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勇探藕香居-《红楼修仙:代师授徒林黛玉》

  当她的靴子踩在胡同里坚实而冰冷的地面上时,她感觉自己像是挣脱了某种无形的束缚。

  迎春紧紧攥着手里的暖炉,指节都有些发白。

  门外的世界,声音嘈杂,气息混浊,与府中那份静谧雅致格格不入。

  她下意识地想退缩。

  可她回头看了一眼,惜春那小脸上,此刻竟也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光。

  再看看已经站在阳光下的探春和林黛玉,她们的身影挺拔,仿佛天生就该站在那样的天地里。

  迎春咬了咬唇,最终还是闭上眼,跟了上去。

  惜春是最后一个。

  她没有半分犹豫,脚步轻盈,走出门后,便立刻安静地站到一旁,一双眼睛却像最贪婪的画师,不知疲倦地将眼前的一切都收入眼底。

  林黛玉看着她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她将折扇在手心轻轻一敲。

  “走吧,带你们见识见识。”

  四位“翩翩公子”,就这样走出了窄小的胡同,汇入了京城冬日午后的人潮。

  雪后的街道,远没有想象中那般诗情画意。

  融化的积雪混着泥土,在青石板路上积成一滩滩灰黑色的泥水,来往的马车碾过,溅起一片污浊。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

  有煤炉子里飘出的呛人烟火气,有路边摊贩叫卖的糖炒栗子的焦香,还有那炸油饼的油腻香气,全都混杂在一起,直往鼻子里钻。

  迎春的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起来,下意识地用袖子掩了掩口鼻。

  探春却看得兴致勃勃。

  这里的一切,都与府里那份精致的、被安排好的一切截然不同。

  粗糙,鲜活,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惜春则一直沉默着,她的视线落在街角一个缩着脖子取暖的乞丐身上,又移到一位正费力推着独轮车的妇人身上,目光沉静,不知在想些什么。

  林黛玉带着她们,不疾不徐地往前走。

  她不像三春那般处处都透着新奇,也不像她们那般感到不适。她更像一个真正的游览者,从容地欣赏着这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林姐姐。”

  探春终于从那份新奇感中回过神来,凑到林黛玉身边。

  “咱们要去瞧瞧宝姐姐的铺子,可……可那铺子在何处?”

  林黛玉挑了挑眉,看向她。

  “你只管着与薛家谈分成,竟连铺子开在何处都未曾问过?”

  探春的脸一下红了。

  “我……我只知道是在琉璃厂那边,想着总能找到的。”

  她越说声音越小,那股英姿飒爽的劲头,瞬间泄了大半。

  琉璃厂?

  林黛玉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这个地名。

  一片空白。

  她又看向迎春和惜春。

  迎春茫然地摇了摇头。

  惜春更是直接,干脆地转过头,继续看她的街景。

  四位在贾府里金尊玉贵养大的姑娘,此刻穿着最华贵的男装,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两眼一抹黑”。

  “这可如何是好?”

  迎春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哭腔。

  探春咬着唇,脸上满是懊恼。

  林黛玉却笑了。

  她用折扇点了点探春的肩膀。

  “三妹妹不是向来最有主意的吗?这会儿怎么倒犯起愁了?”

  她目光扫过街边一个挂着“张记布庄”招牌的店铺。

  “路在嘴上,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探春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犹豫。

  她们这副打扮,实在太惹眼了。

  四位年纪相仿,容貌出众,衣着华贵的“公子哥”,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这般贸然上前问路,不知会引来何等目光。

  林黛玉看穿了她的心思。

  “你若是不敢,那便我去。”

  “谁说我不敢!”

  探春被她一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立刻上来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襟,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就朝着那家布庄走去。

  林黛玉三人跟在后面。

  果然,当探春一开口,那布庄里正在算账的掌柜,连同几个正在挑拣布料的客人,目光“唰”地一下全都集中到了她们四人身上。

  那目光里,有惊艳,有好奇,更有几分探究。

  探春被看得头皮一阵发麻,但还是强撑着,将话说完了。

  那掌柜倒是个和气人,愣了片刻后,便笑着指了路。

  “几位公子要去琉璃厂啊,从这儿出去,沿着大街一直往南走,过了两个路口,再往西拐,走上约莫一里地,瞧见一座石桥,过了桥就是了。”

  “多谢掌柜。”

  探春道了谢,几乎是逃也似的领着三人走了出来。

  直到走远了,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竟已是出了一层薄汗。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面便顺畅了许多。

  四人一路走,一路问,在无数道惊艳又古怪的目光注视下,终于找到了琉璃厂。

  这里与方才的街道又不同。

  空气里那股子食物的香气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浓的墨香与旧书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

  街道两旁,尽是些书画铺子、古玩店、笔墨纸砚庄。

  “宝姐姐的铺子,叫‘藕香居’。”

  探春记起了这个关键信息。

  四人顺着街边一家家找过去。

  终于,在一个不算起眼的位置,她们看到了那块崭新的,写着“藕香居”三个秀丽小字的牌匾。

  铺子门脸不大,却布置得极为雅致。

  最重要的是,与周围几家冷清的铺子不同,这“藕香居”的门口,此刻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探春的心,猛地一跳。

  四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与好奇。

  她们悄悄挤到人群外围,踮起脚尖往里瞧。

  只见不大的铺子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

  有穿着长衫,头戴方巾的读书人。

  有衣着体面,像是大户人家出来采买的管事。

  甚至还有几个穿着短打,满脸风霜的汉子,也正伸长了脖子往柜台前挤。

  而他们所有人手中,都挥舞着银钱,口中高喊着同一句话。

  “掌柜的!再给我来一本《白蛇传》!”

  “我要十本!”

  “还有没有了?我这可是替我们家老爷跑的腿!”

  那热烈的场面,让探春看得眼睛都直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她们姐妹几个一时兴起的“胡闹”,竟能引得这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