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暗资助甄氏,阿瞒露真容-《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

  天刚亮,雨还没完全停。

  陆昭站在船头,手里拿着一份密报。纸上的字被雨水晕开了一些,但他已经记住了内容。袁绍的人又在漳水边上动手了,三艘甄家的货船前天夜里遭了劫,人没死,货却被推下河。这不是普通的水匪干的,动作太准,专挑运粮船下手。

  他把密报揉成一团,扔进江里。水流一卷,纸团就不见了。

  “主公。”赵云从后面走过来,声音低,“影堂刚送信来,说昨晚抓的那个探子招了。是袁府别院的人,专门盯着咱们的船队。”

  陆昭点点头,“看来他们盯海运盯得很紧。”

  “要不要换路线?”赵云问。

  “不换。”陆昭笑了下,“他们以为我们会躲,那就偏不躲。今晚照常出发,多带几艘空船,装得像有货的样子。真货走芦苇荡那边,水流慢,但隐蔽。”

  赵云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

  太阳慢慢爬上来,江面雾气散开。远处几条小船正在靠岸,是甄家的先遣队。陆昭看了眼时辰,估摸着主力船队再过两个时辰就能到入河口。

  他正要回舱,忽然听见下游传来一阵撞击声。一艘破船顺着急流冲了下来,撞在浅滩的石头上,船身裂开一道大口子。船上一个人死死抱着桅杆,衣服湿透,脸发白,但眼神还清亮。

  赵云立刻抬手,几个弓手拉满了弦。

  “别射。”陆昭拦住他,“救上来。”

  两个水性好的兵跳下去,把那人拖上了岸。人还有气,只是冷得直抖。陆昭让人给他披了件干衣裳,端了碗热汤过来。

  那人喝完汤,抬头看了看陆昭,又扫了眼四周的船只和布防,忽然笑了:“这水流走势,倒是像极了泗水咽喉。”

  陆昭眉毛动了一下。

  一般人落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哪还有心思看地形?更别说随口提什么泗水咽喉。那地方远在徐州,不是做生意的商贾根本不会知道。

  “你是做什么的?”陆昭问。

  “跑买卖的。”那人答得干脆,“姓阿,名瞒,沛国人。”

  陆昭没接话,只让人把他带到后舱歇着。

  半个时辰后,甄家的主船队到了。七艘大船一字排开,满载粮食、盐铁和药材。这是甄宓悄悄攒了半年的家底,一部分是自家商队的货,另一部分是陆昭暗中拨出去的军需。名义上是南下贩运,实际上是要绕海路送到青州,打通一条不被袁绍控制的补给线。

  陆昭亲自上了主船,检查了一遍货物清单。确认无误后,他下令启航。

  船队缓缓驶入漳水主道。两岸芦苇高耸,风吹过去,哗啦作响。赵云带了一队人扮成渔夫,在岸边悄悄跟着,随时准备接应。

  到了险滩段,水流变急。陆昭让信号兵点起烟火,指引船队绕行浅滩。就在第三艘船即将通过时,后舱有人来报——那个叫阿瞒的醒了,正在甲板上看船行路线。

  陆昭走过去,见阿瞒正蹲在船边,拿根木棍在沙盘上画河道图。

  “你觉得这段怎么走最稳?”陆昭问他。

  阿瞒头也不抬:“贴左岸,借风力压舵。右边水急,容易打横。”

  陆昭看了眼赵云,赵云微微点头。这人说的没错。

  “你经常走水路?”陆昭坐下,顺手倒了杯酒递过去。

  “年年走。”阿瞒接过酒,“不过今年不太平。洛阳那边出了大事,董卓进了京,废了少帝,朝廷乱了。接下来各地都会动,粮价肯定涨。”

  陆昭不动声色:“那你说,谁会先动手?”

  “袁绍。”阿瞒笑出声,“四世三公,名头响,不打勤王旗号才怪。可他外宽内忌,底下人不敢说话,打起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陆昭挑眉:“那你看好谁?”

  阿瞒喝了口酒,看着他:“我看好的人,现在就在眼前。”

  陆昭也笑了:“我这儿存粮不足三个月,你不怕押错?”

  阿瞒冷笑:“真要是缺粮,你还敢派船队南下?分明是诱敌之计,想把袁绍的人引到水路上来围剿。陆公若连这点布局都没有,河北早就不姓陆了。”

  陆昭心里一震。

  这话他已经听甄宓说过一次。但从一个落难商人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

  他不再试探,直接问:“天下将乱,你打算依谁而立?”

  阿瞒仰头把酒喝尽,站起身:“非依人也,乃乘势耳。待陆兄扫平河北之日,某在洛阳备好美酒,等你来饮。”

  说完,他拱手,转身就要下船。

  陆昭没拦他。这种人,拦不住。

  阿瞒走到跳板边,风正好吹起他的衣角。赵云眼神一紧——他腰间挂着一块玉佩,翻转时露出内侧刻着一个“曹”字,刀工精细,青玉质地,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赵云右手立刻按上刀柄。

  陆昭却举起酒杯:“阿兄慢走,来日再见。”

  这一举杯,正好挡住了旁边几个兵的视线。赵云会意,快步上前,把自己的披风甩开,一边为阿瞒遮雨,一边顺势盖住了那块玉佩。

  阿瞒没察觉,笑着说了句“承情”,踏上跳板,登岸而去。

  雾还没散尽,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芦苇丛中。

  陆昭放下酒杯,盯着那片雾看了很久。

  “记下他走的方向。”他对赵云说,“但别追。”

  赵云点头:“主公怀疑他是细作?”

  “不像。”陆昭摇头,“细作不会这么坦然。他是在观察我,也在让我看他。这个人……迟早还会出现。”

  “那甄家的船队?”

  “继续走。”陆昭转身走向主船,“今夜务必抵达东光码头。”

  船队重新启航。江风渐强,吹得旗帜猎猎作响。

  陆昭站在船尾,望着阿瞒消失的方向。他想起昨夜书房里的虎符,又想起甄宓拼到一半的玉玺碎片。现在又来了个自称阿瞒的神秘人,说话滴水不漏,眼光毒辣得不像凡夫俗子。

  这天下,越来越热闹了。

  他刚要进舱,忽然听见前方传来喊声。

  “船底漏水!”

  陆昭立刻冲到船边。一名水手正从舱底爬上来,脸色发白:“龙骨附近有个洞,像是被人提前凿的。现在堵住了,但得靠岸修。”

  陆昭眼神一冷。

  这种事不可能巧合。阿瞒刚走,这边船就出问题,时间太巧了。

  他立刻下令:“所有船只靠右岸停泊,加强警戒。赵云,带人搜一遍刚才那段水域,看看有没有小船潜伏。”

  赵云领命而去。

  陆昭蹲在甲板上,伸手摸了摸船板边缘。手指触到一处新补的木料,颜色比周围浅,而且钉子是新的。

  这不是自然破损。

  有人在船上做了手脚。

  他站起身,看向岸边那片浓雾。

  阿瞒是真落难,还是故意撞上来?他走的时候,是不是留下了什么?

  陆昭握紧了腰间的环首刀。

  刀柄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