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此一时,彼一时-《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袁熙连忙转身,向袁绍行礼请罪。

  袁绍瞪了他一眼,转身将袁买抱起。袁买举起袁熙给他的玩具,得意的炫耀着。袁绍撇了撇嘴。“你这做兄长的,坐镇一方,就送这么简陋的玩具给弟弟?”

  袁熙笑道:“这玩具虽简陋,却是我亲手做的,有钱也买不到。”

  “看起来的确像。”袁绍调侃了两句,放下袁买,让他到一旁玩去,只留下袁熙在跟前。“显雍,听说你最近一直在驿舍里读书、习武?”

  “那都是幌子,我就是不想见人。”

  “为何?”袁绍看着袁熙,似笑非笑。“你如今也是一方重将,手握精骑数万,谁不想和你攀交?只要你稍微假以颜色,每天都可以高朋满座。”

  “就是因为他们都想和我攀交,我才不想见他们。我不擅长这些,反应也慢,听不出那些微言大义,不如不见。再说了,阿翁已经答应我王爵,有他们,没他们,也没什么区别。既然如此,我何必浪费精力,和他们往来?”

  袁绍忍不住笑了两声。“你倒是想得开。也对,不管你交游广不广,名声如何,终究不失王爵。说说看,你想封在哪里,是燕王,还是秦王?”

  “秦王?”袁熙一愣,抬头看着袁绍。

  袁绍叹了一口气。“这次西征,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显甫还是太年轻,守成勉强还行,攻战却不如你和显思太多。益州那边至今不肯降,可能还是要强攻才行。我不放心他,还是由你去更有把握。我想着,将陇右封给你,让你统幽并凉三州精锐,从武都取益州,你觉得可行否?”

  袁熙没有立刻回答,思索了好一会儿。“阿翁准备用几年时间?”

  “三年,不行的话,就五年。不能再拖了,除了益州,还有江东呢。我希望能亲眼看着天下一统。”

  袁熙拱手施礼。“如果阿翁已经决定了,那我领命就是。”

  袁绍看着袁熙,嘴角微微挑起。“你不问问谁来接管幽州,不问问谁进驻关中?”

  袁熙笑笑。“那不是我该问的事。”

  袁绍抬手,轻轻按在袁熙的肩膀上。“如果你的兄弟都像你一样,我就省心了,至少能多活十年。可惜……”他咂了咂嘴,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手上不知不觉的用上了力气。

  在那一刻,袁熙感受到了愤怒。

  ——

  袁熙出门的时候,又被袁尚拦住了。

  袁尚打量了他两眼,有些意外。“你见到阿翁了么?”

  “见到了。”

  “他没和你说些什么?”

  “你指的是什么?”袁熙反问道。

  袁尚抿了抿嘴唇,没说话,只是笑得有些勉强。袁熙也没理他,转身走了。他不喜欢袁尚,这一点不需要掩饰。他只是为袁谭觉得可惜,明明是他受了委屈,结果却成了犯错的那个人,反让袁尚捡了便宜。

  说来说去,还是太急了。

  有些事,真的不能急,急则生变。

  ——

  晚餐之前,袁尚悄悄来到后院。

  刘夫人刚试完衣服,正在陪袁买玩耍,看到袁尚,想起了袁熙的话,仔细打量了袁尚两眼,发现袁尚的脸的确有些黑,皮肤也有些粗糙,不再像以前一样白皙细嫩,不禁暗自叹息。

  自己果然还是太粗心了些,竟然没有发现这一点。

  这么看来,袁尚的英俊与女人的美一样,都是特定年龄的事,一旦过了年龄,难免色衰。

  这是没办法的事,谁也不能长生不老。

  “阿母,阿翁与显雍说了些什么?”袁尚像往常一样凑到刘夫人身边,挨着刘夫人坐下。

  刘夫人微微皱眉,伸手将他推开了些。“马上都是要封王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坐远些,别乱了礼数。”

  袁尚一愣,却没放在心上,又道:“阿母,你快说说,阿翁和显雍说了没有。”

  “说了,但是说什么,我却没听见。你阿翁单独和他说的,没让我们旁听。你要是想知道,去问你阿翁吧。”

  袁尚大失所望,迟疑了半晌,起身走了。

  刘夫人轻轻哼了一声,对身边的侍女说道:“你们以后也注意点,不要和他太亲近了。闹出什么事来,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一并打杀了。”

  侍女们互相看看,异口同声的说道:“喏。”

  ——

  袁尚最终没敢去问袁绍,他怏怏的回到自己的住处,在床边坐了一会儿,派人请来了逢纪。

  得知袁尚在刘夫人面前碰了壁,逢纪说道:“使君,你已经成年了,以后是该注意些,免得被人抓住把柄。你也知道的,那些人惯会吹毛求疵,正愁找不到你的短处呢。这后宫的事,正是最好的理由。”

  袁尚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愕然无措。“逢君,怎么你也这么说?”

  逢纪拱手说道:“使君,此一时彼一时,你已经是成年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承欢膝下,而是该建功立业,为君父分忧。”

  袁尚有些恼羞成怒,腾的站了起来,气急败坏的说道:“你也觉得我无能?”

  逢纪哭笑不得。“使君,我岂敢如此。我只是想提醒使君,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任务。儿时承欢膝下,享天伦之乐,成年了就志在四方……”

  “说来说去,你还是觉得我无能,不像像他们一样战必胜,攻必取。你以为我不想吗?潼关那么险,秦岭那么高,连飞鸟都难过,我又没有翅膀,还能飞过去不成?”

  面对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的袁尚,逢纪突然觉得很无力。

  这就是冀州人要支持的人吗?你看他可有半点储君的气度?

  或许,只有审配能够镇住他。

  一旦袁尚返回冀州,审配却留在关中,谁能辅佐他?

  比起袁谭,他真的差得太远了,就连袁熙都比他强出不少。

  他能依赖的,只有袁绍的宠爱罢了。

  可是,老夫爱少子,袁尚并不是袁绍最小的儿子,他还有个弟弟袁买。假以时日,一旦袁绍的宠爱转移到袁买身上,他拿什么来与袁谭争斗?

  逢纪忽然心生警省。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辽东之战,关中之战,袁尚都乏善可陈,而且一点进步也没有,已经足以证明此人空有一副好皮囊,根本不是天下之主的合适人选。

  袁氏虽然即将代汉,但天下却还没有统一,一个徒有其表的人岂能为天下之主?

  如果袁绍非要以袁尚为储君,袁氏王朝恐怕不会长久。

  以袁绍的明智,他会看不到这一点吗?

  或许,他应该和袁尚保持距离,免得将来不好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