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官走后,王师长走到桌案上拿出了一张文件纸递给了许三。
原来是一张电令。
大致意思是:
首都全体卫戍部队坚决冲破当面之敌,向浙、皖边区转进。
我第7战区(新成立战区,由刘湘任司令长官)各部队刻据守安吉、柏垫(宁国东北)、孙家铺(宣城东南)、杨柳铺(宣城西南)之线,牵制当面之敌,并准备接应我首都各部队之转进。
芜湖有我第76师,其南石炮镇有我第6师占领阵地,正与敌抗战中。
要塞炮及运动困难之各种火炮并弹药,应彻底自行炸毁,不使为敌利用。
通信兵团,除配属外部队者应随所属部队行动,其余固定而笨重之通信器材及城内外既设一切通信网,应协同地方通信机关彻底破坏之。
各部队突围后运动务避开公路,并须酌派部队破坏重要公路、桥梁,阻止敌之运动为要。
各部队官兵应携带4日份炒米及食盐。
南京卫戍军各部具体突围计划:
第74军所辖第51师自铁心桥、谷里村、陆郎桥一线以右地区突围,向祁门附近集结。
第87师、第88师自飞机场东侧高桥门、淳化镇、溧水一线以右方向突围,向黟县附近集结。
教导总队、第103师、第112师、第66军,自紫金山北麓、麒麟门、土桥镇、天王寺一线以南地区突围,教导部队向昌化附近集结,第66军向休宁附近集结,第103师、第112师向于潜附近集结。
第83军自金山、麒麟门、土桥镇一线东北地区突围,向歙县附近集结。
第2军团应极力固守乌龙山要塞封锁线,万不得已时渡江,向六合集结。
第36师应掩护各机关及直属部队渡江后开始渡江,向花旗镇、乌衣附近集结待命。
按命令,守卫乌龙山要塞的第2军团掩护大军撤退。
洋洋洒洒一大堆,甚至连带几天的干粮上路都有,还包括别走公路走小路,有空破坏一下敌人的交通线。
乍看起来,很是详细的一个命令,中规中矩,做得很是用心。
其实都是表面文章,甚至可以说是参谋人员,在最初的防守计划里,复制粘贴一下,在改一改,这个计划就成了。
大致意思就是,各部队,你从哪开始拦截鬼子的,你就从哪打回去,别跟鬼子客气,正门刚他。
多数军事主官收到这个命令,也只能说一句: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但有趣的是,和历史惊人一致,由于徐源泉的部队跟司令部的通讯已断,所以唐并不知道第2军团在他发出撤退命令之前前就已经渡江而去了。
而今只剩下第36师可以在长江码头渡江。
这个命令没有什么意思,不过现在实际的撤退,比起那个混乱不堪的夜晚要有序得多。
还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是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变化。
比如,88师,51师在防守的时候,更多的杀伤了鬼子的有生力量。
这也导致了他们战力下降,进攻不利。
而那两个师之所以能做得更好,就是许三小蝴蝶翅膀的作用,他不但多杀了数以千计的鬼子,还挽救了很多军人的生命。
如今城内守卫部队的撤退无论怎么整,至少要比历史上好很多。
许三离开指挥部,前往城墙,望着偌大的都城,有些五味杂陈。
自己来了,也用心了,但还是没有能够去改变太多的东西,该发生的也都发生了。
毕竟这城内还有四五十万不想离开的老百姓,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许三不敢去想,但他会继续努力去改变些什么。
想着心事的许三突然看到前面有个身影很熟悉,走近几步,喊了一声:“顾城?”
“哥!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他是底层人员,并不知道许三这段时间的风光。
“你,你,升大官了?”顾城看到了许三的领章,他家情况还行,读过书,所以部队的职位当了几天兵就清楚了。
“你管这个干什么?你的腿好了吗?怎么没有离开城内?”许三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道。
“腿还没好利索,我现在在战地医院,帮忙处理伤员。”顾城回答。
他大腿的刀伤还没好全,现在走路有点不自然。
这小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真有骨气,经过了一次战斗不但没有害怕,反而主动选择留下来为部队做事。
“让你们那里的医生从现在起小心一点,最好是能离中门远一点,鬼子占领了花台,很快就要架炮在上面了,能打到城里,你也要特别小心。”
说完左右看了一下,然后凑近了一些他,低声说道,“回去后做些准备,带点吃的干粮,今天晚上可能会撤退,你跟几个自己要好的人说一下,别大肆宣扬。”
虽然唐司令的命令是守完今天,但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他感觉这些军队主官都打着提前一点走的主意。而晚上突围,对于武器不力的一方,那是首选。
“什么?”顾城惊讶出声,但随即收声,“班长,你现在是守哪个门?”
“中门,记得,离中门远一点,注意防炮。”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分开。
走了几步后,许三举起手朝后面挥了挥,算是告别,仿佛知道顾城在看着他。
每次道别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次见面机会,哪怕是在一个城市,甚至几百米距离。
这便是战争年代。
顾城站在街边,看着许三的背影,直到消失。
要不是这个大哥,自己在秣陵关就没命了,现在他又告诉自己一些紧要的消息。
此时他有种碰到亲哥的感觉,鼻子有些发酸,抹了一下眼睛,一拐一拐地朝着战地医院走去。
许三从空间里买了点午餐肉,边走边往嘴里送,就当早饭了。
见到顾城他有些欣慰,又有些担心。
欣慰的是这个小伙子有仁义道德,有家国情怀,虽然当兵也是不愿意来的,但来了队伍后却不会轻易走,心里有了大义。
担心的是,城内岌岌可危,撤退的路途很艰险,他腿脚不灵,如何去应付这么困难的事情。
只是,如今这时节,需要担心的实在太多,自己根本顾不过来。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制造这么多麻烦的鬼子给杀了再说。
原来是一张电令。
大致意思是:
首都全体卫戍部队坚决冲破当面之敌,向浙、皖边区转进。
我第7战区(新成立战区,由刘湘任司令长官)各部队刻据守安吉、柏垫(宁国东北)、孙家铺(宣城东南)、杨柳铺(宣城西南)之线,牵制当面之敌,并准备接应我首都各部队之转进。
芜湖有我第76师,其南石炮镇有我第6师占领阵地,正与敌抗战中。
要塞炮及运动困难之各种火炮并弹药,应彻底自行炸毁,不使为敌利用。
通信兵团,除配属外部队者应随所属部队行动,其余固定而笨重之通信器材及城内外既设一切通信网,应协同地方通信机关彻底破坏之。
各部队突围后运动务避开公路,并须酌派部队破坏重要公路、桥梁,阻止敌之运动为要。
各部队官兵应携带4日份炒米及食盐。
南京卫戍军各部具体突围计划:
第74军所辖第51师自铁心桥、谷里村、陆郎桥一线以右地区突围,向祁门附近集结。
第87师、第88师自飞机场东侧高桥门、淳化镇、溧水一线以右方向突围,向黟县附近集结。
教导总队、第103师、第112师、第66军,自紫金山北麓、麒麟门、土桥镇、天王寺一线以南地区突围,教导部队向昌化附近集结,第66军向休宁附近集结,第103师、第112师向于潜附近集结。
第83军自金山、麒麟门、土桥镇一线东北地区突围,向歙县附近集结。
第2军团应极力固守乌龙山要塞封锁线,万不得已时渡江,向六合集结。
第36师应掩护各机关及直属部队渡江后开始渡江,向花旗镇、乌衣附近集结待命。
按命令,守卫乌龙山要塞的第2军团掩护大军撤退。
洋洋洒洒一大堆,甚至连带几天的干粮上路都有,还包括别走公路走小路,有空破坏一下敌人的交通线。
乍看起来,很是详细的一个命令,中规中矩,做得很是用心。
其实都是表面文章,甚至可以说是参谋人员,在最初的防守计划里,复制粘贴一下,在改一改,这个计划就成了。
大致意思就是,各部队,你从哪开始拦截鬼子的,你就从哪打回去,别跟鬼子客气,正门刚他。
多数军事主官收到这个命令,也只能说一句: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但有趣的是,和历史惊人一致,由于徐源泉的部队跟司令部的通讯已断,所以唐并不知道第2军团在他发出撤退命令之前前就已经渡江而去了。
而今只剩下第36师可以在长江码头渡江。
这个命令没有什么意思,不过现在实际的撤退,比起那个混乱不堪的夜晚要有序得多。
还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是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变化。
比如,88师,51师在防守的时候,更多的杀伤了鬼子的有生力量。
这也导致了他们战力下降,进攻不利。
而那两个师之所以能做得更好,就是许三小蝴蝶翅膀的作用,他不但多杀了数以千计的鬼子,还挽救了很多军人的生命。
如今城内守卫部队的撤退无论怎么整,至少要比历史上好很多。
许三离开指挥部,前往城墙,望着偌大的都城,有些五味杂陈。
自己来了,也用心了,但还是没有能够去改变太多的东西,该发生的也都发生了。
毕竟这城内还有四五十万不想离开的老百姓,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许三不敢去想,但他会继续努力去改变些什么。
想着心事的许三突然看到前面有个身影很熟悉,走近几步,喊了一声:“顾城?”
“哥!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他是底层人员,并不知道许三这段时间的风光。
“你,你,升大官了?”顾城看到了许三的领章,他家情况还行,读过书,所以部队的职位当了几天兵就清楚了。
“你管这个干什么?你的腿好了吗?怎么没有离开城内?”许三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道。
“腿还没好利索,我现在在战地医院,帮忙处理伤员。”顾城回答。
他大腿的刀伤还没好全,现在走路有点不自然。
这小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真有骨气,经过了一次战斗不但没有害怕,反而主动选择留下来为部队做事。
“让你们那里的医生从现在起小心一点,最好是能离中门远一点,鬼子占领了花台,很快就要架炮在上面了,能打到城里,你也要特别小心。”
说完左右看了一下,然后凑近了一些他,低声说道,“回去后做些准备,带点吃的干粮,今天晚上可能会撤退,你跟几个自己要好的人说一下,别大肆宣扬。”
虽然唐司令的命令是守完今天,但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他感觉这些军队主官都打着提前一点走的主意。而晚上突围,对于武器不力的一方,那是首选。
“什么?”顾城惊讶出声,但随即收声,“班长,你现在是守哪个门?”
“中门,记得,离中门远一点,注意防炮。”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分开。
走了几步后,许三举起手朝后面挥了挥,算是告别,仿佛知道顾城在看着他。
每次道别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次见面机会,哪怕是在一个城市,甚至几百米距离。
这便是战争年代。
顾城站在街边,看着许三的背影,直到消失。
要不是这个大哥,自己在秣陵关就没命了,现在他又告诉自己一些紧要的消息。
此时他有种碰到亲哥的感觉,鼻子有些发酸,抹了一下眼睛,一拐一拐地朝着战地医院走去。
许三从空间里买了点午餐肉,边走边往嘴里送,就当早饭了。
见到顾城他有些欣慰,又有些担心。
欣慰的是这个小伙子有仁义道德,有家国情怀,虽然当兵也是不愿意来的,但来了队伍后却不会轻易走,心里有了大义。
担心的是,城内岌岌可危,撤退的路途很艰险,他腿脚不灵,如何去应付这么困难的事情。
只是,如今这时节,需要担心的实在太多,自己根本顾不过来。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制造这么多麻烦的鬼子给杀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