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浓得化不开的墨,彻底吞噬了五丈原的轮廓。风声似乎也倦怠了些,只余下悠长而低沉的呜咽,更衬得这方天地死寂得可怕。林煜和禽滑素藏身于一处远离蜀军大营主要通道的、可以俯瞰大半个营盘的背风土坳后,如同两块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岩石,只有偶尔眨动的眼睛,在黑暗中反射着微弱的星芒,证明着他们的存在。
他们已在此潜伏了近两个时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营垒的运转规律,试图寻找那理论上存在的“缝隙”。然而,这“棋局”的严密程度令人绝望。巡逻队交接的时间、路线分秒不差;暗哨的位置刁钻且彼此呼应,几乎没有视觉死角;就连营中偶尔走动的传令兵或换岗士兵,其行进路线也严格遵循着某种固定的“网格”,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无形的经纬线划分开来。
就在林煜几乎要怀疑强行潜入的可能性时,异变陡生!
并非来自营门或哨塔,而是源自那庞大营盘的最核心区域——中军大帐的方向!
毫无征兆地,一道奇异的光柱,并非炽白或火红,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近乎苍青色的光芒,猛地自那帐篷的顶端(或者说,是穿透了帐篷)冲天而起!
那光柱并不十分粗壮,却凝练无比,笔直地刺向漆黑的夜空。它并非持续稳定,而是如同呼吸般,带着一种沉重而疲惫的节奏,明灭不定地闪烁着。光芒摇曳时,边缘散逸出无数细小的、如同星屑般的光点,飘飘洒洒,尚未落地便已消散在空气中。
几乎在这苍青光柱出现的同时,天穹之上,那异常排列的星辰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尤其是北斗七星,其光芒骤然变得无比刺目,七颗主星之间,原本虚无的空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连接,勾勒出清晰的勺形轮廓。勺柄指向,正对着那冲天的光柱!其他环绕的辅星、乃至更遥远星宿的光芒,也如同百川归海般,被隐隐牵引,向着光柱的顶端汇聚,使得那一片夜空,亮得异常,也扭曲得异常。
星光与地上的光柱,形成了一种诡异而宏大的连接。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由星辰之力和某种悲愿凝聚而成的桥梁,横贯于天地之间。整个蜀军大营上空的“伪·星穹领域”,在这一刻仿佛被彻底激活了,运转的速度明显加快,那缓慢旋转的旋涡变得更加清晰,中心处的黑暗也愈发深邃,散发出吞噬一切的吸力。
“那是……什么?”林煜压低声音,难掩震惊。那光柱中蕴含的能量,既精纯又狂暴,既蕴含着生机,又透出浓烈的死意。它不像周瑜业火那般充满毁灭性,却带着一种更令人心悸的、对抗宿命的疯狂。
禽滑素没有立刻回答。她早已闭上了双眼,全身心沉浸于【顾影】技能的施展之中。她的脸色在星月光辉和那奇异光柱的映照下,显得愈发苍白,甚至带着一丝痛苦的神色。她的灵觉,正如同最勇敢也最脆弱的舟楫,逆着那磅礴的能量流,小心翼翼地驶向光柱的源头,试图触碰那执掌这一切的意志核心。
时间一点点流逝,林煜能感觉到禽滑素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这种程度的感知,对她而言负担极重,尤其是在面对诸葛亮这等人物时。
良久,禽滑素才猛地睁开双眼,眸子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震撼,有悲悯,更有一种深切的无力感。
“我……‘看’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虚脱般的沙哑,“在那光柱的源头……是他,诸葛孔明。”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神,继续描述那通过【顾影】感知到的景象:
“那里……仿佛有一座无形的祭坛。他端坐于祭坛中央,不再是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智者形象……他的身形,在光与暗的交界处剧烈地摇曳,时而凝实如青年时的意气风发,时而虚幻如风中残烛的老人。”
“最强烈的……是那股‘生存’的意念!”禽滑素的语气带着一丝颤抖,“强烈到……如同濒死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如同溺水者不顾一切地想要浮出水面。那是一种超越了寻常求生本能、凝聚了毕生智慧与信念的、对‘存在’本身的极致渴望!他想要‘活’下去,不惜任何代价!”
林煜默然。他能想象,对于诸葛亮而言,“活下去”早已不是为了个人性命,而是为了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诺言,为了先帝刘备的托付,为了这营中数万追随他的将士,为了季汉那摇摇欲坠的国祚。
“但是……”禽滑素话锋一转,声音里充满了悲凉,“那股‘生存’的意念,虽然在疯狂燃烧,其本质……却在不断地衰弱!就像……就像一盏灯,在拼命地燃烧灯油,试图让光芒更亮、照得更远,可灯油本身,却在以更快的速度耗尽。他正在用自己的一切——他的生命力,他的精神,他的智慧,甚至他的……灵魂,作为燃料,注入那道光柱,去维持与星辰的连接,去推动那个逆天而行的‘仪式’!”
林煜心中一寒。以自身为燃料,强续天命!这【天命逆】的业债,竟是如此酷烈!
“还有……”禽滑素的声音更低,带着一种感同身受的沉重,“我感觉到一种……可怕的‘捆绑’。不是自愿的奉献,而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将自身命运与一个庞大集体强行绑在一起的悲壮。无数的‘线’……从他身上延伸出去,连接着这座营垒,连接着每一个眼神麻木的士兵,连接着西川的土地,连接着那个名为‘季汉’的王朝气运……他一个人在拉着这艘巨大的、正在沉没的船,试图把它拖出命运的漩涡。那些‘线’在不断地从他这里汲取力量,也在将无数的负担、怨念、期望、乃至国运的衰败反噬,传递回他的身上……每时每刻,他都在承受着千丝万缕的撕扯!”
禽滑素描述的画面,让林煜仿佛亲眼看到了那悲壮而残酷的一幕:诸葛亮如同一个被无数锁链缠绕的普罗米修斯,盗取着星辰的天火(力量),试图照亮人间的黑暗(季汉的命运),而他自己,则被锁在高加索的山崖上(五丈原的祭坛),日夜承受着被啄食肝脏(生命力不断被抽取和反噬)的痛苦。
那冲天而起、摇曳不定的苍青光柱,正是他燃烧自己、对抗天命的象征!其明灭的节奏,对应着他生命烛火的起伏;其与星辰的呼应,展现着他那惊世骇俗的逆天手段;而其深处不断传来的衰弱感与悲壮感,则揭示了这壮举背后,那注定的、令人心碎的结局。
“他……还能支撑多久?”林煜的声音干涩。
禽滑素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顾影】无法预知未来……但那种燃烧的速度和衰弱的趋势……如同雪崩,一旦开始,恐怕……难以逆转。每一次光柱的闪烁,都像是他生命的一次剧烈搏动,也像是……一次接近终点的倒计时。”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只是静静地望着远处那连接天地的光柱,望着那被强行汇聚、扭曲的星穹。风声似乎也识趣地安静了下来,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那光柱摇曳的微响,以及那无声传递而来的、一个智者与命运抗争的、最终且最华丽的悲鸣。
灯火虽亮,映照的却是即将到来的永夜;星穹虽璨,勾勒的却是逆命者的绝路。林煜握紧了拳,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或许真的不多了。必须在诸葛亮彻底燃尽之前,找到接近他、并面对那【天命逆】业劫的方法。然而,在这森严如铁桶、运转如棋局的营垒深处,在那以星辰为棋、以自身为注的千古智者面前,他们这两个意外的闯入者,又该如何破局?
沉重的压力,如同这五丈原的夜色,浓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们已在此潜伏了近两个时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营垒的运转规律,试图寻找那理论上存在的“缝隙”。然而,这“棋局”的严密程度令人绝望。巡逻队交接的时间、路线分秒不差;暗哨的位置刁钻且彼此呼应,几乎没有视觉死角;就连营中偶尔走动的传令兵或换岗士兵,其行进路线也严格遵循着某种固定的“网格”,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无形的经纬线划分开来。
就在林煜几乎要怀疑强行潜入的可能性时,异变陡生!
并非来自营门或哨塔,而是源自那庞大营盘的最核心区域——中军大帐的方向!
毫无征兆地,一道奇异的光柱,并非炽白或火红,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近乎苍青色的光芒,猛地自那帐篷的顶端(或者说,是穿透了帐篷)冲天而起!
那光柱并不十分粗壮,却凝练无比,笔直地刺向漆黑的夜空。它并非持续稳定,而是如同呼吸般,带着一种沉重而疲惫的节奏,明灭不定地闪烁着。光芒摇曳时,边缘散逸出无数细小的、如同星屑般的光点,飘飘洒洒,尚未落地便已消散在空气中。
几乎在这苍青光柱出现的同时,天穹之上,那异常排列的星辰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尤其是北斗七星,其光芒骤然变得无比刺目,七颗主星之间,原本虚无的空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连接,勾勒出清晰的勺形轮廓。勺柄指向,正对着那冲天的光柱!其他环绕的辅星、乃至更遥远星宿的光芒,也如同百川归海般,被隐隐牵引,向着光柱的顶端汇聚,使得那一片夜空,亮得异常,也扭曲得异常。
星光与地上的光柱,形成了一种诡异而宏大的连接。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由星辰之力和某种悲愿凝聚而成的桥梁,横贯于天地之间。整个蜀军大营上空的“伪·星穹领域”,在这一刻仿佛被彻底激活了,运转的速度明显加快,那缓慢旋转的旋涡变得更加清晰,中心处的黑暗也愈发深邃,散发出吞噬一切的吸力。
“那是……什么?”林煜压低声音,难掩震惊。那光柱中蕴含的能量,既精纯又狂暴,既蕴含着生机,又透出浓烈的死意。它不像周瑜业火那般充满毁灭性,却带着一种更令人心悸的、对抗宿命的疯狂。
禽滑素没有立刻回答。她早已闭上了双眼,全身心沉浸于【顾影】技能的施展之中。她的脸色在星月光辉和那奇异光柱的映照下,显得愈发苍白,甚至带着一丝痛苦的神色。她的灵觉,正如同最勇敢也最脆弱的舟楫,逆着那磅礴的能量流,小心翼翼地驶向光柱的源头,试图触碰那执掌这一切的意志核心。
时间一点点流逝,林煜能感觉到禽滑素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这种程度的感知,对她而言负担极重,尤其是在面对诸葛亮这等人物时。
良久,禽滑素才猛地睁开双眼,眸子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震撼,有悲悯,更有一种深切的无力感。
“我……‘看’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虚脱般的沙哑,“在那光柱的源头……是他,诸葛孔明。”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神,继续描述那通过【顾影】感知到的景象:
“那里……仿佛有一座无形的祭坛。他端坐于祭坛中央,不再是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智者形象……他的身形,在光与暗的交界处剧烈地摇曳,时而凝实如青年时的意气风发,时而虚幻如风中残烛的老人。”
“最强烈的……是那股‘生存’的意念!”禽滑素的语气带着一丝颤抖,“强烈到……如同濒死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如同溺水者不顾一切地想要浮出水面。那是一种超越了寻常求生本能、凝聚了毕生智慧与信念的、对‘存在’本身的极致渴望!他想要‘活’下去,不惜任何代价!”
林煜默然。他能想象,对于诸葛亮而言,“活下去”早已不是为了个人性命,而是为了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诺言,为了先帝刘备的托付,为了这营中数万追随他的将士,为了季汉那摇摇欲坠的国祚。
“但是……”禽滑素话锋一转,声音里充满了悲凉,“那股‘生存’的意念,虽然在疯狂燃烧,其本质……却在不断地衰弱!就像……就像一盏灯,在拼命地燃烧灯油,试图让光芒更亮、照得更远,可灯油本身,却在以更快的速度耗尽。他正在用自己的一切——他的生命力,他的精神,他的智慧,甚至他的……灵魂,作为燃料,注入那道光柱,去维持与星辰的连接,去推动那个逆天而行的‘仪式’!”
林煜心中一寒。以自身为燃料,强续天命!这【天命逆】的业债,竟是如此酷烈!
“还有……”禽滑素的声音更低,带着一种感同身受的沉重,“我感觉到一种……可怕的‘捆绑’。不是自愿的奉献,而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将自身命运与一个庞大集体强行绑在一起的悲壮。无数的‘线’……从他身上延伸出去,连接着这座营垒,连接着每一个眼神麻木的士兵,连接着西川的土地,连接着那个名为‘季汉’的王朝气运……他一个人在拉着这艘巨大的、正在沉没的船,试图把它拖出命运的漩涡。那些‘线’在不断地从他这里汲取力量,也在将无数的负担、怨念、期望、乃至国运的衰败反噬,传递回他的身上……每时每刻,他都在承受着千丝万缕的撕扯!”
禽滑素描述的画面,让林煜仿佛亲眼看到了那悲壮而残酷的一幕:诸葛亮如同一个被无数锁链缠绕的普罗米修斯,盗取着星辰的天火(力量),试图照亮人间的黑暗(季汉的命运),而他自己,则被锁在高加索的山崖上(五丈原的祭坛),日夜承受着被啄食肝脏(生命力不断被抽取和反噬)的痛苦。
那冲天而起、摇曳不定的苍青光柱,正是他燃烧自己、对抗天命的象征!其明灭的节奏,对应着他生命烛火的起伏;其与星辰的呼应,展现着他那惊世骇俗的逆天手段;而其深处不断传来的衰弱感与悲壮感,则揭示了这壮举背后,那注定的、令人心碎的结局。
“他……还能支撑多久?”林煜的声音干涩。
禽滑素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顾影】无法预知未来……但那种燃烧的速度和衰弱的趋势……如同雪崩,一旦开始,恐怕……难以逆转。每一次光柱的闪烁,都像是他生命的一次剧烈搏动,也像是……一次接近终点的倒计时。”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只是静静地望着远处那连接天地的光柱,望着那被强行汇聚、扭曲的星穹。风声似乎也识趣地安静了下来,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那光柱摇曳的微响,以及那无声传递而来的、一个智者与命运抗争的、最终且最华丽的悲鸣。
灯火虽亮,映照的却是即将到来的永夜;星穹虽璨,勾勒的却是逆命者的绝路。林煜握紧了拳,他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或许真的不多了。必须在诸葛亮彻底燃尽之前,找到接近他、并面对那【天命逆】业劫的方法。然而,在这森严如铁桶、运转如棋局的营垒深处,在那以星辰为棋、以自身为注的千古智者面前,他们这两个意外的闯入者,又该如何破局?
沉重的压力,如同这五丈原的夜色,浓得让人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