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玉落日当空-《红楼修仙:代师授徒林黛玉》

  他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惊起了几只胆子小的鸟雀。

  林黛玉躲在树后,看着那对父子。

  她不知道这父子俩的来历,也不清楚他们与那伙人的恩怨。

  但方才那伙人以多欺少,行事霸道,而这对父子,一个为护子而战,一个为父担忧,是非曲直,一目了然。

  既然已经出手,再藏头露尾,反倒显得小家子气。

  想到此,她不再犹豫,大大方方地从树后走了出来。

  林间的落叶很厚,踩上去悄无声息。

  王大治正屏息等待着,忽然眼角余光瞥见,山谷边缘的树林里,缓缓走出了一个身影。

  他心中一凛,连忙将儿子护在身后,定睛看去。

  这一看,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走出来的,并非他想象中仙风道骨的奇人异士,也不是什么行侠仗义的江湖豪客。

  而是一个……小姑娘。

  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身形纤弱,容貌绝美的小姑娘。

  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长裙,虽被枯枝划开了一道口子,却丝毫不损其料子的华贵。乌黑的秀发略显凌乱,几缕发丝贴在白皙的脸颊上,反倒添了几分楚楚之态。

  她的手里,还提着一柄造型古朴的连鞘长剑。

  若不是亲眼见过方才的诡异景象,王大治几乎要以为,这是哪家不知愁滋味的千金小姐,跑来这深山里踏春游玩,不小心迷了路。

  林黛玉走到两人面前数步远,停下脚步,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

  “这位大哥万安。”

  声音清脆,如玉珠落盘。

  王大治和那个叫尘儿的少年,彻底懵了。

  父子俩大眼瞪小眼,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高人呢?

  怎么是个小姑娘?

  还这么……这么好看……

  王大治嘴巴张了张,喉结滚动了好几下,才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里带着十二分的不确定。

  “姑……姑娘,方才……是您出手?”

  林黛玉看着他那副见了鬼的表情,心里觉得有些好笑,面上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王大治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

  他从军多年,在尸山血海里滚过,练就了一身杀人的武艺,自问也算是个好手。

  可方才,面对那黑衣刀客与十几个打手的围攻,即便顾忌着儿子不敢下死手,也依旧险象环生,差点就交代在这里。

  结果,救了自己的,竟是眼前这个看起来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娇弱姑娘?

  她是怎么做到的?

  用那两颗小石子?

  这简直比话本里的故事还要离奇。

  他心中有千百个疑问想要脱口而出,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从何问起。

  山谷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古怪的安静。

  就在这时。

  “咕——咕咕——”

  一阵不合时宜的响声,突兀地打破了这片宁静。

  声音不大,但在这寂静的山谷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王大治和尘儿下意识地循声望去,目光最终……落在了林黛玉的小腹上。

  林黛玉那张维持着淡然的俏脸,“唰”地一下,红了个通透。

  那抹绯红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根,再到白皙的脖颈。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捂住了自己的肚子,恨不得地上能有条缝让她钻进去。

  真是丢死人了。

  看着眼前这位“高人”窘迫的模样,王大治反倒从那份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那张布满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憨厚的笑容,驱散了方才的紧张与尴尬。

  原来高人也要吃饭的。

  “姑娘仗义相救,王某无以为报。”

  他指了指身后的茅草屋,语气诚恳。

  “若不嫌弃此地简陋,还请在此用些便饭,也好让我父子二人,聊表谢意。”

  林黛玉本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听闻此言,哪里还会客气。

  她脸上的红晕还未褪去,却也落落大方地点了点头。

  “多谢这位大哥了。”

  旁边的少年尘儿,从见到林黛玉的第一眼起,就一直呆呆地看着,仿佛魂儿都被勾走了。

  此刻听到林黛玉管自己的父亲叫“大哥”,他忽然回过神来,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天仙似的姑娘,瞧着年纪与自己也差不太多。

  她管爹叫大哥……

  那自己……岂不是平白无故地矮了一辈?

  王大治可没空理会自家小子的那点心思。

  他转身进了茅屋。

  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后,再出来时,他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粗布短打。

  身上的伤口都用布条简单包扎了起来,手法利落,瞧不出半点拖泥带水。

  显然是惯了的。

  他走到屋檐下搭着的一个简易棚子里,开始生火做饭。

  少年王尘也连忙跟过去帮忙,蹲在灶前拉着风箱,只是那双眼睛,总是不受控制地往林黛玉这边瞟。

  “啪!”

  王大治反手一巴掌拍在儿子的后脑勺上,声音不重。

  “看什么看,火要灭了。”

  尘儿委屈地揉了揉脑袋,不敢再乱看,专心致志地拉起了风箱。

  林黛玉坐在那张石凳上,看着这父子俩的互动,方才的窘迫感倒是消散了不少,唇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

  她环顾四周。

  几间茅草屋,一个简陋的灶棚,旁边还有一小片开垦出来的菜地,种着些青翠欲滴的蔬菜。

  屋后是潺潺的小溪,眼前是望不到边的深林。

  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清贫。

  却透着一股寻常人家没有的,安宁与坚韧。

  很快,一股肉香伴随着柴火的青烟,从棚子里飘了出来。

  林黛玉那不争气的肚子,又轻轻叫了一声。

  这一次,她学乖了,不动声色地用袖子掩住了。

  “姑娘,饭好了。”

  王大治的声音传来。

  他端着一个粗陶大碗,从棚子里走了出来,尘儿跟在后面,手里捧着碗筷。

  一张用几块木板拼成的方桌被摆在屋前,桌腿甚至都不一般高,有些摇晃。

  饭食更是简单。

  一碗炖得烂熟的兽肉,看不出是什么野物,但香气扑鼻。

  一盘清炒的绿油油的青菜。

  还有三大碗糙米饭。

  林黛玉自小锦衣玉食,何曾见过这般粗陋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