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地可有仁-《红楼修仙:代师授徒林黛玉》

  阁楼上的气氛,从方才的暗流涌动,转为一种奇异的沉静。

  那根紧绷的弦,在王熙凤离去后并未立刻松弛,又因林黛玉对瑞珠的那番温言软语,染上了一层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哀愁。

  紫鹃站在楼梯口,看看自家姑娘,又看看那位仙师,再看看一旁还红着眼圈的瑞珠。

  她悄悄对着炒豆儿使了个眼色。

  炒豆儿冰雪聪明,立刻会意。

  两个丫鬟,一个拉着尚有些失神的瑞珠,蹑手蹑脚地,退下了二楼。

  将这一方天地,完完整整地,留给了那两个仿佛不属于此间尘世的人。

  于是,阁楼里便只剩下窗外风吹过檐角的微响,还有远处那若有若无的梵唱。

  林黛玉捧着那本《道德经》,回到了软榻上。

  她并未立刻翻看,只是将书册平放在膝头,指尖无意识地,在那泛黄的封皮上轻轻划过。

  方才在瑞珠面前强行压下去的那点子情绪,此刻又丝丝缕缕地冒了上来。

  秦可卿死了。

  一个鲜活的,正当韶华的女子,就这么没了。

  而自己呢?

  若不是遇上了陈大哥,自己那副残破的身子,又能在这风刀霜剑的世上,熬上几年?

  她侧过头,悄悄看了一眼身旁的人。

  他依旧在看书,侧脸的轮廓在窗外透进来的天光里,显得柔和又清晰。

  仿佛这世间所有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都落不到他身上。

  林黛玉收回目光,将视线落回膝头的书册上。

  她轻轻翻开了第一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寥寥数字,古朴深奥,与她素日里最爱的那些缠绵悱恻的诗词,全然是两个天地。

  她本以为自己会看不下去。

  可不知为何,在这过分安静的午后,对着这玄之又玄的文字,那颗纷乱的心,竟一点点沉静下来。

  她看得极慢,一双水灵灵的眸子,几乎要钻进那字里行间去。

  时间,就在这沉默的翻页声中,悄然流逝。

  “陈大哥。”

  林黛玉的声音,冷不丁地响起,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陈玄闻声,将目光从自己的书卷上移开。

  “这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何意?”

  林黛玉指着书页,秀气的眉头微微蹙起,带着几分不解。

  “难道说,这天地也是个铁石心肠的,把世间万物,都当成祭祀完便丢弃的草狗一般?”

  陈玄看着她那认真的模样,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恰恰相反。”

  “刍狗在祭祀时,会被装扮得华丽无比,享受最尊贵的待遇。祭祀过后,便被随意丢弃,任人踩踏。”

  “天地看万物,便如人看刍狗。无论你是被捧上云端的珍宝,还是被踩入泥泞的草芥,于它而言,并无分别。”

  “它不因你尊贵而偏爱,也不因你卑贱而鄙弃。这并非无情,而是最大的公平。”

  林黛玉听得怔住了,她细细咀嚼着这番话,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清亮。

  原来如此。

  她又往后翻了几页,再次被难住了。

  “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倒是能明白。可后面这句‘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是何解?”

  “人人都想往高处走,为何要待在人人都厌恶的低洼之处,反而就接近‘道’了呢?”

  陈玄耐心地解释道。

  “水往低处流,看似卑下,却能汇聚百川,成其江海。人若能如水一般,谦卑自处,不与人争高下,反而能容纳更多,成就自身。”

  “这便是‘无为’。”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其自然,不强行干涉。”

  “顺其自然……”

  林黛玉喃喃地重复着这四个字,一双眸子,忽然亮得惊人。

  她想起了什么。

  “小时候,家里来了个癞头和尚,疯疯癫癫的,一见我就说我与佛有缘,要度我出家。”

  “他说,若想我的病好,除非从此不见外姓亲友,远走他乡,方可平安一世。”

  “后来,又来了个跛足的道士。那道士却说,我这病无需医治,只需平日里好生养着,顺其自然便可。”

  她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一双秋水剪瞳,直勾勾地,一瞬不瞬地盯着陈玄。

  那眼神里,带着几分狡黠,几分促狭,还有一丝不易察身的心思。

  “陈大哥,你说,是那和尚说得对,还是那道士说得有理?”

  陈玄迎着她的目光,没有说话。

  林黛玉却不等他回答,自己便笑了起来,那笑意像春水化开,漾满了整张小脸。

  “如今看来,自然是那位道长,说得更有道理。”

  “你看。”

  她伸出自己纤细的手腕,在陈玄面前晃了晃,那皓腕如雪,不见半分病气。

  “我这不就是顺其自然,然后……病就好了吗?”

  最后那几个字,她说得又轻又慢,像羽毛一样,轻轻搔刮在人的心尖上。

  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她口中的“顺其自然”,哪里是天意,分明指的就是眼前这个人。

  窗外的天光,不知不觉间,已经从清亮转为温暖的橘黄。

  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紫鹃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楼梯口。

  “姑娘,天色不早了,老太太那边该惦记了。”

  林黛玉“唔”了一声,脸上带着一丝意犹未尽。

  她站起身,理了理裙摆,那本《道德经》,却依旧被她紧紧地攥在手里。

  她走到陈玄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陈大哥,这书……我还没看完,能不能……”

  “拿着吧。”

  陈玄的声音带着一丝纵容。

  林黛玉的眼睛,瞬间弯成了两道好看的月牙儿。

  她抱着那本厚厚的道经,像是得了什么稀世珍宝,脚步轻快地跟着紫鹃下了楼。

  阁楼上,又恢复了寂静。

  陈玄看着她消失在楼梯口的背影,目光落在自己面前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上。

  神情却不似刚才轻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可......这方天地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