述,最终不久前成功将她的经纪合约签到了孙祺的工作室。
这个机会,自然要留给自家人。
尽管陈述后来以御姐形象闻名,但她早年在《铁梨花》和《和平饭店》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角色气质与《潜伏》的女主角颇为相似。
孙祺认为,凭借她的演技,完全能够胜任“翠萍”这个角色。
再者,姜为导演经验老到,自然明白其中分寸。
在条件相仿的情况下,孙祺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至于其他演员,孙祺毫不犹豫地保留了原班人马,包括冯恩贺、吴钢、祖封、曹丙琨等实力派演员。
唯有“穆婉秋”一角,孙祺反复权衡后,最终仍选择由杨密出演。
这个角色层次分明,从养尊处优的单纯才女,到被迫依附瘾君子的落魄女子,再到遇见余则成后心绪波动,最后在感化中蜕变成长。
孙祺觉得杨密与角色非常契合,堪称本色出演。
确定演员名单后,他便将名单交给郭明处理,不再过问。
正准备去查看《无名之辈》的剪辑进度,助理小婷却告诉他有人来访。
孙祺感到意外,今天竟然接连有人登门。
下楼后,他发现来客是俞非鸿。
她戴着大墨镜,穿着V领黑长裙,举止优雅,风韵犹存。
裙摆随风轻摆,偶尔露出白皙的脚踝,令人浮想联翩,尽显女神气质。
他将俞师姐请进会客室,两人相对而坐。
俞非鸿放下手包,自然地交叠双腿,裙摆顺着腿型滑落,不经意间展露修长的双腿,吸引了孙祺的目光。
她摘下墨镜,随意整理了一下头发,对孙祺微微一笑:“没想到我会来吧,小师弟。”
孙祺笑着摇头:“确实有点意外,师姐难得来一趟。”
“该不会不欢迎吧?”
“怎么会?谁不欢迎都可以,唯独不敢不欢迎师姐。”
“你这张嘴还是这么会说。”
“那是当然。”
“好了,不绕弯子了,我今天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孙祺神情认真了些,问道:“师姐请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
“我之前读了一本小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