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政治智慧-《穿成祁同伟,我胜天半子!》

  “您这一生,宦海沉浮。”

  “从一个基层干部,一步步走到汉东权力的顶峰。”

  “您把一辈子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您在这里修过路,建过桥,盖过厂,抓过经济,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汉东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您的印记。”

  “您就像一个老农,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田地,眼看就要丰收了,却不得不离开。”

  祁同伟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所以,您最放不下的,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件事。”

  “而是汉东这片土地。”

  话音落下。

  满座皆惊。

  高育良怔住了。

  李达康的瞳孔,再一次收缩。

  漂亮!

  这个回答,简直是滴水不漏,又高明到了极点!

  他巧妙地避开了“赵瑞龙”这个雷区,把一个具体而麻烦的问题。

  上升到了一个宏大而安全的格局。

  他没有谈赵家的私事,而是谈赵立春的功业。

  他没有谈赵瑞龙的安危,而是谈赵立春对汉东的牵挂。

  这番话,既捧了赵立春,又表达了自己深刻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给自己揽下任何具体的麻烦。

  这已经不是情商高了。

  这是顶级的政治智慧!

  赵立春静静地看着祁同伟,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复杂难明的情绪。

  他没有说话。

  也没有点头或者摇头。

  他只是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一饮而尽。

  然后,他把茶杯重重地放在了石桌上。

  “啪”的一声。

  在寂静的凉亭里,格外清晰。

  赵立春,那双浑浊的眼睛,在祁同伟的脸上停留了足足有十几秒。

  然后,他缓缓地把目光移开,落在了李达康的身上。

  “达康。”

  赵立春的嗓音有些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是不是觉得,同伟这个回答,很聪明?”

  李达康心里咯噔一下,没敢接话。

  他知道,赵立春这是在敲打他。

  赵立春端起茶杯,却不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杯沿。

  “做事,要敢担当。”

  “做官,更要敢担当。”

  “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有些锅,你必须得背。”

  “耍小聪明,可以应付一时,但走不远。”

  “你李达康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小聪明,是敢闯敢干,是敢为人先。”

  “你把一个烂摊子的林城,变成了省里的经济龙头。”

  “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赵立春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闷锤,敲在李达康的心上。

  他这是在点拨祁同伟,更是在警告李达康。

  你李达康是干将,是闯将,就得有承担一切风险的觉悟。

  别学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李达康低下头,沉声道:“赵老,我记住了。”

  赵立春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高育良。

  “育良。”

  “到。”

  高育良赶紧应道,身体坐得笔直。

  “你这个省长,当得怎么样?”

  赵立春的问题,听起来很家常,却让高育良的额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沉吟了片刻,斟酌着词句。

  “累。”

  高育良叹了口气,实话实说。

  “非常累。”

  “汉东这么大一个摊子,历史遗留问题多,地区发展不平衡。”

  “汉南和汉北,简直是两个世界。”

  “很多地方,人情大于规则,关系大于法律。”

  “我这个省长,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居委会主任,到处在调解矛盾,到处在和稀泥。”

  高育良苦笑了一下。

  “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他说的是实话,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他是个学者型的官员,喜欢谋定而后动,讲究程序和规则。

  可到了汉东这个复杂的局面里,他那一套理论,常常水土不服。

  赵立春听完,面无表情。

  他等高育良说完了,才慢悠悠地开口。

  “育良啊。”

  “你这个省长,思路就没搞对。”

  高育良心里一惊,连忙道:“请赵老指点。”

  赵立春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桌子。

  “你是省长,不是省委书记。”

  “抓思想,抓党建,那是沙瑞金的事情。”

  “你的任务是什么?是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

  “说白了,就是搞钱,搞项目,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

  “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什么人情社会,什么规则意识淡薄,根子在哪儿?”

  “就在一个字。”

  “穷!”

  赵立春的声音陡然拔高。

  “老百姓吃不饱饭,你跟他谈什么规则?谈什么理想?”

  “那都是扯淡!”

  “你高育良,是汉东省人民政府的省长,你就得给我想办法,让汉东的老百姓富起来!”

  “汉南和汉北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贫富差距为什么越来越悬殊?”

  “你这个省长,敢不敢去碰一碰分配的问题?”

  “敢不敢去啃一啃这块最硬的骨头?”

  赵立春的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高育良。

  高育良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被问得哑口无言。

  分配问题,那是改革的深水区,是禁区。

  谁碰谁倒霉。

  他一个新升的省长,根基不稳,怎么敢轻易去触碰?

  赵立春冷哼一声,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

  “我当年在汉东搞改革,搞开发区,得罪了多少人?”

  “告我的状,写我的黑材料,从省里一直寄到京城。”

  “我怕过吗?”

  “我没有。”

  “因为我知道,我做的是对的,是对汉东这片土地,对这里的老百姓负责的。”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你看看汉东的变化。”

  “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肯定!”

  赵立春站起身,走到凉亭边,背着手,望着山下的万家灯火。

  “育良,做官要有风骨,更要有担当。”

  “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还当什么官?回家抱孩子去吧!”

  一番话,振聋发聩。

  高育良的身体,微微颤抖。

  他站起身,对着赵立春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赵老。”

  “我……受教了。”

  这一躬,他是发自内心的。

  赵立春的这番话,为他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他这个省长,确实当得有些糊涂了。

  赵立春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

  然后,他又重新坐下,目光再次落在了李达康的身上。

  这一次,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

  “达康。”

  “育良的问题,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而你,恰恰相反。”

  李达康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知道,真正的重头戏,现在才开始。