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从来雪未融-《红楼修仙:代师授徒林黛玉》

  “说。”

  那汉子来了兴致,从树上站直了身体。

  “这是最后一次。”

  妙玉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说得极为清晰。

  “事成之后,我与梧桐会,再无瓜葛。”

  那汉子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震得枝头的积雪簌簌落下。

  “好!好!没问题!”

  他笑得前仰后合,一边摆手,一边满口答应。

  “只要你能把那个姓陈的妖道解决了,别说金盆洗手,你想开山立派,会里都给你出钱!”

  这承诺,给得太快,太轻易。

  轻易得,像是一张一戳就破的窗户纸。

  妙玉沉默。

  她永远不可能靠“谈”,来脱离这个泥潭。

  唯一的路,只有逃。

  逃离这里,逃离京城,逃到天涯海角,一个他们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

  她垂下眼帘,不再说话。

  那汉子见她不再言语,只当她是默认了。

  他满意地点点头。

  “既如此,我就在这府里,静候‘梅影’姑娘的佳音了。”

  他说完,拍了拍手上的花生碎屑,转身便要离开。

  院子里,又恢复了那份属于梅花的清冽与寂静。

  妙玉看着他走向庵门的背影,心中那逃离的念头,愈发坚定。

  就在那汉子的手,即将碰到门栓的时候。

  他忽然停住了脚步。

  他没有回头,只是侧过脸,目光像是无意间,瞟了一眼院墙之外的某个方向。

  “哎呀,差点忘了说。”

  他的语气,依旧是那般懒散随意,像是在闲话家常。

  “今天来这府里的时候,倒是遇见个有趣的小姑娘。”

  “看着也就十二三岁的年纪,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画画,画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真是可爱。”

  妙玉全身的血液,在这一瞬间,几乎凝固。

  身体僵硬得,如同被冰封。

  惜春。

  贾府的四姑娘。

  那个在她搬进这栊翠庵后,第一个不带任何偏见与探究,真心与她结交的朋友。

  那个会抱着画卷,在梅花树下,安静地陪她坐上一个下午的女孩。

  那个会用清澈的眼眸看着她,小心翼翼地问她,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女孩。

  那汉子似乎很满意自己话语造成的效果。

  他甚至轻笑了一声。

  那笑声,在妙玉听来,比数九寒冬的风,还要刺骨。

  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别耍花招。

  你的朋友,很可爱。

  我们,知道她在哪。

  那汉子没有再多说一个字,拉开庵门,走了出去。

  “吱呀——”

  门被重新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光。

  庵堂里,光线瞬间暗淡下来。

  妙玉还保持着方才的姿势,一动不动。

  怎么办?

  逃吗?

  她可以逃。

  凭她的身手,天下之大,总有容身之处。

  可惜春呢?

  她无法想象,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染上惊恐与绝望会是什么样子。

  杀了那个汉子?

  没用的。

  杀了一个,还会有下一个。

  梧桐会就像阴沟里的烂泥,只要有阴暗的角落,就会源源不断地滋生。

  她一个人,护不住惜春一辈子。

  向贾府求助?

  妙玉的脑海里,闪过贾府那些太太小姐们的脸。

  她们雍容华贵,谈笑风生,却也脆弱得如同暖房里的花。

  她们的世界,被高高的围墙保护得太好,根本不知道墙外的风霜,有多么刺骨。

  告诉她们,这府里混进了一个杀手组织的成员?

  告诉她们,自己曾是其中一员?

  她们只会惊慌失措,然后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自己,将自己远远推开。

  这高墙深院,终究不是她的庇护所。

  从来都不是。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沿着脊椎,寸寸攀爬,直至天灵盖。

  她被困住了。

  她无路可走。

  她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了那片洁白的雪地上。

  一点污浊的,深色的花生壳,安静地躺在那里。

  在这满院的红梅白雪间,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肮脏。

  就像她的人生。

  妙玉静静地看了许久。

  然后,她弯下腰,伸出纤细的手指,将那片花生壳,轻轻捻了起来。

  转身,扔进了墙角的炭盆里。

  火星一闪,那点污浊,便化为了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她接受了。

  这是她唯一的路。

  ……

  夜色,很快便浓了。

  一轮明月挂在梢头,清辉遍地,将积雪照得亮如白昼。

  栊翠庵里,那数十株红梅,在月色下失了颜色,只剩下深深浅浅的墨影,疏疏离离,别有一番冷寂的韵味。

  庵堂内,再无一丝光亮。

  妙玉褪下了那身穿了许久的月白僧袍,换上了一套利落的黑色夜行衣。

  冰凉的布料贴着皮肤,那熟悉的束缚感,让她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厌恶。

  她从一个不起眼的木箱底层,取出一柄短剑。又拿出一块黑色的面巾,蒙住了口鼻,只露出一双清冷如寒星的眼睛。

  镜子里的人,身形纤细,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凌厉。

  那不是栊翠庵的妙玉。

  那是梧桐会的“梅影”。

  她推开门,身形一闪,便融入了沉沉的夜色里。

  没有一丝声响。

  她穿行在省亲别院精致的亭台楼阁之间,如同一道没有实体的影子。

  脚下的汉白玉石板,亭台上的琉璃瓦,都未曾因她的经过,发出一丝一毫的声息。

  很快,宁国府那座独特的阁楼,便出现在了眼前。

  登仙阁。

  妙玉停在一处假山后,远远地望着那座阁楼。

  楼里一片漆黑,早已熄了灯火。

  月光下,阁楼的飞檐翘角,勾勒出冷硬的线条。

  这些日子,府里关于这座阁楼,关于那位陈姓仙师的传言,她也听过一些。

  说他能起死回生。

  说他有神仙手段。

  梧桐会给她的任务目标,却是一个“骗吃骗喝的江湖妖道”。

  一个烂摊子。

  妙玉的眼睛微微眯起。

  她见过真正的“仙师”。

  在玄墓山断崖。

  那个人,甚至不必动手,只凭言语,便能让一个御剑杀人的修行者,跪地求饶。

  这个姓陈的妖道,会是哪一种?

  梧桐会的消息一向灵通,却给出了如此矛盾的描述。

  而且,那个汉子离开前,答应得太痛快了。

  “只要你能把他解决了,别说金盆洗手,你想开山立派,会里都给你出钱。”

  这承诺,轻得没有一丝分量。

  唯一的解释是,他们需要一个人,来试试这潭水的深浅。

  而她,就是那颗被扔出去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