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芷兰堂门口挂出了醒目的新招牌:
“芷兰堂新品上市!”
“金疮生肌膏(强效升级版):止血生肌,速度加倍!”
“平愈生肌膏(亲民款):止血无忧,安心愈合!”
“益气生肌丸(新配方):气血双补,效力更彰!”
告示上还特别注明:“新方优化,疗效保障,金疮膏暂无需血竭亦可!”
消息一出,轰动全城!
用过芷兰堂生肌膏的人都知道血竭的重要性,这“无需血竭亦可”几个字,无异于平地惊雷!
“真的假的?不用血竭了?”
“效果怎么样?林大夫的药,应该不会差吧?”
“试试那金疮膏!说是速度加倍呢!”
“平愈膏便宜不少,给我爹买盒试试!”
济世堂里,钱夫人听着伙计汇报芷兰堂门庭若市、新品抢购一空的场面,再看着库房里囤积的、价格已经开始松动的血竭,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堵得喘不上气。
她精心策划的卡脖子毒计,不仅没能扼杀芷兰堂,反而成了对方扬名立万、推出更强新品的垫脚石!
这口气,她怎么咽得下去?
芝兰堂内——
锦书盘着账,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林妹妹,这个月刨去所有开销和新品投入,盈余比上月多了四成!刘家村那边的药材钱也能提前结清了!”
“冬梅姐,你说这丹参粉捣起来,味道比苦参好闻多了吧?”墨竹抽抽鼻子。
“嗯,没那么冲了。”冬梅憨笑,“就是这鸡血藤颜色红得吓人,捣完了手都像染了血。”
“这叫红红火火!”墨竹笑嘻嘻地说。
林芷也很欣慰,但她更关注的是反馈。她仔细询问每一位复诊的伤者,尤其是用了“平愈膏”的。
“李大叔,您这腿上的伤口,用了平愈膏感觉怎么样?”
“挺好挺好!”
李大叔爽朗道,“血止得快!就是新肉长得嘛……比之前那金贵的膏是慢一点点,但咱庄稼人皮实,不差那几天!关键是便宜啊!林大夫,您这平愈膏,实惠!”
类似这样的反馈不少,证明平价替代路线走通了。
这天上午,药铺里病人不多。
锦书正和墨竹整理新到的药材标签,门口停下了一辆气派的青呢马车。
一个穿着体面、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下了车,身后跟着两个小厮。
他背着手踱进芷兰堂,眼神带着挑剔扫视着不算宽敞的铺面。
“哪位是林芷林大夫?”中年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
林芷起身:“我就是,阁下是?”
中年人没回答,自顾自地走到柜台前,拿起一罐金疮生肌膏看了看,又掂了掂一盒益气生肌丸,这才慢悠悠开口:
“咱家姓胡,在宫里当差,奉娘娘之命,出来采买些合用的药材。”
宫里的人?!锦书、墨竹、冬梅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惊讶地看向这边。
林芷面色不变,微微颔首:“原来是胡管事。不知娘娘需要些什么药材?”
“药材嘛……”胡管事捻了捻手指,“娘娘听闻你这芷兰堂的生肌膏颇有奇效,想见识见识。
另外,听闻你这里还有什么益气丸、八珍糕、八珍粥?都装些上品,让咱家带回去给娘娘过过目。”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要最好的!宫里用的东西,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若有半点差池,哼!”
“胡管事放心,”林芷示意锦书,
“锦书姐,取两罐金疮膏,两瓶益气丸,再装两盒八珍糕,用最好的礼盒装好。八珍粥不便携带,就不装了。”
“好嘞!”锦书立刻去办,动作麻利。
胡管事看着锦书打包,又不咸不淡地加了一句:“对了,娘娘还喜欢些新奇的花草,听闻你这后院有些特别的小盆栽?也挑两盆别致的装上吧。”
林芷目光微闪,后院除了些常用的鲜薄荷、紫苏,就是那几盆至关重要的芦荟……但她面上依旧平静:
“后院简陋,只有些寻常药草。墨竹,去选两盆长势好的薄荷和紫苏,给胡管事带上。”
“是!”墨竹应声去了。
胡管事没再说什么,看着东西装好,让小厮拿了,丢下一锭银子:“多的赏你们了。”便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人一走,墨竹就忍不住了:“姑娘!宫里的人?娘娘?我的天!咱们的东西要进宫了?”
锦书却蹙着眉:“是福是祸还难说呢。这胡管事,看着就不好相与。而且……”
她压低声音,“他特意点了咱们的八珍糕和盆栽,总觉得有点怪。”
林芷看着那锭银子,淡淡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们的东西,经得起考验。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几天后,胡管事又来了。
这次脸色更冷,身后跟着的却不是小厮,而是两个穿着巡城司兵服的人!
“林芷!”
胡管事一进门就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拿劣等货色糊弄娘娘!”
这一嗓子,把药铺里的人都吓住了。
锦书立刻上前:“胡管事,这话从何说起?我们给您的,都是铺子里最好的上品!”
“上品?”胡管事冷笑一声,将带来的礼盒重重摔在柜台上!盖子震开,露出里面的金疮膏和益气丸瓶子。
“你们自己看看!这金疮膏质地不匀!这益气丸颜色发暗!还有这八珍糕,娘娘尝了一口就吐了,说味道怪异!
更别提那盆栽,没两天就蔫死了!分明是以次充好,欺瞒宫闱!来人啊!”
“芷兰堂新品上市!”
“金疮生肌膏(强效升级版):止血生肌,速度加倍!”
“平愈生肌膏(亲民款):止血无忧,安心愈合!”
“益气生肌丸(新配方):气血双补,效力更彰!”
告示上还特别注明:“新方优化,疗效保障,金疮膏暂无需血竭亦可!”
消息一出,轰动全城!
用过芷兰堂生肌膏的人都知道血竭的重要性,这“无需血竭亦可”几个字,无异于平地惊雷!
“真的假的?不用血竭了?”
“效果怎么样?林大夫的药,应该不会差吧?”
“试试那金疮膏!说是速度加倍呢!”
“平愈膏便宜不少,给我爹买盒试试!”
济世堂里,钱夫人听着伙计汇报芷兰堂门庭若市、新品抢购一空的场面,再看着库房里囤积的、价格已经开始松动的血竭,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堵得喘不上气。
她精心策划的卡脖子毒计,不仅没能扼杀芷兰堂,反而成了对方扬名立万、推出更强新品的垫脚石!
这口气,她怎么咽得下去?
芝兰堂内——
锦书盘着账,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林妹妹,这个月刨去所有开销和新品投入,盈余比上月多了四成!刘家村那边的药材钱也能提前结清了!”
“冬梅姐,你说这丹参粉捣起来,味道比苦参好闻多了吧?”墨竹抽抽鼻子。
“嗯,没那么冲了。”冬梅憨笑,“就是这鸡血藤颜色红得吓人,捣完了手都像染了血。”
“这叫红红火火!”墨竹笑嘻嘻地说。
林芷也很欣慰,但她更关注的是反馈。她仔细询问每一位复诊的伤者,尤其是用了“平愈膏”的。
“李大叔,您这腿上的伤口,用了平愈膏感觉怎么样?”
“挺好挺好!”
李大叔爽朗道,“血止得快!就是新肉长得嘛……比之前那金贵的膏是慢一点点,但咱庄稼人皮实,不差那几天!关键是便宜啊!林大夫,您这平愈膏,实惠!”
类似这样的反馈不少,证明平价替代路线走通了。
这天上午,药铺里病人不多。
锦书正和墨竹整理新到的药材标签,门口停下了一辆气派的青呢马车。
一个穿着体面、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下了车,身后跟着两个小厮。
他背着手踱进芷兰堂,眼神带着挑剔扫视着不算宽敞的铺面。
“哪位是林芷林大夫?”中年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
林芷起身:“我就是,阁下是?”
中年人没回答,自顾自地走到柜台前,拿起一罐金疮生肌膏看了看,又掂了掂一盒益气生肌丸,这才慢悠悠开口:
“咱家姓胡,在宫里当差,奉娘娘之命,出来采买些合用的药材。”
宫里的人?!锦书、墨竹、冬梅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惊讶地看向这边。
林芷面色不变,微微颔首:“原来是胡管事。不知娘娘需要些什么药材?”
“药材嘛……”胡管事捻了捻手指,“娘娘听闻你这芷兰堂的生肌膏颇有奇效,想见识见识。
另外,听闻你这里还有什么益气丸、八珍糕、八珍粥?都装些上品,让咱家带回去给娘娘过过目。”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要最好的!宫里用的东西,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若有半点差池,哼!”
“胡管事放心,”林芷示意锦书,
“锦书姐,取两罐金疮膏,两瓶益气丸,再装两盒八珍糕,用最好的礼盒装好。八珍粥不便携带,就不装了。”
“好嘞!”锦书立刻去办,动作麻利。
胡管事看着锦书打包,又不咸不淡地加了一句:“对了,娘娘还喜欢些新奇的花草,听闻你这后院有些特别的小盆栽?也挑两盆别致的装上吧。”
林芷目光微闪,后院除了些常用的鲜薄荷、紫苏,就是那几盆至关重要的芦荟……但她面上依旧平静:
“后院简陋,只有些寻常药草。墨竹,去选两盆长势好的薄荷和紫苏,给胡管事带上。”
“是!”墨竹应声去了。
胡管事没再说什么,看着东西装好,让小厮拿了,丢下一锭银子:“多的赏你们了。”便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人一走,墨竹就忍不住了:“姑娘!宫里的人?娘娘?我的天!咱们的东西要进宫了?”
锦书却蹙着眉:“是福是祸还难说呢。这胡管事,看着就不好相与。而且……”
她压低声音,“他特意点了咱们的八珍糕和盆栽,总觉得有点怪。”
林芷看着那锭银子,淡淡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们的东西,经得起考验。该做什么做什么吧。”
几天后,胡管事又来了。
这次脸色更冷,身后跟着的却不是小厮,而是两个穿着巡城司兵服的人!
“林芷!”
胡管事一进门就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拿劣等货色糊弄娘娘!”
这一嗓子,把药铺里的人都吓住了。
锦书立刻上前:“胡管事,这话从何说起?我们给您的,都是铺子里最好的上品!”
“上品?”胡管事冷笑一声,将带来的礼盒重重摔在柜台上!盖子震开,露出里面的金疮膏和益气丸瓶子。
“你们自己看看!这金疮膏质地不匀!这益气丸颜色发暗!还有这八珍糕,娘娘尝了一口就吐了,说味道怪异!
更别提那盆栽,没两天就蔫死了!分明是以次充好,欺瞒宫闱!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