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谦谦君子风-《红楼修仙:代师授徒林黛玉》

  他对着陈玄深深作揖,又转头对着林黛玉连连作揖,那份激动,让他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林妹妹,多谢你,多谢你!”

  方才那点子酸涩心痛,早已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一刻也等不及,转身便往楼下跑,口中还嚷着。

  “我这就去回王爷!”

  “我这就安排车马,来接仙师!”

  那身影,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了楼梯口,生怕陈玄会反悔似的。

  屋子里,又恢复了宁静。

  林黛玉捧着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指尖轻轻摩挲着温润的杯壁,却不敢去看陈玄的脸。

  过了半晌,她才像是鼓足了勇气,声音细若蚊蚋。

  “师兄。”

  “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陈玄摇了摇头,给自己又续了一杯热茶。

  “我并非如此小气之人。”

  他的目光落在林黛玉那张写满忐忑的小脸上。

  “只是往后有话,何必拐弯抹角。”

  “直说便是。”

  林黛玉闻言,先是一怔,随即那点小心思被戳破的羞赧,让她脸颊微微发烫。

  她抬起眼,看见陈玄眼中那抹清浅的笑意,俏皮地,朝他吐了吐舌尖。

  “就不。”

  ……

  贾宝玉那边,当真是雷厉风行。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差人来报,说是已得了北静王的回话。

  王爷说,仙师肯移驾,已是天大的面子,不敢再挑什么时辰,府上随时恭候大驾。

  话传到时,一辆极为轩敞华丽的马车,已经停在了宁国府的侧门外。

  贾宝玉亲自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守在车旁,一身锦衣华服,神采飞扬,哪里还有半分方才的颓唐。

  陈玄下了楼,与林黛玉道别后,便在贾宝玉殷勤的引领下,登上了马车。

  车轮滚滚,朝着北静王府的方向行去。

  与宁国府的奢靡铺张不同,北静王府坐落在京城一处极为清雅的地界。

  府门前,没有威严的石狮,只在两侧,栽着两株遒劲的西府海棠。

  黑漆的大门紧闭,透着一股皇族特有的,不容侵犯的威仪。

  可今日,那两扇寻常只在迎接圣驾或重大庆典时,才会开启的朱漆中门,竟洞开着。

  门口,也早已有一位穿着石青色长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管事,正垂手静候。

  此番礼遇,足见其重视。

  管事验过贾宝玉的身份,目光在陈玄身上略作停留,并未因他一身简单的青布道袍而有半分轻视,反而躬身行礼,姿态愈发恭敬。

  “仙师,宝二爷,王爷已在内恭候多时。”

  “请随我来。”

  随着管事入府,扑面而来的,并非是富贵逼人的金碧辉煌,而是一股清幽淡雅的书卷气。

  脚下是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路旁是疏落有致的翠竹与造型奇特的太湖石。

  空气里,弥漫着新竹的清香,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上好墨锭的气味。

  穿过几道月亮门,绕过一架紫藤花廊。

  眼前豁然开朗。

  一处宽阔的正厅前,北静王水溶,正负手而立。

  他换下了一身王爷的蟒袍,只穿着一件月白色的杭绸直裰,腰间系着一条碧玉带,长身玉立,风采翩然,宛如画中走出的谪仙。

  见到陈玄,他那双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眸子,第一次,露出了审视的意味。

  他看到的,是一个穿着普通青色道袍的年轻道士。

  容貌清俊,却也算不上多么出众。

  可那双眼睛,却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沉静内敛。

  任凭他这般打量,那道士的脸上,也寻不见一丝一毫的局促,或是受宠若惊。

  只有一片平静,仿佛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当朝最得圣心的郡王,而只是一棵树,一块石头。

  有趣。

  水溶在心中,给出了这两个字的评价。

  “仙师。”

  他主动上前一步,脸上重新挂上了那副招牌式的,温煦和善的笑容。

  “劳动仙师大驾,水溶心中,不胜惶恐。”

  一番客套之后,水溶也未多言,只是对贾宝玉道了声辛苦,便亲自引着陈玄,朝着后宅深处行去。

  越往里走,景致越发精巧雅致,也越发私密。

  最终,他们在一处极为幽静的院落前,停下了脚步。

  院门上书“秋明霭”。

  院门是精致的木刻花鸟样式,院墙上爬满了青翠的藤萝,只看一眼,便知是女眷的居所。

  水溶推开院门。

  院中,一株巨大的西府海棠,正开得繁花似锦,粉白色的花瓣,如云似霞。

  树下,设着一架小巧的秋千。

  一个穿着粉色绫罗衣裙的五六岁小女孩,正坐在秋千上。

  身后,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嬷嬷,正用极轻的力道,为她推着。

  秋千晃得很慢。

  两旁分别还站着两个小丫鬟,神情紧张,伸着双手,随时准备护着。

  可那女孩的脸上,却不见半分孩童该有的欢笑与雀跃。

  她只是呆呆地坐着,一双大眼睛空洞地望着前方,那张本该粉雕玉琢的小脸,平静得毫无波澜,仿佛一尊易碎的瓷娃娃。

  前一刻还风度翩翩,谈笑自若的北静王,在看到这女孩的瞬间,脸上所有的温和与从容尽数收敛。

  他的眼中,有疼惜,有怜爱,更多的却是复杂难明之色,像是在看某个人的影子。

  “仙师。”

  “这,便是小女。”

  院中的丫鬟嬷嬷们见北静王进来,连忙扶着那小女孩从秋千上站起,躬身行礼。

  那女孩站得笔直,小脸依旧空空荡荡,没有半分情绪。

  水溶挥了挥手。

  “你们都回屋里去吧。”

  老嬷嬷与丫鬟们应了声是,扶着小女孩便进了屋内。

  偌大的庭院,只剩下两人。

  还有那满树如云似霞的海棠花,静静地开着。

  “小女名叫曦柔。”

  北静王的声音,褪去了方才的客套,染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疲惫。

  “从生下来,这双眼睛便瞧不见东西。”

  他想起女儿那双清澈却无神的眸子,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眼睛瞧着,与常人无异,可就是看不见。”

  “宫里的太医,京中有名的大夫,甚至云游的方士,都请遍了,瞧了,也只能摇头。”

  “听闻宁国府的登仙阁中,住着一位仙师,道法通神,有起死回生之能,这才冒昧,将仙师请了过来。”

  “还望仙师勿怪水溶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