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芷兰堂粥摊前多了一块小木牌:“本摊用碗,押金两文,食毕退还”。
新定制的粗陶碗大小匀称,带着淡淡的青色釉光,碗底一个小小的“芷兰”印记清晰可见。
“嘿!这碗好!看着就干净!”排队的老主顾赞道。
“押金两文,吃完就退,公道!”另一个街坊附和。
墨竹递碗收钱的动作更利落了,心里也踏实了许多。看着那些带着自家印记的碗在食客手中传递,她莫名有种自豪感。
后院,冬梅推动碾盘,将一块次品三七碾碎,抬头看见墨竹哼着小曲进来拿捣好的粉,笑道:
“哟,咱们墨竹姑娘,粥碗管得好,心情也好啊?”
墨竹下巴一扬:“那当然!姑娘说了,这叫‘防患于未然’!我这叫‘火眼金睛’识破讹诈,再献‘点子’解决麻烦!”
锦书正好抱账本路过,闻言打趣:“行啊墨竹,跟冬梅姐学得,脑子越来越灵光了!赶明儿给你加份‘点子钱’!”
“锦书姐说话算话!”墨竹笑着跑开了。
……
夏日的太阳火辣辣地晒着,芷兰堂前堂支起了遮阳的竹帘,后院那棵老槐树成了天然的凉棚。
碾槽“轰隆”的间隙,冬梅抹着汗,咕咚咕咚灌下一大碗凉白开:“这鬼天气,闷得人喘不过气,喝再多水也不解渴!”
墨竹正给新熬好的一锅“平愈膏”装罐,热气和药味熏得她小脸通红,刘海都贴在了额头上:
“就是!我刚送完李员外家的粥回来,外头跟蒸笼似的!锦书姐,咱铺子里能卖点解暑的东西不?我看街口王老头的酸梅汤摊子,生意可好了!”
锦书拨着算盘,头也不抬:“酸梅汤?咱又不会熬。再说,那是人家营生,咱们抢什么?”
“锦书姐说得对。
”林芷放下手中正在研读的医书,目光扫过墙角堆着的几大包晒干的薄荷叶和金银花——这些都是夏日清热解暑的好东西。
“不过,墨竹说得也有道理。咱们是药铺,熬点药茶解暑,惠及街坊,也是本分。”
她站起身,走到药柜前:“薄荷清头目,解郁散暑热;金银花清热解毒;再加点甘草调和,生津润喉……”
她拉开几个抽屉,“锦书姐,取些上好的杭白菊来,清肝明目,暑热天正合适。
冬梅,去地窖取些咱们存的新鲜芦荟根茎,洗净切片,它有清凉之效。”
“姑娘,您要熬解暑茶?”冬梅眼睛一亮。
“试试。”林芷点头,“墨竹,去把后院那个小风炉搬树荫下,架上小陶锅。”
很快,小风炉在槐荫下点了起来。
林芷将薄荷叶、金银花、杭白菊按比例投入陶锅,加入甘甜的井水。
水沸后,转小火慢熬,清雅的香气在热气中弥漫开来。
“真香!”墨竹抽着鼻子,“比王老头的酸梅汤闻着还清爽!”
熬了约莫一刻钟,林芷滤掉药渣,将清亮的淡黄色药汁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瓦罐。
然后放入洗净切片的芦荟根茎,又加入少量磨细的甘草粉。
“冬梅,去冰窖敲一小块冰来。”林芷吩咐。
冬梅很快取来冰块。
林芷将冰块投入瓦罐,用长柄木勺轻轻搅动。冰凉的雾气升腾,混合着药香,让人精神一振。
“来,都尝尝。”林芷舀出几小碗。
墨竹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眼睛瞬间瞪圆:“哇!好喝!凉丝丝的,菊花香,还有点芦荟的滑溜,咽下去嗓子眼儿特舒服!一点儿不苦!”
冬梅也咕咚喝了一大口:“解渴!比凉水强,喝下去,心口那股燥热好像都压下去了!”
锦书小口品着,细细回味:“嗯,清凉解暑,甘淡生津,药味很淡,主要是花草清香。这大热天的喝一碗,确实舒坦!林妹妹,这茶……有名字吗?”
林芷看着瓦罐里沉浮的芦荟片和花瓣,想了想:“就叫‘芷兰消暑饮’吧。薄荷、菊花、金银花、芦荟、甘草,都是清解平和之物,寻常百姓都能喝。”
“好名字!”锦书赞道,“那……咱们卖?”
“卖。”林芷点头,“用咱们的碗装,一碗两文钱。冰不够时,就用井水湃凉。墨竹,前堂腾个小角落,立块牌子。”
“包在我身上!”墨竹兴奋地应下。
“芷兰消暑饮”一推出,立刻成了芷兰堂的新宠!
“林大夫,来一碗消暑饮!这大热天的,喝一碗真痛快!”
“给我也来一碗!加冰的!”
“这味道,比酸梅汤清爽!喝下去透心凉!”
小小的角落挤满了人,墨竹和冬梅轮流上阵,盛饮收钱,忙饮收钱,忙得不亦乐乎。
一碗两文,利虽薄,但架不住量大,算下来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这天,济世堂的秦掌柜顶着烈日进来,热得满头大汗。
墨竹眼尖,立刻盛了一碗加冰的消暑饮端过去:“秦掌柜,尝尝我们新出的消暑饮!解解暑气!”
秦掌柜接过碗喝了一口,暑气顿消,惊讶道:“咦?这味道……清而不寡,凉而不冰,还有股很舒适的香气!林大夫的手笔?”
“正是!”锦书笑道,“林妹妹熬的,清暑热的。”
“妙啊!”秦掌柜连喝几口,意犹未尽,
“这可比喝那些甜腻的酸梅汤、冰镇糖水强多了!老少咸宜!林大夫,”
他转向林芷,“这‘消暑饮’,济世堂能否也代销一些?
夏日炎炎,铺子里备些这个,客人等抓药时也能润润喉,去去燥气。”
林芷欣然同意:“可以。每日清晨,墨竹熬好了给你们送一批过去。”
“太好了!”秦掌柜喜道,“这夏日里,这饮子定受欢迎!”
后院槐荫下,小风炉上的陶锅又咕嘟咕嘟熬起了新一锅消暑饮。
冬梅搅动着木勺,看着前堂热闹的景象,憨憨地笑道:“姑娘,咱们这算不算……无心插柳?”
林芷看着瓦罐里碧绿的芦荟片和金黄的菊花瓣在冰水中沉浮,药香与清凉交织,也笑了:
“是惠人惠己。夏日炎炎,赠人清凉,也是医者本分。”
新定制的粗陶碗大小匀称,带着淡淡的青色釉光,碗底一个小小的“芷兰”印记清晰可见。
“嘿!这碗好!看着就干净!”排队的老主顾赞道。
“押金两文,吃完就退,公道!”另一个街坊附和。
墨竹递碗收钱的动作更利落了,心里也踏实了许多。看着那些带着自家印记的碗在食客手中传递,她莫名有种自豪感。
后院,冬梅推动碾盘,将一块次品三七碾碎,抬头看见墨竹哼着小曲进来拿捣好的粉,笑道:
“哟,咱们墨竹姑娘,粥碗管得好,心情也好啊?”
墨竹下巴一扬:“那当然!姑娘说了,这叫‘防患于未然’!我这叫‘火眼金睛’识破讹诈,再献‘点子’解决麻烦!”
锦书正好抱账本路过,闻言打趣:“行啊墨竹,跟冬梅姐学得,脑子越来越灵光了!赶明儿给你加份‘点子钱’!”
“锦书姐说话算话!”墨竹笑着跑开了。
……
夏日的太阳火辣辣地晒着,芷兰堂前堂支起了遮阳的竹帘,后院那棵老槐树成了天然的凉棚。
碾槽“轰隆”的间隙,冬梅抹着汗,咕咚咕咚灌下一大碗凉白开:“这鬼天气,闷得人喘不过气,喝再多水也不解渴!”
墨竹正给新熬好的一锅“平愈膏”装罐,热气和药味熏得她小脸通红,刘海都贴在了额头上:
“就是!我刚送完李员外家的粥回来,外头跟蒸笼似的!锦书姐,咱铺子里能卖点解暑的东西不?我看街口王老头的酸梅汤摊子,生意可好了!”
锦书拨着算盘,头也不抬:“酸梅汤?咱又不会熬。再说,那是人家营生,咱们抢什么?”
“锦书姐说得对。
”林芷放下手中正在研读的医书,目光扫过墙角堆着的几大包晒干的薄荷叶和金银花——这些都是夏日清热解暑的好东西。
“不过,墨竹说得也有道理。咱们是药铺,熬点药茶解暑,惠及街坊,也是本分。”
她站起身,走到药柜前:“薄荷清头目,解郁散暑热;金银花清热解毒;再加点甘草调和,生津润喉……”
她拉开几个抽屉,“锦书姐,取些上好的杭白菊来,清肝明目,暑热天正合适。
冬梅,去地窖取些咱们存的新鲜芦荟根茎,洗净切片,它有清凉之效。”
“姑娘,您要熬解暑茶?”冬梅眼睛一亮。
“试试。”林芷点头,“墨竹,去把后院那个小风炉搬树荫下,架上小陶锅。”
很快,小风炉在槐荫下点了起来。
林芷将薄荷叶、金银花、杭白菊按比例投入陶锅,加入甘甜的井水。
水沸后,转小火慢熬,清雅的香气在热气中弥漫开来。
“真香!”墨竹抽着鼻子,“比王老头的酸梅汤闻着还清爽!”
熬了约莫一刻钟,林芷滤掉药渣,将清亮的淡黄色药汁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瓦罐。
然后放入洗净切片的芦荟根茎,又加入少量磨细的甘草粉。
“冬梅,去冰窖敲一小块冰来。”林芷吩咐。
冬梅很快取来冰块。
林芷将冰块投入瓦罐,用长柄木勺轻轻搅动。冰凉的雾气升腾,混合着药香,让人精神一振。
“来,都尝尝。”林芷舀出几小碗。
墨竹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眼睛瞬间瞪圆:“哇!好喝!凉丝丝的,菊花香,还有点芦荟的滑溜,咽下去嗓子眼儿特舒服!一点儿不苦!”
冬梅也咕咚喝了一大口:“解渴!比凉水强,喝下去,心口那股燥热好像都压下去了!”
锦书小口品着,细细回味:“嗯,清凉解暑,甘淡生津,药味很淡,主要是花草清香。这大热天的喝一碗,确实舒坦!林妹妹,这茶……有名字吗?”
林芷看着瓦罐里沉浮的芦荟片和花瓣,想了想:“就叫‘芷兰消暑饮’吧。薄荷、菊花、金银花、芦荟、甘草,都是清解平和之物,寻常百姓都能喝。”
“好名字!”锦书赞道,“那……咱们卖?”
“卖。”林芷点头,“用咱们的碗装,一碗两文钱。冰不够时,就用井水湃凉。墨竹,前堂腾个小角落,立块牌子。”
“包在我身上!”墨竹兴奋地应下。
“芷兰消暑饮”一推出,立刻成了芷兰堂的新宠!
“林大夫,来一碗消暑饮!这大热天的,喝一碗真痛快!”
“给我也来一碗!加冰的!”
“这味道,比酸梅汤清爽!喝下去透心凉!”
小小的角落挤满了人,墨竹和冬梅轮流上阵,盛饮收钱,忙饮收钱,忙得不亦乐乎。
一碗两文,利虽薄,但架不住量大,算下来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这天,济世堂的秦掌柜顶着烈日进来,热得满头大汗。
墨竹眼尖,立刻盛了一碗加冰的消暑饮端过去:“秦掌柜,尝尝我们新出的消暑饮!解解暑气!”
秦掌柜接过碗喝了一口,暑气顿消,惊讶道:“咦?这味道……清而不寡,凉而不冰,还有股很舒适的香气!林大夫的手笔?”
“正是!”锦书笑道,“林妹妹熬的,清暑热的。”
“妙啊!”秦掌柜连喝几口,意犹未尽,
“这可比喝那些甜腻的酸梅汤、冰镇糖水强多了!老少咸宜!林大夫,”
他转向林芷,“这‘消暑饮’,济世堂能否也代销一些?
夏日炎炎,铺子里备些这个,客人等抓药时也能润润喉,去去燥气。”
林芷欣然同意:“可以。每日清晨,墨竹熬好了给你们送一批过去。”
“太好了!”秦掌柜喜道,“这夏日里,这饮子定受欢迎!”
后院槐荫下,小风炉上的陶锅又咕嘟咕嘟熬起了新一锅消暑饮。
冬梅搅动着木勺,看着前堂热闹的景象,憨憨地笑道:“姑娘,咱们这算不算……无心插柳?”
林芷看着瓦罐里碧绿的芦荟片和金黄的菊花瓣在冰水中沉浮,药香与清凉交织,也笑了:
“是惠人惠己。夏日炎炎,赠人清凉,也是医者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