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棒槌沟” 李栓柱的亲生父亲——宁承泽来访-《知青入赘寡妇家》

  今天下午,林晓霞去 tVb 录节目。

  吴百川乘坐来港岛的飞机,也于今天下午飞抵港岛国际机场。

  沈卫东让郝强开车去机场接吴百川,下午他本人还要在公司接待一位重要客人。

  他要接待的这位重要客人,是 “宁记酒楼” 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承泽。

  这个宁承泽,便是 “棒槌沟” 李大牛子的儿子李栓柱(宁延亮)的亲生父亲。

  “宁记酒楼” 是百年老字号酒楼,也是港岛政商名流宴请宾客的十大必选食府之一。

  1960 年,宁氏家族长子长孙宁承泽从内地偷渡至港岛,几年后接手经营 “宁记酒楼”。

  在他的带领下,这家百年老字号酒楼发展成餐饮集团公司,如今在港岛已经有六家分店。

  酒楼原来的总店在尖沙咀,今年已迁入中环威灵顿街的自置物业 —— 宁记大厦。

  沈卫东名字在港岛家喻户晓的时候,宁承泽就已经知道他在内地的身份了。

  因为宁承泽的儿子宁延亮对沈卫东再熟悉不过了。

  只是那时宁承泽以为他不过是一个幸运的大陆仔,后续事情却震惊到了他。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大陆仔,“东大广场” 一旦建成,他的身家就不是现在的宁家能相比的了。

  西环城区居住人口密度高,但缺少一个商业区;“大洼地” 地理位置优越,在这里建设大型惠民购物广场,不仅能满足周边居民的购物需求,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沈卫东的这个项目,前景不可限量。

  “东大广场” 项目投资估算 —— 约为 45 亿至 55 亿港元。

  但沈卫东并没有对外融资的想法,全港岛也只有与他交好的黄家占了 10% 的投资份额。

  能看到 “东大广场” 投资前景的不仅仅只有宁承泽,承建商 —— 内地深圳太平洋建筑工程公司一直无法取得在港施工许可,就是一些觊觎 “东大广场” 利益的建筑商所为。

  宁承泽因儿子的事情,与内地江岔县政府官员有过来往,还捐赠过 “棒槌沟” 的道路建设,所以他想获取 “东大广场” 的投资份额,就需要得到江岔县政府的帮助。

  他给江岔县县委书记打电话刚说明来意,县委书记就告诉了他一个令他兴奋的消息:江岔县县长就是沈卫东的岳父。

  杨耀奎并不知道沈卫东在港岛的所作所为,当他在电话里听到宁承泽讲述完沈卫东在港岛所做的一切后,陷入震惊中,久久没有给宁承泽回应。

  沈卫东是他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只是一时没留神,他这个姑爷竟然成长到要让他去仰望的高度了。

  宁承泽在江岔县官员眼中可是爱国商人,这个忙杨耀奎不帮也得帮。

  他给沈卫东打去电话,翁婿俩长时间没见面说话了,在电话里两人聊了很久,最后杨耀奎才说了宁承泽的事,他只是说这件事的经过,没有要求沈卫东做什么。

  沈卫东与杨耀奎结束通话后没多久,宁承泽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电话接通,宁承泽主动自报家门,并提出下午亲自到公司来拜访。

  “东大广场” 在建筑设计方案发布会当天,就宣称过不对外融资。

  沈卫东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有顾虑。

  他在港岛没有根基,对港岛的企业更是不了解;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上的富豪们,他倒是知道一些,但并不了解他们的品性。想要掌握 “东大广场” 的绝对控制权,就必须拒绝外界投资。

  算计无处不在,在他沈卫东羽翼未丰之时,绝不会去冒这个风险。

  宁承泽他也不了解,但宁承泽对内地抱有善意,这就让他对宁承泽有了不少好感。

  下午在办公室见到来访的宁承泽,对方谦恭的态度让沈卫东有些不适,但宁承泽想投资 “东大广场” 的诚意,沈卫东还是比较满意的。

  宁承泽说完自己想要投资 “东大广场” 的意愿,便笑着看向沈卫东,等候他的答复。

  沈卫东思索了很长时间,才给出答复:

  “宁先生,对于您想投资‘东大广场’的愿望,我先暂时跟您说声抱歉。‘东大广场’不缺资金,缺的是可信任的伙伴。宁先生虽然有诚意,但我对您并不了解,让我现在就给您答复,我只能说抱歉。容我一些时间考虑,可以吗?”

  宁承泽点了点头,沈卫东的回答也算有诚意,这让他对沈卫东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他见过内地贫穷到何种地步,当初拿出钱为 “棒槌沟” 修路,不仅仅是因为儿子在那里长大成人,还因为他真的出于本心,想为那里做些什么。

  现在的内地虽然已经开始着手抓经济建设,可改变贫穷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内地地域广阔,需要帮助的地方太多了。

  他虽然富有,但能力终究有限,能帮助到的也只有 “棒槌沟” 这个让他儿子长大的地方。

  沈卫东就是从这样一个地方走出来的人。

  沈卫东的背景清晰,他经历过的事情,宁承泽也几乎全都知晓。

  所以在宁承泽眼中,沈卫东原本就是一个幸运到让人嫉妒的大陆仔。

  可刚才,面前这个大陆仔说出的一番话,让宁承泽已然断定:沈卫东能有今天,绝不仅仅是因为幸运那么简单。

  他有心机,有城府,有谋略,遇事冷静且处理事情张弛有度。

  可沈卫东今年才二十三岁,比自己的儿子宁延亮大不了几岁。

  宁承泽不敢再小觑沈卫东了,甚至很期待能和他一起做些事情。

  沈卫东并不知道宁承泽刚才心里想了这么多。

  见宁承泽沉默的时间有些长,沈卫东便轻咳一声,问道:“宁先生?”

  宁承泽听到沈卫东的声音,抬头看向他,抱歉地说:“沈先生,不好意思,刚才想事情走神了。我明白您的意思,咱们相互之间还需要些时间了解,对吧!可以,我非常赞成。”

  沈卫东对他的态度很满意,想了想,又问道:“宁先生,您应该知道‘东大广场’没能如期开工的原因,可您知道我为什么坚持要把‘东大广场’的建筑工程交给内地公司承建施工吗?”

  宁承泽摇了摇头,这点也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的。内地建筑公司来港岛承包工程,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先例。

  这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