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同侪论短长(下)-《孤道反天》

  段知峰在人天谷中修行了数十年,这三个字也不知来来回回看了多少遍,早就烂熟于心,但路宁一番话,却说得他冷汗直流,颤声问道:“却不知愚兄差在哪里?”

  路宁叹息一声道:“我观尊师剑意,似乎讲究一个逆势而为,立意并非极刚极猛,而是至柔至韧,最后由柔转刚,以无上锋锐破开一切,抒尽心中不平之气。”

  “然而师兄催动剑术之时,心中却过于执着于开天之气魄、之刚猛、之宏大,反而忽略了那最为根本的破开一切、逆伐苍天之念。”

  “剑意过刚则易折,过求其形则失其神,师兄之剑光只顾煌煌之威,然却未能将最为纯粹和根基的意蕴融入剑光本身,空有力道与气势,如同巨斧劈空、声势惊人,是以徒具其威,未尽其神……师兄,须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啊!”

  段知峰听罢,如遭雷击,怔立当场,口中喃喃重复:“学者生,似者死……过于执着其形……忽略了破开之念……过刚易折……未能将最为纯粹和根基的意蕴融入剑光……形似而神非……”

  路宁这番话,字字如剑,直指他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与滞碍。

  他苦思冥想多年,总觉得剑意施展时差了一口气,却始终不明所以,今日被路宁一语点破关窍,顿时有拨云见日之感、豁然开朗之感,心中又是震撼又是狂喜,种种情绪交织,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路宁见他一脸的若有所悟,便不再多言,静立一旁,留给他消化思考的时间。

  片刻后,见段知峰眼神渐渐恢复清明,气息也平稳下来,路宁方才缓声道:“段师兄根基深厚,对剑道赤诚之心天地可鉴,假以时日,必能真正领悟开天剑意精髓。”

  “贫道不才,也有一道剑意,乃是前番机缘巧合,旁观混元宗敖令微师姐除魔的御水一剑,心有所感,于自身流水剑意之上略有所得,今日便献丑一番,请师兄与诸位同道斧正。”

  言罢,路宁也不见如何作势,只将双目微阖,心神瞬间沉静下来,与外界的喧嚣隔绝。

  与段知峰不同,路宁运用剑意之时并未运转多少真气,而是将全部精神意念,沉浸于对“水”的感悟之中。

  刹那间,谷中气氛陡然一变。那原本轰鸣的瀑布声、溪流声,仿佛被一只无形之手抹去,万籁俱寂。

  紧接着,玄雷剑在飞烟剑匣之中微微鸣动,一股难以言喻的“意”便自路宁身上逐步弥漫开来。

  这“意”并非凌厉剑气,亦非磅礴威压,而是如流水般柔和,如迷雾般弥漫,无所不至,无孔不入。

  在场众人只觉周遭空气骤然变得湿润粘稠,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汪洋之中,一股柔和却无可抗拒的力量从四面八方缓缓包裹而来。

  深潭之水无风自动,泛起层层涟漪,竟似在无声地欢呼雀跃;那自崖顶垂落的瀑布,水流轨迹似乎也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飞溅的水珠不再四散,而是奇异地凝聚成一道道细小的水线,如同无数条晶莹剔透的小蛇,在空中蜿蜒游走,灵动异常。

  路宁依旧静立,身形未动,玄雷剑也安然置于飞烟剑匣之中并未出鞘,周身并无一丝剑气光华显现,仿佛只是空手站在原地。

  然而,在段知峰以及所有人天谷弟子的感知中,路宁却仿佛彻底融入了这片天地间无处不在的水之韵律当中,化为了那深潭的一抹幽影,瀑布的一线飞流,溪涧的一缕清音。

  他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质,难以捉摸。

  这便是路宁旁观敖令微御水之剑的剑意后,自身更上一层楼的“流水剑意”!

  真龙乃百鳞之长,天生有驾驭雷霆与流水,故此敖令微的剑意更多是江河汇于四海、沛然莫御的宏大。

  但路宁所学乃是道门真法,而且精研玄都二十四式剑法,故此领悟与敖令微有所不同,此时发动的流水真意不着痕迹,不显锋芒,却蕴含至柔至韧、至广至深、因势利导、生生不息的道理。

  水无定形,随物赋形,水无常态,可静可动。

  水看似柔弱,却能水滴石穿,能承载万钧;水看似被动,却可席卷万物,亦可润泽无声。

  这股浩渺深邃、生生不息的意境,无声无息地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神,让他们仿佛看到了江河奔涌、沧海横流,看到了流水大势、滔滔不绝。

  “嘶……”

  不知是谁,倒吸了一口冷气,随即,一片死寂般的惊叹在众人心中蔓延。

  段知峰更是瞠目结舌,他方才那看似威猛的“开天剑意”,与眼前这无声无息、却又浩瀚无边的“流水剑意”相比,简直可笑之极!

  先前抛砖引玉之时,段知峰心中多少还存着几分比较之心,觉得自家剑意虽然并未完全修成,但怎么也能让路宁赞叹几句。

  但此刻这种得意和自满早已烟消云散,段知峰如今只剩下无尽的震撼与由衷的叹服。

  路宁并未刻意维持流水剑意太久,约莫几息之后,那弥漫天地、无处不在的水之意境便自悄然退去,深潭复归平静,瀑布依旧轰鸣,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路宁缓缓叹了一口气,对着犹自沉浸在震撼中的段知峰等人微微一笑,“贫道这流水剑意刚刚领悟不久,就如此卖弄,未免贻笑大方了。”

  段知峰如梦初醒,猛地一步上前,双手一躬到地,行了一个大礼,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路师弟!愚兄……愚兄今日方知何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于太岳师兄当初所言果然半点不虚,师弟你当真乃是……哎,愚兄已然无话可说,唯有心服口服!”

  他性情直爽,不如便是不如,佩服便是佩服,毫无扭捏作态,脸上只有遇到真正高人的狂喜与激动。

  见段知峰如此,周围那些早就按捺不住的弟子们也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言语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与好奇,将路宁团团围在中央。

  “路师兄神乎其技!”

  “这便是剑意化境么?当真不可思议!”

  “路师兄,你那水之意,如何能与剑相合?不知可能教我?”

  “路师兄,你如此剑术,为何不转作剑修?”

  一时间,路宁被这群热情如火、求知若渴的剑痴团团围住,段知峰更是上前拉着路宁,径直到潭边青石坐下,如同求知若渴的学子,连珠炮般询问起修炼剑术的心得、意蕴凝练之法、观想感悟之道。

  此等修行之法本是各自的修行之秘,甚至师徒之间都不见得全都能畅所欲言,他们却毫无自觉的开口就问,半点没有觉得不妥。

  路宁知道这是人天谷弟子心性纯良、赤诚一片,专注于剑道而心无旁骛所致,不但没有因此就生了芥蒂,反而觉得这种毫无机心、纯粹求知的氛围十分舒适亲切,就如同在与马奇、仲孙厌、石亦慎等人交谈一般。

  因此,他也没有丝毫见外或藏私之意,除了一些紫玄山秘传的诀窍与法门需要避讳之外,坦然将本身练剑的一些切实体会、如何观想天地万物以养剑意、如何调和心性与剑气等等心得,毫无保留地对这些人天谷的师兄弟们娓娓道来。

  他言语质朴,却往往能直指要害,用最浅显的比喻说明最深刻的道理。

  要知道路宁当真有几分剑术上的天赋,连云雁子真人这等剑修大家都说过,要是路宁入了剑修之道,元神之前一片坦途,可见他在剑道上的天资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