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在图书馆,眼里只有书的沈卫东,被人注意到了-《知青入赘寡妇家》

  六月份的京城,骄阳似火,暑气渐盛。

  “京城大学”里,每个大学生都抱着“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教室、图书馆、宿舍几乎24小时有人在学习。

  沈卫东也一样,现在他所接触到的知识对他而言都是新奇的,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

  他几乎有时间就会待在图书馆,在这两个多月时间里,他阅读了很多书籍。

  沈卫东从小,他在小学时就看完了大盛家里所有的书,没有书看了,就去废品站跟三叔一起在废品堆找书看,他看了很多书,各种类型的书。

  那时候,唯一能慰藉他的只有书,只要是手里能捧着一本有字迹的书,他就会沉浸其中。

  他心就会安静,因为有书,他的成长并不觉得孤单。

  每天待在“京大”图书馆,他感觉自己身处在知识海洋中,每看完一本书,都能让他感觉吸收到了知识海洋中的一丝养分。

  秦兰是中文系汉语言专业77级新生,她一有时间就爱泡图书馆。

  每次来都能看见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坐在原版英文书籍阅览区的角落,安静地看书。

  她瞥见他读的竟是英文书,桌上还摆着一本厚厚的汉英词典和一个白色搪瓷茶缸。

  一向骄傲的秦兰,渐渐对这个男生上了心。

  她想靠近他,可对方仿佛对图书馆里的人都视而不见,眼里只有书。

  他看书的速度快得惊人,查词典也麻利。

  只是他茶缸里泡的东西让人好奇:看着像中药,可谁会喝那么凉的中药?

  秦兰见茶缸外壁凝着水珠,断定里面是冰凉的液体。

  可他从哪儿弄来这么凉、还像中药的水呢?

  图书馆的电风扇转个不停,却驱不散闷热。

  秦兰盯着他的茶缸,哪怕里面是苦药汤,只要是冰凉的,她也想喝上一口。

  这个男生是沈卫东,他喝的是冰可乐。

  盛夏酷暑,他每天都要喝几瓶冰可乐解暑——试过其他饮料,终究不如冰可乐透心凉。

  只是京城买不到这种汽水,他跑了多家百货商店和友谊商店都没找着,只好把可乐倒进茶缸里喝。

  他不知道,自己在图书馆的一举一动,都落进了一个漂亮女生的眼里。

  好在每次从“小房子”拿可乐时,他都会躲到角落,确认没人后才咬开瓶盖,把可乐倒进茶缸。

  秦兰后来打听到,图书馆那个男生是经济系政治经济班的学生,名叫沈卫东。

  帮她打探消息的是同寝室的三姐徐倩倩。

  她俩都是京城本地人,又都家境优渥、容貌出众,在中文系是瞩目的“并蹄莲”,两朵骄傲盛开的花。

  既然是能入了好姐妹眼的男生,徐倩倩自然要到图书馆瞧瞧。

  看到坐在阅览区角落的沈卫东时,她不禁点点头:“看着还不错,专注读书的男生确实招女生喜欢,连我们大美女兰兰都掉进他的魅力漩涡了。”

  秦兰被她说得脸上泛起红晕,推了她一把,嗔怪道:“哎呀~别乱说!人家就是好奇嘛。”

  徐倩倩回头白了她一眼:“行了,看你这脸就知道你完了,春心泛滥,无可救药。”

  “哎呀!你怎么还说呢?我连他都不认识,春心萌动有可能,泛滥?你觉得可能吗?”

  徐倩倩想给秦兰留点面子,耸耸肩说:“没泛滥就好,你是跟我走还是在这坐会儿?这儿太闷了,我得去湖边吹吹凉风。”

  秦兰想了想,还是跟着好姐妹走了。

  沈卫东手里的书快看完了,他跟白杨约好一起出去吃晚饭。

  今天是周末,吴琳来了,沈卫东怎么也得尽尽地主之谊,请吴琳和白杨吃顿饭。

  沈卫东和白杨都在“京大”,但不在一个系,平时只有在食堂吃饭时偶尔碰到。

  不过两人在“棒槌沟”知青点时处出了感情。

  长时间见不着面,周末有时间就会约着去湖边坐坐,聊聊天。

  白杨和吴琳在离开知青点时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两人时常去对方学校见面,今天吴琳上午就过来了。

  沈卫东中午去“大饭厅”吃饭时,看见白杨和吴琳也在那儿,就跟他们约好晚饭一起出去吃,让他尽下地主之谊。

  沈卫东请他们俩人吃饭的地方是在“京大”招待所餐厅。

  “京大”招待所餐厅既朴素又带着点“特殊”的氛围。

  这个餐厅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学校校庆、学术交流会议等活动的宴会都在这里举办。

  这里还是当年苏联教育专家来 “京大” 时一日三餐的食堂。

  因此,来招待所餐厅吃饭的学生和教师,都会品尝这里的 “改良俄式西餐”。

  “京大”招待所餐厅属于内部餐厅,不接待外来客人。

  凡想在此用餐者,需到招待所服务台凭学生证登记领取用餐券。

  白杨和吴琳跟着沈卫东领完用餐券走进餐厅。

  此时食客不多,三人在靠窗的四人桌前坐下,沈卫东让他们先坐,自己去窗口点餐。

  他点了这里的特色“改良俄式西餐”:炸猪排、罐焖猪肉、奶油烤杂拌、俄式沙拉,还有一份奶油蘑菇汤。

  主食是俄式“大列巴”,每人一大杯“格瓦斯”。

  当餐桌上摆满“改良俄式西餐”时,三人握着刀叉竟有些不知所措。

  沈卫东只跟三叔来过一次,那次三叔没点西餐,他当时见别的桌有人吃,便记在心里。

  这段时间他读外文书籍,书中描写的西餐场景总让他联想到这里的“西餐”,只是一直没机会来吃。

  今天请白杨和吴琳,便提议去招待所餐厅吃西餐。

  西餐摆到面前,怎么吃却成了难题。

  白杨和吴琳本以为沈卫东吃过西餐,没想到他和两人一样,都是初次体验。

  没办法,刀叉在手,总得把食物送进肚子里。

  三人偷偷瞄向邻桌吃西餐的两个女学生,默默记住她们用刀叉的姿势,然后在各自盘子里笨拙地切着猪排。

  东北姑娘吴琳受不了这别扭劲儿,放下刀叉看着还在努力的两人,笑道:“吃顿饭而已,怎么得劲怎么来,何苦遭这‘洋罪’?你俩等着,我去拿筷子。”

  说完便起身走了。 邻桌两个女学生见状,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